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

戰爭發展的進程令許多人沒有想到,吳王劉濞被公主劉樂一路追殺跑回了吳國的都城廣陵。

吳王劉濞到此已經無路可退,他決定不退了,就在廣陵與劉樂決戰。

吳王劉濞此時還懷着一絲反敗爲勝的希望,吳國的都城廣陵是吳國最大的城池,有着堅固的城牆,吳王劉濞在廣陵苦心經營已經把廣陵修建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城池之內不但有跟隨吳王劉濞一起敗退下來的十多萬人馬,而且還有數萬的吳國百姓,把這些百姓動員起來守城也是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

作爲吳國的都城,吳王劉濞把吳國最好的東西都運到了這裡。而且還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糧草,即使是廣陵城被圍困,吳王劉濞和城內十幾萬的軍民也不用爲吃糧發愁,城內的糧食供他們吃上一年也沒有問題。

另外吳王劉濞還有一個幻想,雖然公主劉樂一路從西邊殺來,奪取了吳國幾十座城池,但是吳國的東半部分還完好無損,應該可以調集不少人馬前來救援。

“快把城中的青壯男子都徵召起來,派到城頭上幫助守城,再派人去聯繫其他城池的軍隊,讓他們馬上過來增援。”吳王劉濞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王宮之內,心中又有了底氣,接連下令進行佈置,他心裡越想越憋屈。

吳王劉濞這起兵造反,也不是僅憑腦子一熱,在起事前他也分析過當前的形勢。如今的大漢國看似強大,可是內部矛盾重重。劉邦所分封的異姓王一個個被消滅。說明劉邦爲了維護劉氏的統治,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並不友好,異姓王清除完了,同樣擁有巨大權力的功臣也將成爲被打擊的對象。劉邦死了,太后呂雉仍然在執行劉邦的一貫做法,而且太后臨朝稱制這並不是正常的做法。許多大臣對此並不認可屈服於一個女人之下。吳王劉濞打着清君側的口號,要還政於皇帝,大臣們沒準還樂於這種事發生呢。不成想半路殺出了趙國的軍隊,不但在函谷關擋住了吳軍還一路反殺過來。更令吳王劉濞鬱悶的是,他這次算是敗於了女人之手,雖然趙軍只是打出了公主的旗號,公主劉樂並不需要真的上陣廝殺,但一切勝利終將屬於公主。

隨着吳王劉濞退回都城廣陵,廣陵城內已經亂成了一團,城內的百姓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眼看城池將變成戰場,能不能在戰亂中活下來,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

“大王,大事不好。”吳王劉濞先前派出去搬救兵的使者跑入王宮,跪倒在地用急切的聲音報告。

“說,什麼事情。”吳王劉濞心中那個恨,爲什麼來報告的都喜歡加上這麼一句,沒說事先給事情定個性,真不知道又有什麼壞事發生了。

“報告大王,我國東部的城池正受到趙軍的攻擊,無力回援大王。”使者邊說邊偷偷擡眼看吳王劉濞的反應,他真怕吳王一生氣先把他宰了。

“東邊哪來的趙國軍隊?”吳王劉濞甚至懷疑這是吳國將領不想來救援他而找的藉口。

“對方打着趙王張敖的旗號,似乎是從海上來的。”使者盤算着等報告完了,如果還有命在,趕緊逃命去,這個差事實在難做。

聽了使者的話,吳王劉濞頹然坐在那裡不說話了。他現在纔開始明白趙王張敖爲什麼始終沒出現,看來張敖是準備從背後給他一刀子啊,至於趙軍從海上而來,吳王劉濞也是相信的,上次爲了爭奪糧食在海邊打了一仗,吳王劉濞已經見識了海船的巨大威力,趙王張敖能把大量趙軍從海上運過來,吳王劉濞一點兒也不懷疑。

吳王劉濞覺得自己陷入了困境,此時的趙王張敖也很不高興,因爲他在與吳軍作戰中產生了誤判。

按照事前的預案,應該是公主劉樂帶兵在函谷關擋住吳軍,拯救了大漢朝,然後趙王張敖帶兵抄了吳王劉濞的後路,吳王劉濞不得不退兵,趙王張敖與退回來的吳王劉濞最終一戰,從而平定叛亂。

令趙王張敖意外的是他低估了趙軍的戰鬥力,公主劉樂不但守住了函谷關,而且發動反擊,一路追殺把吳王劉濞趕回了吳國都城廣陵。這中間一個逃的快,一個追的也不慢。行動遲緩的反而是張敖了。

爲了這次對吳國的襲擊,趙王張敖調集了趙國大部分在海上的戰艦,從各地裝載了五萬人馬,集結成一支龐大的艦隊乘風破浪的向吳國的海岸駛來。

趙王張敖先到達了存放糧食的小島,然後命令艦隊發動了登陸作戰。而登陸地點張敖選擇了上次與吳軍在海岸開戰的老地方。

上次交戰之後吳王劉濞對於海島上的趙軍還是有防範的,派出將領帶領着兩萬人駐紮在了海岸邊,隨時防備趙國人上岸。

這一天,吳軍將領確認大王關於趙軍還會來襲的判斷是正確了,海面上黑壓壓的滿是戰艦。而且還打出了趙國的旗號。

“這是明目張膽的要開戰啊。”吳國將領心中哀嘆,上次海上只有五艘戰艦已經把吳軍打的十分狼狽,這次海上的船隻多的都數不清,這仗可怎麼打啊。

“傳令全軍出營,在離海岸遠一點兒的地方列陣。”既然被派來鎮守海岸,吳國將軍覺得不能一仗不打就跑。而且根據他的經驗趙軍在海上確實十分厲害,但是如果向後退一點兒就可以躲開趙軍海船的攻擊,然後乘趙軍登陸時半渡而擊之,沒準還有勝利的可能。到時如果戰事不利再逃跑也來得及。

吳國士卒在海岸上列好了隊嚴陣以待,趙軍的戰艦也努力停靠的離海岸更近一些。將船身橫在了那裡把側舷對着海岸。

一切準備就緒,趙王張敖卻有點兒發愁。

“這不太好吧?”趙王張敖第一次在打仗時遲疑了。按照計劃趙軍應該在船上火炮的支援下發動登陸作戰。可現在趙王張敖發現吳軍在趙軍火炮霰彈的射程之內,列出了一個密集的方陣,此時趙王張敖如果下令開炮,那將是一場殘酷的屠殺。

“派人過去喊幾句,讓吳國人馬上投降。”趙王張敖還是於心不忍,希望吳國將領能認清形勢做出正確的決定。

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六章 漢奸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六章 漢奸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二十章 離別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十八章 拜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