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

蕭何覺得張敖這個孩子不錯,可就是有點兒愛出風頭說大話。

當張敖說可以擡起巨大的房樑時,蕭何故意把正在幹活的工匠們都叫了過來,目的就是要讓張敖丟醜,改改他這個信口開河的毛病。

張敖卻沒有一點兒感覺,他還在那裡自鳴得意,要是連根木頭都搞不定,這初中不是白上了。

到了漢代張敖真的開始感謝九年義務教育了,以前社會分工明確物質豐富,許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動手,總感覺那些基礎知識沒有用,只能用來應付考試,現在張敖才明白那些知識全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項都可以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你們去找一些結實的繩子來。”

“你們去在柱子旁搭個木架子。”

“架子不用搭那麼複雜,只用三根結實的木材支起來就行了。”

張敖見工匠們過來了,乾脆直接指使工匠們幹活。第一件事先是讓工匠準備材料,在宮殿的柱子那裡搭起了幾個三角架。

“有木匠嗎?過來跟本世子一起幹活,讓你們見識一下我的手藝。”要做的東西向工匠講明白很費勁,張敖乾脆直接動手了。

一邊幹活,張敖一邊向工匠們說明:“我要做的東西叫滑輪組,這幾個木輪相當關鍵,一定要用上好的木料,纔不會在受力時開裂。輪子一定要做的圓,外邊的凹槽要保證繩子在裡邊不脫出來。”

蕭何本來想看張敖的笑話,但看張敖過去將工匠們安排的井井有條,還親手幹起了木工活,蕭何來了興趣命令到:“去把我的太師椅搬來,我要看看這房樑是怎麼上到柱子之上的。”

蕭何在坐過張敖的太師椅之後,發現這東西坐着確實舒服,坐在椅子上辦公要比席地而坐輕鬆的多,所以現在就成了蕭何的太師椅。丞相發話自有手下幹活,沒一會兒功夫椅子擺好,蕭何坐在上面饒有興趣的看張敖幹活,不時的還插上兩句話。

“張敖啊,你這木匠手藝是跟誰學的?”蕭何問。

“這是我們家祖傳的。”張敖嘴裡回答着,手上一刻也沒有停。

“趙王還會幹木匠活?這就奇怪了,一般的士人根本看不起工匠,趙王還會親自動手。”如今的社會等級觀念還是很強的,蕭何以前只是在縣裡當個小吏,所幹的活與工匠們還是有區別的。認識幾個字的人大都看不起動手的人。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區別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講出來的,而且還是聖人之言。

“這叫知行合一。”張敖沒注意把老爹張耳帶到溝裡去了,這要是不能自圓其說,張敖當了一輩子的名士,臨老變成木匠了。“人不但要學知識,而且還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親歷親爲一些事情並不丟臉。把所學的知識變成對社會有用的真實的物品才叫真本事。而且動手幹活與讀書之間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幹什麼,只要能乾的特別好,就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心靈手巧的工匠如此,象蕭丞相這樣讀書讀的好,又能用所學知識治國理政纔是最受人尊重的,那些只記得一些書上句子,或只會幹一些簡單的勞動,也只能享受普通人的待遇。”

“你這樣說把工匠和士人相比較,那些讀書的士人會不高興的。”蕭何雖然不能算純粹的讀書人,但現在讀書還是高尚的事,士人們正在努力謀高人一等的地位。

“讀書與做工本來就沒有高低之分,兩者不是上下的關係,而是並列不同分支。工匠們的頂端是工藝大師,讀書人的頂端則是您這樣的治國安邦之才。如果能將做工和讀書結合起來,創造出新工具,製造出新物品,那樣的貢獻才最大。”張敖時刻不忘拍蕭何的馬屁。這使得蕭何勉強可以接受張敖的說法。

聊天中張敖將木輪做好。

“世子的木工手藝果然精妙。”這話是木匠們真心的誇獎,張敖幹起活來很象一位幹了多年的老工匠。

不過木匠們還是不相信,張敖一個人能將宮殿的大梁弄到柱子上去,上樑向來是建房的難點,往往需要動用大量的人搭好架子,衆人齊心合力一點兒點兒將房樑擡上去。就這樣還經常失敗,弄不好還會傷人。

“這幾個輪子沒什麼,將輪子與繩子結合在一起就神奇了。”張敖邊說邊組裝成了一個滑輪組。

“在這裡固定一個絞盤。”既然做了滑輪組,那連絞盤一起做出來好了,反正都是爲了省力的東西。

“誰能將這滑輪組掛到三角架上去。”做東西張敖行,這爬高上架張敖真幹不了。

“我來幹。”工匠們有身手敏捷的,幹這活根本沒有難度,幾下子就爬到了三角架的頂端,按張敖所說將滑輪組牢牢固定在上面,然後將繩子穿好連接到絞盤之上。

張敖仔細的檢查了一遍,見各處都沒問題滑輪組已經綁定房樑,於是來到絞盤前說道:“現在請大家看看我的力量。”

說完張敖推動絞盤上的木柄,一圈圈的轉了起來。隨着繩子收緊,房樑的重量傳導到了三角架上,壓得三角架都發出了聲音。衆人擔心看上去十分單薄的三角架會不會倒。

張敖一點兒也沒受影響,不停的推動着絞盤,房樑的一頭開始離開了地面。

“世子果然神力啊。”一半人在拍馬屁,一半人是真心的在讚歎,大家都是幹活的人,宮殿的房樑有多重全都清楚,能將房樑一頭擡起來絕對是神力。

張敖又轉了幾圈將絞盤卡住說道:“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有這麼大的神力,不信你們過來試試,你們也可以推絞盤,將房樑擡高。”張敖纔沒那麼傻,一羣人在那看着自己費力的吊起房樑。張敖說完果然有幾個好奇的人過來推絞盤。

“我真的能推動啊。”

“房樑又升高了。”

工匠們驚喜若狂,自己做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成就感滿滿的。

張敖命人用另一組滑輪組慢慢將房樑的另一頭擡高,沉重的房樑真的完全離開了地面,工匠們有點兒不敢相信,用力的只有推動絞盤那幾個人。

“如果繩子足夠的結實,吊起更沉重的房樑也不是問題。要是在絞盤這裡套上幾頭牛就會更省力。”張敖給工匠們指出了改進的方向。既然把東西製造了出來就要讓它得到充分的利用。

蕭何的表情雖然沒有工匠們那麼誇張卻也被張敖驚着了,招手將張敖叫過去說道:“賢侄,你做的這東西太好了,原先每上一個樑就要用很長的時間,而且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了這東西省時省力還安全,上樑變得容易多了,宮殿建造的速度會加快許多,我一定在漢王面前爲你說好話。”

“那就多謝丞相了。”張敖在蕭何口中已經上升到賢侄,覺得離娶到公主又近了一步。

“賢侄啊,你一定要繼續幫我,這長樂宮的建造不但是爲了漢王居住,這還關乎漢王和我們這些臣子的臉面,你這做女婿的怎麼也要爲岳父分憂啊。”蕭何開始上綱上線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二百九十章 兄弟鬩牆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銀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七章 惦記公主的黑胖子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變成豬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無蹤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三百八十一章 銀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六章 漢奸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十三章 車迷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