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

人有了慣性思維往往誤事,上次趙國的戰艦雖然將吳國的士卒屠殺的的七零八落,卻無法傷害在一箭之地外邊的任何東西。因此吳王劉濞默認爲自己所處的高臺是安全的。

吳軍在海上已經大敗,吳王劉濞還心有不甘的站在岸邊的高臺上衝着海上趙國的軍艦運氣。同時吳王劉濞還有個想法,自己站在那裡,有可能引得趙軍棄船登岸,兩軍在岸上再決雌雄,吳國還有扳回來的機會。

然後趙王張敖卻不那麼想,在張敖看來,軍隊的主帥在戰場上任何擺譜的樣子都是在找死。在張敖生活的前世,軍隊的首腦即便是在戰場的千里之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暴露自己的位置。

“牀弩準備。“牀弩是張敖這艘船上的新裝備。趙國的軍艦如今已經開始縱橫四海,張敖卻不太喜歡如今海軍作戰的方式。

現在的海軍交戰時大多數採用的是跳幫戰,也就是雙方的戰艦不顧生死的的撞在一起,小船和不結實的船當場被撞壞,然後船員們手提武器,跳過船幫殺到對方的船上,把對方的水手殺光,戰鬥纔會結束。

這種戰法對裝備精良的趙國士卒是吃虧的,本來堂堂正正的開戰趙國軍隊佔絕對優勢,傷亡會很小,一旦打成亂戰,則只能靠運氣。對趙王張敖這種把每個士卒都看成寶貝的人更是無法容忍。因此趙王張敖一直在開發遠程武器。牀弩上艦正是張敖增強海船戰鬥力的新想法。

船上的牀弩的目的其實不是用來攻擊人員的,它主要是爲了攻擊敵人的船隻。爲此還作了大量的改進,最突出的特點體現在他所用的箭上。牀弩用的箭就如同一根長矛一樣。張敖命人把矛杆換成了竹子的。而且把竹子裡邊掏空,灌入汽油,發射時在箭桿上繞一根點着火的引信,當牀弩的箭落地是會因巨大的慣性使得箭桿斷裂,汽油從裡邊流出來,遇到引信上的火星馬上就燒了起來。雖然不能直接把敵人的戰艦點燃,卻有可能幸運兒的點燃敵船的風帆或者船上的雜物,使得敵船失去戰鬥力。

吳王劉濞躲到了弓弩射程之外,卻不知趙軍的牀弩射程遠遠超過了這些。正當吳王劉濞在高臺上想着怎樣把剛纔的失敗報復回來時,從張敖的戰艦上射來的巨箭飛到了。

牀弩瞄準的當然是吳王劉濞,可惜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到達高臺時巨箭的勢頭有些放緩,噹的一聲紮在了吳王劉濞的腳前。

吳王劉濞當場就嚇呆了,他兩眼發直的看着巨箭的箭桿斷裂開來,裡邊的汽油流了出來,遇到了綁在箭桿上引信的火星,騰的竄起了火苗。

“大王快跑,危險。”丞相茅京頭腦比較清醒,最先喊了出來,拉着吳王劉濞就往下跑。

高臺上的其他人慢了半拍馬上也反應過來,沒命的四散奔逃,卻沒有人想起來去撲滅那實際上並不大的火苗。那火苗因此有時間點燃了修建高臺的木料,火勢越燒越大。最後高臺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炬。

“撤兵!”吳王劉濞惡狠狠的說道。

吳王劉濞帶兵後退了十幾裡才重新整理人馬,清點人數。這才發現不但辛辛苦苦製造的木筏和小船都損失了,而且還損失了近萬人馬。

“丞相給我寫奏摺,我要狀告趙王張敖帶兵攻打吳國,同室操戈,其心可誅,張敖肯定是要反叛。在海上咱們拿張敖沒辦法,那就讓太后抄了張敖的老窩。”吳王劉濞吃了虧,想方設法也要找回來。

“那麼多的大船,訓練有素的士卒,說明打敗我們的肯定是某個諸侯國的正規軍,有這種條件的也只有趙國了,可是打了這麼大一場仗,我們卻沒能拿到一點兒證據,甚至趙王張敖說這場仗沒有發生,我們都說不清楚,現在告趙王張敖反叛,太后能相信嗎?”丞相茅京一邊想着怎麼措辭,一邊擔心的對吳王劉濞說道。

“沒關係,太后最怕的就是有人謀反,對反叛的人從來也不手軟,都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態度。太后想收拾趙王張敖以前找不到藉口,現在我們告了,太后正好動手。這叫賊咬一口入骨三分。”說完吳王劉濞哈哈大笑,忽然又想到不能罵自己是賊,笑聲嘎然而止。

丞相茅京看吳王劉濞的樣子,心想大王一定是被趙王張敖氣神經了。一定要讓大王出了這口氣,心情才能好轉。丞相茅京毫不耽擱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列舉了張敖數條罪狀,報告了趙王張敖反叛的事實,請求太后嚴懲。

奏摺寫完吳王劉濞看過對內容相當滿意,馬上用了印信,派人送到長安,他們就靜等趙王張敖倒黴的消息。

可是太后呂雉對他們的奏摺卻遲遲沒有反應。吳王劉濞不甘心派人專門去詢問,最後太后呂雉下了詔書,稱吳王劉濞指控趙王張敖叛亂一事,證據不足,趙王張敖是大漢的忠臣不會叛亂的。

“太后怎麼看出張敖是忠臣的?他是忠誠要那麼強的武力幹什麼?”吳王劉濞對太后呂雉性情大變很是不理解。

“可能是因爲趙王張敖是太后的女婿的原因吧?太后對公主十分喜愛,應是愛屋及烏,纔會對趙王張敖這麼信任。”丞相茅京胡亂的猜測着。

“太后的女婿又怎麼樣?畢竟不姓劉,太后如果不忍下手,天下就要不姓劉了。我們要提前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故。”吳王劉濞體會到靠太后出氣的話不現實,一切還是要靠自己,併爲自己增強實力找了個藉口。

在吳王劉濞告狀之時,趙王張敖首先是將小島上的物資裝船運到了離海岸更遠的島嶼,並且運來更多的士卒守衛,使得島上有自衛能力,畢竟不能每次都靠艦隊拼命來守護。

趙王張敖按慣例組織手下將領對這次的戰鬥進行了總結,趙王張敖對戰鬥的結果並不滿意,面對吳王劉濞派出來的小船和木筏,趙國的戰艦竟然手忙腳亂差一點兒自焚,士卒和將領的應對沒有問題,原因是艦上使用的武器對敵人的小船沒有明顯的優勢。爲此張敖決定趕回趙國,同時看科學院有沒有什麼新突破,爲太后呂雉頒佈推恩令可能引起動盪做好準備。

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五十章 刎頸之交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無蹤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劉邦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十八章 拜訪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二十七章 銳士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三百二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二百八十六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