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

趙國張敖接到了從吳國傳回來的信息,趙國在吳國的商店被封,進入吳國的貨物被攔截。

吳王劉濞要幹什麼?張敖一時也拿不準。只能將邱建的信交給參謀部,讓他們進行研判,並儘快收集其他方面的信息。

張敖覺得這事不尋常,沒有放鬆對此事的關注,反而將趙離叫來一起研究事態發展的方向。

隨後的時間又有類似的消息傳了過來,齊國等地也對趙國商店下手了。

“這算什麼?貿易戰嗎?”張敖的腦子裡將當前情況與後世發生過的事情相比較。覺得這次的事件還真象是一場針對趙國的貿易戰。

對貿易戰進行反擊一般是採取對等的方式,你限制我的商品,我也限制你的商品。張敖順着後世的思路去想,卻發現自己沒什麼反擊的手段。

經過趙王張敖這幾年的努力,趙國的商品已經賣遍了大漢全境,從其他國家買入的商品卻不多,即便是把買入的商品都禁止了對其他的國家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傷害,反而會給趙國造成很多不便。

其他國家都是自給自足的農業國,只有趙王張敖領導趙國百姓拼命的製造各種商品來換取財富。趙國百姓富裕了,卻也更容易受其他國家的影響。

隨着信息的彙集趙離也逐漸的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趙國生產出來的商品如果賣不出去對趙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特別是趙王張敖剛開辦起來的銀行,還想通過發行錢幣搜刮一筆,這下連門都被人家給關了,對趙離來說這也是個新問題,只好向張敖請教:“大王我們應該怎麼辦?”

趙王張敖默不作聲的坐在那裡發愁,在後世國與國之間的依存關係很強,往往是戰爭都快打起來了,兩國貿易還沒有斷絕,一國限制他國也會受到報復。而現在對付趙國這幾個諸侯國卻都是生猛國家,他們跟吳王劉濞一個認識,趙國的商人到處跑,就是趙國人來我這裡騙錢的,想要錢不被趙國商人騙走,直接跟趙國斷絕往來就行了,他們纔不會去想什麼經濟規律呢。可問題出在這幾個諸侯國都是自己能養活自己的農業國,不與外邊交流同樣能活下去。

“向皇帝和太后告狀吧。”張敖終於說話了。還好各諸侯國雖然經濟獨立,卻也統一歸皇帝和太后領導,有一個評理的地方。

趙離聽到張敖的命令遲疑了一下:“太后會管這種事情?”

趙離的疑惑還是有道理的,現在皇帝劉盈基本上就是個擺設,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太后呂雉可是一貫秉承劉邦分化瓦解諸侯王的策略,見到諸侯王們打起來,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幫着化解矛盾。

此時趙王張敖已經完善了自己的構想,繼續說道:“擬一份文書控訴各諸侯國欺凌商賈,並突出諸侯王們行動統一配合默契。”

太后呂雉可能不關心諸侯間的內鬥,但不會允許其中某人有足夠的號召力,領導着其他諸侯對付一個人。

“我這就派人去查此事是誰發起的。”趙離明白了張敖的意圖,準備告訴太后呂雉在諸侯王中出了一個能力超強之人。

“另外再安排一下,派人收購吳國的物資,現在吳王劉濞只阻止了趙國貨物進入吳國,並沒有限制本國物資流出。那我們就大量收購一回,讓吳王劉濞發一回財。”趙王張敖決定經濟問題用經濟手段解決,看什麼時候吳國會發生商品短缺。

“可是吳王劉濞把趙國的錢幣也當成貨物不准許進入吳國,我們買物資沒有足夠的錢怎麼辦?”趙離記錄着張敖的話,同時考慮着可能發生的困難。

“這個好辦,派人走小道或者坐船從海上把錢運進去。只往吳國運錢還是比較簡單的。”張敖見正經做生意不行,決定開始走私了。

“可我們收購那麼多物資幹什麼?”以往趙國都是向外賣東西,現在卻要大量收購,這麼做不符合常理。現在雖然趙國開採了金礦發現了銀山,有錢也不是這樣花的。

“這些物資正好用來再開展一次出海行動。”張敖的決定並不盲目。

“還要出海?這次去哪裡?”連趙離聽了張敖的話都吃了一驚,自家大王一天安穩日子也不想過。

“這次並不需要走多遠,你聽說過瀛洲嗎?”張敖問道。

“是指海外仙山嗎?”趙離根據大王的一貫做法,只能向仙山方面想了。

“拿地圖過來,我指的是這個沿海的最大島嶼。”趙離說的也沒什麼不對,大漢經常把海外仙山稱爲瀛洲,同時也將臺灣島稱爲瀛洲。地圖趙離是看過的,只是這段時間張敖一向專注於北方,很少關注南方,趙離對於遠離大陸的島嶼沒有太在意。

“瀛洲上面有銀山嗎?”現在趙王張敖一說出海,大家就和發財聯繫起來,反而忘了張敖總是喊着要到海外尋找神仙的事。

“銀山倒是沒有。上面卻有許多好東西,而且它足夠的大,如果我們運百姓過去,可以開墾出大量的良田,瀛洲十分適合種植稻穀,如果開發的好,可以爲大陸上提供大量的糧食。而且在瀛洲還可以種植甘蔗,用甘蔗製造出來的糖是除了食鹽外人們很喜歡的食物,買賣糖也是很賺錢的。”瀛洲在後世盛產稻米和糖,張敖準備提前開發一下,用不了多久瀛洲就能自給自足,養活一支軍隊,然後再以瀛洲爲根據地派人佔領臨近大陸的一些小島,隨時可以向陸上的諸侯國發動進攻。

張敖這麼做如果成功了,不但又得到了大片土地,而且使得趙國對他國的威懾力更強了。

張敖有了明確的想法,參謀們又忙碌了起來,爲這次行動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在沙盤上反覆推演了好多次,覺得切實可行了,才由張敖簽署命令,讓各部門開始準備。

趙國的艦隊接收了一批剛建造完成的新船,艦隊又壯大了許多。

趙王張敖真的在王宮呆不住了,又登上了海船帶領艦隊向着海洋進發了。

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三百零九章 分身無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兵棋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難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二十章 離別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十四章 雙轅馬車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四百二十一章 珍惜生命第五章 一聲嘆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