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奉命來殺你

陳平與周勃告別了齊王劉肥與曹參直奔燕國。兩個人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滿臉都是愁容。

“你說我們兩個象不象去送死。”周勃對陳平說道。

“如果光是樊噲的話,我們斷不會死,樊噲對皇帝陛下言聽計從,即便是皇帝讓樊噲死,樊噲也不會反抗。”陳平正在努力的開動腦筋想辦法讓自己安全一些。

“我們就這樣進到軍營中對樊噲說:‘皇帝讓我們來殺你來了。’然後我一刀砍下樊噲的腦袋。”周勃兩眼發呆的望着遠方。

“這個好象比較難。”

“你想過沒有即便是我們殺了樊噲,順利回到長安也會沒有好下場。”周勃的思維發散開來。

“爲什麼?”陳平已經習慣了劉邦下達了命令就想辦法實現,其他的事情連想都沒有想。

“樊噲是什麼人?樊噲是當今皇后呂雉的妹夫,是太子的親姨夫。如今皇帝陛下身體不好,萬一陛下歸天,我們將面對皇后及太子的怒火,如果太子繼承大統,新皇登基我們倆在朝中將無容身之地。即便是皇帝陛下無事,可樊噲同陛下曾經是好兄弟,沒見他們倆有不死不休的仇恨,等我們殺了樊噲皇帝陛下後悔了,我們更裡外不是人了。”周勃越想越覺得可怕。

“那我們不殺樊噲了。”陳平問。

“不殺了樊噲,我們算沒完成皇帝陛下的任務,離腦袋搬家也不遠了。”周勃無奈的說道。

“你說我們該怎麼辦?”一向聰明的陳平也沒了主意。

“最好這個惡人不好我們來當,我們可以到樊噲營中,向樊噲實話實說,但不殺樊噲,只是把樊噲抓回長安由皇帝陛下處置。”周勃把事情的前前後後想了一遍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沒想到今天你的主意救了我倆一命。走,這就去樊噲大營。”陳平自嘲的說道,作爲謀臣一向是陳平給人出謀劃策,現在倒要聽周勃的了。

陳平與周勃覺得最好是能在劉邦不出問題前把樊噲弄回長安,到時怎麼處置就是皇帝陛下自己的事了。於是二人加快了行進的速度,快速的趕到了燕國樊噲的軍營。

樊噲在軍營中每日裡都盼着長安傳來消息,現在整個燕國已經都在樊噲的控制之下,按說討伐盧綰的任務算完成了。至於逃走的盧綰就不那麼好抓了。樊噲希望接到皇帝撤軍的命令,如果皇帝願意原諒盧綰就更好了。聽說有皇帝的使者從長安來,樊噲急忙到大營門口迎接。

“陛下竟然派你們二位到燕國來了。”樊噲與陳平周勃見禮之後,對在燕國能見到二人感到十分驚訝。

“皇帝有密旨給你,請到你的大帳中接旨。”陳平看了看周圍一隊隊的士卒,決定找個揹人的地方說話。

“二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快快請進。”樊噲不由想起了張敖跟他說過的話,難道張敖真的未卜先知。樊噲不願意相信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將陳平與周勃迎進了大帳。

“二位叔叔好。”樊伉經張敖叮囑之後,對樊噲這邊的動靜十分關注,聽說有皇帝的特使從長安來他馬上過來看情況。

“樊伉啊,又長高了不少。”周勃看到樊伉覺得事情更難辦了。

“皇帝陛下有密旨給舞陽侯,其他人請回避一下。”陳平沒辦法只能拿皇帝當幌子,要求樊噲清場。

“你們全都先退下。”樊噲揮手將包括樊伉在內的所有人都轟了出去。

周勃聽着衆人的腳步聲,心中不由一沉,因爲他感覺樊伉並未走遠。

“舞陽侯樊噲接旨。”陳平見大帳內只有周勃、樊噲和他三個人,拿出劉邦的聖旨大聲說。

“臣樊噲接旨。”樊噲跪在地上,眼角有些溼潤。

“陛下下旨命我與周勃來殺你。”陳平沒有念聖旨的內容,而是直接對樊噲說道。

“陛下竟然真的會下旨來殺我。”樊噲匍匐於地,眼淚一滴滴的落在土地上。

“我們是多年的朋友,陛下不會殺你的。只希望你讓我接管你的大軍,然後將你捆綁起來押回長安,至於怎麼處置於你是陛下的事了。”周勃見樊噲的樣子,心中也是不好受。

“有我在,誰也不能把我爹帶走。”樊伉衝進帳內厲聲說道。經張敖的提醒,樊伉看陳平與周勃當信使總覺得不對勁,所以一直躲在大帳之外。聽說劉邦要殺樊噲,樊噲連句反抗的話都沒有說,樊伉急眼了,馬上衝了進來。

“樊伉,我們都是皇帝陛下的臣子,無論陛下怎麼處置我們都要聽從,這裡沒有你的事,還不速速退下。”樊噲怕樊伉年青氣盛惹出殺身之禍來。

“樊伉,我們只是帶你父親去見皇帝陛下,以陛下與你爹的情份是不會害你父親性命的。”陳平首先得爲自己性命考慮,出言緩和氣氛。

“情份能管什麼用,如果來的是心狠手辣之人,我爹的人頭現在是不是已經落地了。”樊伉感到無比氣憤。他也沒有想到他姨夫能夠發出這種命令。

“樊伉,君要臣子臣不得不死,你不要在這裡爲難你兩位叔叔了。”樊噲覺得陳平和周勃沒有上來就喊打喊殺的,已經很對得起朋友了。

“父親,你聽旨赴死沒有問題,但您有沒有爲呂氏一門着想過。”樊伉雖然對當前大漢的政治鬥爭不感興趣,卻也聽趙王張敖爲他分析過。如果沒有樊噲,太子劉盈及呂氏一門都失去了依仗,雖然樊伉不姓呂,卻和呂氏綁的緊緊的。呂氏一旦失勢,樊伉覺得自己肯定會沒了活路。

“這......”樊噲從地上爬起來有些猶豫了,呂澤死了,皇后這邊僅剩樊噲還有兵權,死樊噲不怕,只怕影響了皇后一班人等的命運。

“樊噲你對皇帝陛下不信任嗎?”此時幾個人的存亡只在一念之間,陳平及時用劉邦來壓服樊噲。

“樊伉你持兵符印信堅守大營,沒有我的命令大軍不得調動,士卒不得離開大營。我親自到長安向皇帝陛下請罪,如果我死了就將兵符印信交還。”樊噲感覺現在皇后呂雉還需要這支軍隊,所以沒有交出軍隊的控制權。樊伉如果能看好大營,對其他人也是一種威懾。

陳平和周勃見樊噲願意和他們一起離開放心了不少。現在這種形勢下把樊噲綁起來的想法也只能作罷,馬上帶着樊噲離開燕國軍營。

回去的路上三人坐在一輛馬車上,相對無言,都不知到長安後等待着他們的是怎樣的命運。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二十六章 衆人需要的大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一百三十八章 辦學校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三百八十一章 銀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八章 劉邦開創的遊戲第四十章 長樂宮第三十章 鍊鐵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關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十五章 春遊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該過的日子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三十章 鍊鐵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難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