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

盧綰雖然在馬上征戰了半生,各種各樣的地形都見識過。真正走上通往夾皮溝的路卻也覺得艱險萬分。最爲主要的是這條路上人煙稀少,到達一處下一個目標在哪裡都不清楚,要是沒有趙王張敖提供的地圖他們早就迷失了方向。

此時匡濱站出來要爲大軍探路,燕王當然求之不得。

燕王盧綰選出了幾十人的精幹人馬,派到匡濱手下,一來保護匡濱的安全,同時輔助匡濱的工作。

匡濱帶人出發了,後邊的大軍根據他們留下的路標進軍,行軍的速度快了很多。

“先生辛苦了。”隊伍停下來休息,跟隨在匡濱身後的一個燕軍什長對匡濱說道。

這幾天的行軍燕軍對匡濱越來越敬佩了,也象燕王盧綰一樣尊稱匡濱一聲先生了。

匡濱別看沒有多強壯,但在行軍時始終和普通士卒一樣步行,身上該背的東西一點兒也不少。

更爲主要的是燕軍士卒看出來了,匡濱是個有真本事的人。當大家在深山野林不知向何方前進時,匡濱總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翻過這座山,我們就有一大段平坦的大路可走了。”匡濱看着手中的指南針,在地圖上畫下了行軍的標記。趙王張敖不但送給了燕王盧綰燕國周邊的地圖,還讓匡濱帶來了張敖繪製的東北地區詳細的地圖。趙王張敖在教會趙離等人畫地圖後就培養了一大批繪圖人員,這些人被派到了大漢的各個地方。通過實地測繪不斷完善着張敖所繪製的記憶中的地圖。整個東北地區也是趙王張敖重點關注的對象,匡濱手中的地圖還是很可靠的,他要做的就是把手中的地圖進一步完善。

現在是休息時間許多燕國士卒很自然的圍坐到了匡濱身邊。匡先生爲人很和善,還願意教給大家許多東西。行軍中短暫的休息倒成了匡濱的上課時間。

“先生,在這大山之中前後左右都是樹木,我們在裡邊有時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您是怎麼知道方向的。”自打匡濱帶領大家進入深山之中,士卒們就發現了匡先生始終不會迷失方向,開始大家以爲這是匡先生的獨門絕技,大家也不敢問,現在看匡濱把知道的東西都教給大家,隊伍中的什長忍不住開口問了。

“辨識方向很容易,白天可以看太陽,晚上可以看星辰,更爲準確方便的就是看我手中這個指南針了。”匡濱把手中的指南針遞給什長看。

什長小心的接過指南針,見是一個精製的小盒子,裡邊有一個細細的指針。“這怎麼看?”什長雙手捧着指南針問道。

“你可以動動看,把指南針放平,裡邊的指針總是指向南北方向的。被染成紅色的那面就是北方。”匡濱手把手的教什長怎麼用指南針。

“真是總是指向一個方向啊。這是匡先生的獨門法寶嗎?”什長按照匡濱教的方法馬上明白了指南針的用法,感到十分的神奇。

“這是趙王發明的,趙國工匠製造的。趙王說了,以後技術成熟了,可以給每支隊伍都配備一隻,這樣隊伍因爲走錯路貽誤戰機的事會減少許多。”匡遊努力學習地理知識也是看出了這些知識在作戰中的重要性。

“趙王真是神奇,這幾年的時間讓趙國製造出來許多神奇的東西,我們燕國遠遠趕不上了。”燕趙兩國相鄰,士卒們也感覺到了這幾年趙國的變化。

“別的不說,這次趙王送來的刀劍就鋒利無比。可惜都讓咱們用來砍樹開路了,開始咱們還捨不得用,怕砍樹時給砍壞了,用了之後才知道,普通的樹木根本對這些鐵製的刀劍造不成傷害。咱們一路砍來,也沒見哪個刀劍破損,這要是在戰場上定能使敵人的武器折斷,殺得敵人人頭滾滾。”邊上的士卒馬上有人幫腔。

“別說刀劍,就連剷土用的鐵鏟也做得如此精製,既可以用來挖土,還可以當鋸子、當砍刀用。以後即使我不當兵了也要弄這麼一個鐵鏟,在家裡幹農活也可以用到。”一個士卒從背後拿出一把工兵鏟愛惜的擦拭着。

“你們所說的這些都是最簡單的東西。看我手裡馬蹄表和六分儀纔是趙國工匠的巔峰之作。有了這兩樣東西,我們就可以準確的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不會迷失方向。”這次匡濱出征,趙王張敖把趙國最先進的東西都給匡濱用上了。現在馬蹄表還有吃飯的大碗大小,也沒有玻璃護住錶針,行軍時需要小心的攜帶,但準確性已經很高了,完全能夠滿足位置計算的要求。

“匡先生的寶物真是一件接一件啊。”士卒們感嘆着。跟隨匡先生就是長見識。

“這些都稱不上寶物,趙王說了,隨着工匠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這些東西將會普遍裝備到隊伍之中。真正的寶物是知識。比如趙王用淵博的知識改進了鍊鐵爐,不但將原先大家認爲沒有用處的鐵器製造的更精良,而且產量都大增。不管是普通農夫和軍隊中的士卒都從中受益了。”張敖改變趙國的地方很多,匡濱舉了一個士卒們能親身體會到的例子。

“您好快給我們說說我們要學什麼,發了財就可以回家娶媳婦了。”有的士卒思想的跳躍性很強。

“你們首先要跟我學辯認各種動植物,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吃的,這是保命的本事,保證你們在沒糧的時候也不會餓死。山林中還有許多珍貴的藥財,在行軍時順手採集一些,都可以變成錢。在接下來的行軍中我先教你們這些知識。”匡濱看時間差不多了,站起身來準備起程。

燕國的士卒急忙跟了上來,他們離黃金寶藏越來越近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習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十八章 拜訪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二百零三章 瘋狂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樑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脅皇位的人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剋制不了的貪慾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辦學校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二十章 離別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二十七章 銳士營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