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

本來是無事閒聊最後變成了大動靜,張敖帶着劉如意和曹參前往校場參觀軍隊訓練,大王出行趙國的各部門少不了一番緊張的準備。

“曹叔叔,你看這是趙王設計製造的馬鐙和馬鞍。”劉如意專門把自己的馬拉過來給曹參看。

“找人騎一圈看看。”對於能夠提升戰鬥力的裝備,曹參很是謹慎,沒有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要眼見爲實。

“我親自演示給您看。”劉如意還是孩子心性,願意在衆人面前表現,也不用其他人,自己騎上馬在校場上跑了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在馬背上做着各種動作,後來乾脆拿過刀劍在馬上劈砍。

“曹叔叔你看這是我最拿手的弓弩,以前沒有馬鐙在馬上坐不穩,還要不時用手來控制馬匹,射箭和上弦都很不方便,現在我的兩隻手都可以自由使用了,上次我用弩箭射死了二十多個叛軍呢。”一提起自己的軍功劉如意就十分的驕傲。

劉如意把馬速提到最快,在馬背上坐直了身子,射出了利箭,然後迅速的上弦,再發射,一切都在快速移動中完成。

“曹叔叔,你看我的技藝怎麼樣?”劉如意跑回來等着人們的誇獎。

“不錯,真的不錯,這才叫弓馬純熟,代王已經成爲一員猛將了。這馬鐙和馬鞍的作用確實很大。”曹參看完劉如意的演示心想老大就是老大,生了個兒子這麼點兒歲數就如此勇猛了,找了個女婿辦法又這麼多,看樣子經過改進後的馬具作用真很大。

“使用這些新式馬鞍和馬鐙之後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騎馬的人學習起騎術來也變得很快,能夠快速的組建起騎兵部隊。以前駕使戰車是一項技術活,需要十分艱苦的訓練才能掌握,各個戰車之間相互配合才能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而且一輛戰車還需要四匹馬拉着。現在四匹馬裝備四個騎兵,整套裝備下來比一輛戰車還要便宜,戰鬥力卻要強過一輛戰車。”打仗也是要算經濟仗,有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拼的就是國力,所以組建軍隊時也要精打細算。

張敖又下令讓孟鄉帶領一隊騎兵爲曹參演示了騎兵進攻的戰法。

“馬鐙和馬鞍有如此威力,如果被匈奴人得去豈不會如虎添翼,給我大漢造成更大的威脅。”曹參果然不是一般人,看到了馬鐙和馬鞍的好處,同時也想到了它們的危害。

“如果匈奴人獲得了新式馬鞍和馬鐙的技術騎術提高是肯定的。不過匈奴人從小就在馬背上生活,自幼善於騎射。給了他們新的馬具他們技術提高也是有限的,先前大漢與匈奴人騎射技術差距巨大,全都使用新馬具後差距反而會縮小。剛纔我提到了新馬具可以使訓練出一名合格騎兵的時間縮短,在人口上大漢佔絕對優勢,如果短期能訓練出大量騎兵,我們可以用數量的優勢打敗匈奴人。另外這些馬具需要手藝精湛的工匠和質量上稱的鐵料,這些匈奴人都是沒有的,匈奴人想全都裝備上馬鐙、新馬鞍也是很困難的。”張敖在對馬具進行改進時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作了充足的準備纔在趙國開始大規模的裝備。

“有道理。趙王能不能幫齊國的士卒也裝備這種新馬具?”曹參開口自己都有點兒不好意思,諸侯王雖然名義上都在劉邦的領導之下,實際上還是有競爭關係的,劉邦派劉肥到齊國就有監視張敖的意思,讓張敖給劉肥提高戰鬥力張敖應該不會那麼願意。不過騎兵戰鬥力明顯的提升上曹參忍不住還是要試一試。

“沒問題,只要齊王願意,我們趙國可以全力提供幫助。”張敖當場就答應了,他既然把這些東西給曹參看就沒打算藏着掖着,大漢馬上要對付的敵人就是陳豨,而陳豨的實力遠在張敖之上,就算加上劉如意訓練的軍隊也不行,到時候沒準又需要劉邦調動全大漢的軍隊進行征討,而曹參手下的齊國軍隊很有可能要參加到戰鬥之中,此時齊國軍隊的戰鬥力強一點兒,對早日平定陳豨的叛亂是有好處的。

“那就多謝趙王了,我回去定說動齊王向您購買需要的東西。”曹參知道不可能白拿張敖的東西,回去還得看劉肥舍不值得拿錢出來。

“曹叔叔在購買馬具的時候也算上我一份。”劉如意現在不放過任何一個從哥哥身上刮錢的機會。

“代王先把目前的兵訓練好,我回齊國跟齊王商議之後就回來幫助你。士卒訓練的越刻苦戰場上的傷亡越小,你一定不要鬆懈。”曹參特意對劉如意叮囑道。劉邦下令齊國和趙國幫劉如意訓練新軍,雖然沒有明說要對付誰,到了曹參這個層面上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每一個變化是因何而起的。陳豨也算是曹參的朋友,但劉邦要是下令征討曹參一點兒也不會手軟的。

“好,我知道了。”劉如意雖然是皇帝的兒子,可也知道曹參等人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乖乖的聽從曹參的建議。

曹參來了又匆匆離開了,他要回去勸齊王劉肥要不惜一切代價對齊國的軍隊進行改造,這次改造關係到齊國的未來,曹參盼望着劉肥能有遠見的目光,能聽從自己的意見。

劉如意眼見曹參走了,錢沒要到人也沒了,看着張敖一毛不拔的樣子,劉如意無比鬱悶的投入到對新軍的訓練之中了。

對於張敖來說每天都是緊張忙碌的,只有到了傍晚回到後宮見到王后劉樂和女兒張嫣纔算是真正的放鬆時間。

“這次叛軍偷襲馬邑,紡織廠內有什麼反應。”張敖抱起張嫣,輕輕的晃動着,張嫣很給面子的衝着張敖在笑。

“這次叛軍的偷襲對紡織廠影響挺大的,開始大家都很緊張,怕因爲戰亂斷了羊毛的來源,那樣工廠就要停工,工人們就沒有收入了,全家人都要過苦日子,幸好大王帶兵平定了叛亂,工人們這才放心。工人們說了,誰要干擾她們的幸福生活就把誰消滅掉。”劉樂現在掌管着趙國的紡織業,隨時能聽到工人們的聲音。

“誰幹擾咱們的幸福生活就把誰消滅掉,說的很有道理。”張敖重複着劉樂的話,同時也下了一樣的決心。

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是你爹的主意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鴨子的趙王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二十五章 定都長安第三十章 鍊鐵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一百五十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劉邦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蹤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四章 拿劍的相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第十八章 拜訪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四百四十一章 獨立王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十八章 拜訪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