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

劉如意在邯鄲城外見了張敖就急切的說有重要的事情要談。

“代王請到裡邊談。”張敖指了指旁邊趙國士卒已經豎起來的巨大帳篷說道。

“趙王請。”

“代王請。”

兩人相視哈哈一笑,共同走入了帳篷之內。

來會見劉如意之前張敖也做了仔細的分析。

在此之前張敖雖然與劉如意在球場見過面,也沒把劉如意當回事,總覺得這孩子還小,即便是劉邦要用劉如意換掉劉盈的太子之位,張敖覺得那也是劉邦的意思,劉如意對這裡面的利害得失不會參與的更多。

這次劉如意被封代王后馬上就國,確實讓張敖想不到。把劉如意的資料找來分析之後張敖才明白,劉如意與劉邦的其他幾個兒子確實不同。

劉邦的大兒子劉肥,由於出生的早那時劉邦還沒有成事,並且是非婚生子,所以劉肥活脫脫的一個老農的性格。

現今的太子劉盈出生後劉邦已經開始四處遊蕩,爲造反作準備,劉盈跟劉邦接觸很少,性格上象劉邦的地方自然很少,皇后呂雉請了儒生教導劉盈,使得劉盈在性格上寬厚孱弱的成份要多一些。

劉如意則與前面這兩位哥哥完全不同。劉邦娶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的時候已經是漢王了,劉如意生下來就跟隨在劉邦身邊,當劉如意懂事時劉邦已經是與項羽爭天下的一方霸主了。

而且有兩年多的時間,呂雉被項羽抓走,戚夫人實際上擔當起來漢王皇后的職責。所有見到劉如意的人自是多阿諛奉承。

劉如意自覺的把自己擺在了王位繼承人的選項中,每日裡關心的則是朝廷內的政治鬥爭。

“趙王像是很恨匈奴人的。”劉如意見張敖坐在那裡有些發愣,主動開口說道。

“匈奴人劫掠我大漢百姓,侵佔我國領土,自是着人憎恨。”對付匈奴人的態度張敖還是很明確的。張敖堅信草原之上弱肉強食的環境孕育不出文明。華夏大地千年的文明傳承被野蠻人蹂躪,那是歷史的悲哀,是華夏人心頭永遠抺不去的痛。

“我與趙王的想法是一樣的,匈奴人侵犯大漢又在白登山圍困了我父皇,最後竟然讓匈奴人平安的撤走了,這口氣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劉如意十分激動的說。

“當時的情況有點兒特殊。”打仗不能意氣用事,雙方的實力在那擺着,讓劉邦都沒有辦法,而且白登山之圍八成讓劉邦留下了心理陰影,劉邦堅信自己要成爲秦始皇那樣的人,但秦始皇失敗了,劉邦要成功就要和秦始皇的作法相反,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成爲了教訓。秦始皇派軍隊把匈奴人打的遠遠的,劉邦就要與匈奴議和,有生之年劉邦都沒有向匈奴用兵。

“匈奴人一定會爲他們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希望趙王能協助我對匈奴人用兵,打擊匈奴人的囂張氣焰。”劉如意當了代王,還想競爭太子之位,自然想表現的比劉盈優秀,劉如意覺得最直接的表現無疑是戰場上的軍功。

“代王,匈奴人與我大漢已經簽訂了合約,雙方互通有無,進行交易,現在不宜與匈奴開戰。”張敖趕緊攔着劉如意。現在負責與匈奴人進行交易的正是張敖,好不容易邊境安穩了一些,劉如意來了就要與匈奴開戰,這不是坑張敖來了。

“匈奴人狼子野心,和約是約束不住匈奴人的,不知什麼時候匈奴人緩過勁來還會咬我們一口。”劉如意被派到代國時想的就是要爲自己的爹找回白登山被圍的面子。

“代王說的對,但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要與匈奴人開戰就應該作好充足的準備。”張敖還是同意劉如意的觀點的,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可以用和約約束的和平。之所以停戰都是因各種利益糾結達成了平衡。

“對匈奴人開戰,不用趙王去冒險,只要趙王幫助點兒金銀物資財物我就可以橫掃草原了。”來之前劉如意覺得張敖對匈奴人一向強硬,很有可能會願意與他合作的,現在看到張敖一個勁的退縮,決定自己要單幹了。

張敖的心中想罵娘,被劉如意鄙視了,劉如意還想從他這裡要錢。“作戰需要循序漸進,不但主帥要有能力,士卒也要熟悉敵人,代王不如先組織規模小一點兒的部隊,化裝深入草原,去了解匈奴人的情況。然後再出兵一舉掃蕩匈奴。”

“趙王說的也有道理。”劉如意雖然話說的大,實際上他手中根本就沒有兵將,代國的軍隊掌握在陳豨手中,劉如意也調動不了,因此他纔想與張敖合作或者張敖出錢出力給他組織一支攻打匈奴人的隊伍。劉如意現在覺得普天下都是我爹的,我要什麼,普天下的人都得給我。

“要不代王在邯鄲城中小住幾日,我派人給你詳細的講一講我們是怎樣同匈奴人作戰的。我這裡有與匈奴人作過戰的老卒,你可以聽聽他們親身的經歷。”張敖覺得劉如意被劉邦保護的太好了,有與敵作戰的勇氣,不見得知道戰爭的殘酷性,讓劉如意看看士卒在戰鬥中受的傷,聽士卒講一講失去的同伴,劉如意應不會覺得戰爭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戰爭不僅僅能成就功業。

本來劉如意想與張敖在邯鄲城外擺開架式,來一次兩個王之間的會面,那樣顯得自己不比張敖低,年紀不是問題,最後還是經不住張敖的誘惑,放下架子住進了邯鄲城。

劉如意在邯鄲城的日程安排的很緊湊,張敖先安排劉如意見了從匈奴人那裡解救出來的奴隸。

劉如意聽了奴隸們的遭遇義憤填膺,恨不得立馬過去把匈奴人殺光。

然後經歷過與匈奴戰鬥的老卒向劉如意講述了戰場上九死一生的經歷,展示了他們身上的傷疤。

劉如意對戰場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代王可以從代國的軍隊中抽調出部分精銳,派他們深入到草原之內,讓他們以草原劫匪的面目出現,可以增加對匈奴人作戰的經驗,也可以得到匈奴人最新的信息。還不會引來匈奴人指責大漢違反和約。”張敖決定把劉如意這個瘟神送走,讓他去自己的代國玩,如果劉如意能掌握部分代國的軍隊,當陳豨造反時還可以起到牽制作用。

“這是個好辦法。我回去就找陳豨要兵去。”幾日過來,劉如意覺得張敖這人不錯,高高興興的接受了張敖的建議返回代國去了。

“大王,代國丞相周昌求見。”張敖這邊剛把代王劉如意送走,就又有客人來訪了。

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馬之盟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三百五十四章 壓水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四章 拿劍的相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選擇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十七章 閱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輔導班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