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

張敖向張良提起劉邦想換太子的事。

“那是陛下的家事,我們作臣子的不宜多做干涉。”張良表現的很平靜,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那我只能靜觀其變了。”張敖是個普通人要在政治鬥爭中有什麼先見之明是很困難的。

“你與他人不同,你與太子的關係使得不論誰都會認爲你是太子一黨,所以你最好還是支持太子爲好。不要以爲太子有皇后撐腰,太子的位置就穩固。皇帝陛下想辦什麼事還是很執着的。太子位置的爭奪說到底還是看力量的對比,需要看支持太子劉盈的究竟有多少人。大臣們支持與反對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太子劉盈得到更多的人支持,最終還得看皇后對大臣的態度。”張良覺得張敖與他人有點兒不同,所以少見的多說了一點兒。

“多謝先生教誨。”張敖對張良深施一禮道。張良的意思很明確,爭太子位是皇家高層的事,太子劉盈要爭取大臣的支持,需要皇后親自出面,對大臣們有所承諾,纔會有更多的人站在皇后一邊。

“飯菜味道不錯,你如果不當王,只開飯店也會吃喝不愁。”張良吃完了面前的菜餚,對張敖開的飯店大加稱讚。起身告辭還不忘同張敖開玩笑,大家都知道這政治的賭局就沒有退出的可能。

“送留侯。”張敖陪着張良來到飯店的大堂。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恰在此時,說書人也說到了一段結束的地方。

“好。”聽衆雖然意猶未盡,卻也對說書這種新的藝術形式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多謝各位,我剛纔所講多是空想臆斷,天下真正的樣子還要看趙王命人繪製的大漢地圖,爲了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今天的來賓每人贈送大漢地圖一張。”說書的在表演完之後還加了個小內容,發給大家每人一個小紙片。

“大漢地圖?”張良擡眼看了看張敖滿臉的疑問,地圖向來是國家重要機密,獻上一塊的地圖幾乎就有獻出土地的意思,張敖卻將大漢地圖隨便拿出來送人。

“留侯請看。”張敖知道張良怎麼想,拿過了一張地圖送給張良。

“原來如此。趙王真會做生意。”張良鬆了一口氣,雖然叫大漢地圖,上面只繪製了大漢大致的輪廓,標了幾個大的城池在上面。而小紙片的背面則寫滿了字,介紹了龍門飯店的服務內容,連主要菜品的價格都有。

“我只是想讓人們對大漢有個大致的認識。”發小廣告這只是商品宣傳的常規手段,小廣告的內容卻是張敖經過一番思考才決定的。

在大漢國內各地之間的交通不便,人們活動的範圍很小,真正看到大漢國樣子的人很少。張敖倒希望有人看了這小地圖之後會想,大漢國之外是什麼地方。有機會張敖還會發一些大漢之外地理知識的介紹,逐漸的開擴漢國人們的眼界,讓人們更有開拓思想。

“好好幹,年青真好。”張良感覺張敖更有意思了,年歲不大總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大王,今天您又是請客,又送東西,一天下來怕是要賠錢了。”張敖雖然跟趙離講過開始要進行宣傳,要進行各種優惠活動,賠錢是肯定的。趙離也有責任將真實狀況告知張敖。

“賠點兒錢不要緊,這裡是長安我們沒法設立公告牌,想要把我們的聲音傳播出去必須有自己的渠道,這小廣告就是一個好辦法,趙離你要組織人保持每天更換新內容,讓長安百姓養成看小廣告的習慣。”長安畢竟是劉邦的地盤,張敖想幹點兒什麼還得迂迴進行。先期在小廣告上放一些介紹飯店的內容和趣事,有了影響力在登張敖想要百姓知道的內容。

“輿論真有那麼重要嗎?”趙離對於每日賠錢還是有點兒心痛,小廣告發的時間越長賠的錢越多。張敖帶着趙離平日裡也講一些輿論對時局影響的知識,但在信息傳播緩慢的漢朝趙離暫時還沒有見識過它巨大的威力。

“輿論既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輿論更多的時候是用來爲惡的,所以必須將輿論武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提到控制輿論前人也不是沒有論述,比如被誤解了幾千年的“防人之口如同防川”的說法就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但那時防範的對象還主要是貴族和士人,對於普通百姓關注的不多。以後歷朝歷代爲了操控輿論下手就狠的多了。

“我會努力把事情辦好的。”趙離感覺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了,他帶領着一羣年青人,經辦的事情似乎比上陣打仗還重要。

張敖帶着趙離準備返回住處。張敖除了第一次進城時招搖了一回,如今又恢復了在趙國時輕車簡從的習慣,坐上了那輛只有一匹馬拉着的馬車。

張敖在車廂內正思考着在長安還可以乾點兒什麼事,忽然間車廂一震,張敖條件反射的趴在了車廂內。

“保護大王。”化裝成百姓的趙國侍衛在孟鄉的帶領下迅速的跑過來,圍在了馬車的周圍。他們看見在這一瞬間就有十幾支利箭插在了張敖的馬車車廂之上。

突然發生的刺殺事件,嚇得街上的百姓四散奔逃,這中間也有動作慢的,有人是天生反應慢,有的人則是爲了看一下能否繼續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追。”孟鄉環顧四周,發現了幾個可疑人,留下人手保護張敖,他帶人追了過去。

發現身形暴露,可疑人拔腿就跑,孟鄉擔心張敖的安全,沒追多遠就又返回了。

看到張敖的馬車已經停到了靠近牆根的地方,減小了受攻擊的角度,孟鄉過去小聲的問:“大王怎麼樣?”

“我沒事,幸虧車廂內安裝了鐵板。”張敖並沒有下車,在車廂內坐直了身子,趙國的鍊鐵高爐出產的鋼鐵越來越多,鋼鐵應用的地方也變得廣泛了,利用水力鍛錘砸出來的鐵板離製造板甲的要求還有差距,把張敖馬車車廂加固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張敖剛纔偷看了一下,如果是普通的馬車車廂怕是要被弩箭射穿了,裡邊的張敖不死也得重傷。

“有可能是誰行刺的大王?”趙離匆匆跑過來問道。

“這個可說不好。”張敖確實犯難了,他沒覺得有非殺死自己的敵人存在。

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跳級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國圖書館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九十一章 贈書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發突然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二百四十四章 被信任被依靠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四十章 長樂宮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樣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