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

劉猷倒真有資格笑話張敖沒見過帝王典禮的,劉猷怎麼也是姓過項的,他的祖上是楚國傳承了數代的貴族,劉猷從小沒少聽老一輩給他楚國舊時的輝煌,楚王舉辦典禮時恢弘的場面自然是要重點講的。而張敖的父親雖然也稱的上個名士,卻與帝王家的生活離的太遠,要不是張敖穿越而來還真不知道舉行一個大型典禮會是什麼樣子。

“你別管我把典禮辦成什麼樣子,只要漢王喜歡就行。”張敖懶得和劉猷多話,把這個典禮辦的熱熱鬧鬧就是他的想法,至於合不合禮制並不是張敖的考慮範圍,規矩是人定的,沒準張敖這次辦完稱帝大典,大家都覺得好,以後都按這樣子辦了。

“作你的夢吧,就你的那點兒水平還想讓漢王滿意。”劉猷想要激起張敖的怒火。

“咱們打個賭,要是我典禮辦好了,你騎着馬在大營中裸奔如何?”張敖上次在戰場上裸奔被人笑話,這次準備將裸奔變成大漢的一種時尚,讓這個黑胖劉猷也參與進來。

“怎麼纔算好呢?”劉猷不傻,不能大典辦完了,張敖說好就是好,得有個標準。

“大典辦完了,如果漢王稱讚我,或者因爲大典給我賞賜就算辦的好。”張敖想我辦大典沒功勞也有苦勞,劉邦不會連句好話也不說吧。

“好,一言爲定。”劉猷毫不猶豫的答應,說完這句話轉向就走。

沒走兩步劉猷又回來了。“不對啊,光說大典辦好了我裸奔,還沒說辦不好你怎麼辦呢。”

“唉,還真讓你想起來了。如果辦不好,我裸奔。”張敖反正已經裸奔一回了,再跑一次應該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好,大典之後三日之內漢王要是不給你賞賜,就算你輸。”劉猷這次的腦袋格外的好使。

“行,這世上真的一個傻子也沒有。”張敖邊搖頭邊說道。

劉猷將一切細節敲定扭頭就跑了,他倒不是怕張敖反悔,而是他有事情要辦。

劉猷所倚仗的就是他那個救過劉邦命的爹。劉猷跑回去將與張敖打賭的事一說,項伯雖然埋怨劉猷沒事去惹張敖幹什麼,最後還是去找劉邦,先是把張敖又貶損了一番,預言張敖辦不好稱帝大典,最後說張敖年少輕狂,請劉邦即使是想獎勵張敖也要過幾天。

劉邦聽了項伯的話沒有馬上表態,他覺得項伯總跟張敖這樣的小輩置氣沒有什麼意義。

項伯也不着急,張敖的稱帝大典肯定不會辦成功,加上今天的話劉邦在不高興時肯定不會給張敖什麼獎勵了。

第二天一大早漢國的士卒和官吏們紛紛向定陶城外的汜水北岸趕來。能夠被邀請參加劉邦的稱帝大典絕對是一件無上榮耀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想錯過。到了地方有劉邦宮中的內侍按照名冊將大家帶了指定地點兒。

人們到了地方發現那裡除了建成一座高臺外,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那座高臺是張敖命人用泥土和木材連夜修建的,爲了不顯得寒酸張敖命人弄了一些彩色絲綢作成的圍幔、花球把高臺裝飾了起來。在綠色的原野裡倒也顯出喜慶的氣氛。張敖當然不會告訴劉邦他這招是跟那些辦婚慶的學的。

到場的人都被安排到了指定的區域。聞迅趕來看熱鬧的百姓則被外圍警戒的士卒攔在了更遠的地方。

太陽高高升起之時,劉邦趕了過來。

張敖來到高臺的邊上,大聲的喊道:“吉時已到,請漢王登臺,接受百官的朝賀。”此處應該有音樂聲響起,張敖卻沒有地方找樂隊去,他乾脆從軍隊中找來十幾個鼓手,今天大典烘托氣氛全要靠這十幾面大鼓了。

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劉邦緩緩向高臺之上走去。

人們很是奇怪今天張敖的聲音這麼大,一聲喊全場都聽到了。仔細看時才發現張敖在喊話時手裡拿着一個青銅做成的喇叭起到了擴音的效果,而且張敖還安排了同樣手拿喇叭的幾十個士卒,分散在大典現場的不同地方,他們看張敖的指示,同張敖一起高喊。

劉邦走到高臺中央,鼓聲適時而止。一把巨大的太師椅擡了過來放在高臺的前部,劉邦舒舒服服的坐了上去。

這把太師椅是張敖命人緊急製造出來的。椅子對大漢人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大家很多時候習慣席地而坐。

稱帝大典這種場合,讓劉邦在臺上一直站着會顯得很傻。如果劉邦席地坐在臺上,大家又看不到人,少了威嚴的氛圍。

“這椅子不錯。”劉邦坐在臺上向前望去,心情十分的愉悅。高臺之上自己坐着侍從站着,俯視着臺下的衆人,感覺自己高大了許多,其他人是那麼渺小。很好的營造出來了威嚴的氛圍。

張敖見劉邦已經坐好,接着大聲喊道:“百官上前爲漢王賀。”

等在臺下的官員有點兒蒙,不知是大家一起道賀還是要一個個來。

“你請跟我來。”此時接待官員的內侍發了話。這些內侍每人負責一個官員始終沒有離開。

內侍帶着官員依次來到高臺前的空地之上。入場的順序張敖命令內侍演練了很多次,已經很是熟練了,所以入場顯得井然有序。

“你站在那個灰點上就行了。”到了高臺之下官員們才發現地上已經作了標記,聽內侍的話站好,整個隊伍竟然橫成排豎成列,顯得整整齊齊。

“恭賀大王,行禮。”隊伍站定那邊張敖又喊上了。爲了減化程序,張敖已經命令內侍告訴官員們只行簡單的拱手禮就行了。張敖很不喜歡跪拜之禮,努力想將拱手禮弄成最高禮儀,以後大家見面只拱拱手既方便也顯得有禮貌。

“再行禮。”在內侍的帶動下,官員們行禮行的還挺整齊。

“第三次行禮。”張敖努力掌握着行禮的節奏,官員們倒也配合的有板有眼。

“不錯。”劉邦坐在高臺上滿意的點了點頭。平日裡幾個人議事就可以把大帳內鬧的亂哄哄的。幾百個官員整齊的向他施禮的場面劉邦還真沒有見過。

“官員退場。”張敖的喊聲一過,內侍按照事先的安排有序的將官員帶回了原先等待的地方。

此時的張敖竟然找到了一點兒葬禮上支客主持行禮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更不能跟劉邦說。

“這就完了,這也太簡單了一點兒吧。”被帶回等待地點的官員有點兒意猶未盡。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老熟人新難題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脅皇位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八十章 程序正義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三十章 鍊鐵第十章 共享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稱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九十章 胎產書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劉邦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覆撕咬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出頭鳥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