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

呂祿和呂產兩人歡天喜地的去求見劉樂,劉樂在王宮親自接見了他們。

“見過王后。”呂祿與呂產都比劉樂大,可人家是王后又是公主地位自是高過二人。

“兩位表兄不必客氣,小妹身體不便就不必多禮了。”劉樂最近肚子越來越大了,行動都有點兒不方便了,不過她沉浸在將爲人母的快樂中,心情很好。

呂氏兩兄弟又和劉樂客氣一番,傳達了家中親人對劉樂的想念。

呂祿找了個機會對劉樂說道:“趙王對我們講販賣食鹽之事由王后掌管,我們特意至此領取食鹽。”

“此事我知道,二位兄長不必着急。”

劉樂轉頭對旁邊的內侍說道:“把給兄長的鹽拿過來。”

內侍應聲承上了一個精美的木盒。

“王后這裡邊是不是有什麼誤解。”呂祿、呂產看着盒子有點兒發矇,他們說通了皇帝皇后找了各地的諸侯,張敖答應他們提取一成的利潤,想要賣出的鹽可不在少數。這個盒子雖然精美卻也裝不了多少鹽,那還賺什麼錢呢?

“兩位兄長先看一看東西再作評價,爲了方便你們賣鹽趙王可是費了不少心。”劉樂笑着對自己表兄說道。當初張敖給她看這些東西時她也很奇怪,何況這兩個腦子不太靈光的表兄。

呂老太公優秀的基因傳到第三代出了點兒問題。呂氏的男子在這一代變得特別憨厚,容易相信他人,遇事腦子就轉的沒有那麼快了。相反呂氏第三代的女子卻很厲害,劉樂的那些表姐、表妹們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這是什麼?”劉樂打開木盒,拿出裡邊的東西,呂產一看既不是金銀也不是珠寶。那這麼一小盒肯定是貴重不哪去了。

“這不就是紙嗎?”呂祿倒見識廣點兒,他在父親那裡看到過紙,知道是趙國進獻給陛下的,可紙好像不值錢。

“這是紙作成的鹽票。簡單說就是買賣食鹽的契約。趙王爲了方便你們賣鹽決定替你們送貨上門。”劉樂將幾張鹽票遞給呂氏兄弟後說道。

“送貨上門,那麼相當於鹽價又便宜了許多。”呂產首先想到了從中是否可能賺到更多的錢。

“直接把鹽送到每一個買鹽的人手中不現實。所以趙王決定在你們賣鹽的每一個地方開一座售鹽的商店。你們去賣鹽時只要將鹽票賣給要鹽的人,當那些人從商店中用鹽票將鹽換走,你們就可以得到一成的收益了。”劉樂一邊解釋一邊看兩個人聽懂沒聽懂。

“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拉着鹽到處去找人買鹽。”呂祿覺得這下可以少幹不少的活。

“很對,也就是說,你只要帶着這些鹽票找你那些朋友,吃吃喝喝把這些鹽票換成錢。你們就可以把錢賺了。”劉樂看二人聽明白了很高興。

“王后,不會我們賣完這些鹽票商店不給人家鹽吧?”呂產有點兒擔心,要是鹽票賣了錢,商店不給鹽,那兄弟二人就信譽掃地了。

“你們看這鹽票上寫着趙國鹽票,每個商店也將冠以趙國商店的名字,拿鹽票不給鹽,你們丟的起人,趙王也丟不起那個臉。”劉樂對張敖充滿了信心。

“趙王不會少算我們賣出鹽的數量吧?”呂祿腦子比較好使,算計了一下,按劉樂的說法,是他們用原價買鹽票,卻是按商店被換走鹽的數量取報酬,要是商店少報了數量,他們二人豈不是要損失收入。

“咱們是親戚,趙王怎麼會騙你們呢,如果不想讓你們賺錢,我們直接賣鹽不更簡單。”劉樂笑着說道。

“王后說的對。是我們想多了。”呂氏兄弟一想也是,鹽運到了,只要開門賣就可以了。哪有二人賺錢的空間。

“不過趙王說了,趙國賣鹽不是爲了賺錢,是爲了解決百姓的疾苦,你們在賣鹽票時不可漲價,否則就不用你們幹這件事了。”劉樂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

“好,我們記住了。”呂氏兄弟十分高興,他們想通了,這個錢太好賺了,只要從張敖這裡買幾盒子鹽票帶上,在大漢到處走走,哪個官員和諸侯敢不給兄弟二人面子,將鹽票賣出去之後,就可以等着張敖給他們送錢了。而且這也不算以勢壓人,百姓用他們的鹽票買到的鹽比市面上都便宜,連皇帝和皇后都覺得這是一件善事。

“這盒子鹽票就送給你們了,你們去找人接洽一下,定好了準備把鹽賣到什麼地方,我們派人運鹽過去開店。”劉樂先給了二人當場可見的好處。

呂祿、呂產二人歡天喜地的走了,他們感覺有錢的日子就在眼前,過上幸福的官二代的日子不遠了。

“王后辛苦了。”張敖回到王宮先向劉樂表示了感謝。

“沒什麼的,能見到我的兩位表兄,我是很高興的,何況這對趙國百姓有好處。”劉樂雖然懷孕了卻也閒不住,她跟着張敖學會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又教給張敖買回來的那些識字的女子,女子們再去教那九十多個女童,把小學校辦的古香古色。

“你這兩位表兄可是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人物啊。”張敖不由感嘆如果呂祿和呂產聰明一點兒,呂后仙逝之後說不定是誰家天下呢。不過現在也好,這兩個人專心賺錢,呂后沒準會選擇其他人來保證呂氏一族的利益。

“大王,咱們發出去的那些鹽票爲什麼連一兩二兩的都有啊,寫一個數額大的一下子賣出去不就方便了嗎?”劉樂向張敖詢問着自己剛想到的問題。

“這是爲了方便百姓使用啊,以後百姓不用在家中存多少鹽,只要存了鹽票,需要吃多少就換多少鹽。而且我準備在開辦的商店裡也賣其他趙國的商品,每種商品也標上鹽票的數量,可以直接用鹽票換。這樣大家就不用揹着沉重的銅錢走來走去了。”這個年代,人們還是接受以物易物的,只不過張敖在中間加了鹽票這個媒介。

“大王不會有人制作一些假鹽票來坑咱們吧?”劉樂覺得就這麼一張紙片就可以換東西,有人也畫這麼一張趙國不就吃虧了嗎?

“這個你放心,製作鹽票的紙都是特製。而且鹽票是印製的,一般人做不到。”張敖手中的防僞辦法多的很,漢朝的人們幾百年也破解不了。

“那我就放心了。”既然張敖說沒問題,劉樂馬上就相信了。

“你從跟着你學習的那些女子中挑選一些聰明伶俐的,教授她們一些算學和記帳的方法,把食鹽的進出鹽票的買賣都管理起來。”張敖弄的曬鹽場產出了大量的食鹽,光靠貫高在趙國賣沒有太多的收益,所以張敖親自出馬來開拓趙國之外的市場了。

“好,我一定將這事辦好。”劉樂十分高興,能夠爲張敖分擔一些事情正是劉樂願意幹的。

“接下來的日子我要去草原之上看看,大漢與匈奴人之間的戰爭是免不了的了。”聽了張敖的話劉樂心中一緊,大王這是又要去冒險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戰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十三章 車迷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四十章 長樂宮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國圖書館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塊肥肉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品交換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變成豬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去無蹤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漲工資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劉邦老婆們的出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七十六章 大王出遊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當皇帝嗎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品流通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都是爲了錢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剋制不了的貪慾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六章 漢奸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四百二十章 函谷關硝煙再起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