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最後的努力

韓王信在晉陽的王宮內心中很是不安,即便如此他仍腰板挺的筆直。

韓王信三十歲了正是人生的好年紀,而且有着一副不錯的皮囊。韓王信的長相是相當不錯,八尺五寸高大的身材,連劉邦都誇他雄壯勇武。

韓王信反思着自己的人生,發現上天對他似乎不薄,他的好運應該與外貌有關。

當初張良一心要爲韓國復國,找了個已滅亡的韓國君主的後裔韓王成當了韓王,後來張良投奔了劉邦令項羽不高興,於是韓王成被項羽殺了,劉邦發現了韓王信,據說他與以前韓國的國君有血緣關係,而且韓王信站在那裡頗有氣度,所以劉邦立韓王信當了韓王。項羽當然不幹衝過去找韓王信算賬。於是韓王信投降了項羽,這還不算完,沒多久劉邦又打了回來,韓王信竟然又投降了劉邦,劉邦倒不計前嫌,仍然讓韓王信當韓王。

所以說韓王信雖然外表很威猛,內心卻十分脆弱。

令韓王信不安的原因是長安傳回了消息,另外一個功勞比他大,能力比他強的韓信完蛋了。楚王沒幹幾天成淮陰侯了。

韓王信很自然的將自己帶入到了下一個被收拾的角色,他發現自己竟然沒有什麼好的自救手段。

“大王,趙國使臣趙離求見。”內侍小跑着進來彙報。

“趙王又派使臣來幹什麼?”韓王信雖然與張敖同在劉邦手下,二人卻沒有什麼交集,更說不上交情了,上次張敖派趙離來訪,韓王信也派了人回訪,那只是在禮儀上作點兒表面文章。

至於張敖建議韓王信不要遷都,還說如果韓國要修建都城的話他有經驗,甚至想兩國共享對匈奴的情報。韓王信都沒有當一回事。

“不過張敖的命還真不錯。”韓王信想,張敖的王位是從他爹張耳那裡繼承來的,天生的官二代,無需自己努力,諸侯王聽說楚王韓信被降爲了淮陰侯人人自危,張敖去長安走了一圈卻安然無恙。韓王信甚至懷疑張敖和劉邦聯手收拾了楚王韓信。

“趙王命我前來同大王協商共同抵禦匈奴之事。”這是趙離第二次見到韓王信,韓王信的態度張敖清楚,但他還是派趙離作最後的努力。

“趙國不與匈奴人相臨,有我在前面擋着,趙王大可放心,不必爲匈奴之事勞神。”韓王信覺得張敖純是瞎操心。

“趙王認爲匈奴人兇殘,趙國與韓國同爲大漢屬國有義務保障大漢安全。韓王如果有什麼需要的我們可以盡全力幫忙。”實際上連趙離都不明白自家大王張敖爲什麼非要幫助韓王信,而韓王信一點兒也不領情。

張敖這也是沒辦法,別看韓王信現在信心滿滿的,到真的面對匈奴人的進攻時又猶豫不決起來,數次派使者到匈奴營中,商議停戰之事,後來又怕劉邦懷疑他,他便投降了匈奴,反過來和匈奴一起攻打大漢,劉邦大怒親自帶兵出征,說明劉邦這時對諸侯王完全失去了信心,以至於後來異姓諸侯王除了南方的吳芮,其他都被劉邦收拾個乾淨。張敖希望韓王信不背叛,劉邦能夠晚一點對異姓諸侯王下手。

“匈奴人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當初秦將蒙恬,已經將匈人趕的遠遠的,如果不是中原地區戰事連連,沒準匈奴人早就被消滅乾淨了,匈奴人除了騎馬放牧什麼也不會,根本沒有與我一戰之力,每每見了我軍就聞風而逃。現在皇帝陛下只要求我固守邊境,匈奴人除了騷擾外對我大漢構不成威脅,在這種事上趙王就不必操心了。”韓王信覺得匈奴人的特點就是善於騎射,做戰機動靈活,想要消滅匈奴人難,但要守住邊境還是很容易的。

聽韓王信如此說趙離只好告退了,正如來之前張敖所說這是最後的努力了,韓王信再不聽,趙國只好準備另外的應對措施了,趙離不知自家大王所說的危險會不會必然發生,但韓王信輕敵的態度讓他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急忙派人將消息傳回了趙國。

“趙王真是膽小如鼠,與匈奴人還隔着一個國家還被嚇成那樣,看來這人不親自上戰場不行啊。”趙離走出大殿後,韓王信不滿的說道。

不過趙離的到來也爲韓王信提了個醒,現在劉邦分封了一大批功臣,諸侯王中除張敖深得劉邦的信任外,其他人都地位下降,韓王信之所以當上韓王完全是由於劉邦的扶植,劉邦既可以讓他當韓王,也可以免了他,連功勞大能力強的楚王韓信都丟了王位,他這個韓王地位並不穩固,所以他必須在劉邦面前表現一下。

“召集大臣前來,我有事要與他們商議。”韓王信此時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沒過一會兒韓國的重臣齊聚大殿。

“現在皇帝陛下一統天下,各諸侯國全都臣服,膽敢與我大漢爲敵的只有草原上的匈奴人,我們韓國與匈奴人相鄰,就要爲皇帝陛下分憂,所以我準備將韓國的都城向北遷移,造到馬邑,那裡是與匈奴作戰的第一線,便於我親征匈奴。”韓王信說了自己的計劃。

“萬萬不可。”太尉樂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晉陽等地有長城圍護,輕易受不到匈奴人的攻擊,而馬邑卻孤懸於長城之外,一旦匈奴人來攻,便有被圍困的危險。”

“你說的我清楚,馬邑的劣勢也是優點,匈奴人打仗機動靈活,能勝就戰,不能勝就逃,以至於我們不能給匈奴人以有效的殺傷,只有被騷擾的份,如果匈奴人膽敢來圍攻馬邑,正好把匈奴人吸引在那裡,等我大漢援軍到達正好圍而殲之。”韓王信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

“趙王說了如果大王堅持遷都馬邑,還請將馬邑城池修造堅固,趙王願意提供用煤燒磚之法,幫咱們把馬邑的城牆包上磚。”樂桐不知道趙王怎麼早就預料到韓王信會遷都馬邑,但覺得將城池修的堅固總沒有錯。

“匈奴人不善攻城,馬邑城牆足夠堅固,城內糧草充足,即使被圍困守上幾個月也不是問題。馬邑將是我大破匈奴之地,這一戰我要爲大漢打出幾十年的和平。此事不用再議,傳令馬上遷都馬邑。”韓王信意氣風發的說道。

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對勢力被消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三十章 鍊鐵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十五章 春遊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七十四章 競爭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七十二章 一道將要關閉的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滿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課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四百二十四章 認清形勢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十九章 投喂公主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五十四章 剋制不了的貪慾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課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五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跳級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乾媽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買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十七章 閱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難當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園林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