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

大漢朝堂之上的氣氛有點兒緊張,以前大家還在爲劉邦遲遲不封賞功臣而報怨。當劉邦將韓信從楚王降爲了淮陰侯而且留在身邊不讓離開,大臣們心中變得不安起來,特別是那些沒有受到封賞的人,此時他們才發現,前方不光有升官發財一條路,而且還有走獸盡,好狗烹的可能以至於人人自危。

劉邦也感覺到了大臣們的不安,所以這一天將大臣們召集到了長樂宮。

“自從打敗項羽後,又有許多事務需要馬上處理,因此對大家的封賞始終沒有開始,現在張敖可以和大家一起議議封賞的問題。”羣臣上殿,自然只有劉邦第一個說話的資格。

“多謝陛下。”大殿內的臣子齊齊的向劉邦施禮,心中不由鬆了一口氣。先前不是陛下不封,而是事情太多抽不出空來。大臣們自己欺騙着自己。

“來人,拿功勞薄來。”功勞簿這東西是真實存在着,有專門的官員記載着衆人爲大漢國所作的貢獻。

大臣們聽到劉邦的命令立時都靜下來不說話了。關鍵時刻終於到來了。

劉邦看着功勞簿臉色逐漸的陰沉了起來,功勞簿上詳細的記載了大臣們的功勞,讓劉邦氣憤的是上面竟然沒有蕭何、張良、陳平的名字。

“蕭何、子房、陳平乃我大漢三傑,要記功定然少了不了他們三人,這功勞簿上竟然沒有他們的名字,要這功勞簿何用。”說完隨手把功勞簿扔在了一邊。

負責管理功勞簿的官員嚇得將功勞簿從地上撿起來,後退幾步縮着脖子站在那裡不敢出聲。官員也很是無奈,功勞簿上記載的全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攻佔了幾座城,殺了多少敵人,俘虜了多少敵軍將領,這三位的功勞沒法記啊,再好的計謀也要有人去實施,到記功之時功勞全都記到了實施人的頭上了。

“陛下說的對,大漢走到今天離不開蕭丞相等人的謀劃。”劉邦把蕭何等人單獨拿出來說事,大臣們全都不好接茬了,文臣在那裡偷着樂,肯定了這三人功勞大,文臣們的功勞跑不了。武將們有意見又不能馬上提,這三人不是一般人能得罪的起的。見無人接皇帝的茬,張敖只好站出來給自己的岳父捧哏。

張敖說完這句話感覺一道道想殺人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掃來掃去,擡眼望去有幾個武將已經伸手按住了劍柄。

武將很生氣,你張敖算哪頭的在旁邊看熱鬧就行了,這裡沒你什麼事。

張敖毫不客氣的瞪了回去,要說今日確實沒有張敖什麼事了,封賞的重點是賜給封地,而張良早就有了封國的地盤不可能再給他更多的土地了。

通過這次封賞張敖才弄明白他老爹傳給他一個趙王的位子有多重好,這些大臣們爭來分去,要是有幾萬戶的封地那就是功勞最大的了。而趙國怎麼也有幾十萬戶的百姓了,諸侯王與分封的侯爺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

武將們的眼神遇到張敖的目光不由一激靈,纔想起來來這位是王,是陛下的女婿,韓信都被收拾了,張敖都沒有事。

“在討伐暴秦和楚漢之爭時子房雖然沒有戰功,但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里之外是所有人不能比的,子房可以從任何地方選擇三萬戶作爲封邑。”有張敖接話茬劉邦很滿意,決定不管大臣們的想法,直接說出自己的決定。

“陛下待臣的厚恩我永世不能忘,陛下能用我的計謀主要還是陛下識人善斷,這三萬戶太多了,給臣也沒什麼用處。陛下只要將我封在留這個地方我就知足了。”張良上前對劉邦道謝,並且謙讓道。

劉邦聽張良這麼說心中大慰,還是張良品德高尚從不爭功,還主動減少封地,以張良之功只要了留這個地方不到一萬戶人口的封地,其他人也不敢超越了,這爲劉邦省了不少的事。於是劉邦說道:“留這個地方地方偏僻人口稀少,連一萬戶都不到,既然子房請封,那就封子房爲留侯吧。”

張良的功勞和爲人大家都服氣,劉邦只封賞了張良一萬戶的地方羣臣自是無話可說。

劉邦見第一步很順利於是接着說道:“子房之後要數蕭何的功勞最大,封蕭何爲酇侯,食邑八千戶。”劉邦的話還沒有說完大殿下就亂成了一團,不知誰開了個頭,武將們都跟着喊反對,把劉邦的聲音都蓋住了。

武將們全都反對蕭何,主要是前一陣子蕭何帶頭推舉盧綰當了燕王,大家就有氣,並且在征戰之時蕭何主要是坐鎮後方籌集糧草兵源,衆人根本感覺不到蕭何的存在。前一陣子武將和文官就在暗中爭論蕭何和曹參誰是第一功臣,劉邦先封了張良衆人無話可說。接下來排第二的是蕭何武將就不幹了。

武將們越喊聲音越大,“反對,反對!”漸漸還有了節奏,武將也不會說什麼有人帶頭大家只會把一個詞喊來喊去。

“反對個屁。”劉邦喊了兩句安靜,聲音都被武將們給蓋住了,不由大怒,拿出短劍,用劍鞘敲着桌案罵道。

劉邦開始罵人了,武將們這纔想起今時已不同於往日,慢慢放低了聲音。

“曹參你說說爲什麼反對。”劉邦知道曹參是這羣武將的頭,決定先拿他開刀。

曹參是爲了參加這次封賞專門從齊國趕來的,武將們把他推在前面,自然不能丟了大家的臉,於是曹參說道:“張子房一直在軍中,封爲留侯大家都沒意見。但陛下說子房之後蕭何功勞最大,我們就不認同了。臣等披掛上陣,在戰場上生死相搏之時蕭何在哪裡。我們身經百戰,攻城略地,蕭何哪裡有這樣的功勞。蕭何在戰場的千里之外,只知道舞文弄墨,籌集糧草,最後功勞卻比我們都大,這個我們不服。”

劉邦看着曹參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早知道會這樣,轉頭問張敖:“先前是怎麼說的來着。”

“陛下喜歡打獵。”張敖不上當,只給劉邦起了個頭。

“對,我喜歡打獵,而你們都是狗。”劉邦記得張敖好象是這樣說的。

聽到劉邦的話武將們都蒙了。

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三百六十八章 獎學金第一百四十五章 犧牲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壓水機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變成豬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的攻城辦法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院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殼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二百零六章 捨不得衣服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四章 拿劍的相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三百六十一章 惱羞成怒的齊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八十五章 飛天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權勢的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