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羣裡的一位姑娘說了個觀點:“許多姑娘結婚以後會談論她老公有沒有錢或者對她好不好。”然後我緊接着回覆了她一句:“其實她們更多的時候是在抱怨我當年怎麼瞎了眼嫁給了這麼一個啥也不是的男人。”頓時收穫了無數人的點贊。說完這句話之後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我應該會是個優秀的老公,卻不是個好的男朋友。
我們在談戀愛時的需求是什麼?是刺激、愉悅、性,以及在一起的感覺,不太會計較這個人的經濟條件,未來的發展,ta是不是個潛力股。但當我們追求婚姻的時候,我們會權衡利弊,姑娘們會考慮小夥子有沒有經濟實力給她未來帶來很好的生活,或者爲她的事業助力;這個男人是不是能夠顧家,和她共同養育孩子和照顧共同的老人;是否能和她共同撐起家庭,分工合作,將家庭經營得有聲有色。這兩者的需求是不同的,按理說一個姑娘在適婚年齡時如能足夠理性或對自己的定位、未來的規劃足夠明確和清晰,她不應當被剩下,很可惜這樣的姑娘實在太少了。
以我目前的經歷和觀察判斷,30歲的男性成熟度要遠遠高於30歲的女性。有多少女性在25歲左右的時候對對方的要求是“身高180cm以下免談”的?又有多少女性在30歲左右能醒悟希望找一個真正的能給自己帶來好生活的潛力股的伴侶?過於在乎感覺會讓她們錯過很多本不該錯過的優秀青年。舉個例子,比如這個小夥子從文字介紹上來說什麼都好,沒有硬傷,而姑娘通過看他的徵婚文字或者照片得到的結論是:並沒有多少感覺。她可能勉強地把他加爲好友,然後聊了幾句發現不合適就拉倒了。其實姑娘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哪裡不合適,也許僅僅只是小夥子的某句話讓姑娘覺得不舒服罷了。當下姑娘們想要的婚姻是什麼?就是在徵婚羣裡我首先要對你有感覺,說白了就是那種能享受戀愛的美好的感覺,同時也要滿足我婚姻這一方面的理性需求,實際上這兩者要同時滿足的話難度太大了。
目前相親圈的氛圍是“和富人談感覺,和窮人談錢,和矮子談身高,和醜的談相貌”,這是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算ta哪哪都好,但總有一句“但是”跟隨在後面,好像每個人都會對ta的種種優點視而不見,卻會抓住“但是”不放,從而心安理得地說服自己去放棄,也不覺得自己會後悔。可能有很多姑娘看到這裡會說,那你們男的不也一樣挑剔麼?是的,我承認男性羣體同樣挑剔,但相對而言,男性要比女性更理智。之前,總有男同胞在羣裡吐槽加了姑娘之後聊幾句姑娘就沒影了;或者跟姑娘媽媽聊的種種不愉快的經歷;再或者約會的時候花了錢卻連手都沒摸過就被拉黑了等等,時間長了就會有姑娘反感,她們會站出來抨擊,會認爲男性一直在吐槽,是男性不夠包容對方。其實我是站在男性這一方的,我深知他們說的並不是吐槽,而是描述一種現狀,是一種女性雖然這麼做了但她們不願意承認的現狀(畢竟我也深受其害過)。在爲了保全男同胞人設的初衷下,我建議這幾個話多的(包括我)建一個小羣,命名爲“吹牛逼羣”,這個羣裡都是男性,專門用來吐槽和分享相親的經驗教訓。進羣短短几天,我就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羣的氛圍,因爲共同話題實在是太多了,後來小羣裡的兄弟們一致得出結論,造物主弄人,如果男女思維一致,根本不會產生那麼多的不和諧,爲了求偶,男人需要放棄太多理性層面的東西了。
男人講邏輯,女人講感覺。比如在發佈一個特別漂亮性感的美女照片後,我們會開玩笑地說:“睡一次這樣的得多少錢?”沒有人會說:“娶個這樣的老婆這輩子就知足了。”雖然內心很期待,但這樣做需要承擔的後果和風險,以及未來的開銷等等,我們更瞭解。如果是在閨蜜羣發一張帥哥的照片呢——
“哇,老公好帥啊,好想嫁給他!”
所以總有男性在相親羣吐槽,或者自嘲自己是個接盤俠,總要等着姑娘們在和渣男浪費掉自己最美的青春之後,老實人才能找到一個不知道幾(和諧)手的姑娘去結婚。誰讓他不是姑娘心目中優秀的男朋友呢,僅僅會是一個合格的老公是無法達到姑娘要求的。
婚姻的這個“婚”字足以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女人稀裡糊塗地就嫁人了,其實她嫁給的只是這個男人目前帶給她的良好感覺,而不是幾十年後的日子。所以纔會說姑娘嫁人是在賭,聰明的姑娘完全可以不用去賭,或者把賭輸的概率降到最低。近些年來我們在看一些離婚大數據時不難總結,現在的婚姻太脆弱了,離婚率越來越高,女性主動提出離婚訴求的幾乎佔到了八成,所以這纔有了我在本章開始說的那句話:“我當年怎麼瞎了眼嫁給了這麼一個啥也不是的男人”,我估計現在你應該知道你當年爲啥瞎了眼了吧。
我給自己婚姻的預期就是在35歲的時候找一個30歲出頭的姑娘結婚,雖然現在的我正是生理和心理的最好時點,但此時我好像無法找到跟我有相同認知層次的年輕姑娘。所以這也就是我爲什麼有時候會迫於無奈地加幾個家長聊聊天的原因,因爲可能只有媽媽們才知道,什麼樣的男人適合結婚,而女兒想要的男人只適合談戀愛,畢竟她們是過來人,不想眼睜睜看着女兒們註定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