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個不同模式

除了北美看似平靜的水波下開始渾濁之外,國內的景象是一片歌舞昇平沒有任何躁動。

進入了十一月後,南方也漸漸天涼。

可是天機集團的氛圍卻一片火熱,蘋蘋便利忙着接手北方的家世界。

杜夏似乎已經出國了,忙着物色養老的地方,那筆捐款已經到賬了。

這是蘋蘋便利第一次接觸大型商超,雖然蘋蘋便利中有不少儲備人才,本來就是從大型商超中轉型小型便利店的,相對於大型商業超市的人才儲備,國內的小型便利店人才反倒沒有前者富裕,所以蘋蘋便利店在擴張的過程中,收編了不少大型商超轉行過來的人才。

看似都是零售企業,可是其中千差萬別!

如果同等對待的話,一定會鬧出大笑話,當然也有一定相似之處,在物流和物資儲備調運方面,兩者還是有合作協調的機會的……

就拿沃爾瑪來說,全世界有一萬一千多家門店,至少有兩百萬的僱傭員工,每年的銷售額都可以達到了5800億美元!

每家店平均至少兩百人?

這種超大型的商業超市門店運轉模式,對於每家店只需五到六人的蘋蘋便利來說,是需要用時間和金錢試錯的!

除卻了蘋蘋便利之外,還需要時間卻消化,等着時機成熟後,再把大型商超作爲核心,以小型便利店爲子彈,在華夏的零售業中開疆拓土。

吳奇也不是多年前的小白,對於小說中的那些蜜汁操作,已經有了深刻而洞徹的認識,併購是最快拓展的方式之一,可是也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和經營的。

這就像是德隆系和華潤系的區別。

華潤收購了第一個萬家後,花了整整三年時間,理順了整個萬家的體系,並且把他自己的零售企業,與萬家便利完成了對接和融合。

而三年之後,他纔開始吞併蘇果,而且是多年前開始佈局!

蘇果的股權早就握在了華潤手中,他給足了蘇果體系中員工心理接受時間。

而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也是整合着蘇果的零售體系。

這麼費事費力,他又是爲何呢?

因爲華潤是真的把零售業,當做了集團支柱產業運轉!所以才認真的消化每一個併購來的企業,並且重新貼上了華潤的體系標籤。

有一些公司收購了別家公司後,甚至商品採購鏈都不會打通,一家公司又兩個採購渠道,而且兩個渠道的報價還不一樣,甚至收購了十多年後,另一家公司的照片都不換。

這就是認真經營和不認真經營的區別!

其中就不得不提德隆繫了,當然,吳奇明白,德隆系已經進去了。

有人瘋狂的再說,德隆系遭到了陷害?

暫且不論其他,就問一個企業底線,不就是應該好好經營,通過運營公司創造利益嗎?

可是德隆系的操作呢?

以它旗下的湘火炬爲例,這是一家幾乎壟斷的企業,在國內的發動機零部件上,在被收購前,有近乎80%的市場份額。

可是收購後逐年下跌,因爲它的利潤被抽調,既沒有用於市場開拓,也沒有用於技術升級,而是被德隆系當做了血袋,抽調利潤抵押股份收購其他公司股份。

因爲併購了其他公司後,股價又被德隆系炒上去了!

然後股價上升後,再抽調利潤和抵押,再用來收購公司,這麼一環套一環下去。

風險轉嫁給了金融機構,收益又從股民口袋裡掏。

亂七八糟的公司收購了一堆,然後又被強行捏合到了一切,當做了一個看似強大的集團體系,其實外強中乾,虛弱的很!

曾經的吳奇對這樣的體系很震動,覺得這唐氏兄弟簡直是天縱奇才,後來才知道這是人家每股玩剩下的,漫威的前任老闆,哦,不對,還是現任的老闆,以及收購米高梅的那個賭業大亨就是其中的高手。

除了資本運轉之外,這兩個兄弟一無是處。

對比起華潤的經營理念,兩者真的就是截然相反!

而公司內部的文化中國,在吳奇看開與德龍系相似,而蘋蘋便利則與華潤集團相似。

江南春作爲公司的CEO,正在踐行他的收購大業。

而隨着一家家的談判成功,公司股價也像是吹氣球一般,瘋狂的躥升膨脹了起來。

還別說,股市就吃這麼一套。

德隆系瞎幾把亂收購,股市給的反饋還上漲,江南春收購的大多是傳媒企業,即使不是傳統的傳媒企業,也是與傳媒體系相關的產業。

剛剛花出去十個多億,股價就漲了接近兩百億!

現在的市值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億,而且收盤價還有小幅的上揚,因爲財經信息採訪報道着南海白馬傳媒,董事長似乎也有出手公司股份的意向……

在江南春開啓了買買買的道路,國內的傳媒業簡直像是吃了春藥!

它們從來沒有想過,一家傳媒公司的市值,居然還可以這麼叼?

一時間,泡沫的言論甚囂塵上。

可是回頭看看真的是泡沫嗎?

額,好吧,其實水分確實有,但是前景也確實不錯,真的要搞成了壟斷企業的話,那真是躺着就可以賺錢了,現在的溢價根本就不算是什麼了?

這種併購,漲股價模式,與德隆系如出一轍,只不過比他們吃香好看多了。

在完成一輪收購後,公司的股價肯定要下跌,而且公司肯定需要慢慢消化一段時間。

在江南春和他提出這件收購事後,他已經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了。

他手中捏着的股份,已經掉到了5%以下。

他間接通過基金等機構,控制的股權也在40%左右,不斷的收購別家的企業的時候,有的公司不僅僅要花費金錢,有的還要求股權置換交易。

還好,這種併購來的公司,股權一般沒有投票權,吳奇手中捏着的投票權,已經穩穩的超過了50%。

當然,即使跌下了50%,他也不是很在意。

他手中那麼多關聯企業,只要併購其中的一家,控制權很容易就上升到50%了。

這瘋狂上漲的股價,騷動了不少人的心絃。

他拿起了電話後,聽見了對面那邊。

“企鵝提交了上市申請!”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解讀第八十七章 枕戈待旦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利雙收的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事第五十六章 甘爲舔狗第二十七章 大忽悠上線第一百五十二章 魔都世博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司發展(三)第九十七章 紅旗連鎖八十二章 夜雪第四章 示人第五章 我柳狗東不甘人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月第七章 老師們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二十九章 波爾多紅酒商貿體系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四章 危險中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升旗(下)第一百零二章 獻策第一百零一章 蘇果的挑戰第三十八章 代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四十九章 螞蟻第三百六十二章 潛藏巨頭第四十章 好不好,試了才知道!第九十四章 利益不一致第四十六章 十億(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活久見第一百零二章 獻策第二十六章 佈局第八十九章 跳樑小醜第五十一章 安撫第四百七十七章 採納建議第六十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六章 會不會連任?第十七章 簡短演說第九十七章 英雄第三百五十七章 手機銷售第三十章 病中三思第十五章 奧觀海的就職演說第八十七章 小周瑜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一個!第二百零八章 對決阿森納第七十八章 清晨指路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一章 派對(中)第三章 再見第四十四章 診治和求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換股第一百七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決第五十五章 上市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解讀第五章 壓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採訪第八十一章 期貨爆倉第一百三十九章 下跌第四百八十九章 初探崑山第十二章 夕陽依舊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變動第四十四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個字,滾!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他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他第一百四十四章 網絡音樂時代第六十三章 中日“友好”人士第四十九章 展望(第三更,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呵,英雄救美(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我就是我!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同學是富豪?第七十章 等風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社交網絡第九章 前路多磨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吞掉這隻企鵝第八十三章 東非聯邦第九十九章 屬於我們的機遇在哪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日韓第一百零五章 酒酣第一百零七章 梳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入困難模式第二章 紅包第一百三十章 開學和拒絕第四章 示人第七十三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音樂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運轉第九十一章 共識第一百七十章 體驗第三百四十七章 內部的困局第四百六十章 長相中等第一百二十九章 支持者們第一百四十七章 訴訟案第四百零四章 擼羊毛第一百三十六章 香餑餑第一百零四章 連續的收購動作第五十九章 大衆第七十章 韓國財閥第七十一章 致命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