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民族工業

斯柯達是捷克的唯一的汽車品牌,成立時間更是追溯至百年之前。

因爲蘇聯崩潰的緣故,諸多加盟國也變動了,捷克經濟體制在一九八九年前後改革,大致和我國的計劃經濟轉變爲市場經濟差不多,而斯柯達開始在全球範圍尋求強大的合作伙伴,或者說強大的支撐力量。

那時的大衆汽車如日中天,對收購斯柯達充滿興趣,因爲可以很好的彌補中歐市場空缺,而且因爲當時的歐洲用工成本不低,大衆也在全世界尋求高素質、低成本的生產地,而斯柯達和大衆兩家也就一拍即合了。

當然,事情永遠不會那麼順遂,法國的雷諾汽車加入競爭,這時的法國雷諾還是挺有競爭力的,而且法國人似乎也不想把斯柯達拱手相讓,對於斯柯達的爭奪大衆與雷諾之間又爆發了一場“戰爭”。

當時的雷諾針對斯柯達制定的收購方針是在捷克的斯柯達工廠內生產雷諾汽車,將斯柯達汽車徹底改造成雷諾汽車的“生產工廠”。

很明顯的,法國看重的是捷克當地的廉價勞動力,而斯柯達原廠的熟練工人就是很重要的資源。

相對於雷諾不加掩飾的目的,大衆的收購行動則更爲委婉,法國雷諾並沒有在法國設立斯柯達工廠或者研發中心的大打算。而大衆方便則要謙虛、誠懇的許多,他們承諾在收購斯柯達汽車後將爲其提供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公他們研發自己的品牌汽車,儘管當時大衆的這一做法在德國內部引起了不小的爭論,但大衆依然堅持了自己的理念與方式,最後擊敗了雷諾成功將斯柯達收入了麾下。

而大衆在捷克的廉價工廠到底爲它在未來世界市場擴張打下多少基礎,現在也猶未可知,但是後面又因爲華夏的出現,吸引了大衆的目光,斯柯達的位置變得尷尬,因爲中東歐在比拼生產成本上,依舊是華夏率勝一籌。

大概是因爲大衆有了更好的目標後,斯柯達也陸陸續續的鬆口了,在接下來的九年時間裡,斯柯達陸續出手了所有股份,在兩千年,大衆完成了對斯柯達的全資控股。

“1994年,依託大衆的技術研發的斯柯達Feiicia汽車在捷克大獲成功,大衆的董事長費迪南·皮耶爾親自邀請了德瑞克成爲斯柯達的首席設計師,隨後由他牽頭涉及了斯柯達明銳和晶銳兩款車型,成功走出了捷克走向了歐洲乃至全世界。”

沃爾岡夫提到了皮耶爾的時候,語氣平淡的似乎沒有一點波動,吳奇裝作不解的問道:“我的團隊也考察過這家公司,但是它的情況可不是你說的這樣,它們的技術水平也就是三流層次,而且現如今,因爲大衆生產轉移至華夏,斯柯達的中東歐工廠,現在也不如以前了……”

聽着吳奇的疑問,沃爾岡夫皺起眉,解釋道:“你的調查很正確,但也並非僅是如此,在我入主大衆之後,方纔得知了詳細信息。”

“大衆早年收購斯柯達,爲的是東歐勞動力,可是有了更加廉價的華夏代替後,他們漸漸轉變了東歐的策略,所以才顯得斯柯達那麼衰敗。”

吳奇聞言雙手交叉,淡淡盯住沃爾岡夫。

商品的生產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原材料的產地,比如產業鏈集合地,比如物流便利地點,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在早期也許對汽車廠選址有些影響,可是後來就近靠近消費市場,纔是對生產最大的影響!

而大衆也沒有想到,東歐居然變得那麼亂?

本以爲在蘇聯解體後,東歐會迴歸它的軌跡,可是那動盪不安的局勢,讓大衆開拓新市場受挫,反倒是萬里之遙的華夏市場,因爲對接了國際市場的緣故,眼見着就變成了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了。

這還用選嗎?

“在2000年後,大衆控股了斯柯達,才完成了心態上的轉變,畢竟在皮耶爾的心中,斯柯達已經屬於自己的了,而他也不想自己做主收購的品牌,成爲一個令他尷尬的對象,所以就有了復甦這個品牌的意思。”

“而公司內部制定了詳細的政策,斯柯達藉助大衆的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是的自身產品不斷的改進升級,重新樹立了高品質個性化的企業形象……”

沃爾岡夫的意思很明顯,早前的時候,大衆只是斯柯達的股東,所以有了更好的選擇華夏後,大衆只把斯柯達當做一次“失敗”的投資。

而在2000年收購了斯柯達後,這個品牌就成了大衆旗下品牌,當時任總裁的皮耶爾制定了斯柯達“復興計劃”,因爲這家公司已經成了大衆的嫡系品牌了,所以從大衆撈到了不少的好處,比如一些技術的生產授權,以及後續的研發方向。

大概是成爲了“嫡系”後,所以也撈了很多好東西,足以排進二線汽車品牌了,雖然不能和三大主流車系競爭,但是對比與韓國棒子和歐洲二線,已經是很不錯的汽車品牌了。

沃爾岡夫的態度很明確,吳奇也很有自知之明的,真要是把大衆一線品牌出售給他,德國政府和民衆也不肯定答應啊!

“這個品牌依託大衆集團,在歐洲的形象已經大爲改觀,首先對這個中歐品牌產生好感的是英國人,他們將斯柯達成爲‘誠實、可靠’的汽車品牌,三年前斯柯達在英國銷售量破三萬,佔領了當時英國汽車市場1%的份額……”

要知道,英國自己就有汽車品牌,一個東歐品牌能進入英國,而英國人自己的汽車品牌,不是對外出售就是破產合併,可見在某方面,斯柯達也有可取之處的。

而吳奇也不是心血來潮收購汽車公司,而是對於未來的變化未雨綢繆罷了……

能夠收購一家有技術底蘊的汽車公司,然後根據華夏人的需求推出合適的款型,然後着力於以這些技術開發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市場也許會有很多波折,但是總算是未來的一個發展大趨勢,而吳奇也需要考慮“先知期”結束後,能夠一個頗有潛力的項目參與進去。

而且汽車公司這種,先天就很有影響力。

吳奇已經通過了各種手段塑造了“金身”,可也要時刻增加自己的“底蘊”。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都選擇房地產和互聯網,而吳奇在觸及了安卓手機的製造之後,才明白製造業的影響,參與民族工業的建設,纔是他接下來要走的路。

畢竟,不能總走捷徑,他通過捷徑走了那麼遠,也需要走一段肩負重任的難路了。

第三十九章 際遇第九章 裁判第一百三十九章 吞掉這隻企鵝第九十五章 散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有點耳熟啊?第六十四章 年度新銳獎第三十八章 新一年第五十七章 新世界的門票第一百四十章 深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十個億的創業啓動資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零售第四十六章 詩酒趁年華!第六十六章 老馬的大麻煩!第一百二十章阿克蘇和故人第一百零二章 勸他創業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存在的檔案第九十七章 我吳家世代爲華夏唱歌、打碟、喊麥第五百一十一章 農村電商的萌芽第四十四章 肯定有陰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聯網+第三十章 病中三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公司發展(五)第五十一章 帆船第四百二十三章 爭鋒第十九章 光陰的故事第十九章 龍蝦-傳銷(傳奇)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welcome to China第五百零五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九十一章 感覺人生已巔峰第一百七十五章 聖誕節前第一百零八章 晨光第八十一章 期貨爆倉第四百八十四章 莫名熟悉感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第十章 黑客攻擊第二十五章 意外的拒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公開談話第八章 編程與學琴第一百一十二章 04年的經濟形勢(1)第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吳奇難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擊盜版酒水第八十七章 小周瑜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方的妥協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勢壓人?以巧破之!(加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危!第四十七章 祭品與清洗(第二更,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十一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場第五十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交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望第十五章 憂喜第一百零八章 期待中的會議第八十三章 我家真有礦!第二百七十三章 五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酒會開始第九十四章 晚會第九十章 滅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三亞的夜第五十八章 心動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紐約舊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見識第四百九十九章 紫水晶的救贖第五十三章 入股第六十一章 絕殺第八十七章 枕戈待旦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錢永不眠!第三十二章 誰先舔,誰就是狗第一百四十八章 壓價第七十五章 豈不美哉第十七章 零售集團的發展第十六章 抓捕第二百二十四章 公羊安保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五十二章 批捕第三百六十三章 走在前面第二百七十八章 銅業第六十三章 中日“友好”人士第七十四章 提前第一百四十章 國內的天花板第一百五十五章 ‘山炮’進城第四十一章 樂視第一百一十五章 升旗(下)第六十九章 時代風華第五百一十一章 農村電商的萌芽第九十四章 屈從第四章 示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瓜熟蒂落第八十章 一張船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春運購票第四十章 廣告公司(第一更,求收藏和推薦,助我爬榜吧,大大們)第五百一十一章 農村電商的萌芽第六十七章 跟風第八十二章 派對 下第三十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十一章 第一夜第十九章 光陰的故事第九十一章 快到碗裡來第九十八章 新零售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