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號 觀想

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

親愛的雲女士:

現在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環境對我來說都越來越複雜,各方面的壓力也都越來越大。當然我也相信這世上有的人壓力可能比我還要大一些,有的人爲了工作放棄了所有。工作把它完全塑造成了另一個人,有的人迫於壓力不得不按照別人給他的劇本進行表演。每天說着不是自己說的話,作者不是按照自己意願做的事。表面上看他是一個人,實際上不過是一個被人操控的傀儡而已。每次讀歷史的時候,都會覺得漢獻帝和光緒非常的可悲,實際上在生活當中,很多人的境遇反而不如漢獻帝和光緒。至少那兩位仁兄還頂着皇帝的頭銜,很多人在芸芸衆生當中寫的那麼普通,那麼不起眼。卻仍舊要按照別人的劇本賣力的表演,只要稍微演的不夠那麼賣力,就會立刻遭到訓斥,有時候人就是這麼可悲,活不出自我,只能按照別人的意願活着。我曾經聽到過一些關於玄奘大師晚年的一些記錄,晚年的時候,他被自己的肉身所累,那個時候他覺得只要擺脫了肉身便能夠得到解脫,最後他終於解脫了。

有時候我也想我生活的這個環境是不是一個集思廣益的環境,我生活的這個年代,是不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年代?又比如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各種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時候我能看出來那是他自己的見解,但有的時候我又能看出來那根本就不是他的見解,而是他受了什麼影響。我最反感的就是這樣一羣人,在他們編造的劇情裡,自己被設計成先知的樣子。然後打着科普的名義,宣揚他們那一套鬼東西。凡是聽信他們那一套說法的人,一個個都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所謂思考的能力,我覺得應該是在調查研究的過程當中一點點被訓練出來的。道理有時候就是那麼簡單,但要做到是非常困難的。就比如實事求是四個字,說起來是那麼簡單,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又有很多人明明做不到,卻不知道自己做不到。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推論,凡是能實事求是的人,必定是一個善於調查研究的人。凡是善於調查研究的人必定是善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當我們開始分析問題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啓動了解決問題的程序。我說的這些東西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能用到,如果是大家坐在一個地方在那裡吹牛,這東西聽起來一定會非常的枯燥。只有實踐是生動的、活潑的,脫離了實踐,你可能只會記住一些隻言片語。而這些隻言片語也會變成你興奮的教條,它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死板,越來越僵化。一個人想要恢復思考的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調查研究。假如把單位分工當做一個課題,首先要了解單位要做些什麼工作,有的是日常工作,有的是臨時工作。把這些瞭解清楚之後,再對單位的員工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了解。針對這兩方面做足了調查研究,很多問題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最終一定能夠形成一個相對穩妥的方案,如果員工在工作當中能夠及時發現規律總結經驗,這個單位的辦事效率和最後出來的成果,一定會越來越讓人感到滿意。

早上刷短視頻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情形。一些業主入住某小區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辦理房本。交涉的過程非常的艱難,物業甚至要求這些人證明他們自己是自己。當時還有一位長官在現場,我真的非常佩服這位先生,不論現場多麼的尷尬,他都能夠保持鎮定,人就坐在那裡滿嘴的大道理。現在我並不確切的知道,這到底是他們排練了一出短劇還是真實的新聞。對於我來說真假並不重要,因爲事不關己。我知道我現在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房本到底會不會被辦下來。

前天晚上冥想的結果讓我看到了曙光,可是到了昨天晚上冥想的過程又變得非常的糟糕。原有的曙光一下子又消失不見了,對此我感到非常的焦慮,但又無可奈何。觀想是非常好的一種訓練,如果能夠訓練得到人,可以通過觀想得到自己需要的一切。這樣的現實生活當中就能夠看待一切。我曾經那麼希望自己在觀想這個方面有所精進,但在前一段時間我在這方面又表現的非常懈怠,最終導致我在這方面出現了大滑坡。現在想要恢復之前的水準,已經變得非常的困難了。昨天我上週日購買了兩把扇子到貨了,說實在的,兩把扇子的質量很次。而且其中一把扇骨。還存在一些損傷,被我用膠水粘住了。我不知道這玩意兒是否牢靠。我已經決定給予差評,之前我從來沒有差評過,但這一次我決定這麼做。我沒有想到他們之所以要把兩把扇子搭在一起售賣,是爲了藉此推銷殘次品,這動機非常的可恥。

如果在觀想這個方面,我能夠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坐在一個地方,有可能我的注意力已經到了九霄雲外。在任意時空遨遊,這是多麼美好令人神往的境界。只可惜以我現在的修爲根本做不到,要是做到那真是太好了。昨天在跟同事談論的時候,提到島國是一個低欲的社會,很顯然我又一次突破了年初的約定,我的這種一次又一次的破壞行徑真是可恥到家。爲什麼我總是忍不住呢?難道我因爲管不住這一張破嘴惹的禍還不夠多嗎?我現在非常虔誠的祈禱,我能夠在一些場合儘可能的閉嘴,儘可能的與人保持距離。到了迫不得已要進行反擊的時候,我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這樣才能夠做到讓鬥爭保持有理、有利、有節的狀態。我希望我能夠把冥想練到更高的境界,能夠到了隨時隨地進行冥想。比如在行走過程當中,在站立的狀態之下,在嘈雜的環境當中,我都能夠自如地出定入定,要是真能如此,該多麼美好啊!

前一段時間爲了更好的冥想,我曾經專門閱讀《無量壽佛經》,結果發現並沒有什麼效果。後來我又開始飲茶,覺得這樣對冥想或許有所幫助,但是這些天下來,我覺得效果也不讓人感到滿意。接下來該怎麼做我也沒了主意,是繼續飲茶呢,還是果斷停止。我希望有機會還是應該好好的讀一下《無量壽佛經》,最好能夠熟悉裡邊的內容,背下來更好,這對於冥想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盤腿坐下來,就會按照這部經的指示完整的冥想一遍。如果不止一遍而是很多遍,如果每一次都能夠準確的進入狀態。也許將來我一年打坐七八天指日可待,果真要是能那樣的話,可能已經是得道高僧了吧!

在佛門之中弘法傳法是非常有功德的一件事,那麼我應該怎麼傳法弘法呢?首先應該做到知法,而在這個環節我是非常弱的。我覺得自己的口才大致還是不錯的,但我的悟性是比較低的。活到這個年紀,我很少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甚至連小的覺悟都沒有。聰明人經常會說四個字叫做原來如此,而一些愚笨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提到這個四字。在雪域高原上一些著名的寺廟,經常會組織一些僧人在那裡辯論,辯論現場非常的熱鬧。我對於辯論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我不光喜歡看辯論,也喜歡參與辯論。如果我每一天都能夠參與到其中去,我的人生將會增色不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會在利益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而價值觀會把每個人都限制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內,人與人之間,因爲這些空間和時間的存在,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隔閡。爲了能夠更完整的瞭解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你需要去聽一些那些不太中聽的觀點,有時候偏見會讓人錯失一些美好的東西。

比如周先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音樂人,至少在一些特定的年代,一些特定的人非常的喜歡他。面對這些喜歡他的人,我甚至覺得這些人不正常。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聽到了一首歌叫做《東風破》,忽然讓我對這位周先生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從那之後我就感覺偏見有時候會把人囚禁在一個小小的空間和時間內,所以人需要走出偏見打破狹隘的觀點,才能夠看到真正美好的世界。但怎麼走出怎麼打破,在什麼樣的時間和地點,主動權必須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絕不能別人讓你走出就走出,別人讓你打破就打破,最終你一定會成爲別人利用的工具,或者說提供一個機會讓別人操縱你。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這是我對所有人的忠告,無論男女,我也用這樣的話來勉勵自己。

不主張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不清楚你是不是支持我的這種說法。至少我的父母不支持我的這種說法,在生活當中碰到的很多人也不贊成這種說法。他們覺得就應該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因爲別人是爲了你好。這裡所說的別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有可能是你的朋友,有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也有可能是你的老闆或者年紀大的同事等等。這些人都有可能爲你好嗎?他們沒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價值觀?他們拿出的劇本一定最符合你的利益嗎?我基本上不太相信有人會爲了我好,即便那個人真的是這麼想的,但他足夠了解我嗎?足夠了解我面對的環境嗎?如果他沒有那麼瞭解,他的發言權來自哪裡呢?從科學的角度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做相關的調查到了什麼程度呢?又有誰會爲了我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呢?

答案是這世上根本不存在什麼爲了我好,他只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站在自己的立場,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作出判斷。假如這個世界上有人一心一意爲你着想,那個人只可能是你的自己。假如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足夠的瞭解,你除了你自己不會是別人。我們經常有一種感覺,好像自己沒有那麼瞭解自己,那你相信有另外一個人比你自己更瞭解你嗎?答案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爲只有你自己與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打交道,別人能爲你付出這麼大的精力嗎?我很早之前就說過,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沒辦法依靠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如果相反你自己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可以依靠。別人爲什麼願意給你依靠呢?是因爲他認爲自己這麼做能夠圖到點什麼。

人與人之間默契的做着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交易,雖然這些年我開始稱讚交易,但在做交易這個領域,我的表現向來是非常差的。如果你發現自己做交易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意味着你的人生將會越來越成功,如果你一年到頭做不了幾樁交易,那隻能很遺憾的通知你,你正走在一條下坡路上。交易是非常了不起的,正因爲有了交易,人與人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可以讓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讓辦事的效率不斷的提高,辦事的成果不斷的優化。交易讓這個世界物質變得越來越充裕,交易在不斷的推動社會進步。如果我能夠逐漸的熟悉交易,從事交易。那麼將來我就有可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別人也能夠從我這裡得到一些他們自己願意得到的東西。假如大家可以體面的做一些交易,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的美好。我祈禱着自己能夠變得越來越平靜,頭腦越來越靈活,越來越善於應對各種複雜的局面。

處理人際關係一直是我要面對的難題,即便是在小小的糞坑裡,每天也要跟那些蛆在一起撕咬,這種日子着實不好過,但沒有更好的日子在等着我,我也只能湊合着。也許有人會好心的提醒我,你可以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嗎?我真的非常的抱歉,我暫時沒有辦法滿足他的要求,因爲我實在是太過於懦弱了。曾幾何時,我覺得自己非常的強大,隨着時間流逝,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懦夫,在很多時候這種感覺變得愈加強烈。假如我閉上眼睛入定之後,內心就變得極爲安靜,然後可以用觀想的方法畫出自己想象中的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世界讓我沉浸其中。假如我沉浸在觀想的世界當中出不來了,對於我來說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不太好的事呢?我是一個經常沉浸在回憶當中的人,因爲我經歷的生活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然而回憶當中就有美好的東西嗎?實際上並沒有。所以回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空白,空白都是用想象去填補那些已經泛黃的時光,因爲變得模糊而有了很多想象的空間。當我拿起鏡子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已經是一箇中年人了。那個時候我內心會感到有一絲傷痛,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我不覺得衰老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但我覺得一個人逐漸老了還沒有做成任何事情,這真的太可悲了。我雖然說着這樣的話,好像男子漢大丈夫一生就應該轟轟烈烈,可如果真的要把我拉去做幾件轟轟烈烈的事,我可能未必有這樣的決心,所以實際上我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這段時間我之所以感到焦慮,是因爲我對自己非常的不放心,我擔心在面對那種複雜局面的時候,我深陷其中。我並不是有意要得罪那些糞坑裡的蛆,同樣我也在糞坑裡,我並沒有比人家高尚多少。生活就是這樣,不讓你做你以爲自己擅長的事,你不擅長做什麼,人家就讓你做什麼。也許我前世罪孽深重,所以上天刻意安排這種事情給我做,來幫助我消除前世留下的罪過吧!

從週三開始一直停電,約莫要停三天。這種感覺其實是不太好的,因爲活就這麼拖延下去,並不會最後不用做了,而是無論再怎麼拖延,到最後還得幹,那還不如在正常情況下把這破玩意兒做了比較好。我一直希望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夠在工作之外留一個空間,現在看來工作正在吞噬我全部的生活空間。如果他消耗了我全部的精力,這真的是我人生非常巨大的悲哀,假如我把自己接近三分之二的精力都消耗在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消耗在了應對各種不喜歡的人。到了我羨慕的時刻,我一定充滿了遺憾,回想過往,自己喜歡的人碰巧都不喜歡我,即便是對方有可能喜歡,我也因爲各種東西擦肩而過。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張被用壞的草紙,只能被丟棄在紙簍當中。

從前我對喬布斯的說法深信不疑,只要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我就願意花費精力去學他,我以爲如他所說的那樣,總有一天這些東西會派上用場,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什麼時候派上用場了呢?假如這個世界從來不給我機會,我只能認命。我的人生大概就這樣了,我希望能夠保持最後的尊嚴和體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願望,也顯得非常的奢侈和不切實際。如果我最後喪失了所有的體面,如果我最後像一條狗一樣搖尾乞憐。無論是見到誰,我都顯得氣短。這樣的人生對我而言實在沒什麼可留戀的,但我還是因爲懦弱要硬着頭皮把這種日子過下去。今天上午在下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萬幸沒有受傷,下次我一定要更加小心一些。

如果直接架崩了那倒無所謂,要是摔成重傷。再來個需要人照顧,那就太恐怖了,死可以,但我不希望給別人添麻煩。假如有一天來個生活不能自理,我要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呢?如果不給別人添麻煩,我可能就要被屎尿包裹。所以上天如果真的對我存有一點憐憫之心的話,我希望真到了那麼一天,就給我來一個痛快的,在一秒鐘就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我的罪過非得要讓我經歷了各種痛苦之後才讓我離開,那麼後面的這些年,我一定會小心的修行,希望可以積攢一些功德。讓我的罪過是在逐漸的減輕,而不是逐漸的在增加。當十年制約完成之後,我會把這些小說小心地封存起來,然後永遠不會再提這些事。到了我與這個世界說再見的時候,我一定會把這些東西全部銷燬,因爲我覺得留下這些東西沒有意義。當然那個時候我也有可能會選擇放手,因爲真到了那個時候留在這個時候的東西記錄這個時候的是非,都已經時過境遷。

我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非常可悲的人,一個極爲渺小的人,如同灰塵,如同恆河沙粒。在當地人的眼裡,恆河應該是一條非常了不起的河,他們對這條河充滿了敬意,然而對於那些域外的人而言,這條河不但沒有辦法淨化人的心靈反而有可能讓人在各種複雜的成垢當中被溶解掉。如果我身在天竺,我會不會選擇穿着糞掃衣跟着佛陀一起去修行呢?很有可能會,但是糞掃衣穿在身上實在是不太妙。不過有可能那個時候我就不在意這些了,每天與細菌各種寄生物爲伍,時間長了有可能跟他們還處出感情來了。我可以大膽的估計,未來單位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複雜,而我一定要越來越小心,小心永遠是對的,當然我現在感覺我與單位同事之間的距離感已經拉開,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自己能夠更好的照顧好自己,也希望上天能夠照顧好你。

此致

敬禮

wωw ☢тт kán ☢¢ ○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289號 令人心驚的聲音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第069號 兒童第065號 佛窟第104號 論學第015號 美奈的心思第356號 竹葉青第026號 邊緣人第202號 工匠第020號 奴役的藝術第110號 爭論第131號 人到中年第347號 結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238號 溢陽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117號 華麗的精舍第308號 勾勒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352號 心之所至第081號 複雜聲音第208號 殘本第185號 拿起放下第131號 人到中年第288號 辰第331號 錯第105號 三棱鏡第301號 空想第056號 紅色帽子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309號 蜜蜂飛舞第101號 娛樂圈道士第315號 清平之岸第141號 眼界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361號 落日餘暉第297號 痛第362號 苗雅正第113號 破壁第191號 我的世界在坍塌第346號 靜氣第108號 陽明先生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198號 三棱水晶門第065號 佛窟第338號 鳳還巢第087號 歷史迷第321號 飛行者第336號 殘月第144號 觀想第328號 唉!生活第205號 援助深山之民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088號 美的流變第136號 百年前夜第184號 忍者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104號 論學第331號 錯第118號 追光第338號 鳳還巢第225號 趙宋的悲情與風流第253號 朦朧的月光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341號 課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126號 歧路歌第206號 祈禱和冥想第346號 靜氣第228號 死局第152號 籠中鳥第301號 空想第273號 道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05號 三棱鏡第270號 藝術匠心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108號 陽明先生第175號 翡翠茶話會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326號 耳熱第242號 自說自話第053號 可鹽可甜第132號 旅行第271號 激流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159號 鬼友第330號 黃土第196號 叢林第122號 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