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審案

陸園裡漸漸安定下來,一名穿着孔雀補子緋色官服的官員,快速邁動千層衝呢底官靴,急匆匆地走進了陸園裡。

身後還跟着一名穿着鷺鷥補子青色官服的官員,以及衆多身穿交領窄袖長袍,腰間繫着紅布織帶的衙役。

孫傳庭看見孔雀補子緋色官服的官員,主動上前行禮:“見過叔父,有了叔父的親自坐鎮,就不怕旁人徇私枉法了。”

順天知府不是別人,正是沈宜修的族叔沈光祚,屬於東江鎮的自己人。

沈光祚爲官公正,從不摻合嚴黨、東林黨的黨爭,也不與清流有所來往。

京城裡的官紳公子無論是誰,涉及哪一方的朋黨,但凡是觸及了律法,全是毫不留情的審辦。

在京爲官,尤其還是署理京城的順天知府,從不因爲各個朋黨錯綜複雜的關係,做出任何徇私枉法的行爲,殊爲不易。

沈光祚沒點了點頭,徑直走到了萬安身邊,一心想着都察院御史被毒害的大案。

沈光祚見他還活着,略微放寬了心,轉身看向了跟過來的推官:“本官會安排衙役暫時封閉陸園,禁止一切涉案人員的進出,具體真相如何,只有半天的時間。”

推官明白沈光祚的意思,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短了,當初沈光祚擔任知縣的時候,他便是刑名師爺。

後來沈光祚一路高升,坐到了正三品的順天府知府,推官也有舉人的功名在身,便在順天府擔任了屬官之一的推官,掌管刑名。

推官走到了軟榻旁邊,找到管家借來了筆墨紙硯,命人擡着萬安走進了八仙亭裡。

推官看了一眼李冕,不清楚他的身份,見他頭上戴着軟巾,有着舉人的功名在身。

推官拱了拱手:“還請這位公子暫且到別處坐着,本官要徵用八仙亭當做審案的大堂。”

李冕起身從粉彩花鳥圖繡墩上站了起來,一直走到孫傳庭的身邊,停下了腳步。

推官看見李冕和孫傳庭站在一起,心裡略微詫異,從未聽說孫傳庭與京城裡的哪位官紳公子有過交集,同時慶幸沒有對他出言不遜。

以孫傳庭眼高於頂不.高在天上的眼光,六部部堂家的公子不見得能被他瞧得上眼,看來那人的身份着實不一般。

推官收回心思,站在萬安身邊,略微問詢了幾句。

他轉過頭來,立即把目光看向了緊張不安的孫易發,示意衙役們把他帶過來。

李冕和孫傳庭站在遠處,距離八仙亭有着比較遠的距離,聽不到八仙亭裡在說些什麼。

不過從孫易發的神色裡可以看得出來,激動不已的說些什麼,明顯是在爲自己爭辯。

隨後,坐在主桌上的幾名官紳公子走進了八仙亭,戰戰兢兢的接受了問詢。

他們的父輩有不少人在京城裡做官,平時在京城裡驕橫跋扈,不把一般的官員放在眼裡。

面對沈光祚就不一樣了,他們心知肚明身後最大的倚仗,在沈光祚面前沒有絲毫的作用。

沈光祚看似是不與任何朋黨有牽連,不得不承認,他背後站着袁公,就讓官紳公子感到忌憚了。

推官是個精通刑名的老吏了,沒用半天的時間,只用一炷香時間就查清楚了來龍去脈。

他走到沈光祚身邊,低聲說了起來,商量着怎麼處理御史被人下毒的大案。

孫易發伸長着脖子,望了過去,不停地用圓領袍袖子擦拭腦門的汗水。

心裡戰戰兢兢,惶恐不安的等待着審辦。

直到沈光祚轉過臉來看了他一眼,孫易發心裡‘咯噔’一下,繃緊了的心絃,徹底慌亂了起來。

他踉踉蹌蹌的退後了幾步,撞在八仙亭的圓柱上,幾乎癱坐在亭子裡。

好在及時扶住了廊欄,沒有出現摔倒在地的窘態。

以前關係親密到如同親兄弟一般的官紳公子,只是冷眼旁觀,沒有一個人上前扶住他。

官紳公子深知毒害御史的罪名有多惡劣,不敢與孫易發牽扯上任何一點關係,免得牽連了進去。

沈光祚心裡有了回數,沒有說出真相如何,一切要等到在官署衙門裡蓋了官印,才能在八字牆上公佈御史被毒害一案的審辦結果。

沈光祚交代了一句:“去把孫易髮帶走,暫時關在順天府大牢裡,等候處置。”

沒有說出具體的真相,這句話卻向在場的衆人表明了一件事,毒害御史一案的罪魁禍首是孫易發。

兩名衙役走了過去,知道京城裡的官紳公子不好惹,拱了拱手,希望孫易發能夠主動跟他們走。

不要讓他們爲難,免得使出其他手段,讓孫易發當衆出醜。

孫易發滿嘴的苦澀,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怎麼也邁不動:“還請知府稍等片刻,學生邁不開腿,歇息幾個呼吸再走。”

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倒是可以等。

沈光祚點了點頭,在心裡默數着時辰,只給他三個呼吸的時間,不會讓他拖延下去。

衙門裡還有很多事要做,昨晚兩羣官紳公子在教坊司裡喝花酒,因爲爭風吃醋毆打了起來。

別人不敢管,沈光祚直接派人把所有的官紳公子關進了大牢裡,今天正準備審訊,碰到了一樁大案。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沈光祚沒有說話,擡起千層衝呢底官靴準備離開陸園了。

推官看見東翁起身離開的動作,擺了擺手,示意兩名衙役帶着孫易發一起離開。

孫易發在等候的時候,眼睛一直看着陸園的門口,始終沒有看到他想見的人。

孫易發無奈,只能跟着兩名衙役離開了,關進順天府大牢裡。

他心裡清楚的很,只要在陸園裡沒有妥善解決這件事,進了順天府的大牢。

再也沒有了任何迴旋的餘地,只能面臨着沈光祚鐵面無私的審辦。

毒害朝廷命官,還是都察院的御史,不是一般的案件,一件足夠傳到內閣裡的大案。

孫易發想走,怎麼都邁不開腳步,雙目無神的向後倒去。

兩個衙役早就有準備,及時架住了孫易發的雙臂,擡着他離開了八仙亭。

“慢着。”

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25章 母雞第134章 清流不清第117章 透明水晶第14章 陳圓圓的閨房第99章 糞段第3章 無心插柳第148章 名伶邀請第128章 公主心思第94章 十六錢第31章 清客園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27章 緣盡緣起第115章 心思動搖第141章 錢家算計第114章 女真闈秘第22章 壽寧公主第8章 話聊第33章 芸娘第1章 催花鶯燕借春看第23章 漕運火耗第36章 新詞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12章 建州女真第11章 挺甜的第107章 看似無緣第2章 金水上河圖第147章 傳庭送禮第92章 雷霆第154章 我家娘子第100章 紅螺寺第105章 良緣天賜第65章 氣惱第140章 定王心思第79章 賀錦的手段第112章 建州女真第135章 京城風氣第153章 心願終成第154章 我家娘子第34章 撞見陳圓圓第44章 以後的打算第150章 刺殺原因第96章 家生子第94章 十六錢第139章 草原回信第119章 緣分天定第58章 心狠第12章 看來豈是尋常色第60章 高手第96章 家生子第98章 營生第98章 營生第113章 果斷出手第36章 新詞第137章 姑爺做主第100章 紅螺寺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20章 山豬細糠第86章 驚動長平公主第42章 第一次第155章 歷史教訓第70章 撐腰第4章 龍門賬法第21章 蘭臺詩會第29章 沈陳第93章 一兩銀子第142章 馬匹主人第108章 自有因果第39章 生活第6章 河畔盛景第151章 如是消氣第41章 規矩第40章 撞六市第103章 高僧真高第40章 撞六市第121章 紅葉傳情(大章)第70章 撐腰第110章 因緣際會第109章 大小玉兒第125章 意料之外第49章 害人害己第45章 鹹甜第128章 公主心思第130章 良玉練兵第8章 話聊第26章 無才無德第136章 皇莊換馬第143章 玉兒護人第85章 雨後第60章 高手第73章 推到臺前第81章 調把第152章 柳女引誘第56章 各方心思第130章 良玉練兵第123章 兜兜轉轉第58章 心狠第30章 花癡第91章 一封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