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進北京城

岳陽的話讓一旁的王樸眼睛亮了起來,猛的一拍大腿叫道:“是這麼個理,要來的糧草和銀兩他們也有份嘛,憑什麼就讓我們宣大鎮的人去幹這種得罪人的活,要得罪人就一起得罪,這纔是正理!”

說起來王樸在這個時代應該是個官二代加富二代,家裡不缺錢的他崇禎三年就以父蔭屢遷京營副將,到了崇禎六年,進階右都督,崇禎七年代曹文詔鎮守大同,進左都督兼大同總兵,這官路順暢得令人羨慕。有時候岳陽都很羨慕這貨,自己拼死拼活奮鬥了好幾年才幹到了參將這個位置,可人家剛當官就是副將,隨後就是右都督緊接着就是總兵,歷史要不是這哥們在鬆錦之戰中太過怕死跑路開溜的話,就憑他前些年的功勞在明史中也是要佔據一席之地的。

剛開始認識王樸的時候,岳陽對這個逃跑將軍也沒什麼好感,不過接觸久了,岳陽也覺得這傢伙爲人還不錯,至少他還比較仗義也很會關照朋友,是以岳陽和他的關係還可以,現在又主動出來爲自己說話,還挺夠哥們的。想到這裡,岳陽心裡就決定這次回去後可以將大同的食鹽市場份額多分給他們一份。

只是王樸的話說完後卻盧象升瞪了一眼低聲喝道:“王總兵,慎言!本官不想再聽到這種流言蜚語,你明白嗎?”

“是!”

王樸也是個厚臉皮的人,毫不在意的嘻嘻笑了笑就不說話了,但卻悄悄的衝着岳陽做了個鬼臉。

岳陽心裡暗笑,別看盧象升在叱喝王樸,不過是人都會有私心,盧象升身爲宣大總督,心中的天平自然就會偏向宣大的將領,他考慮了一會還是將衆將召集起來對衆人道:“諸位,剛纔之事大家都看到了。昨日本官向朝廷上了摺子要銀子要糧食,可如今國事艱難,朝廷只能拿出兩萬兩銀子和一千擔糧食給咱們,說實話這點糧食也就夠咱們三天的。

糧食不夠了。怎麼辦呢?只好去籌集囉,適才聖旨也說了朝廷派了嶽參將去向京城的富戶徵糧……”

說到這裡,盧象升繼續道:“可大夥也知道,京城裡的富戶就每一個簡單的,嶽大人此去勢必要遭到許多困難,岳陽大人也說了,他一個人恐怕是獨木難支,需要找個幫手來幫他,諸位都說說,你們誰願意跟嶽參將一起去出去朝富戶們籌糧啊?”

“嘩啦……”

衆人面面相窺後。很有默契的當起了啞巴,京城的水太深,他們誰都不傻,不會傻乎乎的朝坑裡跳。

彷彿早就料到這樣的情形,盧象升淡淡的說道:“既然大夥都不願意去。那就只有請嶽大人自己挑了。嶽大人,你自己說,想要派誰和你一起去籌糧啊?”

一旁的岳陽但淡淡的笑了笑,朝盧象升拱手道:“陸督臣,如今我大營裡匯聚了來自宣打鎮和遼東鎮兩地精銳,這籌糧嘛自然也要兩地的人馬一起出動才行,末將是宣大鎮出身。此去籌糧自然是要再挑一個遼東鎮的將官一起去就好了。”

聽到這裡,宣大鎮的將領還好,而那些來自遼東的衆將心裡不禁臉色一變,尤其是吳三桂更是暗暗叫苦,在他看來這個岳陽和他前天還有過一段過節,這次不用說他肯定會要拉着自己一起去跳坑了。

也不怪吳三桂會這麼想。將心比心之下吳三桂覺得要是換了自己也會拉着一個自己看不順眼的人去跳坑。

岳陽炯炯有神的雙目在遼東諸將的身上環視了一眼,被他眼神掃過的衆人臉上都是微微一變。大家都不是傻瓜,都知道這是個得罪人的差使,但偏偏還不能說出反對的話來,否則人家一句好啊。要不拿回來的銀子和糧草你們不要就能把你頂回去,而吳三桂更是雙手的指甲都掐進了手掌而不自知。

很快,從岳陽的嘴裡吐出了一個人命:“督臣,末將瞧何可綱大人就不錯,此次就讓他隨末將進進城徵糧吧。”

“呼……”

隨着岳陽的話音落下,衆人這才鬆了口氣,吳三桂也鬆開了緊張的雙手,更是長長吐了口氣,只要不是自己就好,至於別人自己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而何可綱在岳陽的嘴裡吐出自己的名字時,先是一陣驚愕,隨後便是一陣怒氣涌上心頭,瞪着岳陽怒問道:“嶽大人,本官哪得罪你了,你竟然如此陷害本官?”

岳陽也冷笑道:“何大人此言差矣,照你這麼說,那本官是得罪誰了,竟然被派去做了這個差使?”

“你……”

何可綱雖然爲人忠勇,但明顯不大會玩嘴皮子,是以岳陽這麼一反問就變得啞口無言,加之周圍還有那麼多同僚看着,最後只得長嘆一聲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看到能把這位遼東左都督拉上自己的船上,岳陽也變得開心了不少,他朝盧象升以及衆人拱了拱手笑道:“督臣,諸位大人,既然如此末將先行告辭了,大家放心,用不了兩天末將就會和何大人回來的。何大人,事不宜遲,爲了大夥咱們趕緊走吧。”

說完,岳陽朝着大帳外走了出去,而何可綱也只得無奈的悶聲跟在了他後頭,看着岳陽和何可綱消失的背影,盧象升突然覺得朝廷這次派這個傢伙去跟京城的富戶借糧好像是個錯誤,弄不好這傢伙會捅出大婁子……

出了大帳岳陽笑嘻嘻的對何可綱道:“何大人,你說此去京城咱們帶多少人去爲好?”

被擺了一道的何可綱沒好氣的說:“聖旨裡指明瞭由你做主,你看着辦就是。”

岳陽也不生氣,依舊笑道:“那好,既然如此咱們就帶一千兵馬進城就好,多了恐怕會被說閒話的。何大人,咱們這就進城吧……”

…………

今天崇禎退了朝後並沒有在暖香閣裡批改奏章,而是擺駕到了慈寧宮。一路上雖然柳綠桃紅,春水和天光爭藍,燕子和黃鶯齊來,可謂風景優美。但崇禎卻沒有絲毫欣賞風景的心情,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韃子即將兵臨城下,身爲一國之主能高興得起來纔怪。

得到消息的周皇后趕緊率領着宮女太監在慈寧宮外接駕。崇禎下轎緩緩走到跪在最前頭的周皇后跟前輕聲道:“梓童,你這是幹什麼?趕緊起來吧,你也知道朕不喜歡這些虛禮。”

一身淺黃色宮裝的周皇后堅持說了句“陛下,禮不可廢。”,隨後這才站了起來,和一衆宮女擁着崇禎進了殿內。

進了殿內,周皇后幫崇禎將披風脫下交給了身後的宮女,又伺候他淨了手,拿一張乾淨的白毛巾幫他將雙手擦乾淨,這才柔聲問道:“陛下。今兒個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往日裡您不時還在暖香閣裡批奏摺嗎?”

崇禎走到一旁的座椅坐了下來,將頭深深的靠在椅背上,接過宮女遞過來的茶杯喝了一口參茶。閉上了眼睛,感到一股暖流從喉嚨流淌到胃裡。這才長長的吐了口氣道:“今天和那些大臣商議了一天的事情,朕感到累了,所以過來你這坐坐,休息一會後朕再過去批改奏摺。”

看着丈夫蒼白而憔悴的臉龐,今年才二十五歲的他眼角已經有了幾道深深的魚尾紋,眼窩也有些發暗,看起來比起他的實際年齡要高了幾乎十多歲。周皇后就覺得心中一酸,眼圈也有些紅了。她哽咽着說道:“陛下,國家大事千頭萬緒,哪裡是一個人能批改得完的,您雖然貴爲天子,但也要保重龍體纔是。”

聽着周皇后哽咽中帶着真摯的情感。崇禎緩緩睜開了眼睛看着周皇后笑道:“梓童,你這是幹什麼?朕不過是有些累了而已,你也不必如此傷感吧?既然老祖宗把江山社稷交給了朕,朕就要將他治理好,否則日後朕到了地下也無顏見列祖列宗啊。眼下東奴已經打到了昌平,不日將抵達京城,盧象升領着大軍在城外抵禦東奴,大軍卻缺銀兩、缺糧食,可朝廷卻拿不出銀子來犒勞大軍,你說朕能不着急上火嘛。”

周皇后和崇禎結婚多年,自然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氣,她走到崇禎後面伸出了纖纖玉手在他的太陽穴上開始揉了起來,頓時一陣舒適的感覺就傳了過來,崇禎舒服的呻吟了一聲低聲道:“還是梓童貼心啊,要說這按摩的手藝,宮裡頭就沒一個人比得上梓童,要不怎麼說還是枕邊人貼心呢。”

“陛下,看你說的。”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周皇后還是一陣羞澀,白皙的俏臉上變得一陣粉紅,她嬌嗔的輕輕在崇禎的肩膀上打了一下,不過力道卻輕得如同那窗外的清風。

“哈哈……你看你,朕有沒有說你什麼壞話,你何必那麼介懷呢。”感受到身後佳人那嬌嗔不依的語氣,崇禎可以想象周皇后此時肯定是一臉的羞紅,和周皇后做了那麼多年的夫妻,崇禎自然是深知周皇后的性子的。用“賢良淑德”這四個字來形容她那是絕不爲過的,平日裡最是端莊不過,自己偶爾和她開開玩笑她一會臉紅。

過了一會,周皇后才輕聲問道:“陛下,京畿的事情真的很緊急麼?”

“是的!”崇禎點點頭:“如今盧象升帶着六七萬大軍就駐紮在城外,按慣例,大戰在即朝廷要犒賞三軍,撥下賞銀和糧草以激勵士氣,可無奈國庫空虛,戶部尚書侯恂報告說整個國庫竟然只有白銀三萬餘,糧食不到兩千擔,這簡直是杯水車薪啊,一旦士卒拿不到賞銀產生譁變或是不盡心作戰,那就大事去矣!”

“什麼……竟有此事?那可如何是好?”周皇后大驚,原本紅潤的小臉嚇得有些刷白,失神的抓住了丈夫的手臂。

崇禎輕輕的按住了周皇后的小手,輕輕拍了拍說道:“梓童你也不必擔心,後來陳新甲出了個主意,說雖然國庫沒有銀子,但京城裡富戶士紳甚多,只要每戶捐贈這麼幾千兩銀子或是幾百擔糧食,區區二十萬兩銀子和一萬擔糧食便可輕易籌集,他順便還舉薦了山西北路參將岳陽來做這個差使,朕也答應了。”

“這個陳新甲和那個岳陽有仇嗎?怎麼把這麼個燙手的差使扔給人家,這不是害人家嗎?”

周皇后皺起了秀氣的黛眉。她平日裡雖然不理會朝廷的事情,但她並不傻,京城的水有多混她是知道的。可以說,京城裡的富戶們沒有哪個是省油的燈。雖然她不知道那個叫做岳陽的參將是誰,但陳新甲把這個差使扔給人家明顯就是要害死人的節奏啊。

崇禎冷笑道:“陳新甲自然是不懷好意,但那個岳陽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梓童你還不知道吧,這幾年那個岳陽在山西北路搞得是風生水起,他不但收攏流民大力開墾荒地,而且還搞得有聲有色,這幾天倒也向朝廷繳納了不少的糧食和銀子,從這點上來說他確實算是一個能吏!不僅如此,他還立下了不少的戰功,斬獲數千東奴首級。你此人厲不厲害?”

“那很好啊!”周皇后不解的說道:“如此人才,既能賺錢又能打仗,咱們大明缺的不就是這樣的能吏嗎?皇上您應該重用此人才是啊!”

“可問題是此人也太能折騰了!”崇禎苦笑道:“梓童你知道嗎,據錦衣衛稟報,他區區一個山西北路參將如今依然擁兵一萬餘人。已經和一鎮總兵相當了,而且上次陳新甲聯合了一些御史言官要參他,此人竟然公開向朝廷說要再擴軍一萬!按大明律,私自擴軍者要以某犯罪論處,可見此人的膽子真是大得沒邊了,是以當陳新甲說要讓此人負責向富商們徵糧時,朕不假思索就同意了。這種得罪人的事交給他這種膽大妄爲的人來辦是最合適不過的,京城裡的那些富戶們也是該整治整治了!大戰在即,朕奈何不了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難道還奈何不了他們麼?”說到這裡,崇禎的眼中也露出了一絲駭人的寒光。

崇禎雖然性子急躁且剛愎自用,但帝王的手腕還是有的。而且在當了九年的皇帝后對於京城的情形也已經瞭解甚多。如今國庫雖然窮得耗子進去都得含淚出來,但京城裡的那些達官貴人和富戶們的庫房裡卻依舊是滿當當的,這些從來不交稅不納糧的人是全大明最富裕的人,只要他們願意資助朝廷,別說是二十萬兩銀子和一萬擔糧食了。就算是更多的糧食銀子也不在話下,可要從這些人的手裡面掏出銀子來又談何容易,即便自己是皇帝之尊,但也不能強行徵集銀兩和糧食,否則引起的反彈就算是自己也吃不消。

不過雖然自己不能親自對他們下手,但要是換了另一個人來幹這事那就沒問題了,而且即便事後出了問題,自己也可以推到岳陽的身上,反正有了替死鬼,事情是無論如何也牽扯不到自己身上的。

想到這裡,崇禎不禁微微笑了起來,他在爲自己的聰慧而感到驕傲,只是他還是低估了某些人的膽量。他也忘了,某些人天生就有拿着雞毛當令箭的本事,而且當的還是一個大大的令箭!

由於清兵圍京在即,北京城的所有城門早已關閉了好幾天,岳陽帶着何可綱以及一千名騎兵憑藉着聖旨和腰牌叫開了永定門和宣武門兩座內外城門,一千名騎兵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馳騁在了內城的大街上。

來到內城的時候正值午時,但大街上依舊行人如梭,而且還隨處可見在大街上乞討的難民。北京城裡的災民和乞丐本來就多,這幾天又從昌平和東郊逃進來了十多萬人,官府沒有辦法收容,很多人就睡在街兩旁的屋檐底下。一到晚上,不少老人、婦女和孩子都呻吟着,抱怨着,嘆息着。女人們小聲地呼着老大爺,哀哀哭泣。孩子們在母親的懷抱裡縮做一團,哭着喊冷叫餓,一聲聲撕裂着大人的心。但當五城兵馬司派出的巡邏兵丁走近時,他們就暫時忍耐着不敢吭聲。從前幾日日戒嚴以來,每天都有上百的難民死亡,多的竟達到二三百人。雖然五城都設有粥廠放賑,但死亡率愈來愈高,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死得最多。

看到岳陽、何可綱等一千名盔明甲亮的騎兵到來,不禁行人紛紛讓路,就連路邊的難民們也嚇得停止了哭聲,生怕這些官兵會對他們不利。

看到這些難民,岳陽的心中一陣顫抖,指着路邊的難民對一路上一直不和他說話的何可綱道:“何大人,你也別怪我拉上你一起做這惡人,你看看,如今韃子還未打到城下呢,這裡的難民就已經如此之多了,若是咱們戰敗,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百姓何辜啊!”

“哼……”何可綱冷哼了一聲,卻是沒有說話,這一路看過來他的心也是震驚了一路,他的心情也是愈發的低沉。

第321章 傳到了京城第150章 警惕的嶽託第129章 終於定下來了第396章 你耍嘴皮子我動槍桿子第189章 搶粥事件第486章 誘惑第120章 差點出事的火炮第88章 身上很冷第327章 戰陣烈(一)第372章 大喜過望的多爾袞第264章 韃子出營了第17章 出水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225章 明軍的弱點第246章 探查第81章 抉擇第238章 岳陽的反擊(上)第120章 差點出事的火炮第342章 危急關頭第69章 見面第196章 價格談妥第365章 突然退兵第72章 準備搬家第185章 家人到來第481章 張獻忠的苦惱第212章 當堂頂撞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433章 開始了第180章 方久銘的陰謀第308章 贈表風波第268章 戰陣激烈第220章 韃子要來了第38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第384章 坤興公主第152章 火燒大營第328章 戰陣烈(二)第458章 炮擊第119章 家裡的來信第67章 準備第191章 給他個教訓第14章 脣槍舌劍第291章 各懷算計第228章 空歡喜一場第240章 清兵犯關第498章 整頓京營(下)第21章 鎧甲問題第344章 戰鬥依舊在繼續第242章 我叫吳三桂第279章 我要看糧倉第462章 養不起第34章 深夜來客第113章 遇險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賺銀子第511章 出主意第98章 巡視第85章 兇悍的女真人第153章 嶽託攻營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252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上)第400章 大敗而歸第50章 代善來了第511章 出主意第243章 率軍抵達第3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08章 贈表風波第476章 圍剿四百六十四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99章 稅收問題第241章 被嘲諷了第414章 大玉兒求援第91章 威逼利誘第23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2章 閒逛第17章 出水第10章 買東西第303章 洪承疇的決心第167章 演武場閱兵(上)四百四十一章 滅清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第346章 先下手爲強第204章 信仰的倒塌第336章 雲少的熱情第239章 岳陽的反擊(下)第483章 開竅了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29章 服軟的娜木鐘第156章 騎兵的對決(上)第168章 演武場閱兵(下)第207章 這些奸商都該殺第70章 初見許鼎臣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430章 攔截第519章 離開之前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93章 過府議事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469章 得知消息第358章 大采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