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標準化的好處

“更大的利潤其實我本人並不在意,更喜歡的是招收大規模的工人,讓更多的人蔘與到生產當中,讓更多人吃得起飯,這也是祖父當初的用意。”謝菲爾德手插褲兜,其實從這個工廠就能看出來,老謝菲爾德完全是壯志未酬身先死,不然的話不會明白標準化生產線的應用,可能腦子裡面有相關的計劃,準備以後實施,但沒有等到那一天。

標準化生產線名聲大噪,還要等到福特的使用,而現在的合衆國工廠,並不是沒有這種生產線的雛形,但還沒有出現這樣一鳴驚人的效果。流水線是把一個重複的過程分爲若干個子過程,每個子過程可以和其他子過程並行運作.福特的流水線不僅把汽車放在流水線上組裝,也花費大量精力研究提高勞動生產率。

福特把這種生產線應用在汽車之上,謝菲爾德則準備使用在農用機械上面。這種生產線一經問世,就在一年之中生產幾十萬輛汽車。帶來的成本降低,必然會擊垮一些資本不夠雄厚的公司,一樣能夠起到清場一般的效果。

擠垮資本不夠雄厚的公司只是好處之一,而在謝菲爾德看來,標準化生產線還有更大的好處,就是讓分工更爲細緻之後,可以讓招收工人的範圍更加擴大。任何資質的工人只要不是蠢得太過分,都能勝任這種標準化生產線的工作。

而之前的小作坊工廠,一個成熟的技師一旦把生產流程全部掌控,就有了自立門戶的危險。像是現在很多合衆國的工廠,裡面的技術人員一旦把所有事情全部學會,只要操作機器,就能生產出來同樣的產品,有了資本風口,連頭豬都能起飛。

這對從前他們服務的公司來說,就是一個個潛在的競爭對手。謝菲爾德青睞標準化生產線,就是它可以讓工人只關心自己面對的事情,而對其他生產流程一竅不通。

這樣看起來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工人的工資會上漲,但是這種上漲是可控的。危險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一旦不需要這些工人了,謝菲爾德就可以毫不留情的讓他們滾蛋,也不擔心他們被競爭對手使用,因爲這種普通工人到處都是。

只有少數技術工人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被徹底顛覆。當一雙黑乎乎的挖煤工人的手,也能造出精良的機器時,就意味着一個最普通的體力勞動者的工作效率被提高到了技術工人的水平之上,那時候技術工人就不值錢了,企業也會擺脫技術工人產生的掣肘。

所以謝菲爾德現在也並不是在畫餅,這家工廠的美好明天確實就在眼前,不長時間過後,工人們的處境雖說不能和後世相比,但絕對會比今天的處境改觀很多。

不學無術的謝菲爾德,張嘴閉嘴工人權利,彷彿身上憑空升起了濃重的道德光環,一張嘴就停不下來,引得總是革命的法國女孩都頻頻側目。

如果眼前這個男孩,生活在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說不定羅伯斯庇爾會欣賞他,成爲雅各賓派十分重要的成員。

一通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演說之後,謝菲爾德頓覺口乾舌燥,就直接在工廠用餐,面對着幾乎已經成型的槍械,這一頓飯謝菲爾德吃的分外香甜。

在每一顆子彈帶走一條生命的廠房,謝菲爾德家這一代的繼承人,和工人們打成一片,時不時的爆發出來一陣鬨笑,甚至吸引了一些童工的側目,當然這些童工也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糖果,古巴糖。

心靈雞湯已經灌輸完畢,謝菲爾德便走出龐大的廠房,完成了在哈布斯堡槍械廠的首秀,在一衆保鏢的護衛之下,和他的黑背楊基匯合。

“看那些孩子在工廠裡面幹活,想想挺心酸的。”安妮輕輕一嘆道,“他們的年齡才這麼小,就要和一羣大人負擔工作了。”

“便宜!”謝菲爾德瞟了多愁善感的安妮一眼道,“並不是誰都有你這樣的出身。而且早一點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好,可以讓他們知道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至少他們比在學校讀書的學生明白的更早一些,這樣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竟然還想要改變命運?”

根據行程他在突破了車站阻攔之後,成功牽着自己的黑背到達了謝菲爾德牧場,這片牧場正好挨着印第安人保留地,平心而論這個謝菲爾德腦海歷史當中並不存在的保留地,裡面的印第安人應該已經是合衆國最爲幸福的印第安人了,裡面的印第安人口有兩萬多人。

不過他倒是並沒有見到牧場之外的印第安人,只是在這裡轉了一圈便原路折返,這讓想要見一見印第安人長什麼樣子的安妮大失所望,只能期待下一次的機會。

南下休斯頓之後,謝菲爾德總算是對家中的產業有了一個基本認識,違法生意大於農業大於牧業大於工廠,這真是一個標準的土財主模式。

但這已經不錯了,好歹還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只不過是規模上和北方廣大的工業區無法相比而已。倒退三十年南方各州的情況更加失衡。南北戰爭當中,南方製造槍械彈藥的工廠都寥寥無幾,很大一部分配備的武器,都是開戰之時突襲佔領的北方工廠製造出來的。

幾天之後謝菲爾德已經牽着惡犬楊基,再次行走在新奧爾良的街道上,只是剛剛到了這裡,謝菲爾德就能清楚的感覺到,這裡的氣氛和上次來的時候完全不同。似乎空氣當中都在瀰漫緊張的氣氛。

“不就是一個黑人青年上了上了公衆列車?怎麼好像英國對合衆國宣戰了?”謝菲爾德不明所以,沿途見到的黑人似乎都在躲避白人的目光,神態當中充滿了畏懼。

不過這和謝菲爾德無關,沒有深想便直接住進橡樹莊園,這次來到新奧爾良主要是兩件事,第一件事便是關心一下巴西歸來的種植園主,第二件事則是考察一下港口碼頭。兩件事準備結合起來一起辦。

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第十大海軍第五十九章 愛國者威廉第三百八十六章 過命的交情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三百五十九章 美國最大的叛徒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六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流感爆發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中東領地問題第六百八十二章 齊柏林在巴黎第六百零一章 萬里微操第五百一十七章 無解的難題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大提案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五百二十章 正常的市場行爲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非戰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弱小的赫斯特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查羅斯福第二十五章 主和我同在第三百九十七章 洛克菲勒的考慮第三百二十二章 刺殺總統第六百九十九章 戈本號的戰果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變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輪得到他反對?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個假新聞第四百零九章 司法部送溫暖第七百一十六章 阿曼不再安全第五百零七章 德國儲備糧決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前的一抹溫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恐慌的埃文斯頓第一百五十八章 資本家的考慮第三百零一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五百章 進攻的號角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六百八十八章 什麼叫世界大戰啊第五百零二章 新的總統第七十八章 對賭合同第十七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二百八十七章 選舉後總結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方證券公司第五百四十八章 出售戰列艦第八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零三章 塞爾維亞的角色第一百四十章 整整齊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高法院前的合影第四百五十一章 盲目火爆的市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六百三十六章 紐約大遊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貪婪的投機者第六十二章 聯合水果公司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僱傭軍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四百一十五章 潛艇爆炸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人政客和工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戈本號的戰果第三百四十三章 傑斯拉的任務第六百二十二章 軍容嚴整的聯盟軍第九十六章 公私合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七百四十二章 堪薩斯軍營第三百八十三章 面見候選人第五十七章 外忍內殘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二百二十四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際資本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大地震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戰暗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負重前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億美元到賬第六百六十四章 帝俄使團第七百章 試探性破交戰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一百四十七章 挖牆腳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手戳破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