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容克階層

這些羣體的人口減少,便於做勞動力貿易的謝菲爾德家控制新來人口,從奧斯汀和休斯頓手中鳩佔鵲巢,取得了德克薩斯的主導權。對奧斯曼而言,謝菲爾德家族對奧斯曼帝國的穩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雖說這種穩定只是聊勝於無。

可因此和奧斯曼貴族階層的良好關係得以建立,在這種背景之下,謝菲爾德家被封爲帕夏,以外國人的卓越貢獻,得到了奧斯曼統治階層阿斯卡里的認可。

“奧斯曼?你不是美國人麼?”安妮迷迷糊糊的夢吟,很有一副病美人的姿態。

“這有什麼奇怪的,當年奧斯曼兵臨維也納,想要鯨吞歐洲的時候,歐洲國家團結一致抵抗,只有一個國家和奧斯曼是準盟友的關係,你猜猜是哪個國家?”謝菲爾德沒關安妮搖晃的腦袋,把藥塞了進去,另一隻手地上了溫水,冷幽幽的道,“關鍵時刻給神聖羅馬帝國捅刀子,那不就是法蘭西麼。這可是法蘭西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聯盟,你們照顧了歐洲人的情感了麼?”

法國-奧斯曼帝國聯盟是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之間締結於十六世紀的聯盟。該聯盟被稱爲“第一次基督徒國家和非基督徒帝國之間的非意識形態外交聯盟”。

這項空前的聯盟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震盪,被認爲是“不虔誠的聯盟”,或者是“百合花飾和新月的瀆聖聯盟”。然而,因爲這項聯盟代表了雙方的客觀利益,就把所有的批評忍受下去。在戰略上或有時在戰術上,法國-奧斯曼帝國的聯盟是法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聯盟之一,持續時間將近三百年,是法國持續時間最長的聯盟。

奧斯曼允諾在其土地上的法國商人不受奧斯曼帝國法律的束縛,併爲西方商人提供較多的貿易特權,如自由航行和貿易、低關稅。而在法國,奧斯曼人長期以來都得到其他歐洲國家沒有的包容和理解,相關的油畫和小說紛紛出現。

謝菲爾德現在覺得這個高利貸帝國主義的小姑娘就是在雙標,自己國家和當年要鯨吞歐洲的奧斯曼帝國翩翩起舞,自己家不過是做一點勞動力生意,就招致瞭如此的橫眉冷對。

這時候想起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團結性了?當年的各代法國君主好像不是這樣的。

“安娜夫人的來的電報,上面詢問了一下威廉少爺的行程,也說了夫人已經和民主黨的參議員討論了關於新專利法案的問題,現在國內公民都在關注委內瑞拉危機的最終解決。還有就是因爲穀物肉類價格上漲,盈利情況不是問題,少爺想要做的事情大可以去做。”

約翰康納拿着電報來到謝菲爾德的房間,這封電報是從法蘭克福分公司轉過來的。

“法國那邊的事情已經完成,統計專利授權並非短時間可以完成,就說我已經到了德國,跟隨外交人員最後前往倫敦便會回國。”謝菲爾德雖然開玩笑叫自己威廉帕夏,但並不準備去一趟奧斯曼帝國。

這年代的訪問雖然時間很充裕,畢竟對美國那種地理環境而言,坐船一個月到歐洲,要是三兩天就解決問題就回國也不可能。實際上這個年代的重大外交問題,無一不是需要長達幾個月的探討,出國訪問長時間不回來十分正常。

不過謝菲爾德並不一定要和國務卿一行人保持同步,他主要是過來解決私人問題。至於合衆國怎麼樣,管他什麼事?反正目前謝菲爾德家還是以農牧業爲主,就算合衆國被揍了,戰爭來了還是糧食漲價的好機會呢,兼顧農牧業絕對比北方的楊基佬能抗。

“意大利那邊就讓威尼斯分公司自己去談,除了英法德三國我就不一一去拜訪了。找到無線電的發明者,把無線電專利授權拿下來。”謝菲爾德來回渡步,揹着手開口道,“這個發明者似乎在英國,威尼斯分公司尋找一些其他有價值的專利,做成報表發過來。”

“至於家中的事情自然是老……祖母說的算,回去之後我便會對各產業進行整合,形成標準化,現在德國這邊麼?不搞定容克只能說成功了一半。”謝菲爾德有些苦惱的開口道,“明天我們去埃森,拜訪一下克虜伯公司。”

德國這些容克不搞定的話,有些事情就會出現變化。德意志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容克階層纔是德意志帝國的真正統治者,至於這個階層麼?謝菲爾德覺得在軍事之外的領域當中麼,實際上水平也就是這麼回事。

容克階層具有任何上層的特質,比如說貪婪。爲了自己階層的利益,傷害國家也在所不惜,當然謝菲爾德是沒法再這點上抨擊對方的,因爲他對合衆國聯邦政府的看法也差不多,恨不得美國回到各州發行本州美元的時代。

謝菲爾德家這麼辛苦的賺錢,哪有直接開動印鈔機開印來的痛快?

不過德國的外部環境如何能夠和合衆國相提並論,除非有人認爲合衆國北面地廣人稀的加拿大和南邊的弱雞墨西哥,能夠和德意志東西方向的帝俄、法蘭西相提並論。

除了古代的西亞帝國有這種四面八方都是強敵的地理位置,現代德意志帝國的惡劣環境可以說是獨一份了,而在這種情況下,鄉村容克爲了自己的糧食不被帝俄糧食出口衝擊,提高了進口糧食的關稅,導致帝俄和德意志帝國漸行漸遠。

第六百三十九章 壓抑的火山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一百零一章 石油大王的教誨第二百七十四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托拉斯啓動第三百八十三章 面見候選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婚禮(2)第三百四十二章 年輕的司徒雷登第九十七章 咖啡豆商人第十三章 美好的一天第四十五章 我懂德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爆炸第五百八十六章 我的摩根士丹利第四百七十七章 這就是人生吧!第一百八十章 無堅不摧的聯盟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七十七章 這就是人生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收購第七百五十六章 領地歸屬第二百四十五章 征服藍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應該贏一次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而食之第一百九十五章 墨西哥債務問題第四百八十八章 應該贏一次了第五十章 一家子精德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四百三十六章 銀行業現狀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二百五十章 可以談,得加錢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六十一章 摩根的客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秩序和穩定第二百零一章 我最懂亞洲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火隊員第七百一十三章 英德反應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百五十八章 扶持個反動派第一百二十七章 電壓大戰第四百八十章 團結的美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世界債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德美親善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封鎖消息第六百八十五章 奧斯曼參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團結的農場主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的一百六十五章 同時收買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萊塢女星第六百七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六十章 文化人的事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輪得到他反對?第二百三十六章 差點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九章 波斯灣的靜坐戰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七百四十三章 就是小感冒第二百五十五章 運河到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擊的掏糞工第七百四十八章 卡特爾協議第五百三十一章 調停者摩根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基恩的困境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會下的罪惡第五百九十三章 軍火貿易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十三章 海上風雲變幻第六百九十五章 丘吉爾的信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選舉組合拳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二百三十九章 柯達公司第四百七十七章 這就是人生吧!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姍姍來遲的老摩根第三百章 狼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總統是個好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爲了和平和秩序第五百九十三章 軍火貿易第四百八十一章 全國銀行關閉第二百四十五章 征服藍天第五十五章 橄欖枝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候選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亞美尼亞問題第二百一十二章 膨脹的二等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二十六章 老摩根的葬禮第三十九章 魯爾區第六百二十二章 軍容嚴整的聯盟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入菸草業第二百六十章 強弱懸殊的對話第二百零八章 欺負到家了第八十九章 小鋼廠第六百一十四章 紙糊的海上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