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揚基人和迪克西人

安娜貝爾說完看向面面相視的衆人,開口強調道,“南北戰爭都過去快三十年了,今天南方也沒有那種條件,像是當初我們動員各州人口的環境。如果他們待不下去,就把種植園變賣回來,我們沒有這個精力再去支援他們,和巴西的政府對抗,現在必須要和談。”

雖然現在巴西的種植園主在南北戰爭時期,算是大家都在一個戰壕當中的戰友。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三十年,現在留在南方的羣體都已經轉型。如同德克薩斯的很多人,現在都轉行做農場主,要麼進行養殖業。可巴西的種植園主僅限於多年以前的情感,現在指望南方這些家族,提供幫助基本不可能。

這也超出了他們的能力,錢倒不是沒有,可誰都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招人。從哪找人去幫着巴西的親戚朋友打仗?美國南方的種植園經濟都瓦解了,已經沒有那個環境。

“好好想想國內的事情吧,我們的處境也並不好。”安娜貝爾掃了一眼衆人道,“這幾年纔好不容易等到民主黨上臺,算是擺脫了劣勢。想要拿回我們的地位路還長着呢,哪還有空在這個時候關心南美的事情?”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就變得無比沉悶,德克薩斯州長期以來都是堅定地民主黨支持者。這是因爲這個時代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關係,和後世恰恰相反。

二十一世紀的民主黨是一個少數族裔,白左雲集背靠高科技產業的黨派。德克薩斯州這種地方自然和後世的民主黨毫無關係,是共和黨的大本營。

可這個年代恰恰相反,民主黨纔是代表保守的那個黨派。南北戰爭當中民主黨一蹶不振,全國選舉當中連續四次敗給代表北方工廠主的共和黨。現在纔好不容易等到民主黨人上臺,纔打破了共和黨長期對美國政壇的壟斷,結束了南北戰爭以來共和黨獨大的局面。

在南北戰爭期間,民主黨主張與南方邦聯妥協,思想保守。但是在後來二戰之後,共和黨轉變成保守政黨,民主黨則代表自由主義思想。

自然德克薩斯州就成了這個年代民主黨的大本營,實際上這個趨勢還要延續好幾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克薩斯才轉變成了角色互換之後的共和黨大本營。

不過雖然民主黨因爲南方的聯盟國戰敗,輸掉了全國當選,但卻並沒有因此消亡。這同樣是因爲南北戰爭的後遺症,更不要提因爲謝菲爾德家族的存在,南北戰爭的規模更大,遍及的地方更廣,讓南北雙方的仇恨更大。

所以從南北戰爭結束開始,雖然民主黨輸掉了連續四次的全國大選,佐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及阿肯色州沒有選舉人票投給共和黨,南卡羅萊那州及路易斯安那州例外的各只有一張。大部分其他曾脫離聯邦的州份也壓倒性地投票反對共和黨,各州的地方選舉也有同樣主流性的支持趨勢。

民主黨雖然無法贏得全國大選,但基本盤非常穩固。這種局面在歷史上持續到了冷戰時期,最近才因爲格羅弗?克利夫蘭選舉成功,纔打破了共和黨對美國政治的壟斷。

顧所謂的親戚朋友還是顧自己?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的選擇,現在巴西的親屬和三十年前在座面對的選擇是一樣的,是自己壯士斷腕,伸出手讓別人砍?三十年前他們選擇的都是後者,結果就是今天的局面。一戰之後南方長期都處在被壓制的狀態。

“其實很多過來讓我們支援的家族,他們都誇大了損失。其實只是失去奴隸的話,大莊園還在,只不過要重新僱傭工人,土地還是自己的,只是額外增加了人工成本。戰後我們不也是這麼過來的麼,也沒有因爲戰敗一個個都去死。”安娜貝爾最後加上了一句強調道,“就算是愛德華還活着,也會反對我們支援的,今日的巴西比當初的聯盟國獲得的支持力度更小,再打一次結果和南北戰爭結果不會不同。”

“總是讓我們損失,犧牲來犧牲去還是犧牲我們,滿足那幫混蛋虛幻的道德感。結果現在楊基佬倒是覺得黑人是禍害了,這就是報應。”羅伯特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咒罵道,“早晚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瀕臨破產的處境。”

“只要有時間,一切都有機會。”安娜貝爾的意思意簡言駭,這代人不全死光,仇恨絕對不會解開。也正是因爲北方楊基佬,面對涌入的黑人越來越多,導致思想出現變化,纔有了最近兩次民主黨選舉勝利的結果。

咚咚咚,門口傳來三下很有節奏的敲擊聲,一名傭人推開門看了一眼會議室,被衣冠楚楚的紳士們所欺騙,並不知道人模狗樣的他們,剛剛還在如同菜市場的長舌婦一般抱怨。

“夫人,伊莎貝拉小姐和你的孫子威廉已經到家了。”傭人微微欠身輕聲詢問道,“是讓他們先等一會?還是帶上來。”

“我馬上下去!”安娜貝爾緩緩的站起來,因爲年齡的關係這個舉動有些緩慢,但就是這個女人身上卻有足以震懾一切的氣場,臨走時候吩咐道,“就這麼辦了,把我的態度告訴巴西那邊,是等着戰敗還是趁着現在談判他們自己選擇,但是要武器的話必須掏錢買,我們家不是做慈善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客人們,莊園殺了一頭牛,正在準備用來招待你們,夫人馬上就會回來的。”跟在安娜貝爾身後的女傭人關門之前點頭示意道。

“安娜還是太不近人情了。”關門之後,一個男人有些憤憤不平道。

“你可小聲點,再說了,她說得對,我們自己都才擺脫了壓制,哪有空去管跑到巴西的同伴?現在北方的幾個財團影響力越來越大,除了謝菲爾德誰能對抗?”

另一個人趕緊做出禁聲的手勢道,“我們管不了他們,讓他們和巴西政府談,把損失減小,只要土地莊園還在怕什麼?我們都支援他們多長時間了,在繼續下去,楊基佬真要對我們形成碾壓了。”

雖然大家都是美國人,可北方是楊基佬,南方是迪克西人,楊基佬是共和黨的支持者,他們支持民主黨,雙方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大家雖然都在一個合衆國當中,可要是可以的話,在座諸位更願意在聯盟國裡面。

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低關稅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僱傭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類動物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罪推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小摩根不高興第五百六十四章 總統中風了第七百二十章 海陸決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子港第二百七十三章 轉移矛盾第二百零四章 我的珍珠港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扶持個反動派第六百零五章 氦氣技術轉讓第六百零五章 氦氣技術轉讓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懂拖拉機第七百零八章 籌備美聯儲第七十八章 對賭合同第六十二章 聯合水果公司第六百四十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七百四十一章 第一筆債務違約第六百一十四章 紙糊的海上封鎖第六百六十章 鐵路動工第二百七十九章 先交錢後驗房第三百八十六章 過命的交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三百五十四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三十章 原諒你們第五百零五章 公報私仇的開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愛麗絲進讒言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六百一十章 恩維爾的請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伊迪絲的轉變第七百四十四章 皇帝會戰第七百二十章 海陸決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第二百四十章 電影霸權在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尊重知識產權第一百八十章 無堅不摧的聯盟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五百九十三章 軍火貿易第六百八十六章 意大利參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和總統對抗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七百零三章 麥加聖地守護者第二百六十章 強弱懸殊的對話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家分杜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二十章 穩定大於一切第四百零五章 合法的問題第十四章 我也可以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人政客和工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關注弱勢羣體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跳反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流感和股市第二百四十八章 聚焦巴拿馬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三十八章 化工強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聯盟者第六百一十五章 警告意大利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明的戰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第四百九十一章 要戰勝共和黨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第六百三十四章 來點絕望的吶喊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體檢報告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四百七十三章 都是聯邦政府的錯第七百二十五章 團結的協約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奧斯曼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聲電影問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學家和奴隸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六百九十章 友軍無能第一百四十九章 肥宅快樂水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的一百六十五章 同時收買第二百七十八章 莊嚴的訴訟第四百四十二章 勇者變惡龍第三十一章 操勞過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二十萬人集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易斯安納法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都是小場面第九十九章 我懂交流電第三百八十章 薛定諤的俄羅斯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家分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