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子公司成立

小茶吧裡,李閒雲還在和竇玲玲談話。

李閒雲問:“做什麼公司?”

“經紀公司。”

李閒雲微笑:“擅長的領域啊。”

經紀公司以藝人經紀爲主體,牛逼些的就是明星經紀,差一些的就是演員經紀,都是演員,地位天差地遠。

此外經紀本身也有區分,有大經紀,影視經紀,商務經紀,執行經紀,經紀助理等等。其中大經紀就是大咖經紀人,屬於老大。

影視經紀負責影視業務,商務經紀負責商務,執行經紀則是大經紀的實際執行人,說白了經紀人是老闆,那麼執行經紀就是高管,好比導演和執行導演,只有經紀助理纔是真正的助理,是專幹跑腿雜活的。

至於具體配置,還看經紀人的咖位——這就跟同樣是老闆,老闆的高低就看公司的大小是一樣的。

而經紀人本身就是服務於藝人的,藝人身邊往往還有造型師,N個助理,有的牛逼的明星還有自己的編劇,專門提供適合自家藝人的劇本修改意見。

除此之外要是有商務活動,那還得有宣傳,策劃,營銷等等。

這些經紀人裡大牌的也會有助理,牛逼的助理還會帶助理,簡直就是套娃,反正有了名氣,上了層次,就瞬間嬌嫩起來,個個都是沒有助手幹不了活的。

所以一個大牌明星出動,身邊帶幾十個人都很正常。

經紀人品種複雜,經紀公司也不簡單。

最牛逼的經紀公司就是從培養,到造星,到經紀一條龍服務,將一個新人培養成巨星後攫取鉅額利潤,所以給自家藝人的合同也比較苛刻,公司拿九成,藝人拿一成很正常,這一點上韓國做的最牛逼。

次一些的比如影視公司,也培養明星,但不是從小開始,基本就是通過自家的影視作品,沒有特別的培養手段,屬於養蠱式培養,誰火了就用誰,待遇比韓國那種稍微高些。這種靠談,三七開對半開都有可能,看藝人的名氣,看公司的實力,看心腸有多黑,還要看忽悠能力。

再次些的就是純粹的經紀公司,自己沒有作品,純粹消耗藝人,藝人是核心,地位也高。有些經紀公司壓根就是藝人自己做老闆,其他人是給他們打工的。

最次的就是連成名藝人都沒有,純粹的演員經紀,比如任志就是。

隨便逮個藝人就籤,平時不用付工資,送到劇組就抽成。你別說,就這樣的,心黑些的也敢要你一半收入。象任志把楊恩俊這樣的人簽下來後就到處送劇組,價錢從兩萬到十萬都敢喊,到楊恩俊手裡能有幾千塊就不錯了。

現實是複雜的,規矩是有的,但往往也是不遵守的。

人們能夠看到的永遠是明面的規矩,看不到的是各種行業內的潛規則,而不同的人,甚至還有不同的手法與操作習慣。

竇玲玲要自己做經紀公司,基本就是純經紀公司了。純粹的經紀公司最需要的就是八面玲瓏,能和各大影視公司打好交道,把自家的藝人送過去。

這就可以理解竇玲玲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李閒雲問:“所以你是希望和我合作?我以後拍片多用你的藝人?”

“不,我是希望你投資。”竇玲玲回答。

李閒雲一怔。

果然牛逼人物就是厲害,一切都往最優化考慮。

要什麼合作協議?

投資就是最牛逼的合作協議!

你都是股東了,你能不用自家的藝人?

又要你的錢,又要你的資源。

李閒雲搖了搖頭:“我剛纔說了,我考慮自己造星,我以後用的藝人,基本都是自家的。”

“你入了股,藝人就都是你的。”竇玲玲給了他一個你懂的眼神。

我去!

你們怎麼一個個都這個鳥樣?

個個都想把藝人往對家老闆牀上推,然後換一個好價錢。

李閒雲不反對偶爾風流,但不會把這種事作爲主要追求,更不會讓其成爲談判籌碼。

所以他搖頭:“那也得看入多少股,看話語權。”

純入股不管理,佔個百分之十,有鳥用!

竇玲玲直接道:“公司還沒成立。”

這就不是入股了,這是合夥開公司。

那就不一樣了。

李閒雲想了想,道:“你有什麼規劃?”

竇玲玲回答:“華友有一個三線,叫吉彤宇,合約快到期了,他不打算和華友續簽,想出來獨立。你知道,這樣他才能拿大頭。”

“嗯。”李閒雲聽過這個名字,名氣還可以。

“我和他談好了,他願意跟我一起,對半分成。”

“對半?”李閒雲詫異。

藝人合約到期就自由,再籤經紀公司基本就不可能是對半了。

牛逼些的藝人,自己八成公司兩成,甚至九成都不稀奇。

這個吉彤宇竟然願意和竇玲玲對半?

“佔股?”李閒雲問。

竇玲玲搖頭。

她的野心也很大,不會讓藝人在公司佔股。

“那爲什麼他會同意?”

“他也是個事兒精,經常惹麻煩的那種。”

李閒雲明白了,經紀公司不僅是做業務的公司,也是給藝人擦屁股的公司。

能讓吉彤宇爲這個而選擇利潤對半……操,這貨恐怕不是一般的麻煩。

這就可以理解爲什麼竇玲玲要找自己合作了。

要知道藝人經紀做好了,可是豐厚的財源,牛逼的藝人一個人帶來的收益就超過一箇中等企業。

當然,具體要看時代背景,市場行情。

最早時期的頂級藝人根本不值錢,可是隨着時代發展,眼球經濟越來越重要,藝人代言也水漲船高。

在華國藝人最鼎盛的時期,一個頂級藝人一年可以創收數十億,不過這屬於天花板級別,有額外因素加成,具體看經紀團隊的實力。

這兩年行情轉冷,正常情況下,一個一線藝人運作好了,一年幾個億還是可以的,公司拿兩成都有幾千萬,要是會運作,還能收入更高。

三線藝人已經有資格接代言了,一年拍兩部影視,接幾個代言,再跑跑商演綜藝各類合作,少說點幾千萬沒問題。

也就是說,竇玲玲其實根本不需要李閒雲,有吉彤宇就可以保證公司一年上千萬的淨利潤。

但是藝人這種產品,容易起來也容易塌房,比電影還高風險。

這個吉彤宇是個惹事精,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捅漏子,所以竇玲玲還是需要抱大樹,說白了就是規避風險。

李閒雲討厭這樣的人:“我不喜歡和這種人合作。”

“不需要你合作,麻煩是我的,我有能力處理好。”竇玲玲道:“藝人的麻煩就是經紀公司的利益!一個沒有麻煩的藝人,意味着我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

你牛逼!

也是一套牛理論啊!

牛人都有牛理論,專業爲自身的行爲服務。

不過李閒雲也知道,她說是這麼說,自己真要投了資,還是大頭,出了事恐怕還是需要自己來擦屁股,至不濟也要分擔責任。

這刻李閒雲問:“你會主打他嗎?”

有很多藝人經紀會主打一人。

比如島國有一家經紀公司,就只有一個藝人,叫小慄甸,整個公司就圍着他一個人轉,甚至公開聲稱,我們不會再培養任何藝人。有段時間小慄甸跑通告累到病倒,公司老闆親自跑過去看望,鞠躬哈腰,求他千萬別有事。

基本上小慄甸一倒,這公司也就可以關門了。

李閒雲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竇玲玲是不是把目標停留在賺錢就好的格局上。

竇玲玲搖頭:“我不打算只靠他一個,我還是希望培養一些自己人。”

所以還是要培養新人的?

這也是需要易勝傳媒一個因素。易勝傳媒是小公司,但用來帶新人確實很適合。

尤其他們還是有潛力的公司。

李閒雲想了想,問:“那個吉彤宇,你不會把他推薦給我吧?”

竇玲玲搖頭:“他心氣很高的。”

嗯,你就說他看不上我這個拍網大的好了。

接下來他們仔細聊了一下,李閒雲也大致瞭解了情況。

正如竇玲玲所說,吉彤宇是個麻煩精,三天兩頭惹事,華友都厭煩他,所以這次是雙方都不想續簽。

吉彤宇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又不想改,就和竇玲玲約定去她的公司。

這意味着竇玲玲要組織一個強大的團隊來爲吉彤宇保駕護航,這也是爲什麼她要對半的原因。

但是對竇玲玲來說,這樣一個團隊只用來幫吉彤宇一個太浪費了,完全可以再帶一些新人。

而新人是沒資格挑食的,網大就是最好的起步。

竇玲玲看過逆時追獵的粗剪版,和楊元他們一樣做出一個判斷:這導演有前途,這技術更有前途!

做經紀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會抱大腿,但最難的也是抱大腿。

大公司你抱不上,小公司它不靠譜——全世界的影視公司個個都喊我們家最牛逼,圈子裡的人精精們一個都不敢信,還不能不信。

難得有一個小公司,不到一年就能出這麼多片子,說明至少製作方面是靠譜的,再加上還有神奇特效,那就是可以依仗的——竇玲玲雖然在華友是高管,但出來了,這大樹就沒那麼好抱,所以也不能指着華友活。

尤其新人想往華友送,更難。

華友自己也有藝人的,而且還是重頭業務!

竇玲玲看重的是易勝傳媒培養新人方面的機會,吉彤宇則是走高端路線,基本不會和易勝傳媒有過多牽扯。

有了以上思路,竇玲玲就找了過來。

這刻聽她這麼說,李閒雲想了想,道:“藝人經紀這塊兒我不熟悉,但也不想放棄。我本來就有自己培養的想法,這樣吧,易勝傳媒成立一個子公司,你負責。”

我成你的手下了?

竇玲玲驚訝。

年輕人你心氣也不小啊。

李閒雲笑道:“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暫時不用離開。”

暫時不用離開?

竇玲玲愕然。

她都已經做好辭職的打算了,但這刻李閒雲這麼一說,瞬間明白他的意思。

我操!

你這是讓我挖華友的牆腳啊。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還真是個好想法。

華友大廈將傾,不知道還能撐幾年,許多人要選退路。

可有時候危機就是機遇。

如果能在它倒塌之前……

竇玲玲深吸一口氣。

靠。

她明白了。

眼前的年輕人經驗是淺了些,但腦子卻是絕對的靈活,怪不得能這麼快成長起來。

這一天,李閒雲和竇玲玲談了好久。

他們最終達成協議。

由易勝傳媒出資三百萬,竇玲玲出資一百五十萬,成立易勝經紀公司,不過前期易勝傳媒自己也有資金需求,前期只能拿出二百萬,後面一百萬要等鑑鬼實錄和逆時追獵上線。

竇玲玲的股份會由她家人代持,表面上和她無關,但實際上公司放在首府,就由竇玲玲負責運作。

竇玲玲作爲華友高管,人脈極廣,適合的目標還有很多,她要這麼操作,也不是非要找李閒雲合作,所以李閒雲也做了極大讓步。

首先就是易勝傳媒從現在開始的拍片,每部至少要有兩到三個易勝經紀公司的藝人,並至少一個三號,每年至少三部,平均每部投資額不低於三百萬,期限爲三年。而且價格獨立覈算,也就是說不會有內部優惠價。

其次就是竇玲玲對公司有極大的決定權,易勝傳媒雖然是控股公司,但是限制了許多權力,確保不會動搖竇玲玲的地位。

第三是易勝傳媒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也需要易勝經紀公司的參與,甚至包括項目的製作。也就是說,易勝經紀公司還有參與項目的權利,但這個權利主要不是用來分錢的,而是用來忽悠藝人的。你看,我們不是純經紀,我們是可以參與制作的牛逼公司。

能夠主導項目製作的經紀公司可是很牛掰的!

要不演員經紀爲什麼經常會掛演員副導演這個位置?這個位置可以是虛職,但能參與項目,那就可以是實權,成爲“黑手”的組成部分,甚至參與票房分成。

而這對竇玲玲以後籤藝人有很大好處:忽悠資本增加了呀。

第四是三年內易勝傳媒不得成立同類型的子公司。這算是子公司反過來限制母公司了。

第五是易勝傳媒自己的藝人將來如果要合同轉讓,必須優先易勝經紀。這個是李閒雲要求的,該條款的背後意義就是易勝傳媒也會有自己的藝人,而不是所有藝人一開始都交給竇玲玲。

我也不能什麼便宜都給你佔了吧?你要了這麼多,就意味着真正能捧人的角色,其實不會給你,只會是火了以後作爲增資投過去!

第六是公司前兩年不分紅,而是積極投入,做大企業。

往下還有一堆林林總總的條件。

最後,易勝傳媒作爲大股東,在公司中佔股百分之六十,竇玲玲佔股百分之三十,另外百分之十交給竇玲玲帶來的一些團隊成員佔股,而竇玲玲本人由於暫時不在公司,所以無薪水,公司名義負責人由竇玲玲指定,是一個叫許詩琴的女人。而藉助在華友的地位,竇玲玲可以不斷的挖華友的牆角,將業務,人脈,資源偷偷運送到自家公司。

同時竇玲玲還和李閒雲簽了一份對賭協議,如果竇玲玲能在李閒雲承諾的支持到位的情況下,讓公司體量在一段時間內達到標定額度,則可以在現價基礎上最多溢價百分之二十,從易勝傳媒手中收購百分之十五的期權股份,這就相當於她的個人股份和易勝傳媒持平,再加上她的團隊持有百分之十,意味着竇玲玲將擁有對該公司的絕對掌控權。

但這很有必要。

竇玲玲和宣東不同,她是經營性的人才,她加入易勝的本質是創業,而不是打工,李閒雲實際是以資源加現金投資她,所謂子公司說白了是掛靠。

他們之間本質上是合作性質。

秦雨枔白小仙與林曉宇的合約不會放在這家公司裡,而依然在易勝傳媒,畢竟他們三個是李閒雲要捧的人,給過去也是按增資算。

但竇玲玲可以和她們籤一份寬鬆的經紀約,如果有業務也可以拉她們過來。

否則光靠片酬也吃不起飯。

目前階段,秦雨枔白小仙和林曉宇就相當於李閒雲和竇玲玲的共同培養,李閒云爲她們出作品,作品是基石,有了這個,竇玲玲就更好包裝她們以及接一些普通業務。

總體而言,易勝經紀公司具有極大的自主性,財務獨立覈算,相互之間既合作又獨立,在未來該公司發展壯大,有可能脫離易勝傳媒的體系,易勝傳媒也會從主導地位退至股東與合作方關係。

對於不擅長包裝的李閒雲而言,這是目前最穩妥也最省心的方案,而藉助這家公司的發展,他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竇玲玲的加入,讓李閒雲一下有了一個成熟靠譜的經紀團隊。

完成了幾筆重要談判後,楊元又帶着他去參加了一場影視大佬的論壇會。

這年頭大佬們閒着沒事就是各種論壇,峰會,在會上陳述自己對市場前景的判斷,大講風口,賽道,閉環什麼的,而且什麼級別的頭頭腦腦們都能參加。

楊元到是好意,帶他參加的是一個比較高端的局。

華國各大影視公司的老闆紛紛都有參加,盛達傳媒孫軍良,華友集團石軍,靈瀾集團鄭虹慧,龍策集團陸玄遊,聲海集團華鳳斌,東洛公司趙明雙,鏡緣公司章長虹,京陽影視勞長歸……影界視界各行各業有頭有臉的大咖紛紛齊聚於此。

除此之外還有一堆明星,竟然也來參加這個峰會了。

可惜正因爲峰會太過高端,李閒雲壓根沒資格坐在前排——他和楊元以及一羣其他公司過來的不知道幹什麼的人坐在最後一排,遠遠看着臺上一羣人意氣風發,只有當聽衆的份兒。

純特麼過來湊個熱鬧。

有記者到處找目標,看到李閒雲就問他是幹什麼的,李閒雲說拍網大的,目前只上線了一部三百萬成本和一部一萬成本的小製作。

記者瞬間把話筒收了回來。

李閒雲也沒在意,到是把楊元弄得有些尷尬,連聲跟李閒雲抱歉:“這些記者就這樣,一個個都現實得很。”

李閒雲搖搖頭:“正常,現在的我本來也沒這個資格。”

說着目光看向臺上。

臺上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講述華國影視的未來,言辭鑿鑿,語氣鏗鏘,言語間充滿自信。

李閒雲不知道對方是誰,也不在乎,只是輕輕說了一句:“但總有一天,我也會站在那臺上慷慨陳詞,而那只是我的起點……”

第五章 決戰天空城(下)第十六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燈光第五十二章 私心(上)第十四章 小問題第九十一章 造神(下)第二十九章 輪到我偷你們了(下)第七十三章 會所(上)第八十五章 呂錦第七十三章 全息規劃第三十八章 和平臺合作(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美夢成真第十八章 中央調控第三十章 鬼機不可泄(上)(爲大盟尾巴和盔甲加更)第四十七章 江城影視學院第九十八章 收入二十億第六十八章 第三位夥伴第三十五章 合衆分拆第二十一章 古墓營業第三十章 我們家最不會鬼特效第五章 驚變(下)第一百零九章 股權出售第五十三章 人無威不立(上)第一百零一章 大獲豐收第七十六章 先後入股第二十一章 古墓營業第五十八章 弒神劇組(3)第十七章 成人第八十一章 行業標準(上)第九章 鬼城印象(上)第五十八章 又一個大賣之年第六十章 時裝秀(中)第七十六章 竊國者誅第四十九章 真相第五十九章 面試(上)第十六章 談判(上)第六十五章 一改再改第八十九章 今天只愛我第四十八章 我來看你了第三十六章 買畫(上)第一百章 竊聽第五十四章 猝死鬼第十五章 接盤第三章 上下游通吃第九十三章 捉鬼記(上)第五章 紅塵(下)第三十五章 合衆分拆第十六章 交易第三十章 我們家最不會鬼特效第六十七章 雪藏第三十章 我們家最不會鬼特效第九十四章 捉鬼記(下)第一百零二章 膠着第二十三章 拆臺第十五章 商業街第八十一章 秘密(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馬戲團第五十四章 練手收益第十八章 上任第八十章 鬼語之森(下)第二十六章 不稱職的星探第三十一章 藝人合同第二十一章 重新定義第八十七章 規劃繁多第九十二章 藍元的想法第七十二章 心急了第四十五章 趙教授第六十章 運營(上)第七十七章 高舉高打第四十五章 翼裝飛行第十二章 青雲投資(上)第四十一章 大力鬼(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紀錄片第一百二十九章 遍地開花(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全面達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誘餌(下)第二十二章 我是穿越的第四章 見鬼驚奇第十八章 新所長第四十四章 員工福利第三十三章 貪婪第六十三章 談合作(上)第十四章 寄屋鬼(下)第五十九章 寵物片開拍第十九章 異想天開的操作第七十章 現實社會第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章 怎麼賣自己第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五十七章 出門遇貴客第九十三章 新拍攝方案第四章 塌房險第十三章 沉浸式體驗中心第九十章 亂象第一百四十五章 股價狂跌第三十五章 合衆分拆第一百一十三章 音樂綜藝第六十章 心安第二十一章 重新定義第二十九章 來使(新年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