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內部定級

時間快到五月的時候,易勝傳媒和李城那邊合作的第五部院線終於上線。

這部院線叫《冰峰》,是一部災難片,有點類似《後天》。

是李閒雲嘗試製作的一部真正的非鬼神作品,當然鬼神們實際還是要用的,只不過不用它們出面,而是借用它們的能力。

荊棘鬼的植物操控, 章魚鬼的驚濤駭浪,低溫鬼的冰封,車禍鬼的飛車大逃殺還有寄屋鬼的屋內乾坤翻轉,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體現。

老實說李閒雲起初對這片子並沒有抱太大期望,畢竟自己最拿手的鬼基本沒有展現出來。他當初拍這個也是爲了避免太多的重複題材,順帶練手並培養易勝後期本身的特效能力這部電影有不少特效是易勝後期自己做的。

沒想到的是,五一黃金週一個假期過去, 冰峰的票房竟然突破到2.3億。

這個票房數據可是了不得了, 照這樣子這部片子的票房應該可以突破6億, 一下成爲李閒雲做的拼盤六部裡成績最好的一部電影。

這讓李閒雲都懵逼。

果然拍電影就是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要知道之前四部,單部總票房最好的也才2.5億。

好在這次和李城那邊的合作是拼盤模式,六部共同分成,現在有了冰峰打底,這次的拼盤,投資人肯定不會虧了,再加上李閒云爲他們補的兩部網大,還有賺頭。

李閒雲當即打電話給李城,李城卻是哈哈大笑:“沒有關係的。就衝你上次那話,大家就都已經信任你了。當然,能夠賺錢就更好了。很好,回頭我和他們聊聊,有興趣的話就搞個專項的資金, 專門交給你處理。”

李閒雲笑道:“我這還沒給大家回本呢,步子不要邁那麼大吧。”

“沒關係,交給我吧。哦,到時候我也投。”李城大笑道。

得,又是一個大資金盤要起來了。

冰峰的成功同時也讓李閒雲重新審視自己,意識到他們對市場的認知還是有所不如之前太看重自身優勢的把控,忽略了市場本身。

這同樣是要不得的。

當下便組織了一羣編劇,製片,導演對冰峰的成功和之前的失敗做出總結研討。

最終他們確認:確實是這兩年易勝傳媒大量的同風格同題材影視導致了觀衆對這類題材的審美疲勞。比如那些鬼,最初出現的時候,大家會驚豔:我、操,這低成片片子能有這麼真實的特效?但是等出現的多了,就會覺得:也不過如此,易勝傳媒這幾年的特效也沒怎麼提升嘛。

不是沒怎麼。

就是沒有!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模式也束縛着導演的才華。李城這六部又是大家第一次用新模式製作院線,而院線的標準又太高,也就難免出現品質下降的問題。

最後就是高強度的創作也在壓榨編劇們的才華與創意。

雖然錢是賺到了,但確實有些透支自我,沒能將個人價值最大化。反倒是冰峰別出蹊徑,給了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覺國產的災難片還不是很多, 至少沒經歷易勝傳媒的飽和轟炸。

總之,李閒雲自己搞出來的拍攝新模式恰恰就是之前院線不理想的罪魁禍首。

這一點其實和好萊塢一樣。

只不過好萊塢的套路讓大家厭倦用了至少十幾二十年的世界,而易勝傳媒只用了兩三年就做到這點。

但是李閒雲不可能因此就放棄他的拍攝新模式規劃。

研討會上,李閒雲道:“審美疲勞一直存在,影視題材翻來覆去就那麼十幾種,每年全世界出成千上萬的影視,隨便一個題材都能拉出成百上千部。即便是華國,一年也出近前千部院線。之所以會出現這麼明顯的審美疲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投資額度相對固定,製作標準相對統一。”

投資額度固定了,製作標準統一了,模塊化跡象就明顯了,導致的審美疲勞就會快速提升。

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李閒雲道:“所以新模式拍攝肯定要繼續,但是我們應該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分。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在限制三千到五千萬的標準,而是分成不同級別。”

按照李閒雲的想法,今後易勝傳媒的影視製作應該分爲五檔。

第五檔就是網大,這一檔他以後儘量不使用鬼特效,減少它們的露面,不能再暴殄天物的隨便使用了。

技術部就儘量不參與了。

第四檔就是三千萬以下的院線。這一檔則相反,鬼可以用,特效儘量少。主打劇情,人物,情感。

三千萬要有三千萬的規格,這種級別的院線,做好內容纔是王道,沒道理用特效去吸引人。鬼也是作爲劇情人物而非特效出現,稍微省些成本就可以了。

這個規格對硬成本投入要求少,對導演,編劇,演員的要求高,對技術部的使用大幅度減少,主體結合傳統模式,給所有的導演發揮自己藝術才華的機會,畢竟效率高也是演員發揮受限的一個原因。

一天幾十場戲的拍,全靠貼片撐情緒,細節難免出問題。

而這樣也可以減少技術部的勞動量,騰出精力給其他劇組。

說白了這個級別以做精緻爲主!

第三檔是三千到八千萬這個規格。

這個規格是易勝傳媒目前最擅長的路線,這個投資規模上可算大製作,下可算小製作,就看怎麼搭配。李閒雲的要求就是1全新模式製作2儘可能增加硬投入。也就是說,這個依然走原來的老路,儘量以小製作冒充大製作,投入八千萬,我就敢冒充投入三個億,看起來還像模像樣。

但是數量會降低,給予足夠的時間來提升品質。

技術部要發揮作用。

第二檔是八千萬到一億五千萬的製作。

這個至少在華國就算是大製作了。

技術部發揮主要作用。

可以說主要集中領域就在第二和第三檔。

至於第一檔基本就是兩億以上的大製作,上不封頂。

這個也是一樣,技術部依然會使用,但技術部的作用不僅僅是提升效率,而是把原本更加恢弘的設計變得可實現化。

導演們經常會有各種奇思妙想,但是礙於現實而無法實現。

技術部在這個領域的第一要求是可實現,第二要求才是高效率!

以後的易勝傳媒,第五檔和第四檔就是全部交給下面的導演去拍,李閒雲就負責看看,給點意見,連劇本會可能都不參與。

只有第三檔以上他纔會親自過問,但依然不做導演,只有第二檔以上的片子纔可能會是他導演。

同時易勝傳媒的製片,導演,編劇等,也會根據片子的級別來定檔。

各項目組的片子只要成功了,就可以根據這個上調,也算是有了等級晉升機制。

第六十章 運營(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誘餌(上)第五十八章 百鬼叩門(下)第三十三章 董梓欣的劇組第五十九章 面試(上)第十六章 心理暗示第九十二章 識破第八十四章 姜正的宏圖(下)第十四章 痛毆第三十七章 買畫(下)第五十五章 一個億的買賣第三十二章 鄰幫幫(下)第六章 一堆下屬公司第六十八章 新軟件完成第八十七章 資源配置(3)第七十章 車禍(中)第九十五章 票房增長第四十一章 賭神第三十二章 再度訪談(下)第八十九章 今天只愛我第四十七章 測試完成第十六章 打醒你第三十一章 預演系統(上)第六十二章 主導權問題第九十三章 強功能產品(上)第十九章 異想天開的操作第一百零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二章 藍元的想法第十一章 爛尾樓工程啓動第七章 異常第九十三章 用人是門大學問第一百三十六章 誘餌(下)第九章 反擊(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冥府觀光(下)第九章 隱憂第六十三章 風奢網(下)第七十七章 職場殘酷第八十五章 直播帶貨(上)第五十七章 我們結婚吧第五十四章 影業上市第四章 塌房險第九十四章 捉鬼記(下)第十七章 談判(下)第三十四章 管理問題(上)第二章 片場風波(下)第五十章 欣雅第五章 驚變(下)第二十七章 企業治理(上)第九十一章 一分錢都不想出第五十七章 無恥交易(中)第五十七章 弒神劇組(2)第七十章 踏板第二十九章 擴張規劃第八十四章 白杉資本第五章 紅塵(下)第九十章 資源配置(6)第十四章 靈瀾娘子軍團第五十五章 三方合作達成第九十八章 收入二十億第三十一章 合衆規劃(中)第十八章 籌備第八十章 重談協議第三十六章 再次談崩第五十七章 收購酒店(下)第二十六章 新神第五十二章 私心(上)第一百零四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十九章 我從不想太多第五十六章 送上門的小秘書第四十八章 假赦第九十二章 音樂發展(上)第二十九章 擴張規劃第七十五章 讓資本打工(中)第七十八章 我把家給你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餐館(下)第六十二章 主導權問題第七十六章 東籬傳媒(下)第七十八章 不是生意人第八十九章 資源配置(5)第四十七章 異變第七十三章 會所(上)第二十七章 金牌投資人第七十六章 牀邊閒話第八十四章 姜正的宏圖(下)第十章 拉投資(上)第七十八章 不是生意人第七十九章 希望與打擊第六十七章 衛銘夏的宏圖(下)第九十五章 財務健康第七十一章 車禍(下)第九十五章 血液有病第二十七章 入夢第一章 年初規劃第五十九章 江旅成立第二十九章 輪到我偷你們了(下)第五十六章 無恥交易(上)第四十六章 易勝股東皆多才第三十六章 教導第五十三章 溫馨第六十五章 談合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