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朕誅之

第398章 朕誅之

胡廣聽罷,默然。

好半響後,他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道:“陛下駕崩的蹊蹺……”

楊榮凝眸,看了胡廣一眼:“有些話,慎言。”

胡廣道:“我等畢竟是臣子,爲何這個時候還慎言呢?現在內憂外患,朝野譁然,社稷到了這個地步,我……”

胡廣鼓起了腮幫子,道:“這無端端的死在了江西,說是水賊所爲,什麼時候,水賊可以攻破九江府城了?這也太不明不白了,說的過去嗎?江西本是文人薈萃之地,怎麼會出這樣的事?”

楊榮道:“你既說不是水賊所爲,那麼你來說說看,是何人所爲?”

胡廣道:“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這背後……一定有人指使,可敢人指使人幹這樣的事,且還能從獲利的人……我看……不是一般人。”

“你就別打啞謎了。”

胡廣道:“楊公,能勾結水賊,又能讓這江西布政使司上下異口同聲說是水賊所爲,甚至……還可能指使九江府內的守軍爲水賊大開方便之門,且在事後,還不擔心被追究者,天下有幾人?”

楊榮道:“我不知有幾人,卻知道,這必是江右人士。胡公,這個人不會是伱吧?”

胡廣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急了,氣咻咻地道:“荒唐,荒唐,我胡廣有這個心,我能有這個膽?”

楊榮便道:“好,那你說說看,此人是誰?”

胡廣左右張望一眼,又壓低聲音道:“這幾日,你沒察覺到金公成日與人交涉嗎?聽說當初是他最先得知陛下的消息,連忙便帶人去見太子殿下了。”

楊榮輕描淡寫地瞥了胡廣一眼,意味深長地道:“有些話不能亂說。”

胡廣道:“他平日裡就深藏不露……”

楊榮微笑道:“這麼說,他橫豎都像這幕後主使之人?”

“你瞧,這麼早得知消息,且又與這麼多人交從過密,更甚的是,還……”

楊榮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若是這樣說,其實胡公也很可疑。”

胡廣:“……”

楊榮接着道:“你對陛下的事如此關心,且貿然就指責這與金公有關,可見你這是做賊心虛,想要禍水東引,不只如此,你平日裡還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說不準,這是你大智若愚,表面上是老實,實則卻是深不可測,早已暗中謀劃,爲的就是今日的大局。”

胡廣頓時氣鬍子瞪眼,罵道:“你這人……”

楊榮嘆口氣道:“我之所以說這些,是告訴你,眼下事情沒有定論,此時,還是不要胡思亂想爲好。”

胡廣只好耷拉着腦袋道:“好好好,你能言善辯。”

正說着,冷不防,外頭有人咳嗽一聲:“楊公……”

聽到這聲音,胡廣打了個激靈,這是金幼孜的聲音。

楊榮神色從容道:“請進。”

金幼孜才踱步進來,微笑道:“胡公竟也在。”

胡廣乾笑,道:“金公有事?那我……我恰好還有一些票擬,告辭,告辭。”

他悻悻然,面帶異色,匆匆而去。

金幼孜揹着手,雙目深沉,目送着胡廣離開,這才慢悠悠地落座,看向楊榮道:“胡公說了什麼?”

楊榮淡淡然地搖頭道:“沒什麼,只是一些閒言碎語。”

“這閒言碎語之中,只怕和金某也不無關係吧。”

楊榮只微笑不語。

金幼孜沒有繼續深究下去,卻隨即道:“今日發現了一些東西。”

“嗯?”楊榮道:“金公請講。”

“兵部左侍郎蔣臣這個人……似乎知道一些什麼,他一直在對我試探。”

楊榮微微擡眸道:“此人乃瑞州府人,是嗎?”

“正是。”金幼孜道:“八年前,他蒙解縉舉薦,從知府調至了京城,此後一路仕途還算順利。”

楊榮抿了抿脣,隨即道:“區區一個兵部左侍郎,應該弄不出這麼大的動靜。”

“此人十之八九,不過是個跑腿之人罷了。”金幼孜道:“他可能知道不少事,可知道的未必很多,我與他攀談過,此人輕浮,若我乃主謀,一定不會給他交代太多的事。”

楊榮嘆道:“當初的時候,利用鄉黨來充實自己的羽翼,但凡同鄉便大力的提拔,這一切的禍端,都從解公開始。”

金幼孜沉默片刻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這兩日,似乎喜氣洋洋,牽涉其中者,也是不少……”

他說罷,從自己的袖裡,取出了一份名冊,交給楊榮。

楊榮接過,只細細一看,而後擡頭起來:“我料定……陛下假若是駕崩,勢必有人要接觸你。胡公雖也是江右人士,可素來行事不密。只怕有不少人,將希望放在你的身上。”

金幼孜道:“這些年,我在新淦的親眷,一直都頗受人照顧,還有在鄉中的子弟,受到照料的也不少,撫州的吳氏,竟親自招我那幾個不成器的侄兒,收爲門生。他們這等名冠天下的大儒,難道是看到了我那幾個遊手好閒的侄兒們當真是什麼讀書的材料嗎?我清楚得很,無外乎是想借此,攀上我而已。”

楊榮笑了笑道:“難怪你的官聲這樣的好,人人都吹捧你,說你兩袖清風,乃文淵閣中的君子。”

“楊公休要取笑。”金幼孜勉強笑了笑道:“這些虛名,真不足掛齒。”

楊榮又嘆了口氣,幽幽地道:“現在陛下……出了事,你有何打算?”

金幼孜道:“幼孜當初不過一介書生,荷蒙聖上眷顧,頃刻不忘,天地之德,將何以爲報。如今陛下若當真蒙難,自當想盡一切辦法,挖出這些主謀之人!如此,方不負聖恩,也算是沒有枉讀了那些詩書。”

楊榮頷首:“你乃江右人,遲早必有人暗中聯絡你。只是……等到真相大白之日,只怕你不少鄉黨都要殃及,異日,他們必唾罵你無情。”

金幼孜平靜着臉,卻是露出不屑於顧之色:“雖爲同鄉,可此等行徑,本就令人不齒。更遑論,當初我尚爲一介白身時,卻沒有攀交,引我爲同鄉。今日蒙陛下厚愛,才得此富貴,這才門庭若市,人人都要與我結親,個個都說是同鄉,彷彿這遠親和同鄉,成了了不得的事,這等交情,實是可笑。”

楊榮點點頭道:“那就繼續與他們接觸,但你也要小心。”

金幼孜微笑道:“楊公不必擔心,我的性情,你難道不知嗎?自我入文淵閣,文淵閣中,有幾人能想起文淵閣中有一個金幼孜?”

楊榮隨意大笑。

金幼孜雖是在文淵閣中資歷最輕,可他確實基本上像個透明人一般,極少發表建言,也很少拋頭露面,各部有事下意識的會找楊榮和胡廣。

他這等沉默寡言,且隱於文淵閣中竟似失蹤的性格,就足以見他的心機何等的深沉,這樣的人,辦什麼事,都必然是滴水不漏的。

正說話之間,突然,外間有人驚慌地道:“聖駕……聖駕……”

楊榮和金幼孜隨即起身,二人對視一眼。

“聖駕行將入宮,聖駕行將入宮了。”卻是一箇中書舍人的聲音,打破了文淵閣中的安靜。

楊榮和金幼孜大驚,可目中又有狐疑。

突然楊榮大笑起來道:“聖駕入宮?對,這就是聖上的性情,聖上神鬼莫測,從不照常理行事,金公,陛下尚在!”

金幼孜立即就道:“速去迎駕。”

各部之間,本是大家都沉默寡言,在這個節骨眼,幾乎每一個人,都顯得格外的謹慎,生怕自己做錯事,說錯話。

可現在,這消息就好像是一塊大石,直接摔落本是無波的古井之中,頓時驚濤捲起。

大明門外,三三兩兩的大臣趕到。

衆臣或悲或喜,可即便是心中悲憤,面上卻也帶着強笑。

可朱棣好像故意磨蹭一般,行轅走得並不快。

因而,這大明門外,已是百官雲集了。

又過片刻,便見朱高熾匆匆趕來。

他在大內得知了消息,徐皇后聽聞了噩耗,當即暈倒,他不敢怠慢,自是在旁伺候,不敢離開。

而如今……得到了消息,朱高熾匆匆趕到,在他氣喘吁吁之時,聖駕終於到了。

太子朱高熾率百官拜下,恭迎聖駕。

朱棣騎馬,不急不慢地來到太子朱高熾的面前。

一個翻身下了馬,他居高臨下地看着氣喘吁吁,臉色急的發紅的朱高熾。

這個時候,估計最爲尷尬的就是太子了。

老皇帝傳出可能駕崩的噩耗,就難免會有人懷疑太子在背後竊喜。

可另一方面,太子死了父親,理應悲痛。

“父皇。”朱高熾躬身道。

朱棣笑了笑,目光復雜地看了他一眼,卻不露聲色,又意味深長的樣子,慢悠悠地道:“朕聽聞有許多人盼着朕死,太子與卿等………似乎已經預備好了新君登基的大典了,是嗎?”

這一下子,太子與百官盡都色變。

朱棣來回踱步,看着這一片跪着地,烏壓壓的人。

他眼眸眯起來,似笑非笑地道:“是不是……楊卿家?”

這是對楊榮問去的。

楊榮鎮定自若地道:“自江右傳出流言,朝中確實慌亂了一陣子,聞知陛下有變,朝中無不悲愴,尤以太子殿下爲最。”

他回答得十分篤定。

朱棣凝視着他:“是嗎?”

朱棣信步走到另一個人跟前,道:“胡卿家也這般看?”

胡廣道:“楊公所言,句句屬實。”

朱棣便又至金幼孜的面前:“金卿也這樣認爲嗎?”

金幼孜沉默。

片刻之後,他面色平靜地道:“臣在處置票擬,不敢窺測太子殿下,所以……臣不知。”

朱棣哈哈一笑,卻不置可否。

幾乎每一個人,理論上都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當然,任何答案,也未必都是正確的。

因爲……這得看陛下如何理解。

陛下是最懂權術的,或者說,這個靖難出身的天子,乃是天下最擅長於將權術玩弄於鼓掌之人。

他畢竟經歷了太多,也見識了太多。因而,他對事物的理解,必然是特立獨行。

朱棣突而到了金忠的面前:“金卿也來說一說。”

金忠這時卻是怒目看着朱棣道:“陛下今平安回宮,已是天下大幸,何以回宮,不詢問社稷是否安定,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卻獨問自家兒子的事?”

他還要繼續說。

朱棣擺擺手:“好了,好了,你別說了,別說了。”

朱棣又踱了幾步,又突然在一人面前停下,他深深地看着此人,道:“兵部左侍郎蔣臣是嗎?”

這人叩首頓地:“臣兵部左侍郎蔣臣,見過陛下。”

朱棣微笑道:“你素來知兵,你也是這般認爲的嗎?”

蔣臣稍稍猶豫片刻。

他道:“臣乃區區侍郎,不敢妄議宮闈中事,太子悲喜,臣無從所知。”

朱棣卻道:“若是以你臆測呢?”

“臣不敢妄測。”蔣臣道。

朱棣頷首,卻突然慢悠悠地道:“可是……既然你無從知道太子的悲喜,可是據朕所知,這幾日,你不但見了太子,還見了太子兩次。”

此言一出,蔣臣的臉色頓時變了。

他忙不迭地道:“這……這第一次……”

這話還沒說完,朱棣便打斷道:“第一次你不必解釋,第一次是你與錦衣衛指揮使僉事周彥一起見的,至於那周彥……已下了詔獄。你放心,他在裡頭一定會生不如死的。現在,來和朕說一說第二次吧。”

蔣臣匍匐在地,他的身軀開始微微地顫抖起來,而後,他嘶啞着聲音道:“第二次,乃聞知噩耗,臣與金公人等……一齊往東宮見太子殿下大駕,希望此時,殿下能主持大局。”

朱棣點頭,神色間看不出喜怒,只道:“看來你的耳目頗爲靈通。”

將臣努力地穩着聲音道:“臣……臣也是聽人得知。”

“聽了誰?”

“坊間之言。”

朱棣勾起一抹笑,道:“此後,你還去見了金幼孜三次,見了一次金忠,見了兩次夏原吉,是嗎?”

蔣臣忙道:“這只是臣的禮數。”

朱棣道:“你的禮數倒是不少啊。”

蔣臣整個人戰戰兢兢的,他有些慌了。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而他卻愈發的小心,回答道:“臣……臣……乃大臣……非常之時……”

朱棣道:“這般說來,倒是辛苦了你,這幾日來回奔波,這是要扶大廈將傾,還是爲國分憂呢?”

“是爲國分憂。”蔣臣道。

朱棣點點頭,突的轉過身,回頭看向那依舊跪在地上的一片烏壓壓的大臣。

轉而,目光深深地看了太子朱高熾一眼。

朱高熾整個人繃得緊緊的,大氣不敢出。說實話,誰有這麼一個父親,誰都沒有心氣。

朱棣似走了兩步。

見朱棣的腿慢慢離開自己,蔣臣身形一頓,稍稍鬆了口氣。

可就在此時,朱棣卻猛然舉起了手上的馬鞭,狠狠一下,那馬鞭在空中飛快地甩出,直朝這蔣臣身上抽打而來。

這鞭如靈蛇,啪的一下,生生將蔣臣身上的官衣撕爛,甚至裡頭的皮肉,也在驟然之間皮開肉綻。

蔣臣猝不及防的一聲哀嚎。

可不等他繼續更大聲的嚎叫,又一鞭飛快地下來。

這一鞭更狠,直接落在他的烏紗帽上。

烏紗帽瞬間的打爛,這蔣臣頓覺得自己的腦袋一下子不是自己的了,疼得忙雙手抱頭,皺着一張臉,在地上滾爬起來。

朱棣的靴子,很快又踩了上來,踩住他的衣袖上,令他無法掙脫。

朱棣將鞭子一卷,而後鞭子的木柄化作了短劍,狠狠地朝他的喉頭一紮。

這鞭柄乃是菱形,硬木打製,這狠狠紮下,鞭柄雖不鋒利,卻還是在朱棣極強的力道之下,驟然之間,直接戳破了蔣臣的喉頭。

蔣臣身子抽搐,捂着自己的喉頭,他只覺得自己喉結的軟骨已是碎裂了。

隨即,他猛地噴出了一口血來,倒在地上,雙目猛地張開,瞳孔收縮着,好似見鬼一般,惶恐且痛苦地看着朱棣。

他身子蠕動着,用出所有的氣力,道出了一句話:“陛……陛下……莫殺我……我……我說……”

朱棣只笑了笑,提起了腳,隨即,靴子狠狠地踩在了他的面門上,這狠狠一腳,生生將他的腦袋以一種奇怪的姿勢,好像與脖子分離了一般,直接歪成了詭異的形狀。

蔣臣七竅流血,已是沒有了呼吸。

空氣中猛然間安靜得可怕,所有人誠惶誠恐地看着這一幕。

朱棣卻自顧自地將靴子踩在蔣臣的屍首上。

有宦官見狀,慌忙上前,拜下,用絲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朱棣靴子上的血跡。

朱棣甚至懶得再看腳下的人一眼,平靜地道:“現在要說,是不是已經遲了,你的同黨,有的人是要說,不多你一個。”

朱棣說着,目光如梭一般,朝着一個個人的面孔去。

只是……此時所有人都儘可能地匍匐埋頭,無人敢對視朱棣的雙目。

只有張安世在一旁心在淌血,無聲地吐槽,這下好了,陛下你的逼倒是裝了,可憐我的線索啊,又斷了一根。

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153章 前所未有的大捷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2章 重新做人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500章 滿門富貴第307章 至寶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533章 努力罷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259章 國公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111章 卷,往死裡卷第47章 炸的好啊第306章 殺雞儆猴第503章 一通亂殺第2章 重新做人第129章 重賞第111章 卷,往死裡卷第215章 陛下大喜第45章 龍顏震怒第412章 張安世的殺手鐗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453章 謎底第485章 千載難逢的機遇第263章 百年基業第34章 大禮第522章 賺瘋了第281章 千刀萬剮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15章 震動朝野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301章 射光殆盡第69章 聖意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18章 面聖第34章 大禮第90章 朱允炆入宮第44章 驚天動地第47章 炸的好啊第68章 朕真的發財了第11章 神藥第529章 搜刮殆盡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346章 身敗名裂第1章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188章 落網第583章 衆建諸侯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315章 宮中震怒第61章 入宮赴宴第528章 搞錢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416章 趙王有疾第254章 人間至寶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117章 朝野震動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179章 血債血償第250章 論功行賞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11章 神藥第366章 漲勢喜人第429章 他們都是自願的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376章 徹查到底第403章 震古爍今的賞賜第456章 加恩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113章 賺翻了第162章 有一百六十二章:簡在帝心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第418章 禮賢下士的趙王殿下第49章 發財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15章 後發制人第356章 捷報入宮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511章 帝心難測第508章 陛下聖明第313章 大恩大德第601章 獻禮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96章 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