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褒獎

徐皇后也是跟着馬皇后織過布的人,對織布機倒是頗爲了解,於是頷首:“好。”

於是鄧健再不猶豫,隨即開始上手起來。

其實鄧健雖然稱呼它爲紡織機,不如說是‘紡紗機’。

在大明,最流行的是三錠腳踏紡車,此車來源於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黃道婆,在宋朝的黃道婆之後,又經改良,於是出現了四錠腳紡紗。

也正因爲有了這個,整個大明朝,其實也經歷過紡織業的大發展,尤其是在松江府一帶,紡紗蔚然成風。

不過顯然鄧健所演示的紡紗機,卻和踏紡車不同,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只見他開始輕車熟路的動作起來。

徐皇后越看越覺得稀罕,不由得道:“這紡機,比本宮以往用的好,速度快許多,也輕便。”

朱棣站在一旁,顯然對於婦人紡織的玩意不是很懂,不過既然徐氏說好,那肯定是好的了。

於是朱棣嘆息道:“太子和太子妃太費心思了,太子……”

“兒臣在。”

朱棣道:“高皇帝乃淮右布衣,能得天下,而我大明能夠一統四海,這都是因爲得了高皇帝都遺德,正因爲如此,我們做子孫的,才需要慎之又慎,朕見你有此心,甚是寬慰。你是太子,乃國家儲君,將來遲早要克繼大統,要牢記高皇帝,更要牢記高皇后的教誨。”

朱棣雖然已經冊封朱高熾爲太子,不過對於太子將來是不是做皇帝的事,卻表現出模棱兩可的態度,今日卻直接說將來太子要克繼大統,這其中只怕別有心思。

漢王朱高煦在一旁聽了,臉色慘然,那漢王妃也是面如豬肝。

朱棣又揹着手道:“朕的兒子們要謹記這些,還有那些功臣子弟們,也該要謹記,不要老是再鬧出什麼笑話來,祖宗們打江山不易,若是人人都像什麼京城二兇那樣,那還了得?還有你的妻弟,你也要適當的管束,需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啊。哎……但願你們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

說着,他頓了頓,又道:“這些子弟裡,張𫐄也就罷了,他沒了父親,疏於管教,也情有可原。張安世那小子,朕已當着你這太子的面正告,還有一個朱勇……”

他想起了朱勇,目光便落在了亦失哈的身上,道:“朕前些日子,不是交代了讓人去給成國公遞個話嗎?讓他好好的管一管這個小子。”

亦失哈一臉尷尬,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朱棣蠶眉一擰:“又怎麼了?”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道:“成國公乃是陛下心腹愛將,可謂是肱骨腹心之人,陛下讓奴婢找人私下裡去說,其實也是爲了保住成國公的顏面,所以奴婢思來想去,便請了和成國公交好的泰寧侯陳圭去規勸。”

朱棣道:“後來怎麼了?”

“起初規勸的時候,成國公還支支吾吾的,不過再後來,成國公他急了。”

朱棣露出不解:“他急了,他怎麼急了?”

“成國公當面便罵泰寧侯,說老子的兒子怎麼管教關你鳥事。”

朱棣一臉懵逼。

這是直接被幹沉默了。

老半天,才咬着牙根道:“有其子必有其父,朕早知道這老混賬不是好東西。”

顯然,朱棣此時的心情還不錯,隨即便又道:“罷了,不理他們。”

當夜,兒女們已是走了,方纔還熱鬧的寢殿裡,驟然清幽起來。

徐皇后坐在織機旁,擺弄着這織機。

朱棣則在窗前踱步,月光落在他的臉上,這素來剛勁肅然的臉,卻多了幾分愁容:“哎……你說……那些不成器的子弟,如郭得甘一般,該有多好?”

徐皇后嫣然一笑,道:“郭得甘算是救了臣妾的一條命,可世上哪裡有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別人的孩子的。這些子弟,都是他們爹孃養出來的,就算再壞,也是自己的心頭肉。別人的再好,也只能羨慕,卻絕不願替代自己的孩子。”

朱棣溫和一笑,自顧自的走到坐在織機前的徐皇后身後,輕輕地給她捏着肩,一面道:“這話在理,哎,只是終究有些可惜罷了。就說太子,那個妻弟就不安分,將來太子若當真做了皇帝,這張安世就是國舅啊。太子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爲人和善,說難聽一些,叫婦人之仁,只怕到時候,那張安世殘民害民,太子也會縱容着。”

徐皇后也蹙眉起來,頗有擔憂,她時刻記得馬皇后的教誨,知道皇親國戚若是害人,不知多少人要家破人亡,於是也頷首道:”君子之澤,三世而斬,子弟們若不肖,危害甚大。這樣說來,臣妾倒是覺得,若是這些子弟,都如陛下所言的這個郭得甘一般,倒是好了,哪怕有一半也好。“

朱棣失笑起來,便又道:“其實郭得甘也沒這麼好,古靈精怪的,膽子也大得很,且最擅長造謠生事,無事生非,他還糊弄走了朕不少銀子呢。”

徐皇后已聽說過許多次郭得甘的事,她只細心地傾聽朱棣的話,突然道:“陛下不是說,他也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子弟嗎?何不尋訪一下他的家族,且看看來路。”

朱棣臉上有些動容,稍一思索之後,卻是認真地道:“錦衣校尉查訪的該是獲罪之人,若朕派人緹騎出去打探這郭得甘,就未免過頭了。錦衣衛是一柄刀,可以用,但是它的刀刃,是對付那些亂臣賊子,卻絕不可用在不該當用的地方。”

說罷,朱棣又道:“朕其實也知道,錦衣衛有人躍躍欲試,可朕早已私下讓人去告誡過,誰若是敢妄動,朕絕不輕饒。手裡的刀子若是不聽使喚了,纔是最可怕的。”

徐皇后深有同感,不禁頷首。

夜幕落下,寢殿的燭火也漸漸熄了,一夜有話。

…………

朱高熾近來心裡舒坦了許多,父皇開始讓他慢慢的接觸朝政,對他的態度也有所改觀。

張安世最近也老實本分,爲了萬壽節入宮給陛下祝壽,楊士奇和鄧健二人幾乎將張安世盯得死死的。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甚至過了幾日,皇帝下旨,命太子前去孝陵祭祀高皇帝。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父皇得了天下,唯一的合法性來源,就在於他是高皇帝的兒子,因此孝順自己的父親,是天大的事。

一般這樣的事,都是朱棣親自主持,不過這一次,卻放手讓朱高熾去了。

朱高熾前往孝陵,主持祭祀之後,等到月末時節,回到了東宮。

只是……

嗯?

朱高熾覺得東宮有些不一樣。

當然,不是說詹事府機構有什麼不同,問題出在東宮的後苑。

這後苑清冷了許多,平日裡來回穿梭的宮娥和宦官……似乎都不見影蹤了。

甚至,平日裡連負責迎接和伺候他的宦官也不見了蹤影,只有一個養在東宮裡駝背、眼花的老宦官坐在門禁之後,揚着一柄拂塵驅趕着蒼蠅,悠然地曬着太陽。

見到了朱高熾,微微顫顫地來行禮。

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76章 有殺氣第262章 加封第548章 千里覓封侯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475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126章 不堪一擊第551章 一榮俱榮第550章 大權在握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14章 豬隊友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52章 人才啊第301章 射光殆盡第102章 高中會元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395章 生殺奪予第490章 你敢想嗎?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74章 喜臨門第503章 一通亂殺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364章 揭開謎底第458章 無價之寶第207章 舅甥一家親第82章 給朕一網打盡(八千字大章)第146章 功臣面聖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528章 搞錢第293章 人人有賞第38章 打的就是漢王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45章 龍顏震怒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465章 張公子請客 諸公買單第573章 入宮報捷第69章 聖意第460章 你敢想嗎?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198章 救駕第63章 秦王繞柱第494章 揭穿真相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2章 皇孫沒舅舅了第151章 大獲全勝第463章 暴利第568章 秘密武器第46章 殿前審問第481章 欽犯落網第42章 京城三兇第38章 打的就是漢王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575章 風向變了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349章 無雙國士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66章 朕發財了?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37章 皇孫的煩惱第340章 帝心難測第463章 暴利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92章 得悉真相第25章 才高八斗第460章 你敢想嗎?第90章 朱允炆入宮第390章 真兇伏法第244章 請君入甕第344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35章 如獲至寶第175章 起死回生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5章 上奏第43章 炸上天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326章 反殺第548章 千里覓封侯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597章 賜宴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92章 盡誅第553章 急奏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574章 喜臨門第36章 褒獎第359章 天大的喜事第493章 震驚第98章 大捷第329章 好多好多的糧第327章 誠實做人第44章 驚天動地第339章 好東西給你看看第140章 獻策第149章 大賺特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