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秋後算賬

姚廣孝死了。

君臣慟哭。

不久之後,張安世親自收斂了姚廣孝的屍首,裝入了棺木。

作爲姚廣孝的‘兒子’,張安世負責所有喪事的後續事宜。

金忠沒流多少眼淚,可他的心,卻好像被割了一道又一道。

當初那個曾與他同甘共苦的夥伴,如今終於先行一步。

他不但悲痛於姚廣孝的死,更感覺到他與姚廣孝曾代表的時代,似乎遠去,如煙消散。

他抓着張安世的手,沒有去詢問姚廣孝臨終時說了什麼,只是詢問了一些臨死前的情況。

張安世一一回答。

金忠認真地聽完,才幽幽地嘆息道:“姚公深謀遠慮,他做任何事,必有他的理由,他能死而無怨,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金忠說罷,勉強笑了笑。

只是這笑,估計比哭還要難看。

張安世不知如何回答,只神情悲切。

朱棣一宿未睡,關在廨舍裡,足足一夜,一夜過後,他徑自從屋裡走了出來。

他顯得憔悴,卻又好像要振奮精神,當下,命人召衆大臣覲見。

衆大臣到了朱棣的跟前,個個一臉悲傷之色。

倒是戶部尚書夏原吉率先道:“陛下,姚公立下大功,他本是閒魚野鶴一般的性情,不求封賞,只是如今故去,喪事……”

夏元吉沒有把後面的話完全說完,可意思已經很明白。

姚廣孝這樣的人,喪事可不只是請人吃席這樣簡單的。所謂禮法,即便是死亡,也需一整套的配套,不只是喪禮的籌辦,還有死後的地位,包括了追贈,最終再確定,用什麼待遇進行操辦。

朱棣只淡淡地擡頭看了夏原吉一眼,像是心頭早有了決斷。

沒有等多久,朱棣便道:“姚師傅乃靖難第一功……追贈……其爲榮國公……”

他頓了頓,心情似是很低落,卻又勉強打起精神,接着道:“他的諡號,令禮部擬定,及早奏上。他無子女,威國公張安世,受他傳承衣鉢,與子無異。所有喪禮,都由威國公來操辦。他希望自己能夠火化,再置舍利塔,保存自己的舍利,這……也令張安世來操辦……”

說到此處,朱棣眼眶赤紅,佈滿了血絲,哽咽着繼續道:“他的佛塔,就修建在太廟之內………“

事實上,歷史上的姚廣孝,是第一個安葬進太廟的文臣,也是整個明朝唯一的一個。

明朝近三百年,沒有人獲此殊榮。

這也意味着,後世的任何皇帝,要告祭太廟,都要給姚廣孝預備一份貢品,並且派遣禮官,隔三差五前去祭祀。

因此,當朱棣說到入祖廟的時候,楊榮、夏原吉等人都大爲吃驚。

只是很快,他們心情也漸漸平復。

任誰都清楚,與其說朱棣馬上得天下,不如說,朱棣是在姚廣孝策劃之下奪取天下。

在整個靖難的過程中,姚廣孝幾乎是整個靖難的發起者,組織者,甚至是執行者。

這是任何一個靖難功臣,都無法比擬的。沒有姚廣孝,甚至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

於是衆臣沒一人異議,紛紛道:“遵旨。”

朱棣吁了口氣,纔看向張安世道:“張卿,此事就仰賴你了。”

張安世連忙拜下,鄭重其事地道:“臣萬死不辭。”

朱棣又道:“至於姚師傅的神道碑銘,朕要親自撰寫,就不必禮部草擬了。”

而後,他緩緩地站了起來。

這只是姚廣孝的後事,後事簡單,可接下來還有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那就是完成姚廣孝的心願。

朱棣踱了幾步,才道:“寧國府的情況,如何?”

衆臣默然。

張安世這時道:“府衙、縣衙,所有官吏,統統已拘押,該殺頭的殺頭,該抄家的抄家。除此之外,錦衣校尉出動三千七百二十五人,開始徹查寧國府的弊案,所有牽涉此案者,都從重處置。”

“臣又抽調了一批太平府的官吏,緊急趕來善後,在各縣,臣命人置類似登聞鼓的鳴冤鼓,準備進行最後的疏離。除此之外,便是清查隱戶和隱田,以及拉丁的情況。”

朱棣沉聲道:“要罪加三等,不可姑息。”

朱棣說得斬釘截鐵,這已不是害死了姚廣孝的問題了,或者說,姚廣孝根本不是被這些人害死,以姚廣孝的本領,憑着這些人,也配殘害嗎?

但是朱棣明白,姚廣孝不過是希望以自己之死,揭開這個蓋子,用自己的死,讓朱棣痛下決心,用自己的死,昭告天下罷了。

張安世卻道:“不,不必罪加三等,臣查到的情況,也已是觸目驚心,濫殺無辜,貪墨,隱藏人口和土地……就已是十惡不赦了。至於平日裡,有不少人動用私刑,濫殺無辜,更是不勝枚舉。還有此番,爲了四處捉拿逃戶,許多人家,組織壯丁,圍追堵截,受害的百姓亦不在少數。”

朱棣眼中透出憤恨,道:“姚師傅就是因爲知道這些,所以才趕來此。就是想要避免這些人,繼續害死無數百姓啊。錦衣衛……要嚴查到底,一個都不得放過。”

張安世道:“遵旨。”

張安世現在可也憋着一肚子氣呢。

不得不說,姚廣孝最後的話,讓他心裡有了幾分感悟。張安世兩世爲人,一直寄望於用上一世的道德,當做自己在這個時代的處事觀。

所以他暈血,他有時不願將事做絕,對於禍及家人的事,往往表現得慎重。

可現在方纔知道,後世的人,人就如原子一般,是一個個的個體,至多也不過是一個小家庭。

而這個時代,人卻是以家族的形式生存,自己稍有軟弱,或是猶豫,便不知多少人,要被人害死。

張安世領命,再不耽擱,立即馬不停蹄地開始佈置。

很快,大量的謀逆和欺君案開始浮出水面。

整個寧國府,幾乎不存在沒有藏匿人口和田地的狀況。

寧國府的黃冊裡,所記錄下來的所謂的耕地,實際上,不及藏匿的三成。

也就是說,七成都被人藏了起來。

而去歲,也不過是五成而已。

一年之內,直接惡化至此,是誰都難以想象的。

張安世也很乾脆,直接給定下一條紅線,藏匿田地百畝以上者,直接抄沒家產,千畝者,就可能要考慮到殺頭的問題了,若是超過了三千畝,主人殺頭,其餘親族統統流放。

至於百畝以下,便按藏匿的耕地數目,以太祖高皇帝開始算起,補足這數十年來百畝土地的稅賦,少了一粒米,便立即抄家流放。

錦衣衛已開始出沒在各鄉,太平府抽調來的官吏,對清丈土地也是得心應手。

每日,府衙這裡,便有大量的人拘押,而後從太平府來的推官,直接判決。

城外每日被殺者,便有百餘人。

府的大牢,也是人滿爲患,不得已,張安世直接將抄沒的七八處宅子,充作臨時的監獄。

一時之間,這寧國府哀嚎遍野。

而那原本在府衙裡,那自稱自己叫夏昌,且是良善小民的夏昌,又重新歸案。

他狼狽地跪在地上,此時府衙之外,早已吸引了不少人。

許多百姓紛紛來此,議論紛紛,因爲……這夏昌,乃是本地有名有姓的人家,他的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

數十代的富貴,在這寧國府,可謂人盡皆知。

就這麼一個人,如今……早就已是斯文掃地。

而之所以此案張安世要親自來審,是因爲數目……實在太大了。

張安世抵達,衆人肅然。

市井裡,已有人將張安世比作是活閻王了。

張安世倒也不在乎這些。

人一到,那跪着的夏昌便立即哀嚎:“冤枉,冤枉……”

張安世看也不看他一眼,直接拿起了案牘上清丈土地的簿子一看,而後狠狠的摔到了夏昌的面前,氣憤地冷然道:“冤枉?六萬七千四百多畝的土地,你們夏家,隱藏了多少年?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你們還會做戲,從隱藏的地裡,拿出幾千畝來,登記在黃冊,建文之後,伱們倒是厲害,裝都不裝了?”

夏昌道:“這些事,草民從不過問,都是主事打理。”

張安世忍不住大笑一聲,笑裡盡是嘲諷,道:“好一個主事打理。這樣說來,倒是冤枉了你。你那主事倒是忠心,爲了幫你藏匿稅賦,冒着這樣大的風險。不過你放心,你招認了那主事,也很好。來人,將那主事帶進來。”

沒多久,便有人被押了進來。

這主事早已面如土色,嚇蒙了,到了張安世的跟前,只是不斷地磕着頭。

張安世道:“既然都是你這主事幹的好事,那就再好不過了,看來……你的罪責比較輕,而這主事……不殺他全家,不足以平民憤了。”

主事一聽,兩眼發黑,幾乎要昏厥過去。

可巨大的求生慾望,教他猛地強打精神,隨即便是哀嚎:“這都是……夏太公的主意啊!他是主人,小的怎麼敢做主?夏太公……他何止是藏匿田地,他……當初佃戶逃亡的時候,他組織了七十多個莊客,沿途劫殺了三十多人。連婦孺都不肯放過。他還對人說,不肯安心事農,就是這樣的下場,這叫以儆效尤。不只如此……他還搶佃客的妻女,他……他……”

夏昌大怒道:“你大膽,想要背主嗎?”

似乎這夏昌的餘威尚在,這主事頓時嚇得不敢說話了。

張安世卻笑了笑道:“不急,不急的。這種事,其實是不怕你們抵賴的。你夏家家大業大,這麼多的莊客,想要覈實,還不是輕而易舉嗎?”

“夏昌,我可和你說好了,你今日說的話,都記錄在案。可若是知道你所言,盡是胡扯,你要明白,錦衣衛辦的乃是欽案,你是讀書人,欽案是什麼意思,想來你應該是清楚的。到時只要查到你所抵賴的罪,統統都有,那麼就又是一條欺君罔上了。你年紀大了,也活不了幾年,可你一家老小,只怕就要跟着你一併遭殃了。”

這話一出,夏昌頓時就繃不住了,立即嚎啕大哭着道:“藏了一些地是有的……”

張安世冷笑道:“六萬多畝,也是一些?”

“萬死。”

張安世道:“看來你是認罪了?”

“認,認……”

“其他的罪呢?認不認?強搶人妻女……這些認不認?”

“她們是自願的。”夏昌哀道:“還請明鑑啊。”

張安世聽他說的振振有詞,只覺得背脊發涼,寒芒在背。

於是冷冷地看着他道:“是嗎?這樣說來,難道非要我去問苦主?”

夏昌便哭道:“公爺這是要逼死小老兒嗎?”

張安世道:“來人……將供狀給他,這些罪,他肯認的就簽字畫押,不肯認的,也無妨,繼續讓錦衣衛徹查便是。”

一摞供狀送到了夏昌面前。

夏昌渾身顫抖,他草草看過,畢竟是讀書人,許多事,他是清楚的,可最終,他似乎權衡了利弊,覺得認罪比不認要好,當下,一條條的簽字畫押。

供狀奉上,張安世只看一眼,隨即拋給一旁的判官,這判官只一沉吟,當即道:“夏昌私藏兵器,圖謀不軌,欺君罔上,強搶民女,殺人……諸罪並罰,抄家,滅三族,無族流放。”

夏昌聽罷,已是要昏厥過去,他憤憤不平地大呼道:“我已認罪伏法,爲何還有欺君罔上?我藏兵器,是爲了防歹人,殺人者也非我,是家中的莊客……饒命,饒命啊……”

張安世依舊冷冷地看着他,道:“少來和我玩弄什麼文字遊戲,我曉得你讀過書,有一張巧嘴,本事大的很,可這世上,不是光憑你伶牙俐齒,就可以抵賴的!恨只恨你家享了幾十代的福,而你也作威作福了大半輩子,今日誅滅你夏家,卻是來遲了!”

隨即,他大喝道:“來人,拿駕貼,抄了夏家……將這老狗帶下去,明日與他家人,一道問斬。”

夏昌直接兩眼一翻,昏厥了過去。

外頭一起聽審的百姓,個個嚇得大氣不敢出,不親眼看到官府如此狠辣,真的無法想象,這堂堂夏家,就這麼沒了。

要知道,這夏家,哪怕隨便一個公子來府城,都是可以和縣裡和府裡的官員們同桌吃飯,一起寒暄的啊。

張安世對於百姓們的目光,沒有太大反應,隨即吩咐判官道:“現在任務重,要快刀斬亂麻,要審的人太多了,要儘快處置妥當,你和下頭官吏,辛苦一些。”

“是。”

張安世丟下這句話,便徑直而去。

又過了數日。

張安世帶着一身疲憊,往廨舍覲見。

朱棣沒有急着擺駕回宮,而是在此鎮守,等這寧國府穩定了再做打算。

皇帝不走,隨駕的大臣們,也只好留了下來。他們在這府城之內,都感受到了一股肅殺之氣。

寧國府的事辦砸了,這一點,大家都不得不承認。

因爲太多惡劣的事就在眼前,誰也無法否認。

當然,更多人將這些都推到了惡吏上。

只是現在,大家當着陛下的面,卻都不敢做聲。

張安世則拿着一份錢糧簿子,特來求見。

朱棣聽聞張安世來了,知道張安世這幾日善後辛苦,立即命進來稟報的宦官領他進來。

在這小小廨舍的小廳裡,大臣們人滿爲患,張安世行過了禮。

朱棣直接道:“賜座。”

於是,亦失哈親自搬來了一把椅子,張安世也毫不客氣地坐下。

朱棣這才道:“事情如何?”

張安世如實道:“辦了不少人,可還有一些後續收尾的事。除此之外,就是防患鼠疫,現在藥品和人員都來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原先的那些醫戶,也都遣散,給了他們一些路費。他們千恩萬謝,都說陛下聖明……”

朱棣聽到聖明二字,像是又一下子觸及到了他心頭的某個點,他脣角勾起一絲冷笑,帶着幾分自嘲道:“聖明嗎?”

張安世沒吭聲。

不過張安世很快轉移了話題,道:“還有一事……臣查到隱田的情況,觸目驚心,所以對此,嚴厲打擊,因此,也抄沒了許多的家產。同時,臣還對所有的欠下的田賦進行了清剿,現在的情況是,通過抄家……抄沒到的耕地,已有一百七十萬畝。”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

寧國府下轄六縣,黃冊裡記錄的田畝數,也不過一百四十萬畝而已。

可現在,張安世靠抄家,居然直接就抄了比黃冊登記的土地還要多。

張安世耐心地解釋道:“這些抄沒的土地,多是一些大士紳和大鄉賢的土地,他們隱藏的土地最多,平日裡也多是惡跡斑斑,照着隱田百畝以上,便抄了隱田的情況來看,現在這個數目,大抵和臣在太平府對土地進行登記的情況吻合。”

張安世頓了頓,接着道:“至於隱藏百畝土地以下者,臣沒有讓人直接抄家,只教他們繳了欠稅。不過臣預計,會有不少人,不肯拿出欠稅來,只怕……還得再抄一些耕地。只是……這個數目應該也不會多。”

朱棣還是震驚於張安世方纔雖說的一百七十萬畝的這個數目,這數目實在太可怕了,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只怕寧國府超過半數的土地,現在都在官府下頭了。

可再仔細一想,朝廷這麼多年,國庫虧空,可大量擁有大量土地的人,卻將土地隱藏起來,一點稅賦都不繳納,反而其他的稅賦,都加諸在了小民頭上,這纔是實在可怕。

張安世自是將衆人的反應看在眼裡,他繼續道:“不只如此,查抄到的糧食,還有七十萬石之多,這些數目,臣打算留下二十萬石,賑濟百姓。其餘的,解送國庫,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朱棣頷首:“留三十萬石吧。”

張安世道:“陛下聖明。”

朱棣又道:“這麼多的耕地,如何處置?”

朱棣說着,看向楊榮、胡廣等人。

胡廣心裡苦笑,說實話,聽到這駭人的消息,胡廣的心情很複雜,他一方面覺得這些士紳和鄉賢都是一羣豬隊友,平日裡一毛不拔,簡直就是找死。

可另一方面,胡廣自身就出身於士紳的家庭,這麼多的士紳遭難,抄家,殺人……讓他心裡頗爲難受。

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其實絕大多數在此的大臣,都是這樣的感受。

“陛下……”

此時,刑部尚書金純道:“依律,所有抄沒的田產,都爲官田,或爲皇莊,不如讓戶部那邊,擬一個章程,哪一些爲官田,哪一些爲皇莊,先行界定了再說。”

朱棣若有所思,覺得有道理,這個田畝的數目,實在太大了,無論對於宮中,還是朝廷,都有莫大的好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張安世卻道:“陛下,臣以爲不可。”

朱棣不免詫異,看向張安世道:“爲何?”

張安世道:“陛下,臣在太平府,極力推行新政,太平府下轄三縣,人口也不多,農業上的情況,根本無法顧及,這鄉村的措施和情況,臣辦的都很草率。不過關於這些土地,臣以爲……不如另行佈置和安排。”

“都說無農不穩,朝廷要做的,是鼓勵農耕,增加糧產,打擊欠糧稅的情況,若是直接拿去做了皇莊和官田,不但讓宮中不得不分神來管理莊子,官府這邊……臣也擔心,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朱棣點了點頭道:“你這般一說,朕這幾日,倒是有一個想法……”

他定了定神,便道:“朕打算將這寧國府裁撤,併入太平府治下,太平府只有區區三縣,人口太少,土地也不足。現在有了這寧國府,便有了九縣,人口也有了六十萬戶,總算是有京兆府的樣子了。”

“張卿仍任府尹,各縣官吏,張卿來敲定,至於這些耕地,既然張卿不希望闢爲皇莊和官田,你是府尹,你說了算吧。”

此言一出,滿堂又是一片譁然。

顯然,朱棣的決定,纔是真正的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意料之外。

…………

第68章 朕真的發財了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387章 陛下來算賬了第92章 封官第67章 真相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487章 萬世太平第244章 請君入甕第135章 兵敗如山倒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月底求月票!第374章 普天同慶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103章 賺瘋了第579章 計劃的一部分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64章 天子一怒第505章 一箭雙鵰第275章 真相來了第360章 賺翻了第458章 無價之寶第28章 此卿家事 與朕何干第362章 一鍋端第53章 家國天下第343章 賢王出擊第564章 水落石出第426章 暴利第384章 屠戮殆盡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26章 御前奏對第404章 動手第397章 朕即國家第51章 我心善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252章 張安世的寶貝第556章 兵行詭道第160章 有一百六十章:重拳出擊第281章 千刀萬剮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398章 朕誅之第259章 國公第386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315章 宮中震怒第353章 秘密武器出擊第46章 殿前審問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434章 水落石出第597章 賜宴第471章 龍顏大悅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527章 猛虎出籠第441章 稅賦大漲第596章 大捷第388章 朕在此第473章 殺無赦第278章 將他拿下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55章 滅國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141章 聽我說,謝謝你第70章 漢王倒黴了第100章 加官進爵第232章 二:超規格的賞賜第601章 獻禮第477章 聖孫第401章 封王第600章 大發現第161章 殺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281章 千刀萬剮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436章 說出來都嚇死你第36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42章 君臣相見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45章 龍顏震怒第46章 殿前審問第285章 擋我者死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589章 中興之主第271章 石破天驚第504章 位極人臣第432章 挫骨揚灰第470章 一網打盡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09章 謀逆大罪 無所遁形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327章 誠實做人第257章 大喜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