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閭山道士

張果此言一出,玄宗精神一振。

他請老神仙至此獻策,不就是爲了老神仙的交遊,爲了其結交的那些高士?!

今下張果終於提及了他最關心的事情!

“不久以前,老朽自閩中出海,見海中仙山,名曰‘閭山’。仙山之上高士濟濟,俱是神仙人物。那閭山弟子衣衫、風俗與今時似隱有脈絡傳承,法門修行比之今時似乎更爲精進繁複,但卻也有諸多不同,老朽覺得他們或是上古仙人遺脈,因此能夠留下諸般玄妙傳承,使門下弟子日日精進,遠超今時道門玄修。

老朽踏足閭山之時,閭山掌教名作‘玄和’,其與老朽論道,竟令老朽陡生歎爲觀止之感——陛下或許不知,而今諸般修行法門,修持至於最後,不論佛道,抑或其他諸般法脈,皆爲脫離人世苦海。

而那位玄和掌教提及的法門,竟可以領人高懸苦海之上,化爲神靈。

如此可以既不脫離苦海,亦不會爲苦海當中種種災病苦厄侵染,其稱此法爲‘坐胎功’。

老朽精通丹道,涉獵外丹修煉,但更精於內丹修行。這‘坐胎功’卻與老朽的內丹修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玄和掌教乃稱,閭山一脈,精通‘坐胎功’,且成功坐胎者,乃有十數位,他在其中亦只算得上是後進。

在他之前,還有‘通’、‘顯’、‘鼎’三代前輩。

幾代前輩當中,坐胎成功至今不墮修行、不入生死者,也有數位,這數位大能,今時仍舊存身於世!

如此道脈,於而今天下之間,老朽不曾見過。

強橫如‘茅山宗’,內裡也不過有個半死不死的常靜幀。

陛下如能得閭山道脈相助,何愁不能徹底斷絕天后野心,使之塵歸於塵,土歸於土?

便是李唐皇脈,亦將無有憂患。

陛下亦能與那張午君臣相諧,共同造就一段佳話了。”張果將自身出海尋訪得遇閭山道的種種經歷,盡皆娓娓道來。

玄宗皇帝聽其所言,一時怦然心動,立刻生出了請動閭山仙人,輔佐自身的念頭,他面露笑意,向老道張果說道:“老神仙既然希望我能請動閭山道脈相助,想來亦對此事有一番謀劃。

我當如何方能請動閭山道脈出山相助?

老神仙何以教我?”

張果捋須一笑,回道:“此般神仙遺脈,仙門羽士,老朽能與他們結識,亦純屬偶然。若在從前,陛下欲要請動這樣道脈相助國朝社稷,貧道亦是一籌莫展,別無他法。

但這閭山道脈,卻則格外與衆不同一些。

——玄和掌教聲稱,閭山弟子棲身的‘閭山’,常年漂浮於海上,時隱時現。未能脫離苦海之輩,往往無法見得閭山影跡。

而這座閭山本有神異,其山根地脈遭遇變故,無能與今下國朝氣脈相連,是以雖然明明距閩中郡頗近,閩中之人亦無從發現閭山影跡,閭山弟子自身氣脈又與閭山相連,更不得脫離閭山,出走山外。

陛下卻是江山社稷主,身負巨唐國運氣脈。

只需陛下一道執意,即能令閭山與國朝氣脈相連,閭山弟子自能出走山外——我與那玄和做賭,自稱可以領閭山與今時氣脈相連,使閭山弟子大出天下,賭注即是此事若能辦成,閭山弟子需爲大唐效力五十載!

那位閭山掌教,亦與我立下了印契,同意了賭約。”

老道說過話,便張開了枯瘦發黃的右手掌。

他掌心之中飛光流轉,聚作一道符籙印契,那印契兩側,各有一紅一青兩個以雲芨文字寫就的道名,正是玄和與張果的道名。

玄宗雖未有道門修行在身,但亦熟讀道藏,皇家收藏道門諸宗修行法門亦爲數衆多,他自然看得懂這道符籙印契,亦明白內中涵義,便知張果所言非虛,然而,事臨於此,明明只需他一道旨意,便能大功告成的事情,他卻心生出幾分猶疑來——

“閭山道人根腳何處,今下猶未探明。

而國朝氣脈事關重大,一旦使之與閭山根脈相連——萬一那閭山內生邪詭,豈不是會反過來侵染國朝氣脈?

天后下生,殷鑑不遠!

莫非沒有別的辦法,可首先接引閭山道中弟子出山,待探明其根腳以後,再做打算?”玄宗皇帝深皺着眉頭,向張果問道。

正如他所言,天后不曾修有李唐皇脈秘法,卻能篡奪李唐皇位,令江山社稷幾成武周天下。天后在位之時,雖然博採諸般法門,但一身修行駁雜,不能與李唐皇脈秘法相提並論。

然其借佛門修行,將自身與國朝氣脈相連,所以纔有了李氏數十年的忌憚,天后本身亦成了玄宗皇帝的一塊心病——更不提如今天后更是藉助國朝氣脈,成功死而再生!

玄宗對此自然甚爲忌諱!

張果顯然深明這位李唐皇帝的秉性,他早知玄宗對此會有顧慮,是以當即出聲,拿出了另一種方案:“閭山道中,除卻如今的玄和掌教及至其以下後輩弟子之外,還有‘鼎’、‘顯’、‘通’三代祖師仙真,長生住世。

而閭山第一代字輩,‘鼎’字輩中,只有兩位弟子,且先後執閭山牛耳,掌管全教。

其中,有道名‘鼎陽’者,加尊號‘燭霄廣昭真君’,系閭山開山祖師。

道名‘鼎靈’者,在其之後,繼任掌教尊位,亦有不凡成就。

鼎陽祖師今時不知所蹤,閭山弟子只知其仍存於世間,不知其具體情形如何。而鼎靈祖師,如今仍舊深居於閭山之內,其道法通玄,可以短暫出離閭山,行走天下。

陛下可設法請動這位鼎靈祖師出山,待到陛下疑慮盡去以後,再以國朝氣脈與閭山氣脈相連,卻也不遲。”

李隆基對於這個方案倒能接受。

他點了點頭,道:“似這樣得道神真,多已不再看重世間功名利祿。老神仙覺得,朕該以何種辦法,才能夠請動鼎靈祖師出山?”

“閭山道法,與諸派法門牽連千絲萬縷。

而那位鼎靈祖師,據傳其對於諸派符籙道法,與閭山法脈之間的隱隱牽連,甚感興趣。

可從此處下手,或能請動那位鼎靈祖師。”張果如是回道。

第628章 磨劍(1/2)第775章 先天雨師真君(1/2)第1168章 打碎心中偶像!(22)第156章 猛厲火鵬魔次第(1/2)第336章 “水詭”(2/2)第761章 人在念中,直通幽冥(1/2)第94章 無力的救援(2/2)第859章 大日如來法性第391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求月票!1/2)第1500章 易道二十四卦第1175章 買路錢(12)第349章 重臨現實(1/2)第1499章 “昌”第899章 脫離模擬世界!(12)第901章 斬切‘詭母’(1/1)第1241章 大江東去,明月還來(五)(22)第402章 “父與子”(2/2)第629章 互爲師長(2/2)第700章 后土血脈(1/2)第48章 ‘格鬥家’的過去人生(三)第527章 熊嘎婆(1/2)第1060章 人發殺機,天翻地覆(二)(22)第1062章 人發殺機,天翻地覆(四)(22)第1162章 倒垂血十字(22)第536章 諸天炁蕩蕩(2/2)第802章 賢者喜宴,伏藏裂縫(1/2)第1355章 再探大雁塔(一)(22)第1409章 閭山道士第678章 第四階黑帝雷澤符籙(1/2)第562章 玄照(2/2)第677章 護身符(2/2)第626章 練兵養劍(1/2)第1374章 問鼎(七)第740章 春去也(1/2)第1434章 道士下山(一)第338章 “師父”(二)(2/2)第1396章 圓滿之我(1/2)第266章 趕集(1/2)第483章 長川神宮(1/2)第1072章 丁胖子車隊(12)第210章 繫縛‘心詭’ 二(2/2)第1381章 伏羲氏(1/2)第1306章 高天原(22)第520章 大黑天護法(2/2)第521章 紅寶帳怙主(1/2)第1037章 如見地獄(12)第1018章 棺材裡的“容器”(22)第450章 月讀侍夜叉(2/2)第260章 ‘嘛喇罕護法’(3/4)第1452章 “仙”第672章 鵝蛋臉(二)(1/2)第1220章 聖王(一)(22)第331章 金蛟剪(2/2)第602章 東天青雷五猖郎!(1/2)第1260章 兩隔絕(22)第927章 “僞人”(12)第657章 五雷將軍!(1/2)第659章 模仿厲詭(1/2)第67章 “天穹的眼睛”第1289章 羊脂玉(元旦快樂!)第844章 黃土怪病(1/2)第517章 鏽蝕詭獄(1/2)第707章 真閭山現(2/2)第91章 “買路錢”(求自動訂閱!1/2)第306章 下火海(2/2)第669章 招魂甘露雨(2/2)第837章 第十三次傳法(1/2)第63章 成長中的詭第464章 復甦!酒吞童子(2/2)第862章 總是英雄殺英雄(12)第1059章 人發殺機,天翻地覆(一)(12)第204章 大紀藏(1/2)第1221章 聖王(二)第1021章 六道!(12)第1196章 老母十二相!(12)第242章 掌竈人,三碗米(2/2)第750章 雞母毗藍婆(2/2)第1042章 麻仙姑(4K,11)第1218章 入宮(114K)第111章 神秘銘文(2/2)第35章 說話的藝術(綠色)第1288章 一招閒棋(22)第1412章 鎮魔大醮第1187章 皈依者(12)第730章 普賢王如來(1/2)第986章 儺神!(12)第1049章 經絡(12)第324章 鬼鍘刀(1/2)第295章 善根定果,借命轉生(2/2)第497章 五頭娘娘(1/2)第694章 遊神蕩鬼大會(1/2)第767章 “請續薪火!”(1/2)第949章 “九月二十九”(12,月末求月票!第1504章 深夜的商王宮第1153章 翻天張五郎(12)第1433章 太白衝宮第926章 ‘模仿’意識(12)第231章 目光(2/2)第1137章 象升(22)第337章 “師父”(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