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諸親(求雙倍月票)

想到“官卷”,福鬆看了眼張廷璐。

張廷璐要去參加順天府鄉試,今年是第一次分卷,難度一下子增加了。

在京城寄籍應試的官員子弟上百人,沒有分卷之前,他們要跟直隸當地的士子一起考試,每次上榜有三、四成都是這樣子弟,比在地方舉業容易的多。

分卷之後,就是這些官員子弟內部競爭了。

順天府每科鄉試解額八十,按照民九官一的錄取比例,只有八個官員子弟可以上榜,可是這些年京城寄籍的官員子弟有數百人,這難度翻了好幾倍。

等到會試,也是分卷。

那時候就是民十九官一,每一科下來,只有十幾個名額。

官員子弟,想要藉着順天府鄉試的便利,輕易考上桂榜的歷史,就此結束。

張英又問起九阿哥卸任內務府總管之事。

福鬆就道:“九爺年後隨扈去五臺山,回來就卸了內務府的差事,去戶部行走。”

張英年過花甲,早留了下須,聽了福鬆的話,撫摸着鬍鬚道:“皇上知人善任,九爺有經濟之才。”

只是到了前朝當差,這封爵估計也快了。

因這裡距離京城遠,最新的邸報還沒有過來,所以不管是張英,還是福鬆兄弟都不曉得九阿哥封貝勒的消息。

張英想要問朝廷上的消息,可是想着福鬆的身份,是皇子府僚屬,並不是朝官,就改了口,道:“關於程子祭田,朝廷可有了定論?”

原來程子裔孫五經博士程衍祀,這幾年每年都上折,請給程子祭田,用於祭祀典禮。

自從宋後,理學興起,讀書人尊崇程子。

福鬆也是讀書人,自也曉得此事,道:“禮部沒應,後頭摺子遞到御前,皇上也沒準,只叫禮部敦促該巡撫酌情處理此事,令程氏子孫世世奉祀,不可有缺。”

張英聽了點頭。

這也是朝廷的風向了,不反對儒林尊崇程子,可是卻沒有提高程子地位的意思。

要知道宋之大賢,除了程子,還有朱子這個宗孔嗣孟、集諸儒之大成者。

要是真的擡舉出兩個半聖出來,那往後影響就大了。

就是子弟讀書功課偏重,都要有所轉移。

福鬆兄弟遠道而來,面帶乏色。

張英跟他們說了一刻鐘的話,就讓張廷璐帶他們去客房安置梳洗。

未來女婿上門,還有姻親家的子弟,本該鄭重接待的。

眼下日暮時分,今晚只能家宴,將正式的接風宴安排在明天。

福鬆兄弟幾個,跟着張廷璐出去了。

姚夫人就吩咐身邊丫頭,道:“往廚房傳話,晚上除了加菜,再加兩道麪食。”

桐城飲食,主食是大米。

張家在京城生活三十多年,口味上就比較雜,廚房也備着麪粉。

席面是早就預備下的,一半是桐城特色,一半是京菜,這是怕兄弟幾個不習慣。

兄弟幾個去了客房,除了小廝跟着,其他跟着過來的長隨、護衛,都安置在外院。

等到張廷璐出去,就剩下兄弟幾個,珠亮問福鬆道:“這就是宰相宅邸麼?比京裡的院子大,還以爲江南的院子都小……”

珠亮沒有去過江南的園林,卻是聽過的,曉得有些園林很小,還有佔地半畝的。

京城的院子朗闊,半畝的園子,比一般人家的花園還小。

富明道:“除了‘六尺巷’旁邊的那個吳家,這前後都是張家族人的宅子,這就是書上說的聚族而居吧!”

福鬆道:“張家遷居桐城三百年了,傳到張相,已經是第九代,只張相同曾祖父的叔伯兄弟,就有三、四十人,到了廷字輩的子弟有八、九十人。”

張英也生了七子,只是第五子早夭,只剩下六人。

張氏一族,子嗣繁茂,整個家族都是興起之勢。

珠亮道:“可是張相族人,並不曾聽聞有高官顯宦。”

族人再多,也是依附張英這一房的,不能給什麼助力。

福鬆常跟張廷瓚親近,知曉的更多些,道:“要說張家發跡,要追溯到前朝了,差不多是五世祖的時候,張家就出了進士,換了門第,張相曾祖父、伯父都做到三品大員,只是那是前朝的官,不好提了,有個堂叔,是本朝高官,官至兵部尚書,只是壯年薨逝,當時張相才應童子試,沒有借上什麼力。”

珠亮佩服道:“這就是書香門第,累宦人家了。”

居然跟勳爵人家似的,長盛不衰。

富明也道:“不是說張家二爺的岳父,也是坐到了京堂,小小的桐城,還真是人傑地靈,居然出了這麼多高官。”

福鬆道:“等你下場試了一回,就曉得了,這應舉業有些經驗、技巧在裡頭,一代代傳承下來,子弟學習都有自己的章程,跟埋頭苦學又不同,不管是順天府鄉試,還是江南鄉試,榜上有名的,還是以官紳子弟爲主,真正寒門陋室子弟,少之又少,往後張家的舉人、進士少不了。”

珠亮道:“江南富裕,士紳多,文氣也足。”

富明咋舌道:“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江南富裕,讀書人多,還真是不一樣,怪不得得了機會,京官子弟都要寄籍應試。”

張廷璐叔侄都是寄籍順天府的。

還不知以後如何。

沒有分卷之前,順天府鄉試比江南鄉試好上榜。

不說別人,就說張英的三女婿,也是少年秀才,結果參加了四、五次鄉試,都沒有過。

不過也跟桐城所在省份有關,桐城地處江南,子弟要參加的是江南鄉試。

江南鄉試,解額說起來比順天府解額多,有一百三十五名,只是這是兩省的名額,江蘇佔七成,安徽佔三成。

桐城隸屬安徽省安慶府。

分卷以後,京城官員子弟應試的人數,是江南鄉試官員子弟的數倍,可是錄取名額比江南鄉試的還少,難度一下子增大了。

小些的張家子弟,還能重新選擇,在原籍考試。

可是張廷璐跟張若霖叔侄,已經在順天府寄籍,就只能在順天府應試了。

這叔侄的應試之路,應該沒有張廷瓚跟張廷玉兄弟那樣順當。

時間不早,簡單梳洗,換了衣裳,兄弟三人就又到了張家上房。

他們三個一個是未來姑爺,兩個是親家小輩,不算外客,張家上下就都全乎。

除了張英夫婦,如今在桐城的張家人還有三子張廷璐夫婦、四子廷??夫婦、六子廷瓘夫婦、七子廷瑑、張四姑娘與如今住在孃家的三姐兒夫婦。

張家孫輩,只有長孫張若霖成家了,其他還有十來人,另有外孫、外孫女兩人。

加起來二十多人,正房裡滿滿當當的。

兒孫這裡,除了幾個年幼的,都隨着張英陪客。

女眷那裡,則是都環繞着姚夫人。

兄弟三個出京的時候,覺羅氏再三囑咐,漢人規矩跟滿洲不一樣,在女眷面前要更有禮些。

眼下福鬆三個,就很是乖巧模樣,並不往女眷那邊張望。

倒是女眷這裡,曉得這三個少年中,年歲最大,長得最好的就是四姑爺了。

幾位嫂子就看着四姑娘笑。

四姑娘捏着帕子,臉色泛紅。

等過了端午,她就要離家,隨着三哥進京待嫁,沒想到這個時候福鬆會來江南。

張三姐站在妹妹旁邊,三十多歲,因爲生活操勞,有些老相,跟妹妹像兩輩人。

她長女已經是金釵之年。

看着眼前的幾個少年,她也想到了女兒的親事。

若是能嫁回孃家,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惜的是年歲沒有合適的。

要麼年歲大好幾歲,要麼年歲小一截。

到時候,只能在堂侄裡找合適的人選。

至於其他老親家,張三姐並不打算相看。

她吃夠了苦頭,不想讓女兒重蹈覆轍。

張家興旺在即,她孃家這一房也被族人稱爲“宰相房”。

她同輩的堂兄弟、從堂兄弟總共有八、九十人,總能找到合適的人選做親家。

到了那個時候,要是女兒被輕慢,自己的父親、兄弟就能爲孩子撐腰,不用擔心蒙上仗勢欺人、插手姻親家事的名聲。

福鬆認了一圈人,對於大小舅子與連襟都看了一圈。

張四爺在其中,就比較突出了。

看着十分消瘦,二十好幾的人,比正在抽條的富明強不到哪裡去,神色也帶了幾分陰鬱。

福鬆想起了張廷瓚的話,這位張四爺身體不好,沒有行舉業。

按理來說,書香門第,出了這樣的子弟,多是負責奉養父母,料理產業之類的,偏偏張四爺的身體孱弱,不僅不能下場應試,也不能揹負家族瑣事,成爲張家的富貴閒人。

張英夫婦還在,沒有分家,等到張英夫婦去世,子一輩分家,張家小四房就要艱難了。

如今在老家料理家務的,是張三爺夫婦。

福鬆又留心下張六爺,張家庶子兩人,一人夭折,一人就是他,不過也是姚夫人教養的,並無庶子的萎縮之氣,瞧着比較開朗活潑。

等到認全了人,福鬆兄弟就隨張英父子去了前屋,準備開席。

女眷跟孩子們留在正房。

到了前頭,看着父兄跟福鬆與珠亮說話,張六爺就過來招呼富明說話。

張六爺道:“隆福寺的廟會還年年有麼?有個叫王四面茶的攤子,不知道還出來不出來,他們家的麪茶芝麻醬給兩層,還不糊嘴。”

他是在京城出生,京城長大,十來歲纔回老家讀書,提及京城滿是懷念。

對了,必須要進京應鄉試的倒黴蛋也包括他一個。

富明點頭道:“還好,王四面茶攤子也年年出來,就是換人了,麻醬調的不如原來好,還是兩層,可是加起來比旁人家一層多不了多少。”

張六爺帶了遺憾,道:“那可惜了,還想着什麼時候去京城,一定要再過去吃兩回。”

有個愛好琢磨吃食的姐姐,都統府就有面茶方子,還有好幾種,有小米麪跟糜子面兩摻的,還有單小米麪的,小米麪摻大米麪的、小米麪摻黍子面的。

富明就道:“麪茶方子簡單,想吃叫人做了就是,好吃的關鍵是芝麻醬澥的好,那個香油放好了就是了。”

君子遠庖廚。

張家這樣的門第,子弟從懂事開始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爲了舉業準備。

“咦?”

張六爺好奇道:“你曉得麪茶怎麼做?可不是說那個是糜子面做的麼?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江南沒有糜子……”

第1644章 因小失大(求雙倍月票)第1417章 顛倒了試試(打滾求月票)第364章 辭歲(第三更)第293章 真冷情假冷情(第一更求月票)第1456章 九哥的功勞(打滾求月票)第1642章 隱憂1819.第1775章 摻和第1695章 一件小事(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遲了一步(打滾求月票)第九百四十九章 某人有疾(第一更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急性子(第二更求月票)第382章 攬事(第三更)第687章 情分到了第1514章 緣分淺1899.第1854章 好人緣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不周全(第二更求月票)1866.第1821章 塞翁得馬第156章 德(第二更求月票)1895.第1850章 小心思第775章:您該讀讀《大清律》(第二更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愛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宅(第二更)第1898章 新的計劃書第1908章 枕邊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康熙的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要吃雞蛋(第三更求月票)第363章 團圓(第二更求月票)第788章:代糧(第二更求求月票)1798.第1754章 周全不周全1852.第1807章 並不無辜第1444章 移花接木(打滾求月票)第407章 好好看看(第一更求月票)第419章 新糧(打滾求保底月票)第554章 你盯着些(第二更求月票)第1678章 碩果僅存第321章 夜貓子進宅(第三更求月票)第421章 長隨(求保底月票)第1449章 明白人(打滾求月票)第八百六十三章 夜半犬吠(二合一謝衆書友)第1525章 心動(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心疼我們爺(打滾求月票)第608章 孝順(第一更求月票)第1344章 黑心九阿哥(求保底月票)第九百五十四章 警覺(第三更求月票)第291章 賓至如歸(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裡外(打滾求保底月票)1916.第1871章 魏諳達第793章:事故(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滿意(第二更)第774章:竹子搖搖(第一更求月票)第1561章 美好願景(打滾求月票)第1391章 沒人告訴他(打滾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七章 四哥,弟弟可能得罪人了(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鑑寶鑑人品(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章 出發1871.第1826章 頓悟第150章 惱(第一更求月票)第189章 不孝子(第三更求月票)第126章 捨不得(第一更)第796章:爺說話算數(第三更求月票)第1386章 太巧了(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二百章 出發第776章:打人(第三更求月票)第1651章 準備第86章 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急雨(第二更求月票)第1420章 熱情的九阿哥(求保底月票)1933.第1887章 氣勢逼人(打滾求月票)第539章 草木無心(第一更求月票)第32章 處置第342章 故人(第三更)第1355章 不肯回來了(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意外(第三更求月票)第355章 討喜(謝盟主沙漠裡的月光加更)第1550章 藍甲第30章 帝妃第104章 悟(三更求訂閱)第1336章 牙疼(打滾求月票)第669章 出息了(第一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改運(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慈心(第二更)第一千零二十章 私心(第一更求月票)第4章 反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堵住(第三更求月票)第541章 道惱(第三更求月票)第九百零九章 可笑(第三更求月票)第九百七十二章 春秋筆法(第一更求月票)第482章 吃肉(第一更求月票)第1435章 恭賀(求保底月票)第1363章 借汗阿瑪的威勢(打滾求月票)第1533章 打聽(打滾求月票)第444章 怎麼是單人畫第130章 公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熱鬧(打滾求月票)第253章 有難處了(第一更求月票)第1426章 選擇(求保底月票)第137章 好哥哥(三更求月票)第114章 菜(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弟弟夠意思吧(第一更求月票)第725章 探看(第一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