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滿意(打滾求月票)

涼拌荷葉尖兒,調的是酸辣口味的,荷葉香味很明顯,吃着清爽開胃。

荷花炒雞蛋,味道就尋常了。

不過,康熙還是比較開懷。

新菜譜是什麼不重要,味道如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孝敬的。

九阿哥昨天下午纔在御前說要整理食譜,今天早上就送到園膳房,將他這個汗阿瑪的飲食放在心上,康熙如何能不開懷呢?

這就是養兒之樂吧?

他想了下這兩個食材,也算是比較限定了,只在園子這邊有,時間也是在五月底到八月初的時候。

等到細細品鑑了兩樣新菜,康熙就吩咐園膳房總管道:“將這兩樣記在時令菜裡,今晚給回春墅送一份。”

園膳房總管記下。

見識過德妃的愚鈍以後,康熙有些想宜妃了。

同樣是實心人,宜妃的實心就很可愛,德妃的就是可憎。

想着也有陣子沒有去回春墅了,他下午處理完政務,就去了回春墅。

回春墅中,宜妃正與陳貴人說話,說的是十七阿哥選哈哈珠子之事。

十七阿哥現在由淑惠太妃撫養,不過並沒有攔着他回來給宜妃與陳貴人請安,平日關於十七阿哥的雜事,太妃也樂意跟兩人提及。

十七阿哥是三十六年生人,今年五歲,明年就要入上書房讀書。

關於哈哈珠子的選擇這裡,淑惠太妃也沒有插手之意,開口讓她們這邊選人。

宜妃跟陳貴人道:“按照規矩,外家這裡可以引子弟備選,我記得你提過一次,你大哥家的侄兒比阿哥大兩歲,那不是正好麼?”

陳貴人遲疑道:“科爾沁也有王公臺吉在京當差,要不要從那邊擇人?”

宜妃搖頭道:“宗室勳貴大臣子弟,咱們不說話,全看皇上安排。”

她們能提出的人選,還是包衣這裡。

陳貴人看着宜妃,道:“那娘娘的族人?”

宜妃搖頭道:“堂親只有一個侄兒,在九阿哥府上當差,再遠的小輩都不認識了,纔不替他們操心,你別顧忌我,還是從陳氏族人裡選,或是陳家的姻親人家,往後阿哥也好使喚……”

陳貴人道:“那等到回宮,打發人往奴才家裡說一聲,看那邊的意思吧。”

外頭有了響鞭的聲音。

兩人對視一眼,出去迎駕。

康熙步行而來,扶了宜妃起來,看了宜妃身後的陳貴人一眼,也隨口叫起了。

帝妃進了屋子,陳貴人就帶了宮人回了配房。

看着炕几上的乾果、鮮果盤下去一半了,還有半碟子西瓜籽皮,康熙道:“你們倒是相處得好……”

宜妃親自奉了一盞龍井茶,才笑着說道:“一個個的,水蔥似的鮮嫩,還不興臣妾憐香惜玉?”

康熙瞥了她一眼,道:“怎麼不說你就是喜歡好看的?入宮二十多年了,還沒有改。”

翊坤宮的庶妃要長得好的,宜妃名下官女子也都是同期包衣秀女中出挑的,就是翊坤宮的太監,也比其他宮室的眉眼清秀些。

宜妃“咯咯”直笑,道:“這是近朱者赤,難道皇上不愛好看的?”

康熙輕哼道:“又賴在朕身上,朕看人才不會只看臉。”

宜妃點頭,道:“那倒也是,皇上有識人之能,不看皮表;臣妾不是腦子笨麼,不會看人,就挑好看的喜歡了,相由心生,長得好的,這心腸就壞不到哪裡去。”

康熙搖頭,道:“哪有這樣看人的?朕看你就是懶,不愛費心思罷了。”

宜妃撫額道:“皇上是曉得臣妾的,想多了腦仁兒疼,那就不想唄!”

康熙橫了宜妃一眼,道:“你懶了,生出的五阿哥與九阿哥也不勤快,回頭十八阿哥開蒙,朕可要盯着些,不能叫你拐歪了。”

宜妃很想要講講道理。

五阿哥與九阿哥是她拐歪的麼?

只是還涉及太后,沒法掰扯。

她就有些不服氣道:“皇上真是的,看孩子怎麼能只看短處?也多看看長處,五阿哥雖漢文功課不好,漢話也學的晚,可蒙文與國語卻是不差的,太后還誇了好幾回呢;九阿哥那裡,不是也愛學洋話麼?偏才也是才啊,反正是皇上的阿哥,富貴至極,也不需要考文武狀元……”

康熙搖頭道:“太后眼中,五阿哥就沒有不好的;至於九阿哥,文功課不愛就不愛吧,可騎射也不行,總要練起來,要不然朕要求宗室子弟勤練騎射,皇子卻提不起來,叫人笑話。”

宜妃聽了,多了鄭重,點頭道:“那是不應該,皇上多訓訓他。”

康熙見了宜妃反應,很是滿意。

同樣是護犢子,宜妃這裡就講道理,也可心的多。

康熙想起這幾日暢春園的消息,董鄂氏帶了三個孩子入園子給宜妃請安。

要知道,他雖有了二十多個孫子孫女,可是對豐生三兄妹印象最深刻。

他就道:“聽說董鄂氏帶孩子們進園子了,孩子們長得如何?”

他心裡酸溜溜的。

想着給瑪嬤請安,就沒有想着給他這個瑪法請安。

不過他心裡也曉得,董鄂氏這樣小心是對的。

前頭這麼多皇孫,沒有哪個皇子說送到御前綵衣娛親的。

這是皇家,不是尋常百姓人家。

尋常百姓人家,爺孫相處是尋常事,可在皇家就礙眼了。

尤其是毓慶宮沒有嫡皇孫的情況下,其他家的嫡孫也不好往御前來。

宜妃聽到問起幾個孫子、孫女,立時多了笑模樣,道:“都會叫人了,機靈着呢,尤其是尼固珠,招人稀罕的不行,還愛跟人貼臉,到底是小格格,真是小棉襖……”

“豐生也好,不大的孩子,就很有長子長兄的樣子,也曉得照顧弟弟跟妹妹……”

“阿克丹的眉眼跟老五小時候一樣一樣,看着跟十八阿哥不像叔侄,倒像是兄弟……”

三個孩子,各個都愛,最愛的就是大胖孫女。

宜妃又提及尼固珠抓週之事,道:“是個孝順孩子,活潑還不失規矩,縣主教養的好。”

康熙倒是意外,道:“還以爲你會最喜歡阿克丹……”

宜妃笑道:“都喜歡,只是臣妾瞧着格格更可愛些,當年四公主在的時候也是,比五阿哥、九阿哥貼心多了。”

康熙看了宜妃一眼,他也曉得宜妃待四公主如同親生。

四公主也是有良心的,就算曉得生母送歸母家內情,也沒有與宜妃母子生了隔閡,這也是善因結善果。

要是宜妃對養女只是面子情,那四公主現下身份,也沒有什麼仰仗宮妃的地方。

宜妃接着說,道:“反正臣妾不缺兒子,也不缺孫子,孫女就偏愛尼固珠這一個了,往後臣妾的私房,也要給尼固珠留一份。”

康熙再次意外,道:“這是真上心了?”

要不然以宜妃行事,私房就算留給兒女,也會平均分配,五阿哥、九阿哥、十八阿哥以及四公主與十七阿哥。

畢竟平日裡,她表現出來的,也是不偏不倚的做派,跟榮嬪與德妃完全不同。

榮嬪是重男輕女,對三阿哥更看重,對榮憲公主也有慈愛,就是要減半了。

到了德妃那裡,則是隻看重十四阿哥,對九格格平平,對四阿哥冷淡。

宜妃也不好說自己虧欠了九阿哥,想要在孫女身上找補,只摸了摸臉,有些惆悵道:“臣妾也不曉得怎麼了,曉得都是孫子孫女,不該分出親疏來,可是見了尼固珠,是個實心的孩子,又不像她哥哥們那樣能頂門立戶,就想要偏疼幾分。”

康熙道:“人心都是偏的,不必苛責自己。”

他們這樣的身份,給了兒女生養之恩,也不指望兒女養老,難道還非要公平地對待每個孫子孫女?

沒有那樣的道理。

宜妃莞爾一笑,道:“時間過的好快,九阿哥帶他福晉行‘初見禮’好像就在昨兒似的,結果眼下孩子都滿地跑了。”

康熙點頭,他也覺得一年比一年時間過的快了。

今年都沒有做什麼,半年就過去了。

宜妃想起十七阿哥的哈哈珠子,道:“皇上,方纔臣妾跟陳貴人說十七阿哥的哈哈珠子來着,前幾日給太后請安,見了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提及這個,說別耽擱了十七阿哥明年入學……”

康熙這纔想起來,十七阿哥明年就六歲了。

那樣的話,提前半年是要看伴讀人選了。

他有些怔忪。

去年的時候,原本他還想着在金依仁的子侄中選一個給十七阿哥做哈哈珠子。

是想着給了曹家跟李家恩典,還沒有惠及金家。

結果如今不用選金家的人了。

“陳家有什麼妥當人沒有?”

康熙問道。

宜妃道:“陳家長孫,年歲合適,性子如何,還要看看。”

康熙道:“那就多看看,要是驕縱的,就算了,別再帶壞了阿哥。”

宜妃點頭道:“等到回宮,叫陳太太帶進宮來瞧瞧。”

不過瞧陳貴人行事,是個極本分的。

陳家是包衣漢軍,在戚屬人家也排不上。

陳貴人年輕,三十三年才入宮,早先還是庶妃,沒有惠及家人的資格。

等到晉貴人,內務府已經換了規矩。

如此一來,陳家子弟倒是顯得比其他戚屬人家本份不少。

不過越是如此尋常人家,越是要看好了家教,否則容易猖獗。

康熙既過來,又是晚膳之前,就在這裡用膳了。

看到了新菜,宜妃跟康熙選擇不同,更愛炒荷花,吃了半盤子。

等到撂下筷子,她就道:“這道菜,惠妃姐姐指定也會喜歡,等到七月裡荷花多了,是不是也可以添到御膳房的膳牌上?”

吃什麼補什麼。

對女子來說,不管多大年歲,都愛惜容顏。

對這種鮮花入菜、鮮花製茶,就沒有不愛的。

康熙點頭道:“回頭朕吩咐這邊總管,每隔幾日往宮裡送些荷花、荷葉……”

宜妃聽了,美滋滋道:“那往後臣妾可得多點兩回……”

康熙有些擔心暢春園的景緻了。

隨即,他想起一件事,九阿哥在南城買了一塊窪地,修建了不少院子出租,中間還圍了一個荷花池。

哼!

到時候宮裡供應不上,就要九阿哥來補這個荷花荷葉的窟窿了……

匆匆過了幾日,就到了五月二十四,聖駕奉太后回宮。

舒舒這裡,跟隨着大部隊出發,辰初就回了皇子府。

跟湖泊密佈的海淀相比,京城熱氣騰騰。

辰初還有些清涼,到了辰正屋子裡就熱氣騰騰,到了巳初就要開始上冰盆。

舒舒這裡,依舊是老規矩,將東稍間的書房做了封閉處理,放了冰盆。

這一間就成了涼室,很舒服。

後罩房跟寧安堂,也都按照書房這樣的規矩,各弄了一間涼房。

這樣纔算是舒坦了。

不過舒舒也曉得當差的辛苦,尤其是灑水班上的,每日還要負責打水灑水降溫。

膳房人口也是,夏日難熬,容易中暑,舒舒就在膳房也設了一個冰盆。

大興的瓜果也開始熟了,曉得主子們今天回京,直接送了兩車瓜果過來。

舒舒這裡,則是親自去了十皇子府一趟。

十福晉這裡,查出身孕後就回了皇子府,如今也過了半月。

瞧着氣色不錯,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舒舒道:“看着挺好,太醫怎麼說……”

十福晉笑得賊兮兮的,道:“太醫說三個月了,不礙事了,十爺都從書房搬回來了。”

舒舒:“……”

總覺得這“事”不是什麼正經事兒。

她就岔開話道:“那明兒請安去麼?”

十福晉點頭道:“去,我都想皇祖母跟姑祖母了……”

舒舒就道:“去一回也好,接下來還是安心養胎。”

皇太后對孫媳婦素來慈愛,都是有了身孕就免請安的,就是怕累到了。

不過十福晉懷像好,診出喜脈後也沒有見過長輩,是當去一趟。

到了次日,五月二十五,皇上大朝的日子。

去年是大計之年,文武大員就有不少升轉的,就沒有單獨召見,直接在太和殿謝恩了。

九阿哥大朝也要排班,過去排班去了。

舒舒這裡,則是跟十福晉匯合,上了一輛車,往宮裡去了。

“今天大嫂也會來,瞧着倒是個好脾氣的……”十福晉道。

舒舒這纔想起來,皇家多了一個新婦,到了年底,還會再多兩個。

以後妯娌齊聚的日子就算有,可說話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肆意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正事(第二更求月票)第532章 做個報備(第二更求月票)第707章 臭嘴第356章 小鐘的故事(第一更)第679章 喜脈(第一更求月票)第245章 爺想說,爺不差錢(第二更求月票)第九百八十一章 再頂一缸(第三更求月票)第1377章 堅挺的孝心(打滾求月票)1748.第1705章 滿意(求保底月票)第1344章 黑心九阿哥(求保底月票)第1574章 沒有新鮮事兒(打滾求月票)第1640章 家產(求雙倍月票)第1504章 晉黃帶子(求雙倍月票)第1548章 心滿意足第592章 覺得虧心(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九百三十八章 求你出個主意(第三更求月票)第1527章 近墨者黑(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分功(第二更求月票)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心機(第二更求月票)第798章:天威難測(打滾求月票)第808章:又有新聞了(第二更求月票)第508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求保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更)第470章 貂褂(第一更)第332章 挪走(加更謝盟主重點旅客候車區)第418章 求(爲盟主重點旅客候車區加更)第735章 謙遜的九阿哥(第三更求月票)第280章 打人要打臉(第三更求月票)第319章 及時雨(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當我是外人麼(第三更求月票)1869.第1824章 恭喜第549章 阿瑪不會讓了(第三更求月票)第1486章 多事的舒舒(求雙倍月票)第614章 波折(第一更求月票)第630章 尺有所短(第二更)第608章 孝順(第一更求月票)第757章: 福佑(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賬冊(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大傻子九阿哥(第二更)第55章 金碗1891.第1846章 新老更迭(打滾求月票)第500章 齊聚(第二更求月票)第402章 佟家下場(第二更)第600章 天呢,天呢(第二更求月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吃軟飯(第二更求月票)第1369章 暴露了(打滾求月票)第451章 送你一頂帽子(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遲了一步(打滾求月票)第1399章 窘迫(打滾求月票)1851.第1806章 長舌婦(求雙倍月票)第28章 宮女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好叔叔九阿哥(打滾求月票)第九百九十七章 將過轉到兒子身上吧(第二更求月票)第167章 論親(第一更)第400章 見世面(第三更)第639章 道歉(第二更求月票)1860.第1815章 學習規矩(打滾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扒不扒房(第三更求月票)第733章 典儀(第一更求月票)1792.第1748章 痘疫(打滾求月票)第764章:聰明哥哥與笨哥哥(第三更求月票)第358章 奇了怪了(第三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九阿哥的心結(第二更求月票)1830.第1786章 心疼 肉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你要堅強些(打滾求月票)第68章 傳話第590章 由子及母(第二更求月票)第1488章 熱鬧(求保底月票)第498章 記賬(第二更求月票)第208章 秘辛(第一更求月票)第1481章 大事(求雙倍月票)第532章 做個報備(第二更求月票)第1703章 要不要去勸勸(求保底月票)第338章 涼薄(第三更)第1415章 不吃虧(打滾求月票)1822.第1778章 變故1814.第1770章 大計第811章: 保本(打滾求月票)第72章 補全第445章 送回孃家(第三更)第21章 添妝第1597章 急躁第1483章 泥丸(求雙倍月票)第八百三十八章 檄文與謗文(第二更求月票)第1436章 掙扎 遲疑(求保底月票)第1440章 造孽的老爺子(打滾求月票)第1619章 賞賜第770章:收錢(第三更求月票)第九百八十二章 牽扯(加更謝讀者大大們)第1597章 急躁第115章 賜第430章 生恩(求保底月票)第九百六十九章 唾面(第二更求月票)1787.第1743章 三喜臨門(求保底月票)第54章 封爵事第1446章 睥睨(打滾求月票)第1600章 將行第582章 刻薄(第一更求月票)第707章 臭嘴第1579章 真面目爲何(打滾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