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機遇

馮大寶剛出門不到十天,竟然又回來了。

馮來旺原本以爲他在外面犯了事,心裡還想着把他抽一頓,讓他老老實實在家做事,可是卻沒有想到,自己家的兒子竟然攀上了楊府的高枝。

東海公楊家,那可是吉安府所有人的驕傲。

從楊士奇那一帶算起,他曾爲官至國子監祭酒。雖然不算尊貴,卻絕對清貴。

到了楊道這一代,官至東海公,東洲海軍總督。這可是是大明數得上的手握實權的公爵,統率整個東洲的海軍。

也是因爲楊道的原因,江西人移民,最喜歡的就是東洲,而來了東洲他們也沒有後悔,這裡肥沃的土地,不管是種地還是放牧,都比在江西老家要收入多了。

而楊家第三代的楊致和,不僅娶了公主,如今也官至歐羅巴直布羅陀提督,這祖孫三代,都備受陛下恩寵。

到了楊家的第四代,那可是陛下的親外孫了,只要不犯錯,這楊家的世代尊貴,跑不了啦!

他們馮家小門小戶,也就是馮來旺這一代纔算是小富即安,哪裡想過能跟皇帝陛下家做親戚了。

雖然結親的楊致勳不過是個旁系,對他馮家來說,也是絕對的高攀。

所以得到消息後,馮來旺半天都沒反應過來,直到被蔣家家主一頓說笑,這才反應過來,立即殺雞宰羊,慶祝一番。

第二日,他就帶上存摺到鎮上的商業銀行開了銀票,能跟楊家結親,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把婚事辦的熱熱鬧鬧。

父子倆這次再出門,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又來到了德州府。

這一次,楊家的主事當着馮來旺的面,也開誠佈公地說了楊家女娘的事。“我們西楊的十六娘,論人品,論見識,那都是東洲數得上的。就是命運多舛,兩次婚事不成,還鬧出了不好的名聲。我們楊家是真心實意跟你們馮家結親,不是結仇,所以話也跟你說明白。願意,就在婚書上簽名,我們去德州府衙入檔,要是不願意,就當這事沒發生。”

馮來旺這才知道背後原來還有這樣的干係,不過若不是如此,他們馮家又如何能娶這樣一個大家小姐。

馮來旺看了看馮大寶,馮大寶想着那日見到的十六娘,笑的他心都化了。他連忙堅定地說:“爹,孩兒想娶十六娘。”

身爲一個普通的百姓,卻能在背井離鄉之後,在遙遠的東洲闖出一份不小的家業。

馮來旺雖然層次不高,卻很懂得小人物生存的智慧。

所以這個時候,他沒有絲毫遲疑,跟楊主事說道:“能與楊家結親,是我們馮家的福分。我們小門小戶,許多規矩也不懂,還請楊主事指教,在下無有不從。”

楊主事這才露出了真誠的笑臉,吩咐旁邊一個土著女侍道:“去請十四夫人過來。”

雙方你情我願,加上楊夫人這邊想要早點把事情定下來。所以經過一番商議,一次就通過了納采、問名、納吉三道程序,直接確定請期,納徵……

請期,納徵,這都是要前往橫斷島楊家才能操辦的,楊家是大戶人家,再不要臉面,也不能馬馬虎虎就把女兒嫁出去。

馮大寶剛從老家來德王府,如今又是剛入職。

楊府面子固然大,但是爲了一件小事動用楊家的面子,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決定馮大寶繼續履職,將納徵放到了三個月以後,屆時馮大寶請假一些時日,前往橫斷島,完成婚禮的前期準備,同時親迎。

馮來旺在楊管事的幫助下,在德州城的水牛河河邊,花了一百二十銀元買下來了四十畝地,並且準備再用一百銀元,修建一座宅邸。

能跟楊家搭上關係,馮來旺一點也不吝嗇銀子,如果兒子得了楊家的扶持,他們馮家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春節過後,德州府的氛圍越來越緊張了。太孫和巡視組抵達的日子越來越近,官府這邊嚴陣以待,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

不過這一切似乎跟馮大寶沒有任何關係,這個時候,他已經進了德王府的侍衛營,開始了爲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

袁氏留在德州城,一直陪着楊夫人和十六娘她們回到橫斷島,然後急着回了青陽鎮照看家中牧場。

爲了迎接巡視組的到來,德州府今年從中洲購買了二十幾輛能乘坐三十五人的客車,開通州府內幾座大城之間的公共交通。

這樣一來,以後出門,就不必再騎馬出行了,也方便了袁氏這樣的女人出門。

而馮來旺卻還回不去,一直在德州城監督着興建新居,籌備婚禮。

如今的德州府,平民之間的婚禮,流行三大件:自行車,縫紉機,自鳴鐘。

而在勳貴階層之間也流行三大件:汽車,牧場,遊艇。

德州城位於海邊,是東洲北大陸南部的貿易樞紐,城內有不少大商人。

這些商人家族在城內有房子,卻還要在鄉下弄一座牧場,不爲養牛養羊,只爲了休沐時候去鄉下打獵。

至於汽車和遊艇,則是顯擺的工具,以前汽車沒有放開銷售,只有貴族能買。

商人們就喜歡置辦遊艇,遊艇不僅能顯擺,還是在橫斷海之間來回穿行的便利工具。

而如今大明的汽車生產越來越多,放開了銷售管制,這些商人們如果不買一輛汽車,似乎就現實不出自己的身份。

馮來旺自己家裡就有牧場,雖然不是那種度假的牧場,但是也算是個牧場。

楊家的條件也不高,只要求建一座別院,買一輛汽車,而楊家則會陪嫁一艘小型遊艇,方便以後小兩口回橫斷島。

一輛汽車的售價現在還要八百銀元以上,能買好幾座宅子。但是馮來旺咬咬牙,也能買下來。

這次爲了大兒子的婚禮,他也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但是他每天依舊開心的合不攏嘴。

因爲大寶跟楊家的婚事傳出來後,德王府對大寶就另眼相看了。

一個月訓練完畢,大寶就被德王府安排給了德王世子當親衛。太孫殿下來到德州的時候,馮來旺也在碼頭看熱鬧。

當他看到德王父子到碼頭迎接,自己的兒子也跟在世子的後面,威武雄壯地跟那些朝廷大員們站在一起的時候,他激動的老淚橫流。

實際上,馮家的幸運並不是個例。在整個東洲,像這樣的跨越了階級的聯姻,在以前很少出現。但是在如今,卻已經相當普遍。

首先,大明的極速擴張,讓整個社會的層次震盪不已。特別是在東洲,因爲勳貴階層數量太少,這些勳貴爲了趕上擴張的紅利,迅速擴大家族的人口基數,拉攏更多的平民階層。

不要說勳貴們了,就是親王府,也有不少王子娶了平民女子,不少郡主,嫁給了富商家族。

雖然這些不是嫡系,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種聯姻在迅速擴張勳貴階層的影響力的時候,也給了許多平民家族上升的臺階。

這種階層的上升通道被打開,讓許多平民與通知階層的聯繫更加密切,他們也就更加維護朝廷的穩定。

其次,東洲多了另一個被剝削階層,那就是數量衆多的土著。

兩千多萬土著,給大明人在東洲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大明的先進文明,核心競爭力遠遠超過歷史上野蠻的歐洲人。

大明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土著人靠攏大明人,那些土著不僅崇拜大明,願意追隨大明人過上好日子,更願意融合在儒家文化的文化圈裡。

不要說這個時代,就是歷史上的東南亞,那些土著也都積極聚攏在漢人的名下,願意爲華人服務,通婚。

在二十一世紀,漢人被割韭菜一般一茬茬地收割了之後,土著們依舊以爲華人服務爲榮。

這種文化的向心力,遠遠不是歐洲人能夠相比的。

對馮來旺來說,小門小戶的馮家與楊家的通婚讓他看清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這次駕臨東洲的朱見深來說,通過對整個東洲社會形態和架構的熟悉,他看到了大明在階級理論與現實存在之間的管理方向。

階級理論需要維護,卻必須通暢,只有這樣,大明能保持向心力,統治才能穩定。

在德州盤桓了半個月,朱見深深度瞭解了德州這個東洲最富裕地區的詳細情況之後,從通天河逆流而上,開始向東洲北大陸的腹心進發。

通天河就是後世的密西西比河,這是東洲北大陸的經濟命脈,依靠通天河的水運,東洲北大陸的物產,才能順暢地運輸出來,減少消耗。

因爲人口的原因,東洲北大陸的許多地區依舊沒有能得到開發,許多肥沃的土地還在荒蕪着,到處都是茂密的森林,還有成羣的野生動物。

但是,這裡已經呈現出了一片生機勃勃,南方的棉花,北方的小麥,東洲大陸每年的糧食產量,已經能滿足東洲人兩年的需要。

所以,這裡的糧價低廉,造酒業非常發達。

也因爲地廣人稀,這裡的自行車需求遠遠比不上中洲,一般家庭都有馬匹,出門遠的話,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的客車。

因爲運輸的需要,東洲各家王府現在都在積極公關工部和內務府,希望能夠將汽車廠建設到東洲來。

許多王叔見到朱見深,總是將建設汽車廠家提在最前面,而朱見深也感受到了東洲對汽車的需求遠遠超過中洲。

不過,他明智地沒有做出任何承諾,只瞭解,不許諾。

當夏季來臨的時候,他抵達了東洲中心的五大湖地帶。

五大湖地帶在歷史上就是美國最早發展的地區,這裡周邊地區不管是煤礦,鐵礦,還是其他金屬礦都非常豐富。

便利的水運也讓這裡各地之間的聯絡非常方便,而且這裡是真正的萬里良田,還有數量繁多的動物。

糧食,毛皮,礦產,加上人口的基數比較大,讓這裡的發展比其他地區更加快。

在五大湖附近的慶州城,安州城,徐州城,韓州城,袁州城,薛州城這六個州府,六個王爺已經自動形成了一個聯盟,共同發展。

在慶州城興建的拖拉機廠,規模已經超過了大明本土的廠家,年產拖拉機十五萬輛,卻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別的不算,光是這一家拖拉機廠,帶動的工業發展規模,就能養活超過五十萬人。

看到行走半個月,兩邊都是無垠的良田,再看到工業這副紅火的景象,朱見深的心裡有些擔憂。

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東洲會不會有一天超過中洲呢?

如果這裡比中洲發展的還要好,那個時候,這些王爺會不會有自立之心呢?

不過這件事他不敢跟任何人說,只是隱晦地跟彭時旁敲側聽了一番。

彭時比朱見深要有見識的多了,聞絃歌而知雅意,他直接擺出了幾個數據,讓朱見深放下心來。

“中洲現在有兩萬萬人口,而東洲北大陸只有不到三千萬。中洲有近百所大學,而東洲只有不到二十所。更主要的是,東洲有真理教的總部,有全世界最多的行業專家,科技研究領先東洲幾十年。

東洲的這些工廠,離開了中洲的技術支持,就不能正常生產,只要牢牢把控住了真理教,把控住了各大研究院的研究項目,讓中洲永遠處於領先,任何人,都不能成爲中洲的威脅。”

這一趟巡視,朱見深切身體會到了科技領先對政局的影響,這應該是他最大的收穫。

以前他可能簡單地認爲,控制住了軍隊,控制住朝廷的各部,就能穩定局勢,現在,他充分認識到了科技領先的優勢,也深刻認識到了利用內務府控制貿易和礦產,對朝廷穩定的好處。

能有這個收穫,朱見深真正認識到這兩方面的作用,朱瞻基讓朱見深出來這一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時間來到了四月,馮大寶跟德王府請假兩月,準備操辦自己的婚禮了。

他們新建的房子現在也已經完工,就只等裝修了。

對於新房子,馮大寶是十分滿意的。德州城的低價不高,地方很大,景色很好,兩百個銀元興建的房子,在德州城也算不錯的了。

四月二十六,馮大寶和父母,在楊主事的陪同下,登上了一艘德州城到橫斷島的貨船。

三日之後,這艘滿載水牛幼崽的商船,就停靠在了橫斷島州城耀州城的港口。

橫斷島在朝廷的名冊上,實際名字是耀州府。不過因爲其東西長,南北窄,剛好隔在東洲南北大陸之間,所以在最開始得名橫斷島。

這裡也是後世的古巴,後世的加勒比海,在這個時空,也變成了橫斷海。

本地氣候溫暖,適宜水稻,咖啡,甘蔗的生長,算得上是個富足之地。

藍妃在大明德高望重,卻行事低調。

在當初諸王分封的時候,第一次,她爲長子要了南北島(新西蘭)作爲長子的封地。

第二次,又爲次子耀王要了橫斷島作爲他的封地。

這跟其他王爺都想在大陸上要一塊封地不同,不願意與任何王爺有任何糾紛。

正統二十四年,耀王成年後分封到橫斷島,這個時候,楊家已經分封到了這個島上。

有着楊家先期的開發,耀王分封到本地的時候,這裡的基礎建設比其他地區好了許多。

但是耀王並沒有坐享其成,有藍貴妃的支持,他帶來了不少工匠,在島上大力發展咖啡,甘蔗種植,還興建了不少工廠。

這些年來,耀王和楊家配合的還算默契,共同努力之下,將橫斷島發展成爲東洲南北大陸之間的一處富饒之地。

這裡出產的蔗糖和咖啡,是大明中洲非常受歡迎的商品。

從耀州城登陸,沒有在此地久留,馮大寶開着馮來旺新買的伯爵汽車,就一路向東行駛。

楊家的封地在島嶼東南的一處海港,被楊家命名爲東海城,這個名字是根據家族封號來的。

東海城與耀州城一東一西,帶動了島上的經濟發展,因爲距離夠遠,加上耀王致意發展工業,與一直從事農業的楊家也沒有直接矛盾,雙方配合的非常默契。

抵達東海城之後,馮大寶一家先找了個旅舍住了下來,就開始置辦聘禮。

而在此之前,他們在德州城就已經置辦了各種金銀首飾,雖然相對大戶人家來說,只能不算丟臉,但是卻已經是馮家盡力而爲了。

楊致勳是楊家旁系,這些年一直擔任楊家種植方面的管事,在家族中間的地位不算高,實惠卻撈了不少。

因爲女兒的婚事不遂,對他來說,不在乎對方有多少家底,只要對方踏實能幹,他這邊扶持一下,日子自然不會過的差。

這個女婿他一件之下也十分滿意,因爲對方的家底薄,沒有底蘊,自己家的女兒雖然之前說親兩次沒成。嫁過去,也不會受到夫家嫌棄。

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楊家盡心盡力置辦的聘禮,雖然不算奢華,卻也不丟人,對十六娘來說,面子已經算是掙到了。

特別是馮大寶,原本不過是個剛從鄉下到城裡的笨小子,但是在德王府當了三個月的親衛之後,眼界和氣質已經大變。

這次來到了橫斷島,表現出來的沉穩和大方,加上他本來就長的很不錯,任誰也挑不出半點不滿。

納徵之後,也就等着親迎了。

楊致勳已經將馮大寶當自己的女婿,所以在親迎之前,就專門叫來了馮大寶,翁婿之間進行了一番溝通。

楊家在橫斷島有大片的種植場,這裡平地少,難以機械化發展,牛犢需求很大。

所以藉着與馮家結親,就想擴大牧場範圍,然後爲楊家提供牛犢。

馮大寶進了德王府之後,眼界變寬了不少,越發看不上家中的牧場了。

聽了岳丈的安排,他並不心動,反而讓父親與岳丈商議,明顯不想插手。

這讓楊致勳有一些失望,他原本是想扶持女婿,卻沒有想到,女婿並不領情。

雖然這件事跟馮來旺談的很順利,馮來旺也決定今後改養水牛,供應楊家,依舊讓楊致勳有些不放心。

“在德王府當差,不能當一輩子。我也不指望你能飛黃騰達,但是也不能讓十六娘跟着你過苦日子啊。”

“岳丈有所不知,我在德王世子跟前已經當差兩月,德王世子如今在家族境內尋找油田,並且承諾,今後將會讓我負責與工部,內務府聯絡。小婿想借這個機會多熟悉一些情況,今後在這方面好好發展。”

楊致勳心中一動,問道:“油田?可否可靠?”

如今拖拉機,汽車越來越多,石油已經成爲了重要的資源需求。不管哪裡,發現一座油田,就相當於一座金山,這可比養放牧要更來錢。”

“岳丈有所不知,內務府如今已經發現了好幾座油田,德州境內的牧場,現在已經不允許私下交易。內務府已經與德王府將無主土地所有權封存,最多隻允許租賃。”

楊致勳問道:“那你最多也只能聯絡一二,可參與不進去。”

馮大寶卻豪氣萬千說道:“小婿現在還年輕,在德王府幹幾年,熟悉了石油開採方面的門道,今後才知道該如何參與進去。石油今後將成爲重要的資源,小婿這個時候能有機會入門,已經是大好機遇了。”

楊致勳可不比馮大寶,現在只看到了個人機遇,他更關注的是德州竟然真的能發現石油,而德州有了石油之後,對當地的影響。

馮大寶現在是德王府親衛,能有機會參與這件事。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夫人和女兒隨便挑了一個女婿,原本以爲女兒是將就,下嫁,現在發現這個女婿大有前途。

他跟馮來旺談好了牧場合作之後,又開始詳細瞭解德王府與內務府的石油勘探始末。

知道他們的確在德州境內已經發現了好幾座油井,這一下他就坐不住了,又將馮大寶叫了過來。

“大寶,德州竟然能發現油井,而現在你身爲德王府親衛,有機會參與油井開發事務。今後,如果能將楊家也帶進去分一杯羹,整個楊家將會大力支持你……”

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十六章 隕石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十九章 思想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百章 生日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十一章 各國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四章 蒲家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十章 學與道第九章 拜師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五十章 交戰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三十二章 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