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

陳誠有這方面的自信,是因爲他在大明管理的是科技前沿下馬橋農莊,很瞭解如今的大明科技發展已經到了哪個階段。

在他看來,大明早就是一個文明國家,如今又大力推動科技興國。而這幫野人還處於野蠻時期,信奉神大於王,愚昧不堪。

雖然他們曾經在武力方面超過大明,但是在大明大力發展軍馬養殖以後,這種差距就已經抹平。

當火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大明的力量對比,在大明充足的人力對比下,所有的西域國家都不再是威脅。

甚至陳誠認爲,只要策略得當,大明佔領整個西域,讓所有部落臣服,也只是時間問題。

從朱瞻基派他來西域,他就一直在謀劃此事。按說,當鄭亨的大軍抵達,各大國家都派出了騎兵幫助大明西征,他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他還留在西域這裡,目的就是爲了藉助鄭亨大軍的威懾,將所有部落納入大明的統治。

這件事不能急,如今的西域各國依舊兵強馬壯。而大明距離此地太過於遙遠,如果只是武力逼壓,還會引發不必要的反彈。

從朱棣和朱瞻基派溫和派的鄭亨統率北路軍,陳誠就已經看出了朱瞻基的心思,如果不借助這個機會將整個西域納入大明,他才真的愚蠢了。

如今的西域各國,吐魯番,火州、柳城因爲距離大明最近,如今已經徹底脫離了東察哈臺汗國的統治,偏向了大明。

而東察哈臺汗國的各部落,如今也是人心不定。

他們雖然大部分都認可大明的實力,但是更多想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只是借用大明的力量對付他們最大的敵人西察哈臺汗國。

對付他們必須要講究策略,陳誠已經看到了經濟控制對他們的影響。

只要以後讓他們的經濟離不開大明的扶持,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倒向大明。

另外的金帳汗國各部落,他們的成分更加複雜,經濟也更差,距離大明也更遠。想要控制他們,更多需要武力威懾。

所以,只要打敗了帖木兒國,然後大明在河中地區駐軍,一手握刀,一手拿糖,怎怕他們不聽話。

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候,他不僅不能離開西域,更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爲自己的以後立下不世之功。

他身爲一個文官,對封疆海外沒有什麼興趣,更想借助這個功勞,能直接進入朝廷中樞。

而鄭亨來到西域之後,對西域各族進行了大力籠絡,也讓陳誠看出了他的目的。

在這一點上,兩個人目標一致,還沒有利益之爭。

要不是林三他們遭遇到了覆滅危機,他現在也會在碎葉城跟鄭亨通力合作。

林三他們聽了陳誠的分析,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攻擊自己一方的是整個西方的臭人們聯合起來的大軍。

要不是冬季補給運輸不便,他們能派出更多的軍隊,那個時候就更危險了。

開春以後,北路軍就會出兵,在大明跟帖木兒國分出勝負之前,暫時還沒有能力顧得上他們。

雖然同在西域,但是碎葉城,撒馬爾罕那裡,距離唐林城有六七千裡,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守衛唐林城。

如果大明獲勝,那些臭人自然不敢再來。但是如果大明失敗,這唐林城恐怕就會難以保存。

林三和高羊兒他們這個時候沒有了前幾個月的樂觀。

在來西域的路上,他們戰無不勝,去年面對巴什基爾人的進攻,他們也輕鬆獲勝。

這讓他們難免有一種自大和樂觀,在找到金礦之後,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回大明,想要將親眷們都遷移過來。

但是這次差點全軍覆沒,也讓他們知道了現在還不是樂觀的時候。

幸虧,這次陳誠帶來將近一萬人馬,只要林三他們能提供足夠的利益,這些人可以暫時留在這裡幫助他們。

是的,陳誠不會將所有的擔子都背在自己身上,他雖然許諾了東察哈臺汗國,烏茲別克人不少好處,但是大部分酬勞,都要林三他們來承擔。

要是林三他們不需要,最多等天氣稍微暖和,他們就會離開這裡。

林三和高羊兒他們只是商議了一晚,就決定全盤接受陳誠的條件。

高羊兒,郝雲中他們已經在留意唐林城北方的幾處適合建城的地方,他們等自己的人手全部到來以後,就會另起爐竈。

所以,只是少分一些利益,就能有這樣一支強兵援助,又怎麼會不肯。

林三是有些心疼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金礦,現在絕大部分利益都要讓出去,他這個城主反而得的最少,又怎麼甘心。

但是他更清楚,這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不是心疼錢財的時候。

大氣的唐賽兒更是直接開解他:“三哥,我們夫婦一無所有來到這裡,爲了能夠在這裡站穩腳跟,現在不是計較錢財的時候。只要唐林城在,以後深目都能賺回來。”

第二天,林三就代表唐林城跟烏茲別克人首領納帨爾,在陳誠的見證下籤訂了盟約。

永樂十九年,烏茲別克人將會派出八千大軍,協助唐林城對抗西方和西北的斯拉夫人。林三除了將要承擔他們的糧草,還要將整個金礦的收入,大約四成,上繳給對方。

其實這只是條約的一部分,因爲大明與烏茲別克人另外還有一份合約。大明將派出農戶,教會烏茲別克人種植棉花,並且除了烏茲別克人自己保留一部分棉花,大明包銷他們所有的棉花。

烏茲別克人更想讓大明教會他們更先進的織布,但是這個條件陳誠並沒有同意,因爲他現在沒有得到授權。

如今的西域各國,沒有一個不想學會大明的規模化織布。

他們現在的織布還是傳統工藝,工藝落後,效率低下。

他們又不像大明,有着充足的人手,所以面對如山的棉花,他們大部分只能賣給大明。

河中地區河道縱橫,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在這裡變成了一條條河流。他們有着充沛的水力資源。

而且,如今大明已經有了蒸汽機,蒸汽動力更加穩定,可以大批量地生產各種布料。

當然,蒸汽機的技術大明暫時不會公開,最少在西域各國能生產出來蒸汽機之前,是不會公開的。

鄭亨和陳誠見了一面,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把這件事跟朱瞻基做了彙報,只是還沒有得到朱瞻基的批覆。

在他們看來,水力紡織技術,大明其實並不在意,應該有可能會批准。

從河中將棉花運到大明,耗時耗力,佔用了太多的人力資源。

如果能在河中地區大力發展水力紡織,能節約不少的人力。

但是這個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競爭性。

如果他們能自己生產布料,整個西方的布料就不會出現短缺,那個時候,河中地區的各部落,會成爲大明的直接競爭對手。

不過對大明來說,布料的生意其實並不重要,因爲布匹貿易,在大明的貿易比例中,佔據的比例並不大。

十匹布的利潤,也比不上一匹的綾羅綢緞。

至於蒸汽機的技術,大明暫時肯定不會授權。

因爲這不僅僅是一個蒸汽機技術,更是整個工業技術升級的基礎。

何況,河中地區也沒有能力能生產蒸汽機。

西域各國受益於蒙元人的西征,在鋼鐵冶煉方面,有了不小的進步。

但是他們跟大明在十年前一樣,只能鍛造鋼鐵,遠遠談不上冶煉。

爐溫達不到,他們不能直接將鐵礦石變成溶液,製造鋼鐵。只能一步步地把鐵礦石裡面的雜質去除,得到純度相對較低的鋼鐵。

蒸汽機的罐壁,是整體鑄造而出的,不能融化成鐵水,他們就只能一點點拼接,這種技術連槍管都製造不出,更何況時刻承受壓力的氣罐。

還有蒸汽機的管道,這也是需要更高的冶煉技術,還有那些聯動部分的齒輪等部件,手工想要打造出來,耗費的成本高的驚人。

大明不怕他們短期之內能製造出蒸汽機,但是卻不會任由這種技術被他們學去。

陳誠管理過下馬橋農莊,知道朱瞻基對各種技術保密的重視。

他認爲,如今的水力紡織技術,大明爲了籠絡西北的各族,應該會適當授權,但是不可能連蒸汽機技術也授權。

陳誠他們的到來,還出現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糧食危機。

從去年夏天抵達唐林城,林三他們就一直在開發金礦和開墾土地。加上森林裡面數量衆多的獵物,才籌備齊了足夠的過冬食物。

他們只有四千人的時候,糧食當然夠吃,但是一下子多了將近一萬人,糧食就不夠了。

不過這個問題對林三他們是大事,在陳誠看來,卻非常容易解決。

陳誠抵達唐林城以後,因爲德高望重,立刻成爲了事實上的掌控者。

不論是林三,還是高羊兒,郝雲中,甚至連心高氣傲的唐賽兒,都把所有的大權交到了陳誠的手中。

陳誠一邊讓民壯們在城寨外的凍土上開挖壕溝,加強防禦,一邊安排人手採金,然後又派人跟周邊的巴什基爾人進行交易。

大明對黃金的重視,讓各族都以儲存黃金作爲最重要的事情。因爲大明跟他們的貿易,往往都是以黃金作爲貨幣,除了黃金,其他各種牛羊,皮毛,都相對價值較低。

所以林三手裡只要有黃金,暫時能換取到不少的食物。

而陳誠對金帳汗國地盤上各大勢力的瞭解,也遠遠不是林三他們能比的。

他很清楚這裡各族的力量大小,如今唐林城能抽調出一支近萬人的騎兵勢力,已經比大部分部落都要強大。

斯拉夫人敢來攻打唐林城,那麼他們那些部落,自然也會成爲報復的目標。

沒有什麼貿易,能比直接搶劫更快。何況,搶劫的同時,也能削弱他們的力量。

而大明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距離唐林城五百里外的比爾姆城。

比爾姆雖然被稱作一座城,其實不過是卡馬河畔的一個斯拉夫人聚居地。

這裡是一個大公國,他們相對獨立,卻又受莫斯科公國的轄制。

相比人數更多,勢力更大的諾夫哥羅德人,他們更像是一個軟柿子。

不過,陳誠並沒有匆忙出兵,他在跟巴什基爾人的交易中,獲取了足夠一萬多人三個月的食物後,已經到了十九年的二月中旬。

這一個月的時間,天氣逐漸回暖。護送他來唐林城的五千烏茲別克人,三千東察哈臺汗國的聯軍,一千吐魯番聯軍,加上三千多明朝百姓組成的軍隊,進行了兩次合練。

這兩次合練,目的不是爲了增強戰鬥力,只是爲了增強在戰場上的配合熟練度。

二月下旬的時候,六千聯軍,八百駕駛馬車的輔助兵組成的聯軍,向比爾姆進發。

這七千人,相比比爾姆人當然不夠看。比爾姆公國雖然人數不多,民衆也超過了三十萬人。

但是他們並不是一個軍隊,人數也是分散在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七千人,不管面對哪一方勢力,都佔據一定的優勢。

二月二十三,聯軍抵達比爾姆東南的阿奇特,只有了半日的時間,就攻陷了他們的第一個大型部落。

男人被全部處死,只留下了女人,成爲了那些烏茲別克人的俘虜。女人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也是財富。

八百輛板車被裝滿了一大半糧食和凍肉,還有數萬羊羣被一條條麻繩牽引在了板車兩邊。

二月二十六,聯軍抵達了比爾姆的外圍,他們沒有直接進攻比爾姆,而是先掃蕩了比爾姆周邊的各大勢力,從不直接跟對方打硬仗。

三月初六,當比爾姆人集中起來了優勢兵力,對聯軍進行逼壓的時候,聯軍卻出乎意料地直接殺向了他們東北方的利薩瓦。

利薩瓦是比爾姆第二大聚居地,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這一次的聯軍沒有絲毫留手,快戰快決,不僅殺死了這裡的幾乎所有人,還點火燒了這裡大部分的糧食。

隨後陳誠留了兩千騎兵一直進行騷擾戰術,讓比爾姆人不知道聯軍的主力在哪裡,更不敢隨意追擊。

在比爾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五千聯軍帶着滿滿八百車的糧食,數萬女俘,近十萬馬牛羊回到了唐林城。

而斯拉夫人滿懷憤怒,想要報復回來的時候。在南方,大明與帖木兒國的滅國之戰,在天氣轉暖之後爆發。

而大明人的屢戰屢勝,也讓金帳汗國各部膽戰心驚,那些斯拉夫人看到大明如此強勢,有些心虛了起來。

大部分部落沒了替比爾姆人報仇的想法,現在,他們更擔心會惹惱大明人了。

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二章 處政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八章 鄭家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二章 處政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九章 旅途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九十七章 激動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七十章 欽差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十二章 藉機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四章 西北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四章 西北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十九章 厚賞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二章 勳爵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四章 西北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十七章 師弟第九十章 工部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五十章 交戰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