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

對陣的雙方分別是A組的兩支球隊,一隊的奪冠熱門海軍第一艦隊球隊,一隊是公認的牛腩,南城百姓隊。

海軍第一艦隊裡面球星衆多,段仁志如今是大明的超級球星。他雖然身體不是最強壯的,但是比賽意識出衆,球技超人,是衆多百姓的偶像。

這個南城百姓隊原本是個三流隊伍,球員大部分都是南城土生土長的的百姓。

他們沒有球星,球技也不出衆,靠的就是整體的配合熟悉。在春季的淘汰賽中,他們出乎意料地進入了冬季決賽圈。

因爲進入決賽圈之後,每踢一場比賽,都能得到不菲的獎勵。所以他們纔有了銀子招兵買將。

但是整體來說,他們的勢力遜色海軍第一艦隊,在觀衆看來,他們也就是決賽圈小組賽的三輪遊,很難進入十六強。

是的,如今的比賽不僅比賽規則直接套用後世的,就連比賽的模式也直接套用後世的。

春季比賽是全線普選,最後選出三十二隻球隊進入決賽圈。

到了決賽階段,三十二隻球隊分成八個小組,前兩名晉級,形成十六強。然後是八強,四強,最後決出前三名。

比賽結果也沒有出乎大部分人的預料,海軍第一艦隊獲得了勝利。

段仁志雖然本場比賽沒有進球,但是送出了三次助攻,比賽結束的時候,全場都在高呼他的名字。

第一艦隊的隊員們賽後來到了朱瞻基的包廂下面,紛紛單膝跪拜,行了擊胸禮。

朱瞻基也走到了寬大的窗口,向衆人揮手致意,又引發了全場的歡呼。

這個時候雖然才四點多,但是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有衙役的執勤,觀衆們有條不紊地開始退場。

朱瞻基的包廂有專門的通道出場,外面也被清空,順利地攜帶妻兒一起,出了體育館。

一幫孩子依舊非常興奮,就連孫嫺她們也都激動不已。她們都難得出宮,今日的比賽雖然吸引不了她們,但是能看到那麼多的表演,已經不虛此行了。

于謙他們則依舊心潮澎湃,剛到京城,就欣賞了一場如此盛大的比賽,讓他們都激動不已。

一行人出了競技場,又被已經對京城比較熟悉的康順他們帶到了一家酒樓,幾人點了飯菜,就開始大快朵頤。

“廷益兄,你是準備在京城熟悉幾日,還是從明日開始就認真苦讀?”

于謙想了想,說道:“過幾日再讀書也不晚……這京城有太多新奇的地方,我準備明日開始到京城到處看看。”

康順眉飛色舞地說道:“這京城比杭州真的要好玩多了,秦淮河畔的青樓,各個女子都姿色不俗。教坊司的歌舞表演,也精彩紛呈。還有那鼓樓大街一帶的海外商品店鋪,不少都是美貌的夷人女子在賣貨,能去看看那些大明沒有的東西,還能欣賞美人。

還有長安坊西側的內庫大街,全部都是工部和內監出產的最新產品,許多東西我連見都沒有見過。而內監開設的幾家動物園,裡面有世界各地的稀奇動物,去了也能長長見識……”

于謙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我想看,但是我更想看的是夾江工業區的工廠,還有太孫殿下的下馬橋研究院。殿下在下馬橋那裡建設的理工學院,現在也開始招生了吧?”

康順點了點頭說道:“理工學院竟然建的比國子監還要大,還要奢華,唉……不過也就這裡能去看看。夾江工業區的工廠,一般人都不讓進,最多隻能在外面看看,至於下馬橋的研究院,更是連靠近都不允許。”

于謙笑着說道:“不一定非要看到那些格物變化,光是看到京城的一些改變,也能知道殿下對大明的改變。只有瞭解到殿下心裡想的什麼,我們才能更好地爲大明服務,爲殿下服務。”

王乾也贊同地說道:“今日遇到一個半大小子,不過粗通文墨,竟然還敢鄙視我等。不是我不明白,這世道變化快啊!”

“所以我等更要了解這種變化是如何開始的,不懂民生,如何能爲好官?今日卻是一個孩子給我等上了一課。”于謙苦笑着搖了搖頭,心裡對京城的一切都感到了新鮮與好奇。

入夜之後,爲了讓于謙和王乾兩人見識京城的繁華,一行人沿着燈火闌珊的繁華街道,一路步行,回到了位於太平坊的方宅。

京城繁華,不同於杭州,杭州猶如小家碧玉,有一種特有的清秀和內斂。

而京城卻如同一個貴家公子,有一絲不同凡響的張揚,也更加喧囂。

于謙看着這不同於杭州的繁華,內心裡卻一直想着今後的路、

他原本想來,自己這次能考上進士,不奢望前兩甲,能有一個同進士出身,選爲庶吉士。

然後經過幾個月,半年的入職進修,以後能當一個七品縣令,就能算是一帆風順了。

可是,自從來到了京城,原本平靜的心就逐漸迷失了起來。太多的不一樣的地方,太多的新奇感受,讓他對自己原本的計劃產生了很深的懷疑。

讀了聖賢書,就一定能當官嗎?自己能當一個好官嗎?

因自幼備受父祖器重,這些年來,他可謂是十指不沾陽春水,除了讀書,瞭解一些外面的時政,對民生,民情都只是略知皮毛。

今日剛抵達京城,眼前的許多事物自己都不瞭解,一個半大小子,還把他們幾個教訓了一番。

雖然那個小子的話有些偏頗,但是這見識,甚至遠超過他。

在他二十多年的成長曆程中,除了讀書,當官,他從來沒有想過其他的路。

但是對這個天下的認識一直侷限於一個學子的見識,自己真的就能當一個好官?

跟于謙陷入自我懷疑不同,王乾卻表現的非常興奮。

在競技場的時候,他因爲有些恐高,一直表現的非常控制。蹴鞠他懂的也不多,不像其他人一樣興奮,但是過後,他的精力也是最充沛的。

自小家貧,他一心讀書,接觸外界也少。京城的這一切都讓他覺得非常新奇,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連綿不絕的廠房,進去就覺得頭暈的競技場,還有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夷人,都讓他新鮮無比。

特別是今天還親眼見到了太孫殿下,那個偉岸的身影,讓人忍不住想要向他臣服。

當太孫殿下握拳舉起手臂的時候,他也忍不住舉起了手臂,跟着殿下一起聲嘶力竭地喊着大明萬歲。

過後他才感覺到,抑制不住的淚水已經流了滿臉。

纔來到京城的第一天,他就見到了殿下,讓他對在京城的期待更大了。

他不像于謙見多識廣,也不像于謙有更多的選擇,心思也更單純。

他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認真苦讀,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行人來到了方宅,並沒有直接走正門,而是來到了西院的側門。

堂堂尚書府,能在春闈期間,免費給他們這些同鄉學子提供一個吃住的地方,這已經是大恩典了,不能奢望更多。

于謙他們住的房子早已留了出來,雖然不大,卻也有七八間房的一個小院子。

他們兩人來的晚,就只剩下了三間偏房,房間不大,有一牀,一桌,兩椅。

因爲回來的晚,管家已經安歇,他們沒有去打擾,直接回了屋。

書童已經整理好了房間,他們洗漱了一番,就此安歇。

于謙晚上喝了點酒,心裡也有些事,沒有說話的興致。書童睡在地上,還在興奮地說着今日的所見所聞。來到京城,顯然讓他也很是興奮。

一夜無話,于謙第二日天剛亮就醒了過來,讓書童去院中水井打了水,洗漱之後,纔看到康順他們起牀。

于謙耐心地等他們洗漱之後,一起去拜見了老管家。

方家在錢塘也是大戶,但是卻是到了方賓這一代才發達起來。

於家雖然現在沒落了,但是祖上當過元朝的杭州路大總管,相當於現在的浙江布政使,底蘊深厚。

面對于謙,老管家並無倨傲,還懷念了一番幼年時於家在杭州的聲望,勉勵了于謙一番。讓他在方宅不要拘束,有什麼需要儘管跟他提,然後打發了他出來。

于謙在錢塘的時候,見多了方家子弟的囂張跋扈,今日見了老管家,如此和氣,還有些詫異。

除了管家的小院,于謙問起,康順才低聲說道:“外面有傳聞,方尚書因爲貪腐,惡了殿下,才被打發到西北主持軍務,如今方家人心惶惶,個個低調無比。”

孰是孰非於謙不想評價,已經住進了方家,他也不會因此就另居他處。

這樣首鼠兩端,乃是官場大忌。連同鄉之情都不顧,不僅會得罪方家,更會讓其他人認爲他于謙是趨炎附勢之輩。

見康順表情有些鬱郁,于謙安慰他道:“方尚書已位極人臣,我們不過還是一學子。即便我們住在他家,也不會連累我等。既然承了方家的情,今後記住這份香火情就好了,無需擔憂。”

康順笑了笑說道:“只是有些鬱悶,倒也不至於因此就疏遠方家,否則我成什麼人了!你今日想要到處看看,要不要我給你帶路?”

“不敢叨擾長安兄,既然這京城已經有了地圖售賣,我今日買上一份,到處看看。”

他們都是同窗學子,相互之間熟悉。要是于謙有具體目的地,康順肯定會帶路,但是隻是出去隨便看看,他也就不必跟着了。

不過他還是將自己來到京城的一些經驗告訴了于謙,等到于謙和王乾的書童收拾好,興致勃勃地揹着包袱出來,才相互告辭。

正要出門之際,康順才突然想起來,在背後高聲提示道:“廷益兄,出門之後切記注意那些街坊老人,特別是胳膊上套了紅袖箍的。在他們面前不可丟垃圾,更不要隨地吐痰,否則……唉……”

他這樣語焉不詳,反倒是惹起了于謙的興致。他笑着跑了回來,拉着康順不讓走。“說說看,這是怎麼回事?”

康順不說,他的書童只是笑,于謙不讓走,幾個人鬧作一團。

他們還在這裡拉扯,趙舒成這個時候也洗漱完畢,聽到他們的話,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康順不好意思說,他卻沒有顧慮,笑道:“廷益兄要注意這些老人,他們可是應天府的一景,雖然是協助衙役維護治安,管轄的權力可一點不小。長安兄就是因爲吐了一口痰,被罰了五個銅子,還在街上被教育了一番,執勤一個時辰。”

趙舒成說的每句話,于謙他們都懂,但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詳細問了一番,他們才知道應天府竟然會從百姓之間,招收身體健康的老人,協助應天府衙役肅清治安,而且在街上維護衛生。

這些老人大都是家中閒餘人等,收入菲薄,現在被安排上街,寬街一人負責兩百米,窄巷一人負責五百米到八百米不等。

這段街上,不管是有了糾紛,還是有人不遵守衛生,他們都有權利管轄。

一旦有人違規,他們就能讓人替他們掃大街,維護治安,自己躲清閒。

就管這樣的一件事,不會勞心勞力,一個月能領糧八十斤,月錢五百文。

所以如今整個應天府,到處都能看到這些老人到處巡邏,京城治安也登時好了許多。

這件事還是大明獨一份,目前還在試行,要是效果良好,今後會在全國推行。

于謙皺眉想了想說道:“雖然每人看似錢糧不多,但是這應天府百萬之衆,怕不是需要萬餘老人才能維持局面,這每個月都是數千兩銀錢,數十萬斤米糧啊!僅這一地就如此耗費,想要全國推行,怕是不易。”

趙舒成笑道:“這些自有殿下和朝廷大員操心,那裡輪到我們擔憂。我們只需要記得,出去之後不可隨意惹是生非,也不可將陋習帶到京城否則堂堂一個舉人,在大街上掃大街,可真是斯文掃地啊……”

于謙平揖笑道:“多謝提醒,要是真的出了這樣的事,我怕是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帶着兩個被警告了一番的書童,于謙和王乾他們這纔出了門。

出了太平坊,他們來到了距離太平坊不遠的國子監,如今地圖雖然依舊是重要的軍情物資,但是那些是詳細的軍情圖,全國地圖。

像應天府的城市地圖,並不在保密之列。

他們買了一份比例標準的新地圖,上面被分成了幾種顏色。

綠色區域是誰都能去的,包括國子監,城中的大部分區域。

一些衙門被塗成了黃色,這些是不能隨便衝撞的區域,不得隨意窺伺。

還有一些是紅色區域,沒有通行證,任何人不得隨意靠近。

于謙注意了一下,他最想去的夾江工業區,有一半黃色,一半紅色。而下馬橋農莊,靠近城牆的東部,除了皇家醫院全部都是紅色,只有新修的理工學院那裡是黃色。

與之相反的是,城中除了皇宮,內庫是黃色區域,就連大部分衙門的區域,都是綠色的。

王乾有些奇怪,忍不住說道:“連五軍都督府,六部都是綠色區域,爲何那些工廠反倒是紅色區域?這不是說,那些工廠比六部還要重要嗎?而且,皇宮竟然也纔是黃色區域,豈不是說,皇宮還沒有那些工廠重要!”

于謙搖了搖頭,他也不明白朱瞻基爲何會這樣劃分。

不過看到這樣的劃分,他現在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爲何應天府的老百姓,會對官員失去以往的尊敬了。

五軍都督府,六部,朝廷的這些衙門,百姓能在門外隨意窺伺而不違法。

可是那些工廠,研究院,連靠近都不行。這說明殿下把那裡的一些技術,看的比朝廷大員的安全還要重要。

“下馬橋那裡不好進,我們先去夾江工業區看看吧,那裡雖然不能進去,但是一些大路還是能過的,我們也去看個新鮮,在杭州,可沒有這麼多的工廠建在一起。”

王乾也沒有意見,他早就對那如同一座新城的工業區好奇不已了。

四人找了一輛載人的馬車,說了要去夾江工業區一觀。那馬伕顯然見多了外地來京想要去增長見識的客人,笑着說道:“若只是單去,四十個銅子,來回七十個銅子。”

價格雖然略高,但是應天府是京城,耗費本來就略高一些。

于謙也不講價,笑着上了車說道:“老丈,我們初到京城,這京城奇聞奇景,你可要跟我們一一分說。”

車伕笑道:“這是自然,老漢我在應天府活了五十多年,這應天府到處就沒有我不熟的。”

四人上了車,馬車沿着國子監走了鐘樓,鼓樓,向南繞到貢院,又折向西,走了清涼門出城。

說是出城已經名不副實了,因爲清涼門這裡的城防已經撤掉,百姓可以自由出入,這裡與城外的夾江工業區已經形成了一片。

這車伕是個健談的,每經過一地,都跟幾人詳細訴說這裡的歷史典故,讓他們覺得這七十文,花的一點也不冤了。

剛出了清涼門,這裡的街道變成了足有一百米寬,水泥路被分成了各條線,甚至在路中間還種樹栽花。

馬車走到這裡也快了許多,突然之間,于謙的書童驚叫道:“那是什麼?”

于謙順着他的目光看了過去,只見一大片高聳的建築連成一大片,上面還有一個個方形小口。

車伕對幾人的驚詫顯得非常得意,笑道:“這一片是內監給夥計們蓋的房子,前面還有一大片,是工部蓋的。這可是應天府的獨一份,房子有六層高,人都住天上去了……”

王乾問道:“那這做飯怎麼做?用水怎麼辦?上茅房呢?”

車伕笑道:“說了你也不懂,看到房子上面那個方形房子了吧?據說那是一個大水池,用蒸汽機把水從地下抽上去,然後每家每戶就能直接接水進屋。在家裡做飯,在家裡燒水,上了茅房,用水一衝,就直接流到地下的化糞池,方便的很呢!”

于謙搖了搖頭說道:“我家中的書坊,也買了一臺蒸汽機,用這種機器帶動印刷,省了不少力。卻沒有想到,蒸汽機還能用在這裡。”

車伕笑道:“少見多怪,這蒸汽機幾年前都用在礦山抽水了,只是後來殿下回來了,才改到機器上,現在還要用蒸汽機造火車了。你們看,那邊鋪路的工匠,就是在給火車鋪路,也不知道,那火車會是什麼樣的。”

看着這些新奇的房子,幾人都忍不住想要下去看看。不過這裡還沒有全部建成,外人不得入,他們只能在外面看了一會兒怏怏而走。

但是很快,他們就被更新奇的景緻給吸引住了,那入目的彷彿高聳入雲的大煙囪,讓他們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這是鋼鐵廠的煙囪,一共有三個,兩個是工部工廠的,一個是內監工廠的。只是他們不清楚,爲什麼鍊鋼廠還要分開建設。

工部的工廠是普通鋼鐵,內監的鋼鐵廠是特種鋼材,這些他們當然是不清楚的。

王乾有恐高症,現在擡頭看着這幾十米高的煙囪,就覺得有些頭暈眼花。他很難想象,這些煙囪是怎麼建造起來的。

雖然各處工廠都有幼軍和海軍的駐守,不能進入。但只是在工廠區裡轉悠了一圈,看着那些完全不同其他地方的建築和大型設備,幾個人就覺得不虛此行。

回程的路上,于謙看着這些工廠忍不住說道:“我想我知道爲什麼這裡是黃色區域,還有一些工廠是紅色區域了。”

“爲什麼?”

“因爲這是改變世界的力量,這些比春秋大義,比哪一個人,都要重要的多。有了火槍,火炮,蒙元被我們征服,有了各種戰艦,東瀛被我們征服。而有了這些帶來的改變,整個世界將會被我們征服。”

王乾驚訝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身後的工廠區,若有所思起來。

于謙卻有些嚮往地說道:“現在,我對殿下的下馬橋農莊更有興趣了。可惜啊,那裡卻不能進……”

車伕笑道:“若是隻是沿着大路走一圈,倒也無妨,不過那裡你們是什麼都看不見的。今日陽光好,農莊前面的那個秦淮河公園,倒是適合你們午後去逛逛,運氣好,還能看到火車跑。”

這一下幾人都有興趣了,他們只是看到了火車軌道,卻想象不出火車是什麼樣子的。

要是能去看一眼,也不虛此行了。

回了城裡,已經是午時了。在鼓樓大街,幾人下了馬車,這裡街道寬闊,不過到處都在整修,兩邊還能看到被拆掉的房子。

但是依舊開張的店鋪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潮,這裡是京城西洋玩物最多的地方,各國的人,各國的特色東西,幾乎都有售賣。

在這裡,他們也注意到了一個左臂套着紅袖箍老婆婆,一邊掃着地上的垃圾,一邊看着街上的狀況,看見有人不守公俗良序,就會上前制止。

“果然是首善之地啊……”于謙嘆了一口氣,跟王乾說道:“我們找個地方填飽肚子,然後再坐馬車去那個秦淮河公園。”

根據車伕的指示,去武定門東水關那裡,就不用租車了。城裡有公共馬車,車廂更大,坐的人也更多,一人只需兩三個銅子,就能坐一程。

幾人對購物沒有什麼興趣,隨便找了個館子,填飽了肚子,就問到了坐公共馬車的地方。

從這裡上車,坐到東水關,可以選擇步行,也能選擇坐船遊覽公園。

這一次,他們的運氣不錯,來到秦淮河公園之後,就看到南岸已經聚集了大批的人羣,都在向北方張望着。

一問才知,今日下午有火車試車,所以吸引了這麼多的人,在這裡張望。

“火車原來是那麼的長,真的太驚人了,等火車通車,我一定要坐一次,看看到底是什麼滋味。”

于謙心裡也很好奇,但是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在人羣中張望着。突然聽到一聲長笛巨響,然後看到樹林後面升起了一股白煙。

緊接着,他們就聽見了哐當,哐當的聲音傳了過來。

一個冒着白煙的怪物從樹林後面冒出了頭,乾枯的樹枝擋不住它的身影,能模糊看清整個輪廓。于謙他們站的位置不算好,忍不住跟着轉向東去的火車後面奔跑起來。

不是他們幾個人在跑,而是幾乎所有人都跟在火車後面在跑,都想看清火車的樣子。

但是火車的速度比他們要快的多了,他們看到一節又一節的車廂從樹林後面過去,看不見首尾。

當他們跑到東部一處樹木稀疏的地方的時候,火車已經不見影蹤。

于謙覺得有些失望,卻聽見一個年輕人喘氣說道:“不急,不急,火車才跑第二圈,每次試車都是跑幾十圈的。”

于謙一聽,心裡登時平靜了下來,坐在了草坪上,看着河對岸那幽靜的小區。

那裡就是下馬橋農莊,據說有大明最早的下水道,雖然每家每戶面積不大,沒有後花園,卻有幾個公共花園。

公園的這個名字,還是殿下第一次喊出來的,他要求大臣們不再給自己建設私人花園,有錢應該投入到公共花園,讓更多的百姓也能欣賞到美景。

對這個大明最神秘的地方,于謙嚮往已久,但是想要進入,恐怕還要經過層層考驗。

看到火車這個怪物的時候,于謙的心裡更明白了。的確,這些技術應該保密。其他國家都造不出來的東西,只有我大明能製造,就應該只有我一家會。

他又聯想到了殿下在十三年的時候,就大力推廣的專利法案。

難道那個時候,殿下就已經爲今天在做準備了嗎?

他跟太孫殿下同歲,所以清楚地知道,十三年的時候,殿下才是氣死,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啊!

想到這裡,他更覺得殿下深不可測了。

“廷益兄,你剛纔數了嗎?火車一共多少節?”

于謙搖了搖頭問道:“兆南賢弟,你可想過,如果明年春闈高中,以後該當如何?”

“朝廷自有安排,何必想的太多。”

“你忘記了殿下在發佈《少年中國說》之時,提過的官員專業化?恐怕從我們這一屆開始,官員的任命就會固定下來,再也不會幾部輪換。”

王兆南想了想說道:“我會畫畫,也喜歡畫畫,如果以後能設計新的火車,那一定很不錯。廷益兄,你呢?”

“我不知道……來到京城,我才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想做一個有用的官員,但是現在卻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正說着,轟隆作響的火車又開了過來,這一次他們的視野不錯,能清楚看到火車一節又一節地掠過,加上車頭,一共有十三節。

他們聽到有人議論。“據說這種火車車廂一排有六座,一共十五排,一節車廂可以坐九十人,十二節車廂,那就能坐一千零八十人啊!”

另一個顯然是兵士的壯漢說道:“如果大明修好了到邊關的鐵路,多幾列這樣的火車,數千人就能直接轉運邊關。”

“唉,耗費太大,難……”

于謙擡頭說道:“難,也不難。既然如今已經有了火車,朝廷待試車完畢,顯然是要推廣全國的。這火車不僅能載人,也能裝運糧食,可謂是國之重器。”

王乾問道:“你們可知道這火車最快能跑多快?”

“上次邸報上說過,測試過一個時辰可以跑一百六十里。這可不止日行千里,簡直快兩千裡了。”

王乾咋舌不已。“那要是修了京城到杭州的火車,我們幾個時辰就能到家了!”

于謙搖了搖頭說道:“以我所想,殿下恐怕不會先修到杭州的鐵路,大明現在最該修的,應該是通向西北的鐵路。”

那個兵士凝望着農莊的方向,嘆道:“如果真是這樣,西北有福了。”

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一五章 戰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十章 囚禁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八章 鄭家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七章 遷都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三章 新生活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九一章 時機成熟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十六章 隕石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三十二章 墳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十九章 思想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