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

從九月下旬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面對突然出現的大明,從最開始的防備和忌憚,變得越來越歡迎。

大明與葡萄牙的休達之戰,雖然展現了大明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大明並沒有因此恃強凌弱,反而一直是用一種平等的態度來面對這些比他們弱小的國家,展現出來了一種讓歐洲人都羨慕的東方文明。

這種文明比歐洲人自己都要更高級,所以他們甚至是以一種仰慕的態度來與大明接觸。

而除了休達之戰,大明的海上力量雖然非常強大,他們也把地中海當做是自己家的客廳隨意穿行。

但是,他們不管面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船隊,都沒有表現出敵意,甚至還在撒丁島的船隻觸礁的時候,進行了援助。

因爲他們的出現,一直在地中海遊蕩的海盜船,最近一段時間也銷聲匿跡。

大明的友好態度逐漸傳開,也就引來了越來越多的的國家使團,他們面對比往年要低了將近一半價格的各種商品,表現出來了狂熱的興趣。

越來越多的合約談成,大明的貨物也找到了越來越多的買主。

但是讓朱瞻基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最先售賣完的貨物不是絲綢和瓷器,也不是香料,而是鐵鍋。

鐵器的售賣被大明嚴格控制,這次來歐洲,大明的鐵器主要是以鐵鍬,鐮刀,還有鐵鍋爲主。

鐵鍬和鐮刀因爲附加值太低,帶來的很少,但是鐵鍋卻裝了整整一船,數萬口。

歐洲是沒有鐵鍋的,他們的鐵鍋主要還是以鐵鼎爲主,用非常厚的鐵片打造而成,造價高的驚人。

一口鐵鍋,不僅平民用不起,就是小貴族們也用不起。哪個貴族要是有一口鐵鍋,在他去世之後,子女們哪怕不要金銀,也要爭取到鐵鍋的繼承權。

大明帶來的鐵鍋全部都是生鐵薄皮鍋,這種鐵鍋在東方用了幾千年,雖然看似簡單,卻有着非常高的技術工藝。

歐洲人看到這些鐵鍋就變的瘋狂無比,一口鐵鍋的售價幾十倍的利潤,但是他們依舊趨之若鶩。

大明的貨物一點點地變成了有主之物,但是依舊有一大半沒有找到主人。

這不是因爲這些東西不好,也不是他們嫌貴,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手裡沒有大明想要的貨物。

歐洲如今除了不多的金銀,主要就是馬匹和羊毛,劍麻這些特產。

阿拉伯人手裡更加富裕一點,他們好歹還有棉花,紙張,銅礦。

但是朱瞻基並不怕自己的這些貨物賣不出去,因爲還有許多國家沒有跟大明達成貿易意向。

像最富裕的威尼斯,奧斯曼,馬穆魯克王朝都還沒有跟大明達成貿易合作。

何況,就是賣不完,朱瞻基也會把這些貨物留在歐洲慢慢賣。

到了十月中旬,大明艦隊在愛琴海大破奧斯曼帝國,拜占庭帝國的海軍,奧斯曼與拜占庭隨即就跟大明使團展開了貿易談判。

而馬歡從馬穆魯克王朝傳回來的消息,更是讓朱瞻基爲之開心不已。

不知道馬歡是如何與對方進行談判的,馬穆魯克國王法拉吉現在竟然派出了侍者,遞交了一份願意與大明建立更加密切關係的國書。

這份國書的主要內容主要有兩條,第一是馬穆魯克王朝邀請大明艦隊在蘇伊士駐軍,建立軍事同盟,並且願意割讓蘇伊士以北三百平方公里的農田,作爲大明駐軍的糧食供應基地。

蘇伊士是個古老的城市,在兩千年前,這裡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集市。這裡雖然位於沙漠邊緣,但是在蘇伊士以北,到大苦湖之間的南北二十公里,東西十公里的土地,卻是肥沃的綠洲。

這裡縱然比不上尼羅河三角洲的土地肥沃,但是如果利用好,每年也能產出大量的糧食。

但是對馬穆魯克而言,這裡卻是一片混亂之地。

地中海與紅海之間的貿易,從公元前就已經開始,在蘇伊士運河修建起來之前,埃及人就是通過古運河將船隊從地中海一直運到大苦湖,然後再通過二十公里的陸運,將貨物轉運到紅海。

馬穆魯克的制度與東方的兩千年前一樣,屬於伊克塔制封建制的國家。所謂的伊克塔,其實就是封藩制度,國王雖然有名義上的管理權,但是對地方上的約束很小。

蘇伊士這個貿易重鎮,一直是附近各大部落的搖錢樹,他們佔據了這裡的大部分利益,即便是國王,從這裡得到的利益也有限。

十六年前,帖木兒入侵,法拉吉呼籲各大部落出兵,在敘利亞一帶與帖木兒國大戰,結果卻大敗而歸。

馬穆魯克的勢力大損,各大部落更是對中央政府不理不睬。

蘇伊士這裡環境複雜,法拉吉幾乎已經喪失了在這裡的威信。

不過,他畢竟還是一個國王,通過各種手段,他雖然丟掉了大部分貿易關稅,卻掌握了那裡的大片土地。

最少名義上,這些土地是屬於他。

而現在,他就想通過這些土地拉攏大明人,讓大明成爲他們東部的屏藩,幫他們應付來自東方的威脅。

雖然知道那裡的局勢比較混亂,但是這個誘餌太肥了,朱瞻基根本沒有半點猶豫,就願意接受這個條件。

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少可以養活幾十萬人,幾百萬人,而這個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的重要性,在地理位置上,要比直布羅陀更加重要。

只要大明守住了這裡,以後修一條運河,那麼從亞洲到歐洲的海運,就能節省兩萬公里的距離。

而第二條,則是在這個合作的基礎上,馬穆魯克王朝需要成爲大明重要的商業夥伴,形成軍事和經濟的雙重合作與結盟。

對這一點,朱瞻基也沒有半點意見。

東方有馬穆魯克王朝,西部有馬林王朝,有了馬穆魯克王朝的支持,大明艦隊扼守蘇伊士,也能直接保護位於克里特島的貿易中心。

西部有馬林王朝的支持,大明艦隊扼守直布羅陀海峽。這一東一西,直接將地中海囊括在了大明的保護之下。

所以看到這個消息,朱瞻基的心裡已經在計劃,該如何嘉賞馬歡這個有功之臣了。

時間進入了十月下旬,休達這個的繁忙告一段落。各國的使節得到了滿意的結果,現在都返回自己的國家,開始籌集各種貨物了。

而應各國的邀請,朱瞻基也準備離開休達,前往各國進行訪問,同時簽訂正式的貿易合約。

這一次出行,大部分艦隊並不會隨行,貿易團隊除了高層人物,大部分還會留守休達。而幾乎所有的貨船也依舊留在休達,等待後期的交易。

與此同時,大批的海軍也會留守休達,隨同朱瞻基一起同行的,主要是外交使團,還有保護他的海軍艦隊。

當然,羽林衛是雷打不動地要隨他同行,除此之外,還有一半的幼軍,這就有了將近兩萬五千全副武裝的軍隊,再加上護航的海軍,使團,人數也達到了將近四萬。

除了少數國家,大部分國家都沒有這麼大的接待能力,光是爲了安排朱瞻基的行程,就是一項繁瑣無比的工作。

這一次,懷孕的沈黛兒也被留在了休達,作爲懲罰,青梅綠竹兩女也被留了下來。劉承徽安排了兩個已經學會大明話的波斯少女,專門負責貼身伺候朱瞻基洗澡。

她們沒有複雜的背景關係,又比較新鮮,如果使用的順心。朱瞻基準備以後在身邊專門安排一批異國少女伺候,省得後宮那幫女人不省心。

接到了朱瞻基安排的任務,劉承徽非常重視,因爲如果以後後宮真的形成了第三方勢力,作爲組建這股勢力的后妃,她的權力將會大增。

這段時日,她就一直忙着調教這些少女,並且暗中甄別她們的身份,將她們訓練成自己的助力。

她現在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滿意無比,只有跟在朱瞻基的身邊,她的特長才能得到發揮。

雖然她如今依舊還是一個承徽,但是她相信,只要把這件事辦妥,以後的後宮,絕對有她一席之地。

而跟着殿下遠航十萬裡,這段經歷增加的閱歷,更是其他妃子比不上的。

朱瞻基的這段訪問之旅,首先抵達的就是距離休達最近的格拉納達王國。

從八世紀開始,阿拉伯人就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在七百年的統治期間,阿拉伯人與羅馬人除了信仰的不同,其實已經融爲一體。

從十四世紀開始,卡斯蒂利亞人掀起了驅逐阿拉伯人的大旗,如今的伊比利亞半島,大部分阿拉伯人都被驅趕到葡萄牙,還有東南部的格拉納達王國。

格拉納達王國,也成爲了阿拉伯人在歐洲大陸最後的據點,根據朱瞻基的印象,似乎到八十年後格拉納達王國才覆滅。

至於西班牙這個國家,則是幾十年後,塞維利亞人,卡斯蒂利亞人,格拉納達人,阿拉貢人聯合起來,組成了西班牙這個新的國家。

也就是說,現在根本沒有西班牙這個國家。

大明軍隊輕而易舉就驅趕了北非的葡萄牙人,也給了格拉納達人充足的信心,他們不認爲自己就一定會失敗。

當然,想要戰勝卡斯蒂利亞人,光靠他們自己是不夠的,他們需要一個民族的馬林人,甚至包括大明的支持。

所以,他們爲了討好大明人,幾乎是傾家蕩產來跟大明貿易,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們基本沒有要任何奢侈品,而是將大明運來的一批鐵製武器,全部買了下來。

大明的長矛,鐵刀,在提高了爐溫,學會去除鐵水裡面的碳以後,質量提升了一大截。

如今的長矛和鐵刀已經不能說是鐵了,而是鋼。格拉納達人試驗了大明武器的鋒利和堅韌,不顧成本,將本來就不多的這批武器全部買了下來。

雖然火槍如今已經在歐洲流行了起來,但是如今的火門槍非常落後。如今的歐洲火槍造價高昂,但是效率低下,一分鐘還不到兩發,容易炸膛,而且火藥難以製造。

所以雖然大部分軍隊都裝備了火門槍,但是火槍還沒有變成通用武器,只能作爲輔助武器。

格拉納達人的資源不夠,想要大量裝備火門槍也力有未逮,所以這些鋼製武器並沒有落後。

朱瞻基當然是希望這些格拉納達人能繼續跟西班牙人鬥下去,他們的實力越強,就越能拖累西班牙人的發展時間。

在日後著名的西班牙太陽海灘,朱瞻基與格拉納達的國王穆罕默德八世進行了會晤,雙方雖然沒有簽訂任何紙質合約,但是朱瞻基承諾,將會在下一批大明艦隊抵達的時候,免費給格拉納達國提供一批武器。

攜帶着無數的金銀,朱瞻基與穆罕默德八世分開,艦隊繼續北上,前往阿拉貢的首都巴塞羅那。

如今的阿拉貢其實要比卡斯蒂利亞的勢力更大,十三世紀初,他們在兼併了加泰羅尼亞,瓦倫西亞之後,就成爲了地方大國。

十三世紀後期,他們擊敗了薩丁王國和西西里,將撒丁島,西西里島吞併。

就在朱大明艦隊抵達地中海的時候,阿拉貢的艦隊進攻到了那不勒斯王國,將意大利半島的南部全部吞併,成爲了地中海強國。

他們與卡斯蒂利亞,葡萄牙之間的親戚關係非常複雜,又涉及到了幾代人的愛恨情仇。在內部,他們爭鬥不休,但是一旦面臨外敵,又會很快聯合起來。

因爲休達之戰,他們一開始對大明的態度非常模糊,甚至還召回了意大利的艦隊防備。

但是在葡萄牙語大明和解之後,他們又積極地與大明展開了貿易。

伊比利亞半島的民族,是一個極其享受奢華的民族,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從美洲運回了無數的金銀,從亞洲運回了無數的絲綢,茶葉,香料,這些都變成了貴族炫耀的資本。

他們用這些財富購買各種奢侈品,建造奢華的教堂,宮殿,但是從來不會給平民百姓一點好處。

這也導致這個國家很快就盛極而衰,在被英國擊敗之後,將日不落帝國的稱號拱手相讓,逐漸衰落成爲了一個二流國家。

但是這種特質是很符合大明利益的,在跟大明的貿易中,無數的絲綢,香料變成了羊毛,變成了金銀,讓大明大賺特賺。

因爲卡斯蒂利亞的首都托萊多遠在內陸,塞維利亞當地的貴族已經直接到休達跟大明交易,所以大明與卡斯蒂利亞的貿易,也在巴塞羅那進行。

從巴塞羅那離開的時候,大明的運金船就又多了一艘,然後還多了幾艘裝滿了羊毛的船,被安排送回了休達。

艦隊抵達法國南岸的時候,大明艦隊也受到了熱情的歡迎,在一個月前,大明使團就抵達了這裡,然後無數的貴族運送着金銀,香水,來到了南岸的幾個城市,等待着與大明的貿易。

雖然如今的法國在與英國的大戰中,失去了一半國土。但是對貴族們來說,這是因爲王位之爭的狗咬狗,不管是誰掌權,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所以他們並不在乎誰當國王。

大明的貨物對他們來說既是奢侈品,又是必需品,他們捨不得給國王支援一點軍費,但是卻捨得用無數的金銀來換取絲綢,茶葉,香料,還有那精美的瓷器。

朱瞻基在抵達巴塞羅那的時候,饒有興致地上岸去與阿拉貢的貴族們接洽,但是一進城市,就被漫天的臭氣給薰了出來。

這讓他對這個時代的歐洲沒有了一絲興趣,在塞特港,朱瞻基乾脆就沒有上岸。

但是抵達馬賽的時候,不僅法國的許多大貴族都前來了,更有法國國王查理六世派來的特使,所以朱瞻基只能捏着鼻子,進入了馬賽。

在後世,因爲現代化電器的應用,歐洲的各大城市顯得古色古香,充滿了歷史感。

但是在如今,這些如同堡壘的房子因爲窗戶太小,又都是土牆,石頭牆壁,還沒有電燈照明,就顯得破落不堪。

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他們的不講衛生,不管男女,隨地大小便,哪怕因爲朱瞻基的抵達,當地人對這些黃白之物進行了清理,但是城市裡面仍然瀰漫着散不去的的臭氣。

這裡的房子比不上大明,人們的衣着打扮,更是比大明差了許多。

大部分人的身上穿着的都是麻袋一樣的亞麻做的衣服,他們將麻袋披在身上,用麻繩一系,就變成了衣服。睡覺的時候解開,又能當被子。

不管是小貴族,還是百姓,還是士兵,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裝扮。

只有有錢人才能穿的起阿拉伯人運來的棉布,而大明的絲綢,則是最奢華的享受,只有大貴族們才能享受得起。

但是並不是說絲綢的銷路就小,因爲哪怕是一小塊絲綢做成的手絹,都能成爲流行時尚。

那些一年到頭不洗澡的女人們,哪怕再窮,也要省錢買上一塊絲綢製作的手絹或者是披肩,要是有意見絲綢做成的衣服,一定會成爲衆人羨慕的對象。

除了絲綢,香水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不管是南歐人,還是阿拉伯人,都精通香水製作。除了羊毛,馬匹,金銀,紙張,香水也是大明與歐洲人進行貨物交換的重要貨物。

各種各樣不同香型的香水,都被一罈罈地裝運上船,那些會製作香水的工匠,也是身價百倍,被大明招聘。

大明艦隊每到一地,都是無數的工匠毛遂自薦,希望能被大明人挑上,能前往富裕的大明。

這裡面有無數的農業人才,香水師,還有無數的建築人才。

因爲數學幾何的通用,歐洲人在建築設計方面,其實不遜於大明,還有過之。

他們在這個時代就已經能建造出高達六十米以上的石頭大殿,但是大明都造不出來。朱瞻基也有意攜帶這些人才回國,從側面對如今的儒家壟斷學術進行侵蝕,改變大明如今重文輕術的風氣。

文采再高,對社會的貢獻也有限,一個儒家的嘴炮再厲害,在朱瞻基看來,還不如一個會修橋的工匠對社會的貢獻大。

但是在大明,只要儒家學問高,就能變成人上人,就能享受榮華富貴。

你修橋的技術再高,也只是一個下等人。

先帶一批西方的工匠回去,給大明如今死水一潭的理工學科增加一點活力,這是朱瞻基在前來歐洲之前,就有的計劃。

在巴塞羅那,在馬賽,朱瞻基的奢華氣派讓法國人知道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強國氣勢,讓他們見識到了一種不敢想象的派頭。

不要說他們的國王了,就連教皇,跟朱瞻基的派頭比起來,也不過是鄉下土財主。

這種衝擊甚至還要遠遠大於大明無敵艦隊帶來的衝擊,這讓他們知道,在他們眼裡上帝的代言人,跟大明的皇太孫比起來,也遠遠不如。

而這種衝擊帶來的思想風暴,雖然能夠促使他們的文藝復興,但是隻要他們沒有了美洲這個物資供應基地,他們就永遠不能發展起來。

而現在他們連能夠進入大西洋的船隻都還沒有,美洲大陸朱瞻基也絕對不會讓他們染指,所以,即使給他們帶來一些啓蒙,朱瞻基也不怕。

等他們能夠造出橫渡大西洋的船隻的時候,大明已經在美洲落地生根了。

隨後,大明艦隊又來到了熱那亞,除了與熱那亞進行貿易,還在熱那亞與倫巴第,與神聖羅馬帝國的衆多貴族進行了貿易。

朱瞻基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衆多的諸侯國,城邦國,以及百姓都歡呼雀躍。

而在羅馬,羅馬教廷國的那些大主教們,卻猶如看待洪水猛獸一樣,膽戰心驚地等待着朱瞻基的到來。

多次的十字軍東征的失敗,如今的羅馬教廷國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雖然他們依舊掌握着神權,但是不管是東正教,還是新教,包括一些教會的分支,例如胡斯教派,都在挑戰天主教的權威。

在這樣一個內憂外患的時候,大明艦隊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種恐慌遠遠要比本身武力帶來的威懾更加嚴峻。

但是各國跟他們並不齊心,他們的艦隊根本打不過大明,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明艦隊在地中海耀武揚威。

如今的教廷國亂作一團,有許多狂信徒都叫囂着哪怕失去生命,也要殺死大明的皇太孫。

大明艦隊越近,狂信徒們聚集的也就越多,他們甚至不想讓他踏上羅馬的土地。

感謝燈火見人家,額吐你哦,竹籤子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九章 旅途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十九章 變化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五章 天才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十七章 師弟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三十一章 根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二00章 分功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十章 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