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

東瀛由於其特殊的封建制,可以說是由一個個小型的令制國組成的。

所以除了首都京都和自由港大阪,整個國內幾乎沒有大城市。

有些大名的封地不過一個鎮子大小,但是在東瀛,就是一個小國家。

大阪已經被明軍燒燬,這也讓大阪周邊的自認以前沒有得罪過大明的家族,屁顛屁顛地來投效。

他們大多都送上金銀,美女,換來大明不對他們動手。

在朱瞻基的授意下,錦衣衛與內監聯合起來,接受這些金銀和美女,在甄別了其身份以後,給他們登記造冊。

凡是家族內沒有出過倭寇,並且不曾對大明出兵過的家族,都有條件地保護了起來,並不去騷擾他們。

由於錦衣衛的暗探在這裡已經活動了一年有餘,所以對大部分家族的底細,都是大致有個估計。

只要拿出來的禮物能有家底的十之二三,大明就承諾保護其平安,並且願意與對方貿易。

這種收攏大明並不主動,但是在看到這些家族平安無事後,越來越多的的家族紛紛加入了其中,到了後面不僅僅是大阪周圍,包括有京都和奈良等地的家族都主動投靠了過來。

來的時候,內監裝了足有十餘艘船的絲綢和茶葉,還有各種布料,這個時候都成了倭人最喜歡的商品。

也是在這個時候,日野康子的求援團抵達了大阪。

當然,雖然日野康子掌控着大權,她還是慎重地以自己兒子足利義嗣的名義求援。

無論她有再大的野心,在東方文化狀態下,女人總是要受一些歧視。像武則天那樣的女人,數千年來也就只出了一個。

使團不僅帶來了大批的金銀,同樣也送過來了一批經過培訓的舞姬。

但是他們並沒有能直接面見太孫殿下,只是登上了太孫的旗艦,遠遠地跪拜了一番。

使團的領隊是足利義滿最小的庶弟足利義崗,對只能遠遠地跪拜朱瞻基的安排,他也沒有半點不滿,因爲他早已被大阪灣這密密麻麻的海上城市給嚇的失魂落魄。

像太孫旗艦這樣巨大的艦船,他從來沒有見到過,更沒有想過一艘船可以建造的如此巨大,可以容納數千人。

這樣的船,即使傾盡東瀛之力,恐怕也建不起來一艘,而大明據說有數十艘了。

天朝上國的氣派,讓他在看到這些船的時候,已經領略到了。

這個時候他只會慶幸,他選擇了日野康子一方,也就是選擇了大明一方。至於那個侄子義持,他只能替他祈禱了。

有這樣一個不可戰勝的對手,哪怕他現在再猖狂,也會一敗塗地。

望着上層甲板那個高大的身影,他的心中只有敬畏。

朱瞻基看完了李亮轉交上來的求援信,遞給了身邊的鄭和笑道:“鄭總監也看看,何時出兵,就由你安排了。不過,我建議你最好在收到紀綱來信以後,再出兵。”

求援信中,足利義嗣將京都的局勢說的危急無比,但是朱瞻基並沒有半點同情,他更關注的是,東瀛目前各大名的態度如何,還有就是那被俘的俘虜,能換來多大利益。

如今的大明軍隊,還沒有被腐化,整個軍制,軍紀,也沒有遭到破壞。

火槍的發展,更是讓大明的戰鬥力成爲了世界最強。

所以,大明如果想要打破東瀛的管理體系,根本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何撈取更大的戰爭利益,纔是朱瞻基需要考慮的問題,至於戰爭方式,還是讓專業的人來處理。

鄭和看完了信,又把信遞給了旁邊的易信和朱真,以及柳升。

進軍京都,當然是以神機營爲主,海軍只是輔助了。海軍目前還沒有換裝,配備的火器少的可憐,讓全員配備了火器的神機營出戰,才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但是物資的輸送,運輸渠道的維護,這些都需要海軍的配合。

鄭和等他們都看完了信,才說道:“根據巡邏船從鎌倉發來的消息,上杉禪秀在前幾日得知我大軍佔領大阪的消息後,率領親交的豪族一百餘人攻擊公方足利持氏。得勝的禪秀隨後又攻擊了新管領上杉憲基。持氏和憲基隨成功逃脫,但鎌倉的支配權落入了前管領上杉禪秀的手中。”

雖然鄭和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地方,但是沒有人會覺得他無的放矢,安靜地聽他繼續往下說。

鄭和又說道:“同時,在東瀛的關東,關西等地,也有不少足利義嗣的支持者們掀起了規模不大的戰爭。雖然這些戰爭不能摧毀足利義持的統治,但是卻讓無數的中立派偏向了他們。我大明艦隊從去年年底開始封鎖東瀛,這將近半年來,貿易幾乎中斷,每一個大名都損失慘重,也動搖了足利義持的統治。所以這個時候我大明軍隊直接進攻京都,並不會遭遇全民襲擊,所以,只要等到紀指揮使的情報整理完畢,就可以有目的性地進軍京都。”

見他思路清晰,朱瞻基也就不再操心這件事了,跟李亮說道:“莊敬築了京觀,也休息了幾日了,把他召來,該讓他出去爲大軍籌措軍費了。”

一幫將領聽的臉直抽。這個殿下哪裡都好,就是有些太貪財了。在大阪如今劫掠的物資,足有兩百萬兩白銀的了,如今各大名還在源源不斷地送金銀和美女過來。

而跟這些大名的直接貿易,也讓大明賺了足有數十萬兩銀子。

但是這個殿下還不滿足,依舊還想着用抓獲的那些俘虜來換銀子。

現在大軍壓境,失去了足利義持的支持和逼迫,那些大名恐怕不會再像過年時那般強硬了。

他們能夠想象,這將又會給大明收穫無數的金銀和物資。

不過這樣也好,最起碼這場戰爭,大明賺的盆滿鉢滿,回去帶了這麼多財貨,那些文官們也不會指責開戰耗費銀錢無數了。

鄭和看了一眼下層甲板上面跪着的特使,問道:“殿下,那這些人……”

朱瞻基揮了揮手說道:“禮物收下,女人收下,至於出兵的請求,就讓安遠侯回覆他們,最遲三日內出兵。”

雖然紀綱蒐集的消息還沒有送過來,但是朱瞻基已經知道他潛入了京都,這一兩日,情報也該送到了。

而這種外交場合,讓擁有爵位的安遠侯柳升出面最爲合適。特別是他又是這次進攻京都的主將,跟對方接觸一番,說不定又能吸一番骨髓。

而就在大阪開戰的這一天,山名氏利又來到了石見山下的明人別院。可是這裡除了那位姓陸的主家和幾個侍衛,其餘將近百人都不在。

他最想見到的侍衛統領也不在,這讓他有些疑惑。昨日的相聚,紀統領可沒有說過今日會出門啊,而且大部分人馬都離開了此地,他竟然不知道,這也讓他有些羞惱。

坐在寬敞的客廳裡,山名氏利坐在椅子上,習慣性地脫掉了鞋子,又想起自己並不是坐在榻榻米上,重新把鞋子穿上。

“陸家主,昨日還跟紀統領見面,他並沒有說要外出,而且他還接了小女來,卻丟下她一個人在此,成何體統!”

扮作陸仲的馮田本來就是一副和善的面孔,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選擇他來冒充茶葉商人。聽了山名氏利的質問,他依舊笑呵呵地抱拳說道:“叨擾名主年餘,今日正想與名主重新自我介紹一番。”

山名氏利還有些發懵,不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只聽“陸仲”又說道:“本人乃大明帝國皇上第一衛,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馮田,向名主問好。”

大軍今日就要發動對大阪的攻擊,紀綱身爲錦衣衛指揮使,哪怕不參與戰爭,這個時候也要召集隱蔽在東瀛的暗線,將戰爭爆發後,東瀛各地大名的反應記錄下來。

那些名主是值得拉攏,那些名主優勢需要打壓的,那些是必須要消滅的。這些情報在大軍正式登陸之後,就必須要送到太孫殿下的手上。

所以紀綱當然不能在偏於一隅的石見銀山這裡等待情報彙總,而是從出雲國這裡來到了京都,在這裡等待暗探們的匯合。

而戰事一起,他們這些人也無需再隱瞞身份。從今往後,他們就不需要再過隱姓埋名的日子。

而且馮田他們對這位山名氏利的名主也算非常瞭解了,知道此人雖然因勢崛起,從京極家族手裡要回了石見國,但是也算不上能力出衆。

被夾在兩個大國之間,他一直活的小心翼翼,哪怕就是知道了他們的身份,也不敢到處宣傳。

山名氏利果然被嚇到了,聽到馮田的自報家門,他嚇的差點站了起來就想跑。

但是隨後,他看到馮田臉上的笑容,纔沒有這樣做。

艱難地擠出了一絲笑意,他也作了一個揖,問道:“那麼,紀統領也不是一個護衛統領了?”

馮田豎起了大拇指笑道:“紀統領的真實身份是我們錦衣衛的這個……”

山名氏利一下子癱坐在了椅子上,嘴裡連聲說道:“難怪,難怪……”

紀綱的大名可不僅僅只是在大明有名,在東瀛等周邊小國,也是無人不知。

山名氏利原本就懷疑爲什麼一個護衛統領對家主怎麼會不怎麼尊敬,而這位家主也不在意,現在纔算是真正明白了過來。

不過東瀛的統治階層本來就是由貴族和護衛組成的,所謂護衛,就是武士,他們不像大明的從屬關係,更像是一種上下級關係。

大名起源於名主一詞,名主指有名字的田,即私人土地,大名指擁有大量土地的人。

平安時代後期,大量國家所有的土地、莊園被賜予藤原氏等貴族或侵佔,瓦解了班田制。貴族在京都執政、玩樂,其擁有的土地、莊園交給家臣打理。他們精通武藝騎射,充當貴族的打手,演變爲後來的武士。

平安晚期,天皇權力大減,退位實行院政。然後拉攏武士充當爪牙,對抗藤原氏貴族,貴族的土地被武士們搶走。

天皇和貴族對抗,雙方都依靠武士。平氏、源氏武士集團首領平清盛、源賴朝乘機先後建立平氏政權、鎌倉幕府,效忠他們的武士擁有的土地被合法化了,成爲名主。

到了如今的室町幕府時期,跟隨足利尊氏起兵的武士首領們被封爲守護,統領一國或數國的武士,統稱爲守護大名。

所以在東瀛,武士與貴族之間是一種合作的上下級關係。山名氏利即使有時候覺得紀綱表現的對家主不算尊敬,也認爲是他實力的體現。

想到自己與這樣一個狠人稱兄道弟,還把女兒送進了他的懷裡,他現在的心裡只有驚喜。

有了這樣一層關係,這位紀指揮使應該會幫着他了吧。

他隨後問道:“不知道紀指揮使如今去了何處?”

馮田笑道:“我大明皇太孫殿下率領二十萬大軍來懲罰室町幕府,今日已對大阪進行攻擊,紀指揮使爲了配合大軍行動,目前已經去了京都。”

山名氏利心亂如麻,這個時候已經忘記了今天過來想要幹什麼的。

東瀛已經被封鎖了半年,所有人都知道戰爭一定會打響,這一天終於來了!

紀綱雖然在五月初二就抵達了京都府,但是他並沒有留在戶籍管理嚴格的京都,而是住進了琵琶湖畔大津的東來寺。

這座寺廟建於唐朝,幾經戰亂,但是都頑強地保存了下來。

而這座寺廟裡的和尚,全都是對大明心懷仰慕之人,也是錦衣衛在東瀛最大的據點之一。

紀綱從石見離開的時候,身邊還只有數十人,但是從初五之後,以前佈置在東瀛各地的暗探們就陸續匯合,人數已經超過了五百。

這麼多人在其他地方出現,都很難隱匿。但是東來寺依山傍水,佔地廣闊,哪怕近千暗探全部集中起來,也不會被發現。

而且這裡也算是東瀛的中心地帶,不管是哪裡的暗探,到這裡來的距離都不算太遠。

這幾日,紀綱日以繼夜地統計着各方面彙總來的信息,將這些情報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針對模式,整理成冊。

現在才初十,許多偏遠地區的暗探還沒有來到,紀綱內心焦急地等待着他們,生怕誤了大軍的進攻。

但是表面上,他依舊一片平靜,與這些許久都沒有見過的下屬們拉攏關係。

這些人以後可能大部分都會回大明,再也不會再有上下級關係。但是他們都是對東瀛非常熟悉之人,以後就是回了大明,可能也會從事與東瀛有關的工作。

留下這段香火情,對他以後在東瀛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如今莊敬和龐瑛都不在身邊,但是將近十幾年的權傾朝野,紀綱的身邊還是有一大批得力的助手。

到了五月十一這一天,雖然還有下屬依舊沒有趕到,但是紀綱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將統計好的東瀛各大名反應登記了兩個冊子,召集了一百個下屬,分成兩隊,將情報分別交給了他們,讓他們送到一百里外的大阪。

這些人分成了兩隊,一隊的領隊是原本就在京都平原負責蒐集信息的郭林,他率近二十人從陸路前往大阪。

而另一隊的領隊則是東來寺的和尚悟名,他帶領八十人從水路沿着澱川河一路向下,硬闖水路關卡。

郭林在東瀛的身份是一個倭人武士,他保護的倭人小商人,就是錦衣衛收攏的日奸。

兩人對京都平原的局勢非常瞭解,一路上避開關卡,遇到小型勢力直接滅口,在十二這天中午,終於抵達了大阪外圍。

他們一路還算順利,只是損失了一個人,另有一位同僚因爲大腿受傷,被他們安置在了八番鎮一個相熟的小商人家中。

到了八番鎮,他們才知道,因爲火燒大阪,徹底震懾住了倭人,如今這裡的大型家族,幾乎有一大半都有意向大明投誠。

至於那些冥頑不靈的家族,則大部分都是與大明之間有各種恩怨,只能收拾細軟,向內陸逃去。

短短几日之間,局勢就有有了如此變化,也讓郭林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如此強盛感嘆不已。

至於那些投靠過來的倭人,更是覺得自己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但是,他們卻還是後來到的一幫人,因爲悟名帶着八十人,乘坐一艘兩百石河船,一路順水而下。

雖然經歷了幾場攔截,損失了將近一半人,但是他們卻在十一日的晚間,就順利抵達了大阪南港島。

兩份情報都順利送達,經過比對,覈實無誤,鄭和也在十二日晚間下令,十三日一早,出動兩萬神機營大軍,兩千羽林衛火槍手,兩千海軍士兵,進軍京都。

神機營的大軍負責進攻,海軍負責操舟,而羽林衛則負責保護船隻安全。

但是,所有人接到的命令卻不是要跟東瀛人硬碰,而是執行斬首行動,目標就是東瀛皇室以及將軍府。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數百內監組成的抄家隊,他們這點人當然不是去抄家,只是幫皇室盯着那些富戶的財富。

而在他們的後方,還有數千人組成的輔助隊伍,負責保護航道安全,按照紀綱他們送上來的情報負責招撫當地倭人。

如今的神機營早就已經超過了一般大軍的規制,但是由於火槍手的訓練是統一規劃,所以還沒有分散成軍。

這次東瀛之戰之後,神機營肯定會被劃分成不同的編隊,要不然,柳升手裡的兵力就太大了。

足利義崗聞聽大明終於要出兵,激動的眼淚都差點掉下來了。在他看來,大明的大軍一到京都,足利義持恐怕就要望風而逃了。

巨型旗艦之中,雖然天色已晚,但是會議室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關於第二天的出兵會議,朱瞻基並沒有參加,他並不想影響鄭和和柳升他們的決定。

鄭和具有開闊的眼界和協調能力,柳升一生戎馬,如今佔據了絕對的武器優勢,後勤通暢,將士一心,想打敗仗也難。

他反倒更關注莊敬與龐瑛他們準備進行的勒索大計,這可是關係到錢袋子的問題。

諮情司與錦衣衛的人員足足有數百人,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將最後蒐集的各大名反應與以前的情報對應,制定不同的針對方案。

莊敬和龐瑛統管全局,準備敲骨吸髓,狠狠地吸一番血。

朱瞻基也對這樣的計劃格外有興趣,看到他們制定出來的方案,內心就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滿足感。

能讓這個國家衰落,能破壞這個國家的發展,他的內心就開心無比。

只是這種愉悅,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理解。

沒有人知道他爲什麼會對幕府,會對天皇有如此大的怨念。

對大部分大明人來說,只要肅清了倭寇,就足夠了。

但是對朱瞻基來說,如果能將東瀛的神道教踩在腳下,將天皇和幕府踩在腳下,破壞他們的統治架構,纔是最重要的。

“對待敵人要冷酷無情,但是卻不能將所有的倭人變成大明的敵人。消滅一批,打壓一批,扶持一批。惡事要讓那些倭寇來做,更要在各處張貼公文,控訴天皇和貴族的罪行,並且對平民分田減稅。要讓所有的東瀛老百姓都知道,我大明是天朝上國,對待百姓憐憫,政策優容。”

紀綱和龐瑛都點了點頭,端坐聆聽。朱瞻基又說道:“你們二人這次是要來當惡人的,但是光是兇惡遠遠不夠,你們不僅要讓人怕你們,更要讓一部分人喜歡你,那麼你們就也要注意手段,不要弄得天怒人怨,到時候我也不好爲你們收場。待此事了結,我也會好好補償你們二人。南洋地廣人稀,特別是南洲,上面現在只有些野人部落,我大明既然要開疆拓土,此地當然不會放過。我計劃以後將你二人安排到南洲,雖然一開始會苦一點,但是那裡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以後會有好日子過的。”

警告一番,再給他們一些甜頭和希望。兩人都是見過地球儀的人,知道南洲有大明一半大小,特別是南方,有無數肥沃土地。兩人紛紛拜伏道:“敢不爲殿下效命!”

朱瞻基哈哈笑道:“效命就不必了,跟着我,只會讓你們享受榮華富貴,家祚綿延不絕。”

感謝額吐你哦,殺生111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十章 林家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七章 遷都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章 家天下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三章 皇宮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六十八章 回宮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一章 迎接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十三章 震撼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