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跡

“第七點,觀書必觀其細微!”

當聽到楊龍還有第七點,趙文博和林雙鶴已經完全目瞪口呆。

關心的重點,似乎已經不在這副書帖上,而是專心致志的聽楊龍講,就像兩個小學生一樣。

“然世人並未多知,李白亦是有名的劍客,李白師承劍聖裝昱,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爲悲昱之下的太唐第二劍術大師,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十步

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面。其劍氣俠骨透千詩書,可見一斑。”

“此書筆力勁健,接筆墨中鋒引帶,馭鋒直衝拔真氣,收筆處一放開鋒、鐵劃銀鉤,古石姓詢,堅韌不拔,自有供肝劍膽。”

“第八點,觀書必知作者書寫的時代背是。”

“書法作品必爲作者當時心理性格的折射《上陽臺鑽》書寫當景是在去寶三年(公元744年),而這一年正是李白被賜金放還的那一年,《上陽臺帖》正是李白在被賜金放還後,與杜甫、高適同遊王屋山陽臺觀所作。”

“此貼寬博開張、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究,正如同李白官場先意後清壯沉雄又自然放達的心理性格,正如作品中所書‘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將李白憂而不悲、概當以慷的亮邁豁達性情表現得淋滴盡致。”

“第九點,觀書必知其行文基墨意境。”

“此站舞墨跌宕起優,錯範有致。如大江大河,突兀而至,又如山在崩絕,連空而來。看似漫不經心,隨意所書,實則格律森嚴,袖形滌盪,與直行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文墨相呼,是行文舞墨的完美結合,相輔相成、更品李白無真爛渴,雄把瑰麗的超然之姿。”

“古人常說:詩如其人、空如其人,觀此書法詩詞,李白的不羈與灑脫、浪漫與奇才都躍然工紙上。”

“有這九點所以我斷定,此帖是李白的真跡,親筆所書的《上陽臺帖》!”

聽完楊龍的話,大家緩了好一陣子,才從沉浸中回過神來。

剛纔彷彿是投入了這幅字帖中,又彷彿是投入了楊龍的演講當中。

此刻,回過神來,趙文博鼓掌喝彩道:“字字珠璣,句句金玉,不曾想楊龍小友竟然對字畫有這般深刻的瞭解,真是令我老頭子歎爲觀止,又十分汗顏啊!”

接着他又對林雙鶴說道:“怎麼樣?老林,楊龍小友如何?”

林雙鶴也回過神來,讚不絕口:“若不是親眼所見,我絕非相信楊先生這般年輕人,竟然對古玩字畫有如此深刻的瞭解,原本還以爲老趙誇大其詞,但聽完楊先生對此貼入木三分,精闢獨到的見解,我方纔相信楊先生確實才識過人,後生可畏!”

從紙質、印章、書法、墨法、作者風格、特色、背景和意境八個方面對這書帖進行分析賞析,若非真對字畫有非常豐富的知識量和深厚的功底,如何能從這麼多方面,進行這麼精密而精確地鑑定分析?

這一刻,林雙鶴確實對眼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對他的古玩底蘊完全認可。

不過,就算林雙鶴認同楊龍的能力,認同楊龍的觀點分析,但他並不認同這貼《上陽臺帖》就是真跡。

只聽他在接着說道:“楊先生,我雖然十分認可你的觀點,我也希望這貼就是李白的真跡,但你的鑑解,並不能完全證明這貼就是李白的真跡!”

他指出:“此貼的紙張確實是唐代盛行的硬黃紙,但這也不一定就是李白的真跡,很可能是後人冒用李白之名,使用硬黃紙這也的老紙做舊,而造出來的。畢竟用老紙做舊,這是古代字畫常用的造假手段。”

“宋徽宗等人的收藏印章也確認是真無疑,但這也只能證明這貼《上陽臺帖》所作出來的時間,發生在北宋末年之前,而那時候距離李白的時代,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又經歷五代兵亂,李白的真跡恐怕他們也未必就見得。”

“對於書法本身的見解,我是這麼看的,在李白自被賀知章奉爲謫仙人開始,便名冠當世,爲一時所崇,且唐代並不同於宋代重文輕武,文人羸弱,劍多隻是文人觀賞配用之物,唐代文人大多允文允武,上馬可治軍,下馬可安民,更有一腔報國開疆之心,便是放在宋朝,兼得豪邁、文采、書法、劍術四者之人,出名絕世者,就有蘇軾、陸游、岳飛。”

“結合之前的紙張與收藏印章之證,我的看法是這帖《上陽臺帖》,不一定是李白的原著,很有可能是一位在北宋末年之前,就崇拜李白又與李白一樣有懷才不遇際遇的唐代文人,憂悲自身際遇,便臨摹李白真跡寫下了這帖《上陽臺帖》。”

“畢竟,硬黃紙因爲其透明性好,在唐代常作爲臨摹之紙也是常用之物,雖然這帖《上陽臺帖》不是李白的真跡,但也是算得上是一件古仿古的舊物,不知楊先生,認爲我這看法如何?”

“不對,這並非是臨摹之帖!”

楊龍斷然否定道,“這真是李白親筆手書!”

他指着書帖上的文字:“臨摹之書,爲了使自己的字分毫不差,完全再現真跡原貌,臨摹者一定會用細筆,細工慢磨,這樣做字跡雖然高度還原,但墨色輕重定然不一,而且臨摹者也不能百分之百還原其貌,筆劃線條粗細程度定然會有不同。”

“如果是臨摹貼,這書帖上的線條粗細、墨色輕重程度,定然不同,也會多少有些斷斷續續的,可這書帖筆劃線條非常流暢,一氣呵成,言之行雲流水也不爲過,顯然是一筆寫成,怎麼可能是臨摹貼?”

聽着楊龍的話,林雙鶴頷首點頭:“楊先生目光如炬,這倒是我失察了,不過這也只能說明這帖不是臨摹帖,而我認爲的李白崇拜者,以熟悉李白的筆風效仿,還是成立的!”

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交第二百七十章 長遠打算第四百零三章 歡呼雀躍第七百五十八章 唯一的親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期待第六百二十六章 力量出沒第六百九十九章 牽強第五百四十四章 視覺疲勞第八百五十七章 太多時間第五百五十八章 可見一斑第四百三十八章 含金量高第五百九十一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趨於滿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引起關注第七百六十一章 孤獨第七十五章 追尾第三百五十章 反敗爲勝第七百七十七章 判斷第九百二十一章 慢慢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不真實第六百八十一章 聚到一起第三百零三章 白熱化第七百零四章 任何意見第九十九章 我命由我第五百六十二章 都不到第六百九十三章 給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激動萬分第七百六十章 警惕第四百九十八章 分析和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歡呼狂歡第六百二十六章 力量出沒第三百一十七章 神來之筆第八百二十二章 怨言第二百四十章 獨佔鰲頭第一百九十六章 就是你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可能第三百二十章 來頭不小第九百零九章 承認第八百一十二章 啓蒙工具第一百九十一章 遠沒有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光芒第九十六章 直接了當第六十一章 完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千里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狼狽不堪第九百三十七章 巔峰第四百六十七章 定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激動萬分第一百九十三章 邀請藝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個交代第三百零九章 一舉拿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特別緊張第九百零二章 累了第八百零四章 沒有理由第五百九十一章 撤退第九百三十一章 天地震動第九百三十三章 期待第四百三十四章 都是最好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越來越少第八百六十四章 很多類似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是驕傲第六百五十一章 一切就緒第三百八十三章 故意的第七百一十二章 那麼無知第三章 什麼都好辦第八百一十七章 貢獻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網打盡第八百七十一章 真正理解第六百八十四章 什麼都不用第八百七十九章 誤解第二百二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九十五章 又一次家宴第五百六十四章 期待第五百六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會懷疑第八十二章 懂得不少第七百四十五章 想法第七百九十二章 正確的第八百五十四章 根本原因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利可圖第三百九十四章 驚險旅途第三百零八章 壓着加價第五百四十九章 贊成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引起關注第四十一章 步入正軌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是真的第三百四十四章 資金吃緊第二百一十一章 開個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信將疑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找麻煩第四百零六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一十章 滿天繁星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發現第八百六十六章 任何貢獻第二百二十章 欣然到訪第二百二十九章 挖坑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枝獨秀第三百二十一章 聯合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