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矛盾

按說家裡只有兄弟兩人,財產應該是一人一半兒。可宮家老大就是完全不顧臉面,把家產佔了絕大部分。他只分了一些破爛,和幾畝瘦田給自己的兄弟。

但劉寡婦打聽清楚,這兄弟二人最終是怎樣分家的時候,她現在還記得,自己那時候震驚的表情。

一方面,她震驚於宮家老大夫妻倆兒的厚臉皮黑心眼,這夫妻兩個是完全沒有,給自家兄弟一家人活路的打算。就他們分給宮家老二的那些東西和土地,怎麼看都不可能養活那一家子人。

同時劉寡婦更爲震驚的是,宮家老二就那樣老老實實的接受了,這麼不公平的分家,他們居然也沒有任何的怨言。

劉寡婦自認,自己打聽消息,那可是村中數第一的。那時候她在村中轉了一圈,只聽到個別有人私下議論着,宮家老大的不厚道。卻沒有一個人傳言說,宮家老二對這樣的分家有什麼異議。

當時劉寡婦就在心中,嘲笑着宮家老二一家,覺得他們一家人都是木頭,怎麼能這樣逆來順受的,就接受了這樣不公平的一個分家結果。也不知他們以後打算如何生活下去。在她看來,一家五口人就分到那麼點兒東西,和貧瘠的土地,就連一家人的口糧都無法解決,這家人就等着餓肚子吧。

村裡有着像劉寡婦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分家必定是宮家自己的事情,他們兄弟二人誰也沒有,說要尋找別人主持公道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都旁觀着。很多人都覺得,宮家老二這一家人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四處借債度日了。

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宮家老二夫妻兩人就憑藉着,那一點點的資源,還有他們一家人的勤勞肯幹,居然就這樣,雖艱苦但仍是艱難的,把日子慢慢的過了起來。

當然因爲宮家老二一家人,在村子裡一向風評很好,與人又是再和氣不過了。那時候他們家艱難的時候,村裡也不少人會伸出援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一家人能夠慢慢的撐過來,並且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小院子,那主要依靠的就是,那一家人每個人都是勤勞肯幹,又能吃苦的人。

漸漸的,宮家老二一家也算是在村裡站住了腳。而農閒的時候,宮家老二更是不會偷懶,有時間就會出去找些散活幹。

而隨着他在外面跑動的時間越長,他們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後來,一家人縮衣節食,攢錢送了他們家大兒子,到村裡的私塾中讀書。

劉寡婦還記得,自從那個叫宮健的後生到私塾中讀書之後,宮家老大和老二這兩家人的矛盾,好像一下子激化了起來。

現在想來,劉寡婦雖然不是很瞭解當時的情況,但在她心裡,還是很能理解,當時兩家人的心情的。畢竟誰家的父母,不會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是最厲害,最重要的呢。

尤其是宮健大伯夫妻兩人,這兩人佔了絕大多數的家產之後,又把家裡的地都租了出去,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和糧食,兩人覺得自己在村中,那可是屬於高人一等的存在。在他們心裡,自己一家人,那可不是這村裡其他泥腿子所能相比的了。

所以分家之後,前幾年看到自己弟弟那一家人,艱苦的在土裡刨食,有時候甚至還吃不上飯,宮健大伯那一家人可是樂呵的不成。

可隨着後來宮健一家人,慢慢的站穩了腳跟,後來更是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宮家老大夫妻倆就已經開始,看他們家不太順眼了。

從那時起,他們就喜歡到宮健家人面前去說些酸話,或者是佔些便宜。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是有機會,他們不管是嘴上佔些便宜,或者是拿些東西,佔物質上的便宜,他們都是不會錯過的。

即使是這樣,兩家也還算是相安無事。直到宮健那個後生,上了私塾之後,被私塾裡的先生看中,重點培養。不僅是在私塾中,當着其他孩子的面,先生使勁表揚宮健,更是在遇到村裡其他人的時候,也會大大的誇獎宮健這個後生,是個難得一見的讀書好苗子。

當時宮健大伯那個大兒子,也是在私塾中讀書的,他比宮健入學還要早上一兩年。但他由於在私塾中,一直是調皮搗蛋的那一個,所以先生對他的意見可是不小。

之前由於宮健大伯家大兒子,在私塾中不認真讀書,與一些小孩子一起淘氣,私塾裡的先生都已經請宮家老大夫妻倆,到私塾中說過好幾遍了。先生甚至威脅,如果他家大兒子還不改正的話,那麼就會把他們大兒子,踢出私塾。

而與之相反的就是,當宮健一進私塾之後,那先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大加讚揚宮健:這個孩子會讀書,又努力,有天賦。那時候,那私塾裡的先生恨不得每天要誇讚宮健好幾十遍。

所以說那時候私塾裡的其他孩子,對於宮健這個先生的寵兒,又是羨慕,又是嫉妒。有不少孩子因爲這種心情,難免的就會回到家裡,與自己的家長抱怨。

遇到那懂道理的家長,自然會教育他們的孩子,如何認真對待自己的內心,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可要遇上那不講理的家長,也會與孩子一樣,甚至會鼓勵孩子去敵視宮健。而宮健大伯夫妻倆絕對是後一種中的翹楚。

原本在宮健大伯夫妻兩人心中,自己大兒子,那可是最最聰明,最最伶俐的。就看村裡那些孩子,都圍着自己大兒子轉,他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兒子這絕對是當官的料啊。你看他小小年紀,就能領着其他孩子,聽她的話,跟他一起玩兒了。

而至於先生好幾次找他們去私塾中談話,說他們兒子在課堂上搗亂這件事情,宮健大伯夫妻倆是沒往心裡取得,他們是這樣想的,老話說的好,只有淘氣的孩子纔是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