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673

的確那位夫人可的確是超級聰明,反正自己的名聲那是經營的,讓大家都讚不絕口。

你就不奇怪嗎?這天下的父母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存在,對前妻留下的孩子比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還好,任何一個母親那麼心裡最重要的是什麼,還不就是他的孩子能夠對別人生的孩子比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還好,這樣的人真的存在嗎?這一點你信嗎?

這傢伙以前是真的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但大家都在傳的那些話,他偶爾聽到也就是往心裡記了一兩句,大概的,就是知道大家都在說賈少爺這位後媽的的確是對他愛護有加,對他寵愛非同凡響,照顧着他比照顧自己親生孩子還要盡心,唉,這樣的後媽的確是太賢惠,太世間難有了。

講到這他不由得有些遲疑,他突然想到一點,眼前這位自己的好兄弟,好像也有一位後媽來着,只不過那位後媽實在是太惡毒了,動不動就責打他,後來大家都看不過眼,乾脆告到了主子那裡,主子直接把這位好兄弟的後媽懲戒了一番,後來這位後媽也就不敢再動些手腳了,反正大家吃喝都是主子提供的,這位後媽其實也不過就是仗着自己好,兄弟年紀小好欺負的時候,使勁兒的搓磨他,等到這位兄弟真正長大成人了,這後媽也就佔不着任何的便宜了,畢竟這位好兄弟的後媽嫁進來沒兩年,好兄弟的親爹也就去了家裡,也就他和後媽倆人,本來關係就很單薄,要不是因爲好兄弟的年紀太小,還要受大人欺負,否則再大兩歲這後媽都根本沒有那個機會伸出他那個惡毒的爪子。

但現在如果跟這位好兄弟說這世界上存在着這樣聖母一樣的後媽的話,是不是會刺激到好兄弟的心情啊,曾經悲慘的過往會不會又在一次,回憶起來想到這兒,他又不好再開口說些什麼呢,雖然他心裡還在認同着其他人對於那位賈少爺的後母的種種讚揚,但是現在嘴頭上他卻是不說了,小心翼翼的瞄着自己的好兄弟一眼又一眼。

對面的人看他這個反應自然也能夠知道這人大概腦子裡想些什麼,估計這小子終於腦子開竅,想起自己曾經也有個後媽來了,不過他倒是覺得自己的後媽蠢得要命,或者說是自己的運氣要比那位賈少爺好上不知多少了。

行了,我知道,你聽人家說過不少人都在讚揚這位後娶的夫人對於賈少爺有多麼的照顧,但實際上你拋開這些不要想,你就想想賈少爺和這位夫人自己親生的孩子的差距,你就應該能看出來,這裡面真正的疼愛又是怎樣的,這假溺愛又是存在於誰的身上。你別想那些人傳來傳去的那些話語你就想想加上也和其他的弟弟妹妹,他們有什麼不同的?

經過這人的一再提醒,原本還一直沒想明白的僕人,此時忽然就像靈光一現一現一樣想了個通透,的確這位賈公子賈少爺與他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距可是不是一般的大呢。

要說賈少爺的這位繼母是在他五歲年紀的時候進門的,那個時候小少爺基本上都已經有一些認知了,自然是知道這是後母進門。

一開始這位賈少爺是與他的父母關係並不是非常的融洽,畢竟誰都知道這是個後媽,根本不是自己的親媽來的,就是站在自己後媽的位置,但自己親媽的位置是有可能對後媽有任何的好感的。

五歲的孩子正好是淘氣搗蛋的時候,那時候這位後母進門之後,也是傳出了不少有關於這位賈少爺實在是過於的蠻橫不講理,小小年紀就欺負父母的這些傳言,但很快每一次這船這位後母出門應酬交際的時候,都會刻意澄清這件事情,並且表示自己對於賈少爺那是全身心的愛火,而賈少爺對他也有着如夢之情。

再然後好像就是很快的,這位家少爺的後母就已經懷孕了,有了聲樂很快他就接連誕生誕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而這段時間裡賈少爺與他的關係也得到了極大的緩和。都是有更多的人證實了,假設這位後母對他呢,絕對是親如幾處,甚至於爲自己出生生出來的孩子還要親密還要寵愛。

這是人腦海裡想象着或者說回憶着賈少爺曾經的過往,雖然也被對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怕他又哪裡想不清楚,認了歪理都不如自己一點點的給他解釋清楚啊,於是他耐心的開口說道,你也知道蔣少爺他父親娶後母的時候,那時候賈少爺已經有五歲了,五歲大的孩子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在他的印象中這位後母一開始和這位小少爺相處的可是非常不融洽的。

這也是這人剛纔自己回憶過的內容,當然是很清楚。此時的聽到對方給自己講述這段歷史,他的思維卻不一下子不知道飛到哪裡,他想起了眼前這個人好像也是小小年紀就恨我們進門,不過他和我們進門之後好像卻沒有鬧出多大的動靜,甚至沒有任何傳言說他與後母之間的關係怎樣的惡劣,倒像是安安全兩方面人相安無事的一種情況。

難道說這就是大戶人家和他們之間的區別嗎?否則爲什麼同樣是有了一個後孃,爲什麼小孩子的反應卻相差這麼多呢?賈少爺那時候也是個小孩子呀,爲什麼就已經知道了,直接要反抗自己的後孃,然後腳的後孃不能在家裡安穩的站住腳跟,就是爲了把住自己保護住自己親孃的地位,不讓有這樣一個陌生的女人佔據了特親孃在家中應該享有的權利和地位呢,可是眼前這人記得那時候好像還笑呵呵的跟他們提起,自己以後也是有孃的人了,並沒有任何的不良的反應或者說反反抗的那種情緒。

想了很久之後,他也沒有想明白這裡面到底存在着怎樣的原因,我最終他也只能把它歸結於這是聰明人和傻瓜之間的區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