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440

可是李秀才尋找了許久之後,也沒能找到一個令自己中意的姑娘,他都有些覺得自己是不是要求過高了,可能自己這輩子也找不到那樣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姑娘,也許自己應該像其他人所說的那樣,隨便找一個女人結婚算了,反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的。

而就在他眼看着就要放棄的時候,卻內心總是有一種不甘的想法存在着,而李秀才能夠達到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依靠着心中那種不甘的想法,要知道從小到大父母即使生活在他身邊,卻沒有對他展示出任何關懷和愛心,那時候如果他認命的話,他也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成就。

父母去世之後,族人們更是以着給他打理財產,照顧他生活等等,藉口想要插手他家中的事物,那些都是他的親朋好,長輩,也許那個時候如果他屈從命運的話,他連讀書寫字的機會都不可能得到。

所以對於呂秀才來說,他已經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看得清清楚楚,自己能夠活成這個樣子,活得如此自在,那最主要的就是心中的那股不甘,憑藉着這股不甘,他並不屈從於命運,並不輕易的妥協,他一定要堅持到最後,甚至於堅持到常人不能忍受的程度,他也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曾經面對生活是這個樣子,現在面對選擇一個妻子度過自己之後的人生,你就在這一點上同樣堅持着自己的原則。也算是把所有的一切壓在自己的那一股不甘之情之上。

也許就連上天都屈從於他那股不甘的情緒,最終讓李秀才無意中聽到了那位老先生女旁人的閒談。那位老先生李秀才還是有所耳聞的,他並不是那種多嘴的人,而這位老先生之所以和旁人說起自己曾經最中意的那位女徒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與那老先生對面而坐的是另外一位老先生,很顯然兩人是老相識了,能夠在這樣偏僻的一個茶館裡聊天,本身就是很少會有人做的事情。

這裡來的一般都是老客,彼此都很熟識,說起話來也沒有那麼多顧忌,他們至少是知道在這裡說話並沒有太多人會傳出去,所以那位老先生纔會在對自己的老友炫耀了,徒弟很久之後忍不住搭了這樣一句話。

而很顯然那位老先生也覺得隨意的把閨中女子的事情拿出來說,並不是一件道德的事情,要不是今天這位老朋友刺激他,實在太過了,他根本就不會提起這件事情。畢竟前幾年的時候他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那位小姑娘年紀還小,偶爾說一兩句也是本着誇讚之名想要,告訴大家這世上還存在着如此聰慧的小姑娘的想法,而近幾年來這位老先生已經很少提及這件事情了。

這要不是今天這個老朋友,就像是中了邪一樣,一直在自己面前誇耀着他的一個個的後背,或者是一個個徒弟,說他們怎樣的聰明能幹,怎樣的宗師是愛到怎樣的對自己理貌有價,等等這些事情一點點的累積起來,最終那位老先生實在忍不住說起自己也曾經有那麼一個聰慧的徒弟,不過他也只是大概的說了一句之後再也不再提起這件事情,不管對方再怎樣詢問,或者是再怎樣刺激他都一直保持着緘默。

一直到這位老先生與友人走散了之後,李秀才這才慢慢的跟了上去。沒走出多遠,李秀才就裝作偶遇的樣子上前與老先生進行了寒暄,兩人彼此介紹了之後,老先生這才知道這是縣城省成都現在比較有名的一位後起之秀,兩人算是都聽過對方的名聲,確實從來沒有見過面,這樣一次見面,卻又感覺到好像是相見恨晚的那種感覺,那樣人也是,彼此寒暄了一會兒都覺得對方是個可教之人。

就這樣,在李秀才刻意的接近之下,兩人很快地建立了忘年交的友誼。而李秀才刻意經營出來的那種勤奮好學聰明的勁兒,更是深深的打動了老先生,一直以他多次感慨,年輕的時候要是能夠遇到,就立秋早上的話給他做個老師,有這樣的一個學生,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能夠有可以誇耀的一件事情了。

這位老先生也是夠悲催的,畢竟年輕的時候一味的想要尋求在科舉上考出個名堂來。所以對於其他事情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也曾經有人勸說他是不是差不多了,該急流勇退了,到那個時候找一個維持自己的生活。

那時候給他介紹最多的工作,那就是做教人的老師。不管是私塾裡叫一羣孩子的啓蒙老師,還是到大活人家去給那些少爺們做啓蒙,都是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那位老先生那時候還一門心思的沉浸在科舉之中,想着自己能夠靠着科技出人頭地,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

後來有人勸他看他學識不錯,爲什麼不教導出幾個好的苗子,等他們長大以後再參加科考,成就他沒有完成的事業,也算是一件佳事。

可那時候那位老先生怎麼可能聽得進去這樣的勸說,在他看來什麼都不如自己有,與其去培養弟子,讓他們以後在科舉上考出成績,都不如自己再努力一把,爭取自己出人頭地,而且他也不認爲真的能夠教育出幾個厲害的學生,能夠證明自己什麼。

但隨着年紀越來越大,他終於在科舉的道路上已經喪失了信心,而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的時候,發現他已經錯過了很多,不管是在回過頭來給別人想要做老師還是說想要教導自己的弟子,都已經難上加難了。

那個時候窮困潦倒的這位老先生幾乎以爲自己已經走入了困境,很是後悔自己還有大把時間的時候做出的那種決定啊,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失敗透了也好,在他還有幾位老朋友幫他謀劃最終,那隻能接收到一份去大戶人家後宅給小姐教導讀書學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