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但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情況了,先生趙家家主夫人無奈的,也只能咬牙把自己丈夫吩咐自己的話直接說了出來,嗯,是這樣的母親,嗯老爺爺是希望能夠爲家族分擔,更希望能夠維持母親現在的生活,並不希望母親因爲大哥的去世而在其他方面受到苛待。所以啊所以父親是覺得,是不是可以爭取一下趙家家主的位置?

最後這一句話,基本上趙家現任家主夫人是閉着眼咬牙說出來的,他是抱着一種不管怎麼地吧必死的決心啊,說出來這句話的。

等他說完這句話之後房間一時間超級安靜,趙家現任家主夫人是說這句話之後,連看一眼自己朋友的膽量都沒有,趕緊低着頭,連呼吸都放棄了,很多豎着耳朵就想聽一聽,自家婆母對自己說出來話的反應,而另外一邊朝家老夫人簡直都要伸手掏一掏自己的耳朵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剛纔他居然聽到兒媳婦說什麼,說他居然想去爭奪趙家家主的位置。

這幾乎是趙家老夫人聽到過的最大的一個小孩的老二是什麼德行?他自己的兒子她不瞭解嗎?雖說他並沒有跟老二相處太多時間,但是他從小就已經看清楚了,而是怎樣的一個人了,資質一般不說。不對,資質要比一般人還要差上一些,這樣平庸的孩子居然還養成了懶惰的毛病,根本就不會努力,整天唯一想的就是想了,最不願意的就是幹活,學習對他來說生活好像早已經既定了目標,他只要當個米蟲子一樣混吃等死就可以了。

也許老二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打壓自己弟弟方面了,這些事情趙家老夫人都看在眼裡,記得很清楚,他只不過是懶得跟這兩個平庸的兒子計較罷了,他們愛怎樣就怎樣,反正也鬧不出個花來,不過是窩裡鬥罷了。

要說以往,其實在趙家老夫人心裡自己的三兒子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雖然說,自己與這個三兒子相處的時間算是最短的,但是以之後趙家,你發生的事情以及兩個兒子的日常表現來說,在趙家老夫人心裡自己這個三兒子還不算是無藥可醫,畢竟知道自己資質平庸,但仍然努力的學習,刻苦的用功,試圖彌補一下自己的缺陷,這種人到哪裡都不會被人過於嘲笑。

別看平時二老爺欺負三老爺的時候,趙家老夫人或者說是趙家其他人並沒有任何反應,但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裡。

只不過是兄弟兩人之間的一些小糾葛,自然其他人是懶得關注的,而對於趙家老夫人來說,這兩個兒子本身就是被他捨棄的存在,所以這倆兒子自己鬧內鬥是很正常的,更何況根本就沒有發展成那種,一直以來都是趙家二老爺單方面的欺負三少爺,三亞那邊好像非常的大度,最起碼在兄弟感情上三個月的表現可要比二老爺強上很多。

而這也成了趙家老夫人更不擔心自己兒子的一件事情,畢竟資質這麼差就已經夠過分的了,但自己不知道努力,只知道一味的去打壓自己的親兄弟這樣的人,趙家老夫人又怎麼可能看得上眼呢?

所以之前老大去外地赴任的時候,曾經提起過,要把兩個兒子放在身邊,以便他們方便照顧自己,那時候照相老夫人,其實想補充一句,要不就讓老三來就行了,老二那個樣子的確是懶得看上一眼,不過一想到那兩個兒子的資質,趙家老夫人還是什麼也沒說,直接就同意了老大的意見。

可是現在自己聽到了什麼,老二居然要去爭奪趙家家主的位置,他倒不如直接照一照鏡子,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模樣,居然也敢去爭趙家家主的位置,那是他這種人能夠覬覦的嗎?

房間裡的沉默有如實質般夾在趙家現任家主夫人的心頭,他現在天天的在心中祈禱着向各路神仙求助,這隻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夠給自己一個反應。

不管怎樣,即使是伯母開口破口大罵也是可以的,也總比現在這樣一直沉默的感受要來的好一些。

趙家老夫人一直把這句話反反覆覆的在心裡琢磨了很多遍,心裡更是不停的嘲笑着自己這個不質量類的二兒子,片刻之後他又覺得這件事情無趣極了,自從自己的兒子去世之後,趙家都變成什麼樣子了,雖然不管是什麼阿貓阿狗不三不四的東西,都能覺得自己勝任趙家家主的位置了。

而更令趙家老夫人感到可笑的是,剛纔聽到的那些話語,自己這個兒媳也算是心思有一些居然鋪墊了那麼多,把老二想要貪心的去爭奪趙家家主位置這件事情說的那麼的冠冕堂皇,好像老二想去爭這個趙家家主,完全是因爲自己這個做母親的想給自己更好的待遇,呵呵,真是太可笑了。

看着眼前,這個低眉順眼連頭都不敢擡,更不敢看下自己的兒媳婦,其實趙家老夫人心中確實沒有太多的想法的,他倒要看看這人臉皮有多厚,居然能夠說出那樣一番話來。

自己這個兒媳婦估計也是得心思活泛的,最起碼這野心夠大呀,老二說是去爭趙家家主的位置,他也就乖乖的跑到自己面前來看口風。

現在的自己表面上表演的好像是工程的模樣,可是能夠都想去爭奪趙家家主的位置,支持自己丈夫這樣大大放肆的想法的富人,又怎麼可能向他表現出來的這一負擔小懦弱的模樣呢,看來自己這個二兒媳婦還真是有當戲子的料子呢。

現在想來照相,老夫人倒是有些後悔了,那時候老二老三娶妻的時候,自己怎麼沒有把客觀直接把這件事情扔給了組裡,現在看看,這老二媳婦最起碼就找的有些問題了。

在趙家老夫人看來,給老二老三找媳婦的時候,就應該專門找那種老實聽話的人家。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風得正教育出來的姑娘纔有可能在老二老三旁邊不僅不幫倒忙,而且還能夠時刻規勸一下,就這一點來說,趙家老夫人對自己那個三兒洗衣服倒是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