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周生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畢竟他可是知道自己父親母親是從來不是特別看重讀書人的,雖說他們心中對於讀書人也是異常的尊敬的,但是他們卻不覺得自己孩子是要去讀書識理的。

可是爲什麼這樣的父母卻突然決定要送自己去私塾呢?想要問明白這些出生慢慢擡頭,想要開口詢問卻發現自己母親的眼神已經不放在自己身上,反而看到母親轉頭望向門外那有些擔憂的目光,他知道母親是在擔心大哥。

這樣的認知讓周生再一次低垂下了頭,他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母親。他只能在心中不停的重複,不管怎樣我終於能夠上學了。父母對我還是非常重視的。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好好報答他們。

不知是爲了加深自己心中的印象,還是爲了催眠自己,反正現在周生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考慮,只是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着這一段話語。

嗯,一邊一直轉頭緊張張望自己的兒子的周生母親也意識到,自己和周生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話說了。她只能再次把自己之前說的警告說了出來:“老二啊,這次機會難得,你一定要抓緊。而且就像剛纔我所說的那樣,如果真的證實了,你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子,那麼你也就別去私塾了,咱家也不是十分富裕,實在沒有那麼多餘的錢纔給你揮霍的。”

周生母親的話越往下說,語氣越是生硬,等他說完之後已經好像是在訓斥周生了,但她卻是一點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語氣上有什麼不對頭的地方,反而狠狠的注視着周生,卻發現她仍低着頭,並沒有望向自己總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周生的母親也覺得有些訕訕的。

這又是一個周生母親不喜歡小兒子的地方,這兒子永遠他的反應超出你的意料,而且他永遠別指望他會陪你演一出表面上和和美美的戲碼。

就拿現在來說吧,如果自己跟大兒子說出要讓她上學這一番話,估計大兒子會感激涕零的,感謝自己,並且拍着胸脯保證自己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肯定能考個狀元回來給爹孃爭氣等等這些話。都不用想周生的母親自己多謝,她就能夠腦補三大車來。

可是這件事情到了小兒子這裡呢,從剛纔起,她先是高興的傻了隨機站在自己面前費了半天勁才擠出了那麼一句話,之後就好像是個石頭,三腳踢不出一句整話。這樣的一個孩子又怎麼可能逃的其他人的歡心呢。

說真的啊,到現在爲止出生的母親心中倒是有些後悔了,看到這樣木頭疙瘩一樣的小兒子,周生的母親覺得與其送他去私塾,那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和錢財。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再努把力,給周生找一個可以學徒的地方。

哎,只可惜老大年紀大了,而且臉皮薄,估計還真得像他爹說的那樣,很難融入私塾那個地方。這要是前幾年自己知道了有這筆錢,怎麼着自己也應該會把聰明伶俐的老大,送到私塾裡去讀書。自家老大那纔是聰明透頂呢,沒準真能給自己學出個什麼。

可是現在呢,錯過了時機也就是沒辦法的事情了。送這個老二去私塾簡直就是往水裡直接扔錢,只不過自己昨天已經說過,而且不借老二上學這件事情做引子的話,自家丈夫也不會提起那筆錢。更不可能有機會以後把這筆錢真正的掌握到自己手裡,所以現在周生的母親只能勸告自己:忍了吧,怎麼着也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最終,周生的母親卻是乾脆轉身離開了屋子。她也實在不知道跟老二還有什麼話說,反正她在心中已經決定了。過一陣子,她就去私塾裡打聽打聽,但凡是書裡的先生對老二不滿意的話,他一定把老二帶回家了。而且最好自己跑到私塾裡鬧一場,能夠讓私塾退回之前交的那些學費。

由於心中的確是非常緊張,所以從剛纔起,周生都沒有敢去看自己母親的雙眼,自然無從得知母親心中的具體想法。但不管怎樣,他聽到母親已經肯定了,家中決定送他去私塾中讀書,這件事情已經足夠他心中樂開花了。

而且這一次,居然母親並沒有讓自己主動站出來,把機會讓給兄長,這對周生來說已經是萬分慶幸,他現在高興還來不及呢,實在是沒有辦法考慮再做其他的事情。

而快步走出房間的周生母親,自然是要趕緊去找她心愛的大兒子。周生的母親知道,在雜貨店的一個角落,一定找到了她的大兒子。

當然這個角落也是一直以來,如果大兒子心中不高興或者受什麼委屈了,他就會躲到這個小小的角落,號稱是沒有人找得到的。

但其實對於一直操持雜貨店的周生的母親來說,那個角落對她來說,無異於是最明顯最容易找到的一個地方了。

對於大兒子一直以來,自以爲安全隱蔽的一個避難所,周生母親當然從來沒有看出,大兒子選擇的那個地方有什麼隱蔽性可講。但是她卻很高興,每次去尋找大兒子的時候,她都能很快在那裡找到他,讓自己能夠心中不那麼着急。

而實際呢,周生母親不知道的是,他的兒子當然知道,這個角落對於自己母親來說實在是太容易找到了。但他選的位置就是自己母親容易找到的這麼一個位置,它既要顯示出自己受了委屈,心中不高興同時,也要讓母親看到他的委屈,所以才選了這麼一個恰當的位置。

總之一直以來,在母子爭鬥這些小算盤之中,周生的大哥明顯是處於優勝者的。這一次他也照例來到這個地方。剛纔他已經把自己的婆娘打發走了,這個時候,他心中的確是有些受到打擊,他不知道爲什麼母親這一次居然決定送老二去私塾,而不讓自己這個家中長子頂樑柱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