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五選擇性物種滅絕與新耗散結構體

章二十五 選擇性物種滅絕與新耗散結構體

兩性之間永遠是處於一種不信任的狀態,兩性事實上都不願意爲後代撫養投入資源和營養,它們都想着儘可能地和更多異**配,卻不需要承擔撫養後代的職責,只是同樣不負責任的情況之下,雌性因爲多付出了一個卵子的營養差距,所以爲了少虧一些不得不承擔起撫養的職責。而也因此,在兩性之中,雌性永遠處於吃虧狀態。

當然,由於雌性採取了延長交配前的考察時間,觀察對象忠誠度的生存策略,雄性也不得不老實起來,一個個都裝作老好人以博取雌性芳心。

同時,雄性也不得不變得強壯而具有攻擊性,因爲它們必須承擔起提供雌性和後代食物營養等資源的職責,它們必須和殘酷的大自然鬥爭,和天敵鬥爭,和食物鬥爭,和同族的同性對手競爭,在鬥爭之中,雄性往往傷痕累累,失敗者失去交配資格,勝利者能夠同時佔有多個雌性,因爲雄性一次精子排放可以讓多個雌性的卵細胞受精,所以在很多種羣之中,都出現了一個雄性佔有多個雌性的情況。

也因爲雄性和大自然搏鬥,和捕食對象搏鬥,和天敵搏鬥,和同類搏鬥,它們的身體越來越結實和強壯,身體也越來越靈活,身上還進化出了利爪、鱗片、倒刺、尾巴、鋒牙等攻擊性較強的天然武器,而相比較的,由於雌性們不需要鬥爭,只需要作壁上觀,如同女王一般靜靜等待雄性們競爭,等待那個勝出者來和自己交配即可,所以雌性們往往缺乏攻擊性,它們更溫和,它們的身體也往往也嬌小而沒有雄性那樣發達的攻擊性武器。

一億兩千萬年的時光匆匆流逝而過,而兩性繁殖作爲一種優秀的繁殖策略已經逐漸穩定下來,而且在所有的生殖方式中佔據了不低的比例,僅次於單性生殖,而比起單性生殖,兩性繁殖的優點要明顯地多:

1.單性生殖由於基因是自我複製,基因變異的速度很慢,當外界的環境出現較大的變動時,單性繁殖的生命體往往難以立刻適應,很容易導致整個種羣一亡具亡。

2.兩性生殖兼具了穩定性和基因變異的速度,比起單性生殖,兩性生殖由於基因交換,變異機率更高,但同時也不像多倍體三性生殖、四性生殖等那樣變異速度太快,因而相對能夠維持物種的穩定性。就拿圍棋來舉例,單性生殖就像只有黑棋或者白棋的物種,物種丰度很低,而兩性生殖則起碼有黑黑,白白,黑白三種組合方式,而三性生殖則相當於在黑白的棋子之中加入了紅色棋子,其組合結果起碼多達十種,這樣一來一個種羣就很難穩定下來,往往每進化一代,就會多出數種不同的物種類型來,一個種羣的進化速率太快,會導致該物種的種羣明明還沒有定型,就進化成了另外一種物種,比起兩性生殖,多性生殖並不是非常優秀的繁殖策略,這種多性生殖的方式,主要出現在一些變異很快的原始病毒、細菌身上,它們靠着強大的變異能力,因而很難被生物體免疫系統殺死,每次總有一小批病毒殘留而下,變異之後獲得更強的攻擊性。

總而言之,無論在什麼樣的星球,只要是碳基生命體,而且具有DNA鏈,那麼兩性繁殖往往是那最優秀的繁殖策略。

兩性繁殖的出現大大加速了生物體的進化,隨着兩性生殖比例在所有生物演化中的比例上升,物種的數量也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

物種複雜性的增加,也增加了生命體在多種複雜環境下存活的機率。

當時間回到了我進入希爾伯特空間的時間點時,我讓蒂蘭聖雪停止了時間加速,而是靜靜地望着希爾伯特空間外的星球上那豐富多樣的生物種羣。

在陸地上,已經開始有蕨類植物出現,尤其是在沿海與沿湖沿江一帶,綠油油的植物已經佔據了大量的地盤。而在這些潮溼的蕨類植物附近的水草叢中,則有身體笨拙,四肢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兩棲類生物緩緩爬動着。

在動物中幾乎沒有六條肢體的動物,這是因爲生物進化到深海魚時,因爲方便游泳加大推力減少阻力,最後進化出了前後鰭各一對,這是生物進化的需要和選擇,所以脊索動物進化沒有選擇六條腿,於是,從脊索類動物進化而來的脊椎動物也只有四肢。

在我進入書內之前,我的分身就已經按照的理念,以模仿真實地球環境的方式去塑造新地球的環境來讓生物按照我希望的方式進化,現在看來我的分身做的非常出色。

當然,雖然我的分身很出色,但也並不意味着新地球上的所有物種就真的都按照真實地球上的方式進化着。

比如說,在羽扇大陸東北部的一處裂谷底下,就出現了一種獨立演化的植物種羣。

由於在羽扇大陸東北部接近寒溫帶,在沿岸寒流影響之下,氣溫較低,在羽扇大陸東北部的裂谷之下,出現了一種“黑暗植物羣”,這種植物羣生長在兩千多米的裂谷之下,裂谷的缺口呈喇叭形,越往下越大,而在上方則較小,由於缺少光線,在這個裂谷之下生長出的蕨類植物的原葉體普遍都是紫黑色,其內部含有大量絡氨酸反應形成的黑色素,而這條綿延三千多公里的大裂谷的下方,幾乎都是黑暗的植物種羣。可以想象,日後如果在這裂谷下方出現了森林,也必然是黑色的樹葉,會演化成一片貨真價實的“黑暗森林”。

“真是有魔幻風格的植物分佈呢。”我在裂谷的正上方仰望着裂谷下方漆黑無比的植被羣,不住地感慨道,“不過,生物進化的速度好像有點慢,即便到了現在,陸地上的種羣數量也非常稀疏,物種豐富程度太低了,種羣進化速率似乎比我預計的要慢。”

蒂蘭聖雪在旁邊回答道:

“這是因爲主人你創造的這顆星球太安逸了,缺少外部環境的變動,只有環境動盪程度到達一定數值,物種進化速率纔會提高。但是也不能太高,不然會造成物種大量滅絕。”

“也是呢,安逸享樂和共產主義的天堂是最容易讓人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囚籠呢,哪怕是在真實地球,地球史上也有六次生物大滅絕,偶爾不來點狠的,可不行。”我點點頭,贊同了蒂蘭聖雪的觀點。

“這和主人清掃了新地球宇宙空間附近的隕石有關,缺少隕石的撞擊,就缺少了毀滅性的災害打擊,這樣會大幅度減少生物災害的類型。”蒂蘭聖雪指摘道。

“這樣吧,從附近的小行星帶尋找質量適中的隕石,撞擊新地球羽扇大陸地表,揚起長期包圍地表的塵埃圈,減少陽光在地表的照射幅度,從而降低整個星球的溫度,製造出短期內物種大量滅絕的現象。”我對蒂蘭聖雪吩咐道。

蒂蘭聖雪按照我的指示,開始進行計算,並且從最近的小行星帶中選擇了一顆直徑二十五公里的隕石,在距離新地球6500的地月拉格朗日點處開始緩慢加速,到達新地球表面時速度已經達到七萬公里的時速,

但由於隕石過於龐大,所以看上去落下很慢。隕石撞擊在羽扇大陸的南部海岸地區,此時,構成地球表面的足有二十五公里厚的地殼整個被掀起,發生了地殼海嘯。在地殼海嘯的衝擊下,水深五千米的大洋整個看起來卻像一層薄皮貼着地殼海嘯。羽扇大陸南部,大小相當於日本列島的幾座島嶼羣瞬間被粉碎。無數一公里大小的 碎片飛濺起數千公里以上,衝出大氣層之後再度傾盆落回地球,衝擊形成了高達七千米的環形山口,從高處看,就像是巨大的山脈。撞擊坑口的直徑達六千公里,從羽扇大陸的南部一直延伸向南部海洋。

碰撞之後。從宇宙向下看,碰撞坑口中主要的異變開始出現。 金色閃耀灼熱的巨大塊狀,這是變成了氣態的岩石——岩石蒸氣,氣化了的岩石量約達到十五萬兆噸以上。呈圓屋頂般的岩石蒸氣迅速向四周擴散,碰撞發生三小時之後,羽扇大陸南部大塊區域被岩石蒸汽籠罩。岩石蒸氣以每秒三百米, 四千度的高溫,襲向山脈。被覆蓋了的山脈,冰雪瞬間消融成河又立刻被徹底蒸發。

岩石蒸氣逐漸擴展,撲向撞擊點的背面半球。羽扇大陸中大量的蕨類植物層瞬間被侵襲,由於高溫,植物紛紛自燃,雨林瞬間變成一片火海。衝擊發生後一天之內,地球最終被灼熱的岩石蒸氣整個包裹。岩石蒸氣持續包圍了地球三年時間。

而海洋也難逃厄運。被岩石蒸氣覆蓋的海洋瞬間激烈沸騰,岩石蒸氣帶來的巨大熱量使海水猛烈蒸發,海面以每分五釐米的速度快速下降。暴露出來的海底受熱變成了熔岩狀。

衝擊發生大約兩個月之後的新地球,平均水深四千米的海洋毫無痕跡地全部消失。而這個時候開始,厚重的塵埃圈開始從羽扇大陸南部擴散而起,逐漸籠罩整個新地球。大約三年的時間,整個新地球的光照度減少了百分之八十,而百分之九十的動植物都滅絕了,只有溫度最高光照豐富的赤道和由於熱力環流和地球自轉造成的大氣等高線較高的極低一帶有些許植物和兩棲類動物倖存, 其餘生物全都相繼死亡。這真的是滅頂之災。

現在看上去繁榮和平的地球曾經頻繁地經歷過隕石的撞擊,而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們也就在這毀滅性撞擊之間倖存着。

但是這一次災害也的確大大加速了物種的進化,由於光照不足,植物大量死亡,導致食草類生物極難獲得食物資源,於是動物之間的競爭現象尤爲激烈,而在這個競爭過程中,身軀龐大進食量大的兩棲動物最先滅絕,反倒是那些消耗較小體型較小,有冬眠和脫水特性的動物生存了下來。

各種奇特的脊椎動物開始進化出生存優勢,而進化的方向基本有四個:

一, 力量型。在競爭中,力量龐大的物種有更大的優勢獲得生存資源,容易存活。

二, 迅捷型。在競爭中,速度快、動作敏捷的動物能夠比同類更快獲得資源,也能更容易躲避天敵。

三, 智力型。在競爭中,智力較高,對食物判斷準確、分辨準確,甚至懂的隱藏食物的物種獲得了生存機會。

四, 特殊技能型。這一類比較複雜,表現出來的特性也多種多樣,有學會寄生寄居的,也有學會物種合作彌補資源不足的,也有通過進化出保護色保護自我的,也有通過全身長出幾丁質的鉤刺,如同刺蝟一般蜷縮保護自己的動物,當然也有開始有物種向着跳躍性、滑潤性等方向進化,進化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呵呵,殘存的植物比動物多多了呢,不過,就進化速度來說,動物果然快多了。越是在殘酷的環境和競爭中殘存下來的物種就越是強大,上帝是一個樂在其中旁觀者,而飽受折磨的物種們則是痛苦的受害者。”我俯瞰着荒蕪而貧瘠的大地,看着大地上一隻艱難匍匐着前進的一隻外形極其類似於淡水鱷魚的絲足爬行動物,這隻動物體長一點八尺,全身被層理清晰的黑色硬鱗覆蓋着,尾部類似於鐵鞭,韌性很強,可以自由擺動,但是比起地球上的淡水鱷魚,其身體更爲的細長,頭部更爲尖銳,牙齒外露,非常鋒利,類似於鯊魚的腦袋,總而言之,這隻動物很像是中國神話中的龍的縮小版,因爲食物的缺乏,這隻“黑龍”的身體比真正的鱷魚消瘦了許多,如果從更高處看,倒像是一隻蠑螈了。這隻“黑龍”生活在泥地附近,身體能夠像泥鰍一般在泥地裡打滾鑽動,非常靈活。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這種“黑龍”還學會了一種非常高明的捕食技巧,在平時,它們會潛伏在泥地裡,頭部深深插入泥地,只露出一條長長的尾巴像是潛水艇的潛望鏡一般在泥地外,呈S型,它們的尾巴擁有某種迴聲探測功能,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細微的聲波變動和氣流運動,當有其他兩棲類動物或者魚類經過時,它們會利用尾巴狠狠抽打那些動物,然後把它們尾巴上那尖銳鋒利的齒狀長刺刺入對方體內,然後利用長尾巴像是插着肉串似的送到自己前方的嘴巴里。

也就是說,這種“黑龍”能夠用自己那強韌的長尾巴來給自己餵食。

“有趣的小傢伙。”我有些讚許地看着這種用尾巴來給自己餵食的奇特生物,不由得點起頭來,“蒂蘭聖雪,保護好這一種羣的生物,不要讓它們滅絕。等到大氣內氧含量上升後,它們很有可能朝着體型增大的方向進化,那時候,就把它們驅趕到石林或者原始森林中去,它們會開始朝着跳躍和攀爬的方向進化,甚至會進化出翅膀來。我要讓它們向着翼龍的方向進化,最後進化成有翅膀的‘龍人’。”

“主人,這很困難。生物進化是以確保‘生存’爲第一準則的。人類因爲需要戰勝強大的肉食動物,躲避天敵和災害才進化出了大腦和四肢來提高生存率,如果人類已經如同鳥類一般有翅膀,就足以躲避大部分天敵,這樣一來,就不需要進化大腦和四肢了。四肢是用來攀爬的,翅膀是用來飛行的,兩者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存在着矛盾,很難在同一生物上出現發達靈活的四肢和翅膀。”蒂蘭聖雪說道。

“那就用人工干預的方法好了。”我說道,“的確很難利用自然環境的刺激來實現這一點,但是可以通過人工干預的方法來實現。讓黑龍向着攀爬能力突出方向進化,進化出靈活四肢後,利用各種人工手段殺死正常的黑龍,讓那些變異出類似於翅膀的肉質背鰭和外延骨骼的畸形胎兒大量繁殖,把基因遺傳下去,就可以實現翅膀和雙手同時進化。”我說道。

“好的。這樣應該可以實現。”蒂蘭聖雪點點頭。

說白了,我的方法就是讓長着兩雙手的畸形胎兒大量繁殖。

從概率上來說,哪怕是在真正的地球上,如果不斷地殺死正常的地球人,而讓那些有四隻手四隻腳的人大量繁殖,經過數百萬年數千萬年的進化,人類也是可以變成三頭六臂的怪物的,自然進化出長着翅膀的天使是完全可能的,翼龍的平均體重是50公斤,它們靠着足夠寬敞的翅膀就能夠實現在空中自如飛翔,以人類的體重來衡量,人類用翅膀飛行也是完全可能的,只不過背部的肌肉會相當發達,而且身體的骨骼纖維會相對變輕。

再極端點說,如果真正的地球上存在着上帝,那個上帝把所有長得不像狗的人類全部殺死,讓那些智商低,聲帶只會發出“汪汪叫聲”、鼻子突出、耳朵上揚、下巴尖銳的人類大量繁殖,經過幾百萬代的繁殖,人類也有可能完全退化成爲長得像狗的一種生物。

地球上有七十億的人口,雖然絕大多數的人類外表相似,但是事實上人與人個體之間的差異極其大,如果把七十億人類分割成一千萬個小分隊,放到環境完全不同的星球上,人類甚至可以變成貓、狗、豬、牛、家禽,甚至倒退變回海螺和其他無脊椎海洋動物。

人類,從基因和進化層面上並不比任何動物高貴。

生物的進化是不斷摸索的過程,其方式就是普遍撒網,每一種可能性都嘗試看看,總有一種可能性適合生存,那種適合生存的進化優勢就被保留下來,不斷髮揚。

比如說,最初的一些兩棲類動物,甚至蠢到連“口渴”和“喝水”之間的神經反應聯繫都沒有建立,那些口渴卻不知道尋找水源去張口喝水的兩棲類動物沒有繁殖幾代就被淘汰了,而剩下的兩棲類動物自然知道如何去建立“口渴”與“喝水”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被寫入了基因,成爲了本能,這也表現爲生物一出生就知道渴了需要喝水。

而其他的,如看到“天敵”和“逃跑”的本能,看到“食物”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功能,起初都相互獨立的功能單元,一直到自然進化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方式淘汰了那些愚笨不懂得建立器官功能間聯繫的動物後,剩下的動物才逐漸學會運用一整套的生存策略體系來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

這個概念運用到真正的地球上,也幾乎可以肯定,現代的動物肯定比恐龍要聰明和靈活地多,在很多生存策略的細節上,現代動物必然要更加複雜和優越。

自然選擇規律以殘酷的方式進行着。而我也以上帝的視角默默地看着新地球上生物的競爭、合作與演化,以及死亡與淘汰。而當奧陶紀過去後,因爲隕石撞擊大量滅絕的生物種羣重新增多起來,擁有大的葉子,更有利於吸收更多太陽光的葉子植被開始陸續出現,而食草動物也開始增長。

就在我靜觀着食草動物的進化時,蒂蘭聖雪忽然道:

“主人,在您的宇宙座標中觀測到了其他的耗散結構體。”

“其他宇宙座標也出現了生命?”蒂蘭聖雪的回答讓我大爲吃驚,“有多少?”

“目前觀測到了五種與新地球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這五種生命形式之間也完全不同。分別是‘空間生命體’、‘恆星核聚變生命體’、‘電磁波生命體’,‘泡狀生命體’和‘強核力生命體’。”

“這不可能……那樣的能量組合形式怎麼可能構成生命結構?”蒂蘭聖雪的回答讓我如遭雷擊,我沒想到我的宇宙中會突然冒出完全出乎我預料的生命形式,而且,數量居然還多達五種,更詭異的是,蒂蘭聖雪所說的五種生命形式,根據現有物理體系,在直覺上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滿足能夠從外界引入負熵流維持自我有序信息保留、繁殖和一定程度的遺傳變異的話,上述的五種生命結構都滿足。”

我定下神來,道:

“呵呵,越來越有意思了,先讓我看看所謂的‘空間生命體’吧。”

章六十五軍工武器與精英陣營分化章二十九微波背景輻射與數圖換算章五十六量子信號與真空包圍圈章六十六中子威懾與神經化學章四十二基因編碼與wu謎題章三十九時間線躍遷與量子自殺章二十三分子進化速率與物質複雜度混沌蝴蝶去悲劇化章五十五觀察者效應與生存遊戲章三十一生物大滅絕與變溫生物龍族2悼亡者之瞳章二十四自私的基因與兩性博弈章八十四無限宇宙與終極救贖章四十三動態博弈與隱含規則章七十量子重組與知覺喪失章二十一圖像匹配與座標運算章八十六愛以及泛神化大結局章三十六多維詞構與佈雷莫曼極限章十九純利他主義的生存弱勢章二十九微波背景輻射與數圖換算章十八團聚體的遺傳轉錄叛逆的魯魯修去悲劇化章六十三基層癱瘓與金融體系崩潰章八雌雄博弈與女性思維章五十九神經元動力學與腦信號檢索章八十生存博弈與必要之惡神無月藏書目錄外國部分2章八十五自然神論上帝與泛神論上帝章六十六中子威懾與神經化學章五十二宏觀超空間與信息矩陣章三十三廣角視景和智能指數章二十九微波背景輻射與數圖換算章四十卡拉比猜想與高維空間拆解章三十一生物大滅絕與變溫生物章十二碳基生命體與硅基生命體章十七生物大分子與脫水縮合章三十九時間線躍遷與量子自殺章七十八強制結匯制度與對衝數學模型章五湯川耦合與質子衰變章八十一氫光譜分析與新主序星章四十一多複變函數與度量幾何章二十八強核生命體與康威生命遊戲章四十四阿萊夫球體與絕對無限章六十五軍工武器與精英陣營分化章八十一氫光譜分析與新主序星章二十四自私的基因與兩性博弈章五十五觀察者效應與生存遊戲章五十二宏觀超空間與信息矩陣章七十五小宇宙交集與宇宙降維章八十三無量世界與去悲劇化章八十六愛以及泛神化大結局神無月藏書目錄中國日本部分1章四窮舉法與孿相宇宙章三希爾伯特空間內的物理法則章三十七二階真空包圍圈與蝴蝶效應章五十四反物質彈與瑞麗色散章四十一多複變函數與度量幾何龍族2悼亡者之瞳章七十四斯金納之鴿與戰略核威懾章七十九性善論與穩態社會結構章三十四無限自由與低信息熵傾向章四十三動態博弈與隱含規則神無月藏書目錄外國部分1章六動態均衡與霍金輻射章四十六量子骰子與無限自由空間章四窮舉法與孿相宇宙章五十三大一統理論與範式包容性章六十一二階真空與時空深層結構神無月藏書目錄外國部分2章八雌雄博弈與女性思維神無月藏書目錄中國日本部分1章十六硫化物熱液與大氣參數章四十四阿萊夫球體與絕對無限龍族2悼亡者之瞳章七十六隱形規則與全息宇宙投影章六動態均衡與霍金輻射章四十七葛立恆數與信息宇宙神無月藏書目錄外國部分1章二十八強核生命體與康威生命遊戲章十八團聚體的遺傳轉錄關於後續計劃和未來展望章十七生物大分子與脫水縮合章三十四無限自由與低信息熵傾向章三十二基因優勢與三維文字章五十七tcp協議與神經信號遲滯章七十量子重組與知覺喪失章十八團聚體的遺傳轉錄章八十生存博弈與必要之惡章八十三無量世界與去悲劇化章二十標量場參數與空間平移章八雌雄博弈與女性思維章六十二超頻電磁波與人類基因採集計劃章六十無序熱能傳遞與歸納演繹章六十九鈹離子劇毒與同類相食神無月藏書目錄外國部分2章三十八文明多樣性原則與因果悖論章八十三無量世界與去悲劇化章十四十一維度與緊緻性的權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