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三曲九洞

“爸,真的,魏雍連武則天的免罪金簡都找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祭天了。”

“那他也要先拿到玉圭才行,比試都還沒開始,你們怎麼就那麼肯定,這個魏雍就一定會贏?”顧連城反問。

我們頓時無言以對,如果顧連城知道魏雍的道法修爲,再加上一個匪夷所思的秋諾,或許他就不會這樣說了,但我們也不知道如何把這些告訴給顧連城。

“那玉圭到底有什麼用,爲什麼非要拿到玉圭才能祭天?”聞卓一直很安靜的坐在旁邊,忽然好奇的問。

“這不是普通的玉圭,是道家玄門信物,但凡道家弟子都以此爲令,但這玉圭並不只是代表身份,能有這麼大用途,是因爲據傳這玉圭是太昊青帝之物。”顧連城搖搖頭很冷靜的回答。“如果按照你們推測,魏雍是爲了開啓幽冥之路,他就必須要拿到這玉圭,否則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開啓幽冥之路。”

顧連城的說法證實了我之前的猜想,如果玉圭真是什麼道家普通之物,魏雍一定不會趨之若鶩想要得到,可我從來沒聽說過這樣一件道家的東西,特別是聽顧連城說是太昊青帝之物時更加詫異。

“這玉圭……這玉圭有什麼用,魏雍拿去能幹什麼?”越千玲大爲不解的問。

“你們有沒有想過,魏雍爲什麼會選擇在泰山開幽冥之路?”顧連城答非所問的看着我們反問。

這個問題我心知肚明,只是沒辦法給顧連城說而已,昔年嬴政揮昊穹劍鬥天封退九天神衆,魏雍千方百計找到武則天的免罪金簡,就是想借帝王之位,再舉昊穹劍以令九天發動五帝嗜魂陣,這樣一來天譴之時就是他開啓幽冥之日。

不過顧連城這樣一問,我忽然意識到一件事,魏雍似乎並不需要去泰山,他在任何地方同樣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事,何況泰山有嬴政封天石刻,上面加蓋傳國璽,魏雍就算有昊穹劍和金簡,可他想要令九天神衆聽令也沒這本事和能力。

“爲什麼會選在泰山?”我很詫異的問。

“因爲泰山是離幽冥之地最近的地方,他要開幽冥之路,就必須先拿到玉圭。”顧連城極其從容的回答。

聞卓猛然擡起頭,眼睛一亮看着我若有所思的說。

“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泰山的確是離幽冥最近的地方。”

“不對啊,不是說鬼城在豐都嘛,按理說魏雍應該去豐都纔對啊。”蕭連山大爲不解的問。

“泰山有天主地主之祠,其義即緣封禪而起,三皇五帝封禪泰山後,泰山爲太昊青帝,死者魂歸泰山,即歸於地主,從此泰山青帝有了雙重的神職。”聞卓說。

顧連城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接着聞卓的話繼續說。

“五嶽古本真形圖中有記載,東嶽泰山君,領羣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血食廟祀宗伯,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歸泰山受罪考。”

我一直認爲魏雍去泰山是因爲嬴政之前在泰山之巔鬥天的原因,現在想起來也是我先入爲主,我並沒意識到魏雍真正的目的,事實上嬴政鬥天之事秘而不宣鮮爲人知,後世帝君多登泰山封禪。

泰山原本爲山神,因後世帝王加封升爲帝,而且在秦一手的古書中也有相關記載,泰山君服青袍,戴蒼碧七稱之冠,佩通陽太明之印,乘青龍,從羣官來迎子。

聞卓忽然淡淡一笑,搓揉着臉頰漫不經心的對我說。

“說到神位……我倒是清楚,東嶽大生天齊仁元聖帝,氣應青陽,位尊震位,獨居中界,統攝萬靈,掌人間善惡之權,司陰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嶽,懲奸罰惡,靈死注生,化形四嶽四天聖帝,撫育六合萬物羣生……魏雍要開幽冥之路,就必須先赦令這個掌管陰魂注生錄死的陰王。”

我心裡暗暗大吃一驚,魏雍知道自己沒能力號令九天神衆,不過只要拿到玉圭,再加上他手中嬴政的昊天劍,赦令泰山陰王開啓幽冥就簡單的多了。

難怪魏雍千方百計要參加這次玄門比試,一旦讓他拿到玉圭,再加上他旁邊秋諾的推波助瀾,後果不堪設想。

“我打算參加這次比試,不管怎麼樣我都要試一試,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魏雍拿到玉圭。”我深吸一口氣聲音低沉的說。

“你們既然能設下白虎玲瓏塔,可見道法也不淺,不過參加比試是一會事,能不能拿到玉圭又是另外一件事。”顧連山看看我,先是讚許的點點頭,很平靜的說。“道家玄門比試每二十年一次,勝者得玉圭不但能代表蒼山祭天,也能以玉圭爲令,道家弟子以此爲屏聽其號令,是道家二十年一界的盛事,我這次來也正是爲此事。”

“爸,您也打算參加這次比試嗎?”顧安琪好奇的問。

“功名利祿過眼雲煙而已,何必執着,況且我向來不喜和人爭鬥,不是教過你與世無爭。”顧連城沉穩的搖搖頭說。“我這次來,是因爲我徒有些虛名竟得太風真人錯愛,受邀觀摩玄門比試盛典。”

“啊!您這次是比試的評判啊!”顧安琪開心的坐到顧連城身邊,挽着他的手。

我不由再次默默打量顧連城幾眼,他口中說的謙虛,不過能被受邀當比試評判又豈會是徒有虛名之輩,越是這樣我對他越是好奇。

“哥,既然你該做的事已經做到了,咱們也不怕魏雍,就這麼定了,我們去參加比試。”蕭連山說。

“對啊,反正這比試誰都能參加,魏雍能去,我們一樣能去。”越千玲點點頭。

“我之前說了,去參加盛典是一回事,去參加比試又是另外一回事。”顧連城意味深長和我對視,聲音平淡的說。“如果是去觀摩道家二十年一屆的盛會,龍虎山一定山門大開,廣迎八方之客,若是想去參加比試……雖說是人人都能參加,不過能不能上山就不得而知了!”

“龍虎山?”聞卓一愣想了想疑惑的問。“可是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爲道教第一仙境,天師張道陵結丹之地的龍虎山?”

“是的,就是道家祖庭發源之地,天師張道陵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顧連城心平氣和的點頭。

“顧叔,您這話我不太明白,爲什麼觀摩的人可以上山,參加比試的人不一定能上去呢?”蕭連山大爲不解的問。

“因爲龍虎山是道教發源祖庭所在之地,道法源遠流長,修道之人多淡泊名利隱於山林,若是觀摩盛會當然迎天下信徒,但是若想比試……”顧連城一本正經的對蕭連山說。“上龍虎山三曲九洞,每一處都有道家高人把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既然去參加道家玄門比試,沒有真才實學上去了也只會貽笑大方,所以要想參加比試,先要過得了這三曲九洞,真正能到山頂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比試,這傳統從有這場比試開始到現在一直保留。”

“不對啊,不是說誰贏了比試誰就擁有玉圭,爲什麼玉圭一直留在龍虎山呢?”越千玲好奇的問。

“因爲玉圭最早就是由張道陵所持,是龍虎山鎮教之寶。”

“……”蕭連山一愣,撓着頭大爲不解的樣子。“張天師我聽說過,這都是千年前的事了,每二十年一次比試,這也比了很多次了啊,爲什麼玉圭到現在還留在龍虎山?”

“因爲沒有人能拿的走玉圭!”顧連城冷靜的回答。

“啊!爸,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參加比試先要過三曲九洞,能上去的人每二十年都寥寥無幾,不過即便是上去了,最後獨佔鰲頭之人還要和持有玉圭的龍虎山掌教比試,要贏了掌教才能帶走玉圭。”

“這麼……這麼說從來沒誰贏過龍虎山道教掌教?這……這該有多厲害啊?”顧安琪瞠目結舌。

我看看身邊的人,重重嘆了口氣笑了笑,似乎我總是在經歷過一次險象環生後,後面等待着我的永遠都是另一個險象環生,或許是已經習慣了,我甚至都沒想過顧連城說的那些話,我現在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我要拿到玉圭。

三曲九洞也好,掌教也罷,明知山有虎我也只能硬着頭皮往上闖,聞卓似乎懂了我笑容中的意思,身體靠在沙發上不以爲然的說。

“我跟你一起去,其實我就是想看看咱們能過幾曲幾洞。”

魏雍把摘星樓給我,不去住反而讓他起疑,顧安琪好久沒見到顧連城,留下來陪他話家常,我和其他人回摘星樓,入夜後我怎麼都睡不着,一個人上頂樓,這裡叫摘星樓其實還真恰如其分,登高遠眺滿天星宿一覽無餘。

不過這頂樓上並非只有我一個人,我上去的時候聞卓已經在上面,他擡頭遙看星空,我走過去他也沒回頭,似乎知道是我來了。

“顧連城這個人我不喜歡。”聞卓頭也沒回聲音很認真。

我沒有說話,默不作聲的站了半天,面無表情的回答。

“我也是!”

第45章 千龍壁(下)第66章 三界獨尊第107章 君持山河動第5章 貴人第46章 拍賣會第77章 技驚四座第61章 教你四件事第97章 天地不仁第51章 獻盒於龍第5章 雷影第63章 棋局第90章 惺惺相惜第76章 眉間一點硃砂(20)第67章 祭宮第51章 稱我江山有幾多第63章 殺弟之仇第55章 開啓陰陽兩界第65章 泰山一役第5章 青龍白虎第13章 續命第76章 算盡天下事第47章 觀滄海第90章 惺惺相惜第42章 九箭破九鞭第19章 閻君第74章 玉圭的作用第71章 佛口蛇心人第50章 求籤第55章 地下閻王第48章 弦臺宮八十九章 國色天香走起第66章 越人墳第26章 天王塔第6章 大徹大悟第99章 晨鐘暮鼓第65章 噬心蠱第2章 頓悟第18章 三秋墨寶第15章 破命之法第19章 閻君第91章 化爲繞指柔第37章 涅槃重生第18章 三秋墨寶第34章 藏而不露第75章 占卦第51章 獻盒於龍第81章 潛龍勿用第113章 路引和蓮花燈寫個各位一路相隨的朋友第87章 血詔第71章 佛口蛇心人第46章 曠世寶藏(上)最終章夢裡是誰第67章 祭宮第50章 人在虎符在第25章 湖山莫愁第9章 地宮第30章 十方九獄第64章 一子決江山第33章 龍頭點睛山河動第91章 四方結界第96章 亡故之人第14章 鏡中觀花第29章 免罪金簡第1章 棄子第51章 蛇蠍心腸第22章 絃歌第98章 血玉豆腐第102章 庭院琴音第112章 征程再起第20章 黑虎過溪林第40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117章 陰廟第70章 三曲九洞第53章 漢白玉祭臺第36章 牽命破魂第45章 鏡子中的人第84章 五米送神第7章 三年之約第102章 庭院琴音第59章 封印珠第59章 鳳鳴岐山第48章 抉擇第44章 千龍壁(上)第27章 九宮格第65章 噬心蠱第92章 苗寨銅牌第33章 神龍負圖出洛水第100章 黑洞深淵第111章 終極一戰第28章 盤龍永壽安天下第72章 掌管秩序的人第72章 掌管秩序的人第65章 泰山一役第50章 人在虎符在第85章 熟悉的背影第99章 再續心脈第103章 黃爺的名字第4章 閻王招婿第85章 熟悉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