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先是聽說姜氏族滅,半個月後再次聽說了姜傑殉國,對姜凌的打擊很大。
整個人消沉了很多。
當時姜傑視他爲棄子,他對此十分憤怒,爲了一絲生機,轉而投奔孫國公。
當時他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說到底,姜傑是剛繼位不到兩個月的新領主,姜凌又是從小到大的看着他長大,沒有敬畏之心,摻因爲保護了姜傑數年,看過姜傑最弱小最狼狽的樣子,讓姜凌從心底不認同姜傑的領主之位!
“若不是奇遇得到天道傭兵系統,姜傑早就死了!哪裡有現在的風光?還當上了領主。”
這是姜凌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也因此,當姜傑因爲名單計劃進行不順利,對他態度大變,讓他成爲棄子時,他纔會那麼不忿,不甘心!
當時他對自己的背叛,並不後悔。
但是,現在,他後悔了!
若不是他的背叛,姜傑不會輸,不會失蹤半月,不會出來老領主重新掌權,不會出現以爲姜死了爲了姜氏的傳承和統治,要血洗天道傭兵和大貴族,導致他們發動政變,以致姜氏被滅了族。
連姜傑,這位擁有天道傭兵系統,十五歲半的戰校也殉國了!
這一切,都是因爲他的一念之差!
都是他的錯!
姜凌自責的要自殺時,被軍師探望時發現了,救下了他。
“你可能是姜氏最後的血脈了,難道你不應該將姜氏傳承下來嗎?!”
軍師勸了一句後,就離開了。他是很忙的,哪有時間照顧姜凌。
姜氏族滅後,現在的姜凌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但是,軍師這個人,做事面面俱到。就算姜凌沒有大用了,但是也曾有大功,不願姜凌自裁殉國,顯得孫國公不能容人。
另外,暗衛可能還有一些在潛伏,他想通過姜凌得到這些人的效忠,成爲打入姜氏公國內部的釘子。
姜凌之後,變得很沉穩,並且立刻結了婚。
顯然,姜凌是聽進去了。
從姜凌的婚禮上回來之後,軍師對孫國公說:“雖然沒有了姜氏的姜凌,價值低了很多,但是依然奇貨可居。可能有其它價值,也說不定。養一個人,也不算什事,我們先養着吧。”
孫國公對這些事並不在意,軍師說什麼,他就應什麼。
“主公,這個議會制,有些恐怖啊!先是顧氏公國施行議會制,然後一個月後是姜氏公國,政變施行的同樣是議會制。”
“主公,這一個上游,一個下游,兩個相鄰的公國全部施行議會制,主公,當早做打算啊!”
孫國公經過軍師提醒才突然驚醒。
是啊!這短短的幾個月,竟然他相鄰兩個公國的領主家族,全部被推翻了,換上了議會制。這個,想一想還真是可懼可怖!!
“這議會制,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爲何,他們都用了這個制度?”
孫國公對打仗還行吧結這些政治上的東西,並不在行!
軍師分析道:“主公,議會制,說白了,就是多強體制!和領主制這樣的獨強體制,完成不同!”
“顧氏公國和姜氏公國爲何會使用議會制?是因爲天道傭兵是復位數!他們擁有系統,相當於天賦相同!”
“雖然可能因爲勤奮或懶惰,用時長短不同。但是,他們卻是相對平等的關係。”
“這就是多強局面。這樣的局面,領主制不能保證政治的穩定。沒有辦法,只好使用議會制,讓多強聯合起來,通過議會達到平衡,以便全力統治的穩定!”
“另外,他因爲是多強制,對領地的很多方面進行了鬆綁,以前只有領主可以經營的東西,開始向貴族開放,原來只有貴族經營的東西的平民開放。”
“這就極大的促進了領地的活力,使領地短時間內,快速的繁榮昌盛起來。也給了施行這個制度的人們一劑強心劑!”
“主公,兩地的政變爲何會發生?根本原因是天道傭兵的晉級速度太快了,而領主家族的實力增加太慢了,臣強主弱,怎麼可能爲發生政變?”
“主公,這樣的隱患,我們也經歷過。只是我們的運氣好,他們發動政變的太早了,沒落形成絕對的實力壓制,讓我們平定了。”
“但是,主公。天道傭兵,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們必須要有所準備!不然,孫氏恐有大禍!”
孫國公聽後,站了起來,來回踱步。
軍師的話,他自然聽進去了。
什麼是大勢所趨?
就是以後的高手強者,都是他們這些天道傭兵,他們就是天然的統治者!
雖然現在,他們的實力還沒有達到絕對的強大,形成大勢。但是,已經出現了萌芽,可以推理出來了。
而且,他們已經有了自保之力了,不能被輕易消滅。
所以,天道傭兵是大勢所趨,不可抵擋!
孫國公看着軍師,問道:“軍師說的我明白了,的確是一件十分緊要有的事。既然軍師提了出來,應該有所應對措施了吧?”
軍師猶豫了片刻說道:“的確有了一個想法,只是,怕主公,會覺得我有異心。”
“你和相知相交十數年,有什麼不可說的?但說無妨。”
“我想的措施是,自行改革,使用議會制,將這種變化掌控在我們自己手裡,權力,自然也是在我們自己手裡。只是……”
孫國公雖然精於軍事,對政治並不精通,但是,他是一個合格的領主,有大局觀。
“只是,權力不再穩定,可能有變成,兩三代之後,需要經過激烈競爭,才能成爲掌權者。是吧?”
“是!這是議會制的弊端!多強制政治體系,在平衡團結多方勢力上的確有奇效,但是,同時,也加劇了這種競爭!”
“因此,對於掌權者的能力要求更高。內鬥上,更加激烈殘酷!”
“同時,因爲議會制會放開很多限制,領民會不斷的覺醒,內鬥將更加的嚴重!”
“所以,議會制有利有弊。現在來看,是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