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

不可作戰的戰馬是真的不多了,根本湊不起一次火馬陣來。

所以,這一天,北遼決定停止去衝擊宋國陣營了。

沒辦法。

一開始衝擊宋國陣營的戰馬,都是靠各方勢力自願充數的。現在,那些戰馬已經耗費完了……

“還有一千多匹可以用於火馬陣的戰馬,想再完成一次衝鋒,至少不得少於五千匹戰馬。”

“諸位也看到了,火馬陣確實可以建功,昨日已經有騎兵衝破宋國防線了。”

“而宋國的所謂堅不可破的戰車,已經沒了樣子,完全不再具備防禦功能。”

“但是,這樣的機會,我等不能任意浪費。如今陛下北上堵截西北的宋軍,爲主戰場贏得時間。”

“現在的時間很緊迫,希望諸位同僚爲大遼計,儘快籌集更多的戰馬,用於火馬陣使用。”

“再一次衝鋒時,最好是騎兵火馬配合行動,爭取一舉衝破宋國防線,直指宋國中軍大營……”

耶律洪基離開時授權的戰前指揮官蕭墶不也,相當鄭重的向諸位將領…~也就是諸位部落首領陳述。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蕭墶不也在耶律洪基離開後,主導了三日的戰鬥,確實見效了,宋國的防線顯現了弊端…~

可惜,不能乘勝攻擊…~戰馬不夠了。

“蕭大帥,並非我等推諉,如今勇士們別說一人三騎,連一人連騎都湊不夠。”

“誰都知道,這一戰結束後,大遼的很多戰馬都會廢掉,可即便是即將廢掉的戰馬,那也是戰馬呀!”

“攻破宋國的防線以後,還是需要騎兵衝入,沒有了戰馬的騎兵,那還叫騎兵嗎?”

“蕭大帥,確實如此。現在這情形,再湊五千戰馬真的有點難了。陛下北上阻擊,是標準的一人三騎。”

“爲確保陛下親征的作戰任務,陛下在我等部屬中,已經抽調了部分戰馬。現在實在是抽不出了。”

“蕭大帥,老夫也清楚,火馬陣可以建功。不過老夫也看了,就宋國現在中軍宮帳的防線,一千匹未必就不能建功。”

“大帥也說了,需要騎兵配合火馬陣衝鋒。我方完全可以以一千匹火馬開路,然後騎兵跟緊……”

蕭墶不也不懂,都到了這時候了,居然還會生出各自留一手的心思。

爲什麼?爲衝進宋國防線後立功?還是說隨時準備着逃跑?

五十萬大軍,一開始少數說也有二十萬都是一人三騎的配置。到現在,居然連五千匹都湊不起來?蕭墶不也不信。

雖然前期損失確實有十萬騎左右,可現在湊足五千匹戰馬,真的不是難事。

別說整個大遼軍伍,就是他的部落,現在也不愁湊五千匹用不上的戰馬。

“諸位不必說了。陛下令本帥留守主導此戰,本帥就想盡快的打開主戰場的困局,不枉陛下親自出徵堵截宋國生力軍之爲。”

“在此,本帥將首先從我本部落抽調一千戰馬,用於火馬陣使用……諸公,都是爲大遼生死存亡,該當如何,想必諸位自有計較。”

“本帥希望,在明日卯時之前,諸位能將可以用於火馬陣的戰馬,統一送至中軍營帳……”

說完,蕭墶不也就出了營帳。

如今的形勢是怎樣的情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如果都還不把心用在一起,那大遼真的就沒了……

可陛下不在,他又不是後族直系,或者說,後族的精銳也被陛下帶走了。

近十萬騎的精銳,陛下應該可以攔得住宋國西北、雲州和蔚州三軍。

但是,若主戰場做不到突破,陛下那邊又能攔多久?畢竟,宋國依賴的是火器,即便是騎兵對戰,一旦有火器的支援,宋國以火器開路,陛下率領的騎兵,也不可能無限制的阻擋住宋國西北、雲州和蔚州的大軍。

西北軍還好說,那都是党項和吐蕃人,宋國不可能裝備火器,但是,雲州和蔚州軍,肯定是宋國的主力軍,是必定裝備火器的。

這一戰,真的很難打,只有在主戰場真的突破宋國中軍宮帳,纔有可能逆轉戰場形勢……

希望自己的以身作則,能讓大遼的各方勢力有樣學樣,能在大遼生死存亡之際,撇開朝堂那些骯髒的爭端,全心爲打贏這場戰考慮。

大遼耗不起了!

內外戰打了兩年,戰馬耗費不說,就連將士們的賞賜都承擔不起了。

到了現在,整個大遼境內已經收刮乾淨了,可軍備物資依然短缺。

再打下去,都不用宋國進攻,大遼直接會分崩離析了!

蕭墶不也很艱難……

……

“報……報官家,西北軍、雲州軍和蔚州軍已經抵達指定地點!”

大宋中軍宮帳裡,已經針對今日戰況總結完畢。

根據今日北遼停戰的情況,已經斷定,北遼應該是難以湊足再次衝擊中軍宮帳的瘋馬了。

這預示着,預定明日發起統一總攻時,大宋將會佔據優勢。

唯一不確定的因素,便是西北軍、雲州和蔚州軍是否能按期抵達……

正憂心時,奏報就來了。

“這怎麼可能?”

諸位臣工首先是不相信。

據皇城司探知的奏報,北遼已經派了將近十萬的精銳騎兵北上,就是爲攔截西北、雲州和蔚州軍,以避免被大宋形成一定程度的包圍。

即便是大宋這邊以火器開路,也不可能如此順利抵達指定位置。

其實,大宋中軍這邊,已經不指望西北、雲州軍能抵達了,蔚州軍的大部,已經跟折可行匯合。

大宋中軍已經準備連夜讓折可行部,抽調五萬精兵北上,在北遼大軍的北部響應,做出大軍圍剿的假象,以動搖北遼的軍心。

沒想到會是這樣……

“難不成西北、雲州軍已然消滅了北遼北上的隊伍?不可能呀!按照行程,今日抵達,這幾乎就是無阻攔的行軍。”

“戰車兵不是純騎兵,即便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在有戰鬥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抵達指定位置。”

不僅僅是章惇這樣想,所有人都這樣想。

戰車兵的行軍速度,這些年朝廷已經有了絕對準確的數據。

沙漠、草原、平原、山地等等地形,朝廷都驗證過。怎樣的地形有怎樣的行軍速度。

包括有沒有攔截的對比數據,朝廷也是有過驗證的。

西北軍不說,那是雜牌的純騎兵,可雲州軍不同,那是戰車兵、步騎以及騎兵混合編制軍種……

現在抵達,完全是極速行軍的速度…~

“會不會皇城司這邊的消息有誤?”

奏報肯定是不可能出錯的,軍伍之間的奏報,有其獨立的渠道。

更何況,蔚州軍的橋樑作用已經發揮了,不存在出錯的可能。

剩下的只有皇城司探知奏報的錯誤了。

“皇城司的情報也沒有錯。不僅僅是皇城司,就是派出去的斥候,也驗證過皇城司的奏報。”

確實,斥候也有關於北遼出兵堵截西北軍的奏報。

到底是怎麼回事?

“朕以爲,有兩種可能。第一,北遼在醞釀到包圍。北遼先撤出五萬到十萬精銳騎兵北上,待我西北軍、雲州和蔚州軍進入戰場後,北遼主力戰場的軍伍轉向,對我大宋西北、雲州軍形成夾擊之勢。”

“第二點,很可能北遼派出的精銳騎兵是同一勢力的。這部分騎兵見雙方優劣勢的情況,見事不可爲,便直接逃竄了……”

“不管怎樣,現在的情形對我方是有利的。只需要按計劃行動即可······明日卯時正,各路大軍要捨棄防禦,裝備新戰車,以戰車兵和騎兵協同推進!”

大宋這邊是這樣的,而北遼那邊卻又是另一方景象······

蕭墶不也寅時就站在中軍營帳前等着,等着同僚們能儘快把戰馬送到。背後,是他強令從部落裡抽調的戰馬千匹。

兩年沒有貼膘的戰馬,就是再愛惜,也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樣子,彷彿風一吹就要倒下的感覺。連馬鞍套在馬背上都晃盪,根本沒法契合了。

這就是北遼的現狀。

這還是族人們一直擠出自己口糧,努力保留戰馬戰力的,早先的一匹,甚至比這樣的還慘······

已經接近卯時了,稀稀拉拉的過來幾人,三五十匹的有,百八十的也有,還好總算是都帶着戰馬來了,不至於不配合行動。

蕭墶不也在想,今天,只要能湊足超過五千匹的戰馬,必定能衝破宋國的防線······只等卯時,各位同僚帶着戰馬抵達中軍大營,就可以着手安排今日的行動了······

“報······蕭大帥,斥候偵知,在我大軍北五十里處,發現大批宋軍,近二十萬······”

這······不是陛下率軍攔截了嗎?難不成陛下已經隕落了?就這一個消息,原本準備把戰馬交給蕭墶不也的各部落首領,再一次遲疑了。招呼這手下人,將戰馬歸攏,跟蕭墶不也的戰馬分離······

具體怎樣做,必須得有準確消息後再做決定。

“報······蕭大帥,宋國兩翼撤掉防禦,全部更換新戰車,開始與騎兵協同向我方推進,距離前鋒營不足二十里······”

這······宋國不是一直防禦嗎?怎麼就······不對!大遼的後背,也就是北部出現了宋軍,也就是宋國已經對大遼形成了包圍?

細思極恐······

這時候,恐怕真的只給大遼剩一條路了······那就是,繼續以火馬陣向宋國中軍衝鋒,所有騎兵全部跟緊,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堅決衝破宋國的中軍大營。

只有以絕對優勢兵力衝破宋國的中軍大營防線,纔有可能逆轉如今九死一生的局面。

“諸位將領聽令······”

“報······蕭大帥,宋國中軍撤銷防禦,全部更換戰車,以戰車兵與騎兵協同推進,已經佔領我方前鋒大營······。”

“蕭大帥,宋國大軍以火藥彈全覆蓋式的發射方式,在推進的道路上,先以車載牀弩遠距離發射一輪火藥彈,然後跟進的是神臂弩發射火藥彈,再然後是各式發射器······”

“三輪火藥彈發射結束後,宋軍的戰車兵前方由各式發射戰兵,替換火槍,成排槍隊形,再對我方進行三輪火槍射擊······然後,宋國騎兵開始衝鋒。”

“騎兵發起衝鋒後,首先是議論強弩發射,然後向我方陣營丟手雷,待手雷攻擊結束後,宋國的騎兵以短槍一次亂射,最後纔會全力撲進來,砍殺我方已經所剩無幾的騎兵。”

“大帥,正面的前鋒營,在發現宋國大軍推進後,整隊出擊,可不到一刻鐘,整個前鋒大營便被殲滅了······”

這不是在報信,這是在報喪呀!

正面前鋒營離中軍最近,傳令兵也能得到最詳細的戰報,可這詳細卻讓整個北遼的中軍大營徹底感覺涼了。

“快···快······集中戰馬,以火馬陣向宋國中軍衝擊。宋國放棄防禦,正好我大遼可以來一次直搗宋國中軍宮帳的衝鋒~~”

蕭墶不也高聲呼喊着······諸位將領已經在中軍大營集結了,各自帶來的戰馬,數量絕對超過了五千匹。大遼還有一戰之力!

“蕭大帥,宋軍已經全部更換了戰車,宋國的戰車防禦等同於大遼第一天實行火馬陣的時候,那時候不是五千匹,而是近三萬匹!”

“三萬匹沒能衝開的戰車,難不成五千匹可以?我大遼以火馬陣衝擊,本來的目的就是爲衝破宋國防線,然後可以讓騎兵殺入。如今宋國放棄防禦,完全可以直接以騎兵殺入了······”

確實如此!蕭墶不也並不是想不到,也不是因爲驚慌失措,而是,他想轉移諸位將領們對陛下去向的關注。

一旦各方勢力懷疑陛下的去向,這戰就不用打了······連陛下都逃了,諸位難不成還會跟宋軍死戰?

“諸位提醒的是。我方現在應該正軍分軍,與宋國對戰!”

蕭墶不也想就這樣擬定戰術······其實也沒什麼戰術了。

“蕭大帥,不知蕭大帥可知陛下阻擊的精銳騎兵此時在何處?爲何我方北部也有宋國大軍?”

“諸位,陛下已率軍部署與宋國北部大軍之後,待大戰開始,陛下會從背後對宋國發起夾擊!”

蕭墶不也很欣慰自己的靈機一動·······他也是希望陛下這樣想。這樣一來,未必不能殺出宋國重圍,逃出生天!

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五八章 繁亂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五八三章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八四六章 島鏈戰略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八五章 後續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五八三章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八三一章第四六三章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第二二一章 都賺錢了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八四九章 石油引發的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