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

一碼歸一碼。雖然趙曦也不允許這工匠逃回到北遼,可是對於雄州衙門如何處置此案,趙曦更關注。

世間不是朗朗乾坤,任何一個王朝都難免存在蠅營狗苟的事,特別是地方州府。趙曦明白這點,早就明白。

可自己看到了,心裡總是很不爽。

倒不是認爲陸家這種方法不可取,好歹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國朝法令的,沒有動私刑處置此事。

可這樣指鹿爲馬的行經,也同樣是在踐踏法令,戲弄衙門。

想要讓地方官員跟鄉紳沒關聯,這幾乎不可能。

可朝廷還設有監察衙門呀!難不成真的是都抓着把柄等內鬥呢?

一個工匠的事不大,可趙曦看到的是體制的缺陷……

當然,監察衙門這時候還沒有相關奏報,朝廷也沒有接到雄州方面的奏報,還不能下結論。

趙曦也只能等着。

“此事你如何看?”

趙曦把太子喚來了,把雄州抵報的文章遞給了他。

文章不長,很快就看完了。

“爹爹,此事另有隱情?”

老爹不會讓自己看這些無聊的故事,既然說了,肯定是有另外的意圖。

“再看看皇城司的奏報……”

“爹爹,孩兒於地方執政,對州縣此事的判罰也有所瞭解。”

“義交之事,人證即可定罪。陸家這般也是無奈,同樣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此工匠的結果,基層牢獄之亂,陸家若使力也未必完不成。”

“雖然朝廷有法令,也有監察衙門監督地方官員,可從案情而言,此案若有人證存在,雄州衙門,以及監察衙門倒是不難斷案。”

太子能明白老爹讓他說此事看法的目的和意義。

這是一個立場問題,或者說角度問題。

作爲大統的繼承人,自然知道法令對一個朝廷的重要性。

可他是有過地方任職經歷的,也知道基層的一些做法。

對於雄州此事,太子覺得談不上勾結踐踏法令。從事實上,陸家以及雄州衙門,基本上是清楚此工匠身份的,說白了就是個細作。

可偏偏是工匠,不是關乎軍伍的細作,還是國朝的身份。

“爹爹,若是陸家將實情告知雄州,那纔是衙門最難處理的……”

趙曦明白兒子所說的意思,也可能是自己責備求全了。

“爹爹,國朝治國,終歸還是以儒爲尊,法家視爲補充。世間萬事,不外乎人情法理,就雄州之事而言,孩兒以爲,或許這樣便是最好的辦法。”

“陸家若是無動於衷,任由此工匠逃脫,玻璃工藝外流,先不說工坊城與其契約的問題,就是對國朝的損害也並非小事。”

“孩兒不敢說監察衙門是視而不管,是實在沒法管。監督雄州叛案執法,勢必會導致此工匠最終逃逸······不可能衙門時時看管此人。”

“如今邊境貿易繁榮,國朝與北遼邊境已經分不出什麼榷場不榷場,時時處處都有交易之事,人員往來更是頻繁,關卡形同虛設······自河東之戰後,朝廷也在如此引導,以國朝的繁華促使北遼漢人歸心。”

“是故,孩兒以爲,朝廷只需保持關注即可,不干預爲善。”

要說太子對此事的看法,趙曦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欣慰的,可畢竟還是思維固化了。

雖然說條例清晰,事理分析也到位······算了,估計朝廷都回如此行爲。

“你知曉一下內閣吧······”

趙曦沒想去駁斥太子,思維的侷限是時代的侷限,這沒有責怪的必要。而趙曦也想看看,太子的思維是不是代表整個國朝的思維方式。

自己終歸還不完全是大宋人,不能對比。

如果是單純的朝廷知道此事,或許內閣根本就不會稟告官家。此事說大也大,說小也算是小事。

說大,因爲這涉及到了國朝新產業工藝外流的問題,也涉及到國朝丁口戶籍認證的問題。說小,也就是陸家和雄州處理一個細作的事。

可既然官家知道了,內閣就真不能當小事了。

“官家,此事就此作罷爲好。”

事情如此,王安石也覺得如此處置最爲妥當。

“此案中,陸家沒錯,雄州府衙也錯不了,監察衙門沒法判定對錯,唯有任由雄州處置。”

王安石的觀點跟太子類同。

“諸位內閣也如此認爲?”

趙曦還是不死心,可內閣給他的回答都一樣。

“國朝內若出現這類大匠逃脫事宜呢?如何處置?”

“回官家,市易之事,除朝廷審覈之外,有牙行作爲補充,調停國朝商貿糾紛。若國朝內部有此類事務,此工匠會被牙行通告,所有國朝同類行業將不得聘用此工匠。”

牙行,趙曦倒是把這個非官方的組織忘記了。

呂惠卿執管商貿多年,對這類事情的處置也應該見識不少。借非官方,或者算是第三方組織來對國朝法令漏洞的補充,倒是不能說不行。可真遇到像雄州此案時,便有所不及。

還有一點,非官方組織的權利有限,所以限制,趙曦覺得不可能真的能禁止商業上的無所不用其極。

資本和利益,作爲後世人,趙曦卻是相當瞭解的。道義、契約以及非官方的做法,作用很有限。趙曦敢肯定,所謂的不得聘用,只是一個明面上的形式。

“諸位內閣,朕不是求全責備,有些事真的靠道義的限制,終歸是有所不及。朕在想,朝廷是否可以出臺法令,針對商業犯罪的法令。”

“比如盜取或泄露工藝,比如泄露撲賣標的,或者諸如雄州此類案件等等。如此一來,也可以避免外邦細作鑽國朝法度的空子。”

“北遼對國朝各產業工藝的覬覦,不會是雄州這一件,也不會就此一件。總不能到時候國朝的鄉紳都把自家小妾的名聲丟完吧?”

“還有一點,雄州是否如實稟告朝廷,監察衙門······堯夫,此事你也需要跟進,看看地方監察衙門的責任心。”

“錯對暫不說,也不必做處置,但有些職責是必須明確的,該盡的職也必須擔起來。”

“此工匠一案,若是不能辦實了,很可能會是一個範例。朕以爲,不說邊境,就是全國朝,估計北遼的細作不少······”

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四一四章 投其所好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七三八章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六二六章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四一章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三五三章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七五八章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四二六章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五七章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