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

趙曦出宮私訪,並不是要去詳細瞭解國朝運轉的,偌大的國朝,即便是制度再健全,總是要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任何制度的執行,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人,說白了,還是人治。後世都逃不開這點,更何況是如今。

趙曦的目的真的是想看看非奏本的大宋,對整個社會生態有個大概的瞭解,對比一下與奏摺的差距······

至於是不是有考驗太子的意圖,這個是真沒有。

“三哥出宮幾天,太子妃就陪着妾身幾天,連個親近的都不帶,就這樣一個人跟着妾身······”

滔娘說着就像笑,人都是這樣的亂心思,都這樣胡亂的想三哥,殊不知官家和太子怎樣想的。

“恐怕是有些苗頭不合適,倒也難爲他們了,不至於這樣······”

“能有何事?”

“說不準。兒子今日向朕要了一個恩准,想把向仲良外調河北道,倒也沒說什麼理由。朕沒說什麼,兒子也沒再提。”

見滔娘說起向氏太子妃的行爲,再結合兒子請奏向仲良不任宮衛的事,趙曦倒是明白了。看來朝廷沒什麼異動,倒是部分人應該有過什麼念頭。

“三哥,若真是如此,向仲良的確不宜再任宮衛之職。不是滔娘多言,向氏在宮中所爲,妾身還是看在眼裡了······”

“滔娘,你想多了。朕不至於不分是非,也不是不顧親情的。說實話,即便就是朕現在禪位也無所謂,這都是我們父子之間的事。”

“官家······”

趙曦說出這話,滔娘是真害怕了。這意思就是說,三哥真懷疑兒子了,這是誅心呢!

“你看你,朕就是這樣說說,並不是說兒子有什麼不規矩,也不是朕就要這樣做。不存在父子離心的趨向。”

“兒子請奏向仲良出外就職,其實就是表個態,也是在向朕講明情況。太子妃獨自一人陪着滔娘,也是這個態度。”

“以此想來,應該是向仲良有什麼不合時宜的話,還不至於做錯什麼。向仲良是恩賜的武職,他不懂新軍是怎樣回事。想來也沒有過什麼行爲。”

“不過,既然有心摻和大統繼承,也算是有膽。朕先看看向經向審禮如何吧······兒子多了些,總是難免的······”

皇城司的情報趙曦還沒來得及看,這需要王中正先整理一遍,選出需要自己過目的內容進行摘錄······趙曦可沒那個時間通篇看那些。

整個朝廷的臣工,皇城司的探知都一直留心着。在自己出宮私訪時,想必皇城司會更加仔細。

是不是掌控朝廷,並不在於自己是不是在勤政殿,是不是在汴梁,而是決定於重要勢力的歸屬。都還是想的有些少,而不是多。

誰做了什麼誰心裡清楚,該有怎樣的態度,也自己清楚。

王中正整理過的奏報趙曦看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就是向仲良跟朋友飲宴時說了幾句閒話。

“二十年的太子,前所未見呀······”

“現在的太子就是官家,官家出宮多日,朝廷如常······”

“即便是平時,朝廷的諸多大事,也都是太子決斷,太子如今在勤政殿,是完全主導的地位······”

還真是些閒話,說輕了,就是一個不知輕重還特好顯擺的人,吹噓一下自己的姐夫如何英明聖武。或者說是向仲良在爲太子擡名望也可以。

可若是往深的想,那就是:如今的朝廷有沒有官家一個樣,必須得有太子。

這些話若是平時並沒有什麼,就是臣工們誇獎太子也經常這樣說。偏偏他是在官家出城時,朝廷跟官家沒有訊息往來時說,這就讓人遐想了。

在不同的環境下,相同的語言會有不同的效果,這就是實例。向仲良所說的,在這個時候沒給太子帶來名望,而是將太子陷入險地。

這是大宋,若是前朝,這個太子恐怕就沒了······這也是趙曦回來,整個內閣那副模樣的原因。

不確定性太大了!

兒子跟自己說向仲良出外,就是想表個態。趙曦不處置,兒子也不會再多言……這是最合適的處理方法。

很不錯!太子的聲望靠的不是閒言碎語的拔高,是做事。不管是趙曦,還是臣工,心裡都有杆稱。

不過這向家……

果然,說起來聽好笑,真不知道向經能這樣做。

向仲良於樊樓飲宴,一腳踏空摔到樓下,導致右腿折斷,就連右臂也折斷了。

於是,向經向朝廷請奏,望朝廷革了向仲良的職,因爲他不適合守衛宮門了……

至於向仲良跟誰飲宴了,不知道,什麼原因踏空的,也不知道,反正這消息是傳出來了,而向經是真的奏請朝廷了。

樞密院的韓縝沒含糊,直接批准了,文彥博同樣沒含糊,一樣準了。

好像兩人在等着這茬一樣…~

可惜了,按照如今國朝的軍伍條令,向仲良連撫卹都得不到。

“兒子,爹爹真的到了無法容忍閒言碎語的地步?還是說真的讓人恐懼?”

趙曦挺無語的,這事在朝堂幾乎成了明事,偏偏向家如此乾脆。

在趙曦看來,向經能有個態度,過來敘敘話即可,畢竟算是親家呢。

這是鬧得!

“爹爹,如何處置,孩兒是真不知道。就是孩兒請奏外調他,也未曾跟向家說過……”

太子沒說爹爹是不是真的讓人恐懼…~這是事實,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爹爹未曾濫殺,可偏偏朝堂對官家的恐懼卻普遍存在。

“此事倒是爹爹疏忽了,或許恩准外調,你那老岳丈就不至於這般狠心了。”

“隨後你代替爹爹去一趟吧。這事,爹爹沒往心裡去,根本沒當回事。就是閒話,當真就真,沒事就沒事。”

“至於仲良,若是向家不狹隘,以後跟着趙琴吧。爹爹想把皇家的產業,讓你等兄弟幾個都遣人接觸接觸……”

“涉及國計民生的產業,最終還是要你的人操持,其他的可以隨意。”

“另外,跟那個岳丈說一聲,這樣的做法,朕不喜歡。向仲良好歹是國朝的將領……”

趙曦的話很容易有歧義,他也希望都去領會這樣的歧義。

第五九一章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五九一章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六六章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一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