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

老頭走了,可趙曦沒動,還就那樣席地坐着。富弼和範純仁也沒動。

算不上首相和總監察官失職,可要是硬靠,似乎也能說得過去。

“堯夫,監察衙門有時候要主動一些纔好,並不是所有不合理都會出現在內參上……”

趙曦沒有用責怪的語氣,可話卻讓範純仁覺得慚愧。

趙曦起身,就那樣隨意的拍了拍灰塵……

“回去吧。中正,若是還拿不到劉家的信息,讓這邊主事謝罪吧!”

趙曦其實是有火的,只是說好了不找監察衙門的麻煩,氣沒地方撒。

範純仁看了看富弼,卻見富弼朝着他搖頭。

這時候,最合適的辦法是別再去撩撥官家的火氣,或許一陣子以後就好了。

官家不是那種隨意遷怒於人的性子,他能想的通。

確實有火,這還是在開封府轄區,離汴梁這麼近,都有這樣的事……仔細想想,好像這事倒也沒有違國朝的法令。

從國朝易貨之事上,掮客也不是沒有兩成抽水的做法,甚至更高的抽水也是有的。

可這是農夫,是糧食交易!

趙曦知道,自從穩定了安南這個糧食供應基地,國朝沒了饑荒之患,糧食價格這些年一直保持在一定的區間內,很穩定。

糧價高傷農,糧價低也傷農。這樣的矛盾,趙曦知道自己解決不了。

在趙曦看來,國朝還不到考慮這般深度問題的時候,解決溫飽是第一需要。

擱前些年,這老頭怕是擔心自家田地被兼併,自家成爲佃戶……自己這火來的也是莫名其妙。

若是後世,則是另一方情景了。

“天涼,朕剛泡了熱茶,先飲一杯,看時日也該往回趕路了……”

富弼和範純仁一直沒上車,至於王中正,正忙乎着彙總情報呢……

“官家……”

“朕有些全求責備了,畢竟是大宋子民,朕想讓他們過的舒坦些……”

趙曦不知道該怎樣表達,這樣的事恐怕即便是朝堂的臣工也避免不了。

“官家,老臣以爲朝廷關於取消勞役的法令還是暫緩推開…~”

西夏之戰結束後,趙曦便有了取消勞役的想法。

雖然還有個北遼,北遼跟西夏不同,攻伐西夏的通道上,山嶺溝壑衆多,運送軍備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參與。

可北遼,不管是河北道,還是如今已經歸屬大宋的雲應四州,與北遼接壤處,以平原爲多。

也就是,國朝倘若與北遼作戰,戰車已經可以大批量推進了,除非將契丹趕出燕山以北……

“官家,老臣以爲,朝廷可繼續執行勞役制,不過此勞役制,是每年由地方州府召集民役開荒,所開墾的耕田,可部分成爲官田,部分由開荒者所有。”

“如此一來,便可以改變如今佃戶者衆的現狀……”

富弼算是爲天下所有士族在官家這兒求了個恩賜。

富弼不覺得官家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他是擔心官家想出的辦法,很可能得罪整個士大夫階層。

就以官家現在的威望,以及在產業上拿捏的程度,官家任何法令都容易推動。

問題是,這種強權下的法令,到了後世最容易被推翻。

“甚好,富相,今日回去,富相責令內閣起草吧……”

飲了杯熱茶,身子暖和多了。再看看夕陽,確實該往回趕路了。

“官家,目前就查到這些……”

王中正不敢繼續等其他消息了,先把到手的情報呈給了官家。

這麼短的時間,過橋鎮也沒有皇城司的據點。要說主事者謝罪,那就是陽武縣的主事……忒虧了。

趙曦也瞭解,倒也沒有真讓人隨便自殺謝罪的意思,就是撒個氣。

“趕緊趕車回汴梁…~真是個憨貨!”

見官家罵憨貨,王中正終於送了口氣…~這是官家早年喊他的稱呼,這就是沒事了。

他這沒事了,可範純仁這邊的事來了。

“都看看吧!”

剛調節好的情緒,被這些調查回來的情報,又搞得特糟糕。

東西不多,趙曦沒幾眼就看完了。臉色再一次鐵青着…~

原來,這劉姓的里正還真不簡單。

怎樣選上參政的不好說,可從情報顯示,恐怕這參政來的也不會正當嘍。

里正家兒子,去歲所謂的任職西北,居然是捐的官職!

這還不算。

劉家捐的此官吏兒子,今年回鄉省親,便藉此機會向杜家提親。

杜家,如今是孤女寡母,當家的軍卒,南征時丟了命。

也是因此,杜家母女被朝廷撫卹,可於工坊城謀一份營生,並在工坊城分的一套宅子…~

在撫卹犧牲將士問題上,朝廷一直很大方…~主要是工坊城需要這樣的僱工。

對他國有仇恨者,在工坊城最容易有歸屬心,對於工坊城也最忠誠。

像羊毛紡織和軍備物質,大多使用的都是這類人。

也正是如此,劉家才死命的要跟杜家提親。

而杜家是佃戶,整個家族都是佃戶。

本來入軍伍是爲謀個前程,結果……

關鍵是,這劉家的兒子已經有兩房了,就是讓獨家閨女做小妾,說白了,就是想借朝廷對杜家的賞賜進汴梁……

“官家,臣回去便責令監察衙門徹查!”

今日所見,對於嫉惡如仇的範純仁本來就憋着氣!抽水,監察衙門查不着,這捐官,這逼迫軍屬他監察衙門就查的了了!

“堯夫,僅僅查郭橋鎮的一個里正,倒不用興師動衆,也不是朕令你隨行的目的。朕以爲,監察衙門應該在國朝來一次專項徹查。”

“從吏部入手,在國朝所有州府郡縣,調查近兩年官吏入職的情況。凡不符合朝廷取官流程者,一律清理。”

“另外,像諸如劉家這種捐官者,誰舉薦誰擔責,不論涉及到誰,一律追查到底!”

“連同歷年的參政舉薦也要一併清查,在同一州府郡縣,將同等資歷的參政官聲、政績、名望等對比,凡有異常者,追其上官及舉薦者之責!”

“至於這劉家,既然喜歡西北,就讓他們都去西北吧……”

說完這些,趙曦這胸口才有了一絲鬆快。

雖然知道國朝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可就在汴梁,就在眼皮子底下,居然都有了捐官的貓膩,可想整個國朝該是怎樣的情形?

不敢想呀!這纔剛剛解決冗官之弊,也是剛剛有了西北西南用官的需求,這就出現交易了。

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一三章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六四四章 一片譁然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七一七章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九三七章 舊事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八二二章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六八七章 唯一的辦法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八三一章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五零八章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