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二章 撤

從調整戰略,到趙曦分析出高遵裕部的危險,也就相差一天時間。

而朝廷的加急詔令,以及監察衙門的密信、內閣大臣的私信,包括高家家主的訓斥信,僅僅比朝廷的加急詔令遲一天。

這相差兩天的時間,高遵裕部已經對耀德城開打了!

耀德城處於橫山北山腳下,確切的說,這是西夏西平府的南大門,打下耀德城,西平府就指日可待了。

高遵裕部所有的將領,把攻下耀德城想的太簡單了。以爲應該和他們前期推進的速度差不多,依然可以快速的打下來,然後再轉戰向西,配合狄青部的行動。

然而,在過了山嶺的路段,高遵裕部同樣遇到了其他幾路大軍的困境······壕溝!

“報······大帥,朝廷加急詔令!”

高遵裕正看着前方步兵軍陣的對戰,怎麼說大宋也是步兵軍陣的先導者,豈是西夏人臨時湊數能比的?軍陣壓制着西夏人,已經越來越靠近城牆了······拿下耀德城真的是唾手可得了!

“爲什麼?”

本來挺好的心情,被朝廷的這份加急詔令迎頭潑了涼水!高遵裕就想不明白了,偏師接到詔令,改變作戰部署還需要時間,就是折繼閔部調整方向,也需要時間,這些時間足夠他們打下耀德城,甚至打下西平府。

裝備了火藥戰車的大軍,真正的事所向披靡,攻城略地輕而易舉。就這麼點時間也不該嗎?三五天,只要三五天就足夠了,他們就可以拿下西平府了!

然而,這是朝廷的加急詔令!

“大帥,必須的撤軍了。總監察衙門要求,監察官介入兵事,必須保證立刻撤軍,不得延誤!”

“撤軍···撤軍!將士們正在鏖戰,說撤軍就能立刻撤軍呀?”

高遵裕一肚子火,也不管什麼監察官不監察官了,看看前方步兵軍陣推進的速度,還是捨不得這份功勞。

“大帥,倘若不撤軍,監察官可以隨時剝奪指揮權,指定他人主導作戰!”

監察官本來就是以原來的御史臺監爲主,又經過講武堂的培訓,都本來就是些倔頭,還是些不在意什麼皇親國戚的愣頭青。

沒監察總衙的命令,他高遵裕怎麼打,他們不管,一旦有了總衙的命令,不管是誰,都不能再打。雖然也眼熱這份功勞······一路大軍的功勞,所有參戰者皆有份。可是他們接受的培訓,養成的習慣和素養,還是讓他們不得不執行總衙的命令。

“一天,就一天,不管能不能打下耀德城,本帥絕不留一兵一卒嗎,全數撤軍!再說了,正在鏖戰中,一旦下令撤軍,那就是把後背留給西夏人了,將士們會折損很多。就是撤軍,那也需要歇戰的空檔再撤······”

高遵裕說的在理,最起碼幾位監察官覺得說的在理。就像兩人打架,一個人突然停手,另一個人沒準備住手,先停手的肯定吃虧。

再想想,幾萬人的軍伍,撤軍也不在於一半天的。就沒人再硬堅持。關鍵是,每個人都看到了打下耀德城的希望。

種誼一直在前方指揮步兵軍陣的,一直到夜色降臨時,雙方纔分解開,各自回營舔傷口,準備來日再戰。

這一天,也就推進了三五十步,離城牆是近了,可戰鬥的烈度和風險更大了。離城牆越近,大宋軍伍就需要分心防備城牆守軍的遠程攻擊,不能專心對戰步兵軍陣的西夏人。

“大帥,末將建議還是撤軍吧。末將以爲,耀德城一天時間恐怕根本打不下來······”

這還是次要的,種誼心裡一直有點擔心,這兩天跟西夏人步兵軍陣的對戰,這種憂心的感覺越來越明顯了。

“明日一大早再試試吧,再來一次衝鋒,若是再不奏效,咱們就撤!”

高遵裕也冷靜了,即便是有便宜行事的權限,這樣明目張膽的違抗詔令,即便再大功勞也會打折扣的。

同時,在種誼的勸說下,高遵裕與種誼一起,連夜開始佈置撤軍的事宜。

確實,立即撤軍只能是命令,在實際行動中,撤軍是需要有相應的計劃的。這還是在地方的境內轉戰。那部分突前,那部分斷後,中軍何時動,各部分如何轉換職能等等,都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

一支本來長驅直入,完全是以衝鋒狀態作戰的隊伍,改變成撤退,諸多方面都需要考慮。

第二天大早,種誼依然率軍出征,繼續以步兵軍陣對戰······

不對······這是種誼的第一感覺,他能明顯的感覺到,今天西夏人的防禦烈度明顯降低了,己方的推進的速度很快。

雙方交手不到一刻,種誼感覺比昨天一前晌的進度都要快很多。

另一個,現在雙方對戰的陣地,已經進入了神臂弩的攻擊範圍,但是在城牆上防守的西夏人,卻沒有對己方的陣型做任何攻擊。

這不正常,相當不正常。

“傳令,停止推進,前隊變後隊,全線撤退!”

種誼顧不得繼續思考了,現在他只有一個想法,必須撤退了。

官家閒聊時說過,戰場上敵對的雙方,作戰的目的是阻止對方完成目標。一旦在戰場上出現敵方在配合着己方完成任務,這時候就需要警惕了。

這時候,官家的這些話,在種誼的腦子裡特別清楚,現在的情況彷彿就是詮釋官家的話。

他很慶幸,慶幸今日出戰沒有讓戰車在後面跟隨,而是已經做好了轉戰的準備。否則,步兵的軍陣即便調轉頭,也會被戰車阻礙了撤退的速度······因爲,戰車的調轉相當的費勁。

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四一三章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三四二章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七六六章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六七四章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四七五章 玩夠了沒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七百章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四二八章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六七六章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七二二章 撤第三七四章 狠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四三七章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二八章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