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七章

這一份皇城司的奏報,並不單純的是關於緝拿令狐久詳情的,還有關於木筏進城的整個過程。

至於滑州城內的防水,趙曦給工部那位的皇令是便宜行事。若他連這點也處理不好,接下來主滑州政務,就沒任何機會了。

所以,接下來,救援大軍需要考慮的,還是已經受水患嚴重的城外百姓。

“官家,皇城司此次探路已經說明,在水流湍急的情況下,很難救援散落在城外的諸多百姓。”

沒人還會去提令狐久,純粹屬於自作孽不可活的類型。

在被大水包圍的情況下,居然有閒心飲酒作樂!

說實話,這時候就是官家說要斬殺,也沒人有異議。純屬於活該!

韓琦也是如此,畢竟官家還守着不殺士大夫的底線……儘管只在面子上,他一樣不想再提。

談正事,總是沒錯的。

“如今之計,唯有減緩水流,可大雨不歇,水流難緩!官家,老臣以爲,可以趁此時不能營救,讓軍卒砍伐樹木,營造木筏……”

王安石覺得,這是現在唯一能做的事了。

幾萬人,就這樣待在滑州城外,望洋興嘆不如退而造筏。

至於侵佔滑州水泥,這時候已經不是無理由了,大家也選擇性忘記了。

不管是心裡考慮怎樣瓜分滑州水泥廠利益,還是追究關聯臣工的責任,這時候,大家都默契的不提滑州水泥廠的事。

“工坊城的人是否到了?”

趙曦隨便聽着臣工的議論,扭頭問王中正。

幾萬人在滑州,相關給養一直由工坊城負責運送。

這時候,工坊城應該將那些出自西北的工匠和羊皮帶來了,也該讓大家看看……缺口並不是堵不住!

“回官家,已經在帳外候命!”

……

李宏是從興慶府逃到中原的,他其實不是党項人,是漢人。

還是在前朝時,手藝人的祖上西行,在如今的興慶府定居了。這一住就是幾百年。

中原王朝一統時,主興慶府的李繼遷出走,到後來歸順中原,本以爲還能跟前朝一樣。

可沒想到,幾十年前,党項人突然就反了!

李宏爹爹一輩,那時候就等着王師西進。然而,王師卻一敗塗地。

李宏他家人也絕望了,雖然在西夏,漢人是被奴役着,憑着手藝,一家人倒也能求活。

二十幾年前,西夏人開始調集漢人工匠入軍伍,說是讓漢人工匠把火藥彈做出來……

也就是那時候,李宏一家才聽說,中原王朝居然打敗了一次西夏騎兵。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李宏的父親,覺得還有可能活着回到中原。

事與願違,多少次試驗,火藥彈始終達不到党項人的要求,党項人終於沒耐心了。

在某一天,李宏的爹爹就被虐死了……

李宏從小受家裡教育,一直知道自己是漢人,中原纔是自己生活的地方。

當他聽說西夏戰敗後,便有心回到中原。

南逃的一路確實艱難,餐風露宿,翻山越嶺,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李宏一家終於逃回來了……說是一家,其實五人。

從環慶進了大宋境內,李宏被編入流民安置的人員。但李宏有後手,他獻上了神臂弩……

因此,李宏一家被招進了工坊城……

李宏也知道,他不可能短期就被大宋信任,可卻享受着與大宋工匠同等的待遇。也是因爲這個待遇,李宏很慶幸自己逃回來……這纔是人活着的滋味。

他成了西夏南逃工匠的班組長,雖然只是在馬車作坊,可一樣享受工匠該有的所有待遇。婆娘去了羊毛作坊,兒子進了工坊城學堂,弟弟也被工坊城挑選成了外圍的巡城護衛……

從那一刻,李宏就定下了不惜以死報恩的信念!

當工坊城召集西北工匠到滑州救災時,他第一個報了名……

還沒完全就緒呢,李宏就被帶進了指揮部……這是要見皇帝陛下嗎?

李宏一進門,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工坊城馬車作坊四組班組長李宏叩見陛下!”

李宏是真正的五體投地的叩拜……他們李家,從來沒有過的榮耀,在他李宏身上出現了!

“你是漢人?”

“回陛下,微臣確爲漢人。”

這個微臣是真正的微臣,九品班組長。

工坊城的工匠都是按朝廷品級來領俸祿的,也是工部造冊的吏員。

李宏不知道該怎樣自稱,就知道有微臣這個稱呼……

指揮部突然有一聲鬨笑,聲音不大,可李宏知道,可能是自己自稱錯了。

“嗯,這個自稱沒錯,工坊城的班組長,朕記得最低也是九品。你從西北而來,能做到班組長,想必有特殊貢獻吧?”

“回陛下,微臣熟悉神臂弩的營造……”

“什麼?神臂弩?”

“西夏人的神臂弩?”

“爲何軍中未裝備神臂弩?”

“官家,此事需要查實!”

指揮部突然就是一陣喧譁。也難怪,畢竟這神臂弩是很有名的,即便是趙曦在後世,也對神臂弩聽說過,算是陣戰的利器。

李宏沒想到會引起這樣大的反響,只是他沒敢再說什麼。

“確有此事,工坊城跟朕奏報過……”

只一句,指揮部安靜了。李宏突然覺得皇帝陛下很親切。

“李宏是吧?起來說話吧……工坊城按照李宏的敘述,確實製造了神臂弩,但由於神臂弩拉弦頻次和力量的缺陷,工坊城需要改造,待以後再裝備軍伍。”

不需要解釋太清楚,臣工們還真不敢在這事上跟官家糾纏。

“李宏是吧,你會羊皮筏的製作嗎?”

李宏愣了,怎麼會是這樣?剛纔還說神臂弩,陛下怎麼一下子問羊皮筏了?

在興慶府,就是党項那些笨人,也能做出羊皮筏來,陛下怎麼問他這個?

“李宏,官家在問話!”

李宏被這一聲喝醒了,想起來這是在皇帝陛下面前,自己居然走神了。

若是在興慶府,就這一下,說不定自己的人頭就落地了。

“不必緊張。李宏,是不是覺得大老遠召集你們,做羊皮筏有些大材小用了?”

“物事在於用途而不是製作的難易程度。你就告訴朕,會還是不會?”

“回陛下,微臣會做羊皮筏,所有西北來的工匠,都可以做羊皮筏。”

“好!朕命你爲臨時坊長,領導所有工匠,製作羊皮筏!”

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五八三章第三七二章 殺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七二二章 撤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五七四章 你行 我也行第三五三章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四八七章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六八八章 等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六七八章 人選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